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测软件的错误和缺陷,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验报告是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报告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总结,它包括实验的目标、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是对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内容的评估,它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的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实验报告评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概念 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软件质量保证包括软件测试、代码Review、文档编写和配置管理等方面。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检测软件的错误和缺陷,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测软件的错误和缺陷,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软件测试可以分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类型。黑盒测试是根据软件的需求和规格来测试软件的输入和输出结果。白盒测试是根据软件的内部结构和算法来测试软件的逻辑和流程。灰盒测试是结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优点来测试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是对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内容的评估,它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的评估。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包括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和不及格。 * 优秀(90%):实验报告内容完备,书写认真,版面美观, experimentation process is detailed and correc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 良好(80%):实验报告内容基本完整,书写较为认真,版面较为整洁,experimentation process is clear and correc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reliable. * 一般(70%):实验报告内容存在缺陷,书写不够认真,版面不够整洁,experimentation process is incomplet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nreliable. * 及格(60%):实验报告内容存在错误,书写马虎,版面凌乱,experimentation process is incomplet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nreliable. * 不及格(40%):实验报告内容完全错误,书写潦草,版面凌乱,experimentation process is incomplet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unreliable.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 三、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的目标、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实验报告的要求包括书写认真、版面美观、实验过程详尽、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等。 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 书写认真、详尽和清晰 * 版面美观、整洁和易读 * 实验过程详尽、正确和可靠 * 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和有说服力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 四、结论 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报告是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报告评分标准是对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内容的评估,它是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的评估。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掌握。
2025-05-24 19:32:43 10KB
1
用VMware做2003、XP老系统实验安装系统时,如果选了LSI Logic SAS,会提示让你集成"LSISAS1068 SCSI控制器"。 我亲测64位2003用nLite v1.4.9.3集成这个驱动后就能安装系统了,否则不识别硬盘。
2025-05-24 19:14:27 1.49MB Windows VMware
1
Datacom-HCIA 综合实验 很强大
2025-05-24 17:11:03 1.19MB hcia综合实验
1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中,了解原码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原码是一种用二进制表示法直接表示数字的方法,是计算机算术的基础。本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原码一位乘法器的设计,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电路设计的全过程。 实验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实践深入理解原码一位乘法的概念,掌握一位乘法器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实现。实验过程中,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能够自动完成8位无符号数一位乘法运算的电路。实验内容涉及了控制电路和数据通路的增加,以及设置引脚初始值、驱动时钟自动仿真等步骤,以确保电路能自动完成运算并输出结果。 实验原理部分详细解释了原码一位乘法的基本方法,强调了部分积的概念和运算过程中部分积的更新机制。部分积的初始值设为0,随后根据乘数的最低位是否为1来决定是否加上乘数a,之后部分积右移一位,乘数b也右移一位。这一过程反复执行,直至完成所有位的乘法运算。此外,报告还探讨了多路选择器在选择加数上的应用,以及串行加法器和分线器在加法运算和位移操作中的作用。 实验中,还特别关注了边界情况的处理。使用计数器统计脉冲次数,以对边界情况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运算的准确性。实验结果部分虽然未具体提及,但可推测该部分应详细记录了电路仿真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实验小结部分反映了作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作者提到了对复用器功能的熟悉程度不够,以及设计逻辑电路时方法与步骤的不足,同时也表达了通过实验加深了对ALU(算术逻辑单元)的理解,并优化了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 总结而言,本次实验是深入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学习者不仅理解了原码一位乘法的工作原理,而且加深了对计算机内部乘法器设计的理解。此外,实验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经验,使学习者能更科学地处理逻辑电路设计的问题。
