STM32F407单片机是一款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生产。它基于ARM Cortex-M4内核,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种控制应用,如工业自动化、物联网设备、无人机、消费电子产品等。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关注的是串口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功能,这是一个允许在应用运行时更新程序存储器的高级特性。 串口IAP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STM32F407寄存器编程**:STM32系列单片机采用寄存器直接访问方式来配置硬件模块,比如串口。开发者需要熟悉STM32F407的数据手册,了解各个寄存器的含义和配置方法,例如USART的CR1、CR2、CR3等寄存器用于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通信参数。 2. **串口通信(UART)**:串口是单片机与外界通信的常见接口,通过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进行通信。在STM32中,有多个USART和SPI端口可供选择。在本实验中,我们需要设置串口的工作模式、波特率和其他参数,并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ISR)**:串口通信通常依赖中断来处理数据传输事件,如数据接收完成或发送完成。中断服务程序在相应事件发生时被调用,处理数据并返回到主循环,确保实时性。 4. **IAP协议**:IAP协议定义了如何通过串口接收新的固件,并在不中断当前程序执行的情况下更新闪存。这涉及到擦除、编程和验证闪存的过程,以及安全机制,防止非法代码注入。 5. **固件升级流程**:在串口IAP中,主机(如PC)向目标设备发送升级命令,设备响应并进入IAP模式,然后依次接收、校验、写入新的固件段。一旦写入成功,设备可能需要重新启动以应用新的固件。 6. **错误处理**:在固件升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通信错误、校验失败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以确保系统能够恢复到可操作状态。 7. **内存布局**:在STM32F407中,需要了解Bootloader区、应用程序区、用户数据区等内存划分,以正确地定位和更新固件。 8. **Bootloader**:Bootloader是上电后首先运行的程序,负责加载和执行主应用程序。在IAP中,Bootloader需要支持串口通信,接收和处理IAP命令。 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将深入理解STM32F407的寄存器级编程,掌握串口通信和中断处理,同时了解固件升级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这对于开发需要远程升级固件的应用非常有价值,如远程设备管理、现场可编程设备等。源码分析和实践将有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为更复杂的嵌入式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07-03 14:40:13 714KB STM32 基础实验源码
1
在STM32F407单片机上实现Modbus RTU协议的主机程序,你需要遵循Modbus RTU的通信规范,并使用STM32的硬件资源来编写代码。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和代码示例,用于在STM32F407上实现Modbus RTU主机功能。 1. 硬件准备 STM32F407开发板 RS485通信模块(通常包括RS485收发器和终端电阻) 连接线 2. 软件环境 STM32CubeIDE 或 Keil uVision STM32CubeF4固件库 3. 配置USART和GPIO 首先,你需要配置USART用于串行通信,并配置GPIO用于控制RS485收发器的方向(发送或接收)。
2024-07-02 17:17:44 5.02MB stm32 Modbus
1
STM32F103使用定时器触发ADC采集,使用LL库,注释详细,便于移植使用
2024-07-02 14:54:19 15.29MB stm32 ADC
1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是电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器件,它能够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从而让数字系统能够处理模拟信号。在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应用中,ADC通常用于采集环境传感器数据,如温度、压力、声音等。本篇将围绕“ADC程序 硬件触发ADC程序”这一主题,详细介绍ADC的工作原理、硬件触发机制以及如何编写相关程序。 **ADC工作原理** ADC的核心工作流程包括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四个步骤。首先,采样阶段会捕捉模拟信号的一个瞬时值;接着,在保持阶段,这个值会被保留,以便后续处理;然后,量化将模拟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字等级;最后,编码阶段将量化结果转换为二进制数字输出。 **硬件触发机制** 硬件触发是指ADC的转换过程由系统中的特定硬件事件启动,例如某个引脚的电平变化、定时器溢出或者其他外设的中断。这种触发方式可以确保在精确的时间点进行转换,以减少因软件延迟而引入的误差。硬件触发ADC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ADC编程** 编写ADC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初始化配置**:设置ADC的工作模式,如采样率、分辨率、参考电压等,并选择硬件触发源。这通常通过配置微控制器的寄存器来完成。 2. **开启ADC**:启动ADC转换前,需要先启用ADC模块,使其进入待机状态。 3. **设置触发源**: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触发源,如外部引脚中断或定时器中断。在微控制器的配置代码中,指定触发事件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4. **处理中断**:当硬件触发事件发生并启动ADC转换后,会在完成转换后产生一个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ADC的转换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5. **数据读取**:读取ADC的转换结果,通常是从特定的寄存器中获取。这些数值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比如校准、平均或者与阈值比较。 6. **关闭ADC**:如果不再需要ADC,记得关闭它以节省资源。 **示例程序片段**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ADC程序示例,展示了如何在MCU上配置和使用硬件触发的ADC: ```c #include "adc.h" // 假设已提供ADC相关的库函数 void init_ADC(void) {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DC1, ENABLE); // 启用ADC1时钟 ADC_InitStruct.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 // 单独工作模式 ADC_InitStruct.ADC_Resolution = ADC_Resolution_12b; // 12位分辨率 ADC_InitStruct.ADC_ScanConvMode = DISABLE; // 不使用扫描模式 ADC_InitStruct.ADC_ContinuousConvMode = DISABLE; // 单次转换模式 ADC_InitStruct.ADC_ExternalTrigConvEdge = ADC_ExternalTrigConvEdge_None; // 使用内部触发 ADC_InitStruct.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T1_TRGO; // 使用定时器1的TRGO作为触发源 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 // 初始化ADC1 ADC_Cmd(ADC1, ENABLE); // 开启ADC1 } void ADC_IRQHandler(void) { // ADC中断服务程序 if (ADC_GetFlagStatus(ADC1, ADC_FLAG_EOC)) { // 检查转换结束标志 uint16_t adc_value = ADC_GetConversionValue(ADC1); // 读取转换结果 // ... 进行数据处理 ... ADC_ClearFlag(ADC1, ADC_FLAG_EOC); // 清除转换结束标志 } } int main(void) { init_ADC(); // 初始化ADC TIM_Cmd(TIM1, ENABLE); // 启用定时器1 EnableInterrupts(); // 开启全局中断 while (1) { // ... 主循环 ... } } ``` 以上就是关于“ADC程序 硬件触发ADC程序”的核心知识点,包括ADC的工作原理、硬件触发机制以及编程实现。实际应用中,开发者还需要考虑噪声抑制、精度优化、多通道转换等问题,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4-07-02 10:43:41 297KB ADC程序
1
2023年电赛小练习,利用stm32f407,hal库开发实现AD9854模块输出以及扫频。信号源在扫频仪、阻抗分析仪中都有应用。前面的实验通过单片机的DAC( DMA控制)或FPGA的ROM IP核实现了正弦波信号的产生。为了得到频率高、幅度平坦的信号源,现在通过集成的DDS模块AD9854产生任意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024-07-01 20:40:13 43.66MB stm32
1
ADS8688资料。包含商家给的,和我自己用cubemx实现的版本。 配套博客在这里:https://blog.csdn.net/qq_34022877/article/details/119618586。 零积分免费下载。
2024-07-01 17:39:01 17.48MB ADC ADS8688 cubemx
1
在Xilinx的FPGA设计中,特别是在7系列的System-on-Chip (SoC)解决方案,如Zynq系列,DMA(Direct Memory Access)扮演着关键角色。DMA是一种允许设备独立于CPU直接与内存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提高了系统性能并降低了处理器的负载。本主题将深入探讨Xilinx中的几种DMA引擎,包括VDMA、CDMA和ADMA,并结合其驱动代码进行解析。 1. VDMA (Video DMA):视频DMA主要用于高清视频流处理,提供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以满足实时视频应用的需求。VDMA支持连续帧缓冲区的管理和同步机制,确保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无损性。驱动代码会包含配置VDMA通道、设置传输参数(如帧大小、帧率)、启动和停止传输以及错误处理等功能。 2. CDMA (Central DMA):中央DMA是Zynq SoC的AXI4-DMA子系统的一部分,用于通用数据传输任务。CDMA支持单向和双向传输,可以处理不同宽度的数据。驱动代码需要管理CDMA的请求、响应和中断处理,以及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ADMA (Advanced DMA):ADMA是更灵活的DMA引擎,通常用于更复杂的数据传输场景,如网络和存储应用。它支持动态配置和多通道操作,可以处理多种数据包格式。ADMA驱动代码需要实现通道分配、上下文切换、错误处理以及与硬件接口的适配。 驱动代码的编写涉及以下关键部分: - 初始化:设置DMA控制器的基本配置,如地址映射、中断处理和通道配置。 - 数据传输配置:设置源和目标地址、传输长度、数据宽度等参数。 - 启动和停止传输:通过写入特定寄存器或调用API来启动和停止DMA传输。 - 中断处理:处理DMA完成、错误或其他类型的中断,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 错误处理:检测和恢复传输错误,如溢出、地址对齐错误等。 - 内存管理:管理缓冲区分配和释放,确保数据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还需要考虑与其他系统组件(如处理器核、外设、存储器)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优化数据传输效率,如批量传输和异步操作。理解这些驱动代码有助于开发者高效地利用Xilinx SoC的DMA资源,实现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设计。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构建出更可靠、更高效的DMA驱动程序,从而充分发挥硬件的潜力。
2024-07-01 11:19:07 136KB DMA VDMA 驱动代码
1
该代码同时支持stm32 f1 系列 的 三路USART 通道, 全部采用 DMA 自动收发数据, 通过中断返回判断数据是否收发完成。 代码已经测试通过可以,可以直接使用。在移植使用时需要注意,IO口 / 波特率 等信息
2024-06-25 13:36:42 4KB STM32 USART DMA
1
使用CUBEMX开发,硬件为stm43f407正点原子探索者开发板。 具有开始、游戏、结束的图形界面。 可以实现设置蛇体颜色、速度等游戏功能。
2024-06-24 09:12:48 14.09MB stm32
1
ADC—多通道(DMA读取)
2024-06-21 15:47:39 5.98MB ADC DMA STM3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