2025-05-24 12:04:04 153KB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STM32H7系列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高性能微控制器,属于Cortex-M7内核的成员。该系列芯片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高速处理能力,适合于复杂的嵌入式应用,其中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用于串行通信的一种常见接口。在这个STM32H7xx-uart-test-DMA.zip文件中,包含了一个基于STM32H7的串口收发实验,利用了DMA(直接内存访问)功能来增强UART的通信性能。 了解STM32H7的UART功能。UART是一种全双工通信协议,允许设备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在STM32H7上,UART支持多种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设置,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它还提供了硬件流控制,如CTS(清除发送)和RTS(请求发送),用于防止数据溢出。 接下来,我们关注的是DMA在串口通信中的作用。DMA可以接管CPU对内存和外设之间数据传输的控制,使得CPU可以专注于执行其他高优先级的任务,提高系统效率。在STM32H7的UART配置中,启用DMA可以实现无中断的连续数据传输,减少了CPU的干预,降低了功耗,尤其适用于大数据量传输。 在提供的文件列表中,`.cproject`、`.mxproject`和`.project`是工程配置文件,用于IDE(集成开发环境)识别和管理项目。`STM32H7xx_uart_test.ioc`可能是使用STM32CubeMX生成的配置文件,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配置和初始化STM32芯片的各种外设,包括UART和DMA。 `STM32H743IITX_RAM.ld`和`STM32H743IITX_FLASH.ld`是链接脚本,定义了程序在RAM和Flash中的存储布局。这些文件对于确保程序正确运行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指导编译器如何将代码和数据分配到不同的存储区域。 `Drivers`目录可能包含了HAL(硬件抽象层)或LL(低层库)驱动,这些库函数为开发者提供了操作STM32外设的便捷接口,比如设置UART的参数、启动DMA传输等。`Core`目录则可能包含了MCU的核心功能代码,如中断服务例程和系统初始化。 在实验代码中,开发者通常会先通过STM32CubeMX配置UART和DMA,然后在代码中初始化这两个外设,设置DMA通道,指定传输缓冲区,最后启动传输。收发过程中,可以通过DMA中断来检查传输状态,实现错误检测和处理。 这个STM32H7xx-uart-test-DMA项目展示了如何利用STM32H7的UART和DMA功能进行高效的串口通信,对于理解STM32的外设使用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优化具有实际意义。
2025-05-23 23:17:35 15.19MB stm32
1
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它可以将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源、光栅、光电接收器等部件组成。通过光电编码器,可以获取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信息,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自动化制造、运动控制等领域。 光电对射开关是另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场景。然后,我们使用示波器或DAQ来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并制作了一款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的产品计数装置。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准确地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并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这些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知识点: 1.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可以将机械运动的角度或线性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 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光电对射开关是另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光电对射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 3. 产品计数和检测技术 基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来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 4. 实验技术和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示波器或DAQ来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并制作了一款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DAQ硬件的产品计数装置。 5.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编码器和光电对射开关可以准确地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运动状态,并实现产品计数和检测的功能。这些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物流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5-23 16:58:19 1.21MB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
1.1 数据预处理方法的调研 数据预处理的方法有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规约、数据变换等,其中最 常用到的是数据清洗与数据集成。 1.1.1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是通过填补缺失值,平滑或删除离群点,纠正数据的不一致来达到 清洗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把数据里面哪些缺胳膊腿的数据、有问题的数据给 处理掉。总的来讲,数据清洗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根据数据的准确性、完整 性、一致性、时效性、可信性和解释性来考察数据,从而得到标准的、干净的、 连续的数据。 (1)缺失值处理 实际获取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类的原因导致数据丢失和空缺。针 对这些缺失值,会基于变量的分布特性和变量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若变量 的缺失率较高(大于 80%),覆盖率较低,且重要性较低,可以直接将变量删除, 这种方法被称为删除变量;若缺失率较低(小于 95%)且重要性较低,则根据数 据分布的情况用基本统计量填充(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位数、众数)进行 填充,这种方法被称为缺失值填充。对于缺失的数据,一般根据缺失率来决定“删” 还是“补”。 (2)离群点处理 离群点(异常值)是数据分布的常态,处于特定分布区域或范围 ### 大数据分析与实践实验报告知识点总结 #### 一、数据预处理方法的调研 **1.1 数据预处理概述**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清洗**:包括处理缺失值、离群点和平滑数据。 - **数据集成**:合并来自多个源的数据。 - **数据规约**:减少数据量以提高效率。 - **数据变换**:如归一化处理等。 **1.1.1 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主要涉及处理缺失值、离群点等问题,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是数据预处理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 (1)缺失值处理 - **删除变量**:如果某个变量的缺失率非常高(通常大于80%),并且该变量在整体分析中的重要性不高,则可以考虑直接删除该变量。 - **缺失值填充**:对于缺失率较低(小于15%)且重要性不高的变量,可以根据数据分布的特点使用基本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进行填充。 ##### (2)离群点处理 离群点是指数据集中明显偏离其他观测值的值。离群点可能由测量错误或其他因素引起。处理离群点的方法包括: - **删除**:当离群点可能是由于记录错误造成时,可以直接将其删除。 - **修正**:如果是由于数据收集过程中的误差造成的离群点,可以通过调查原因并更正原始数据来解决。 - **替代**:使用统计方法(如中位数、均值等)来替代离群点。 **1.1.2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是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 - **冗余数据**:重复的数据记录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偏差。 - **数据冲突**: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可能存在冲突,需要进行处理。 **1.1.3 数据规约** 数据规约是通过减少数据量来简化数据集的过程。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维度规约**:减少数据的维度。 - **数值规约**:通过采样等方式减少数据量。 - **数据压缩**:利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少存储空间需求。 **1.1.4 数据变换** 数据变换是指将数据转换成适合分析的形式,常见的方法包括: - **规范化**:将数据缩放到相同的范围内。 - **标准化**:使数据符合特定的标准分布。 - **聚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和聚合操作来简化数据。 #### 二、数据分类方法的调研 数据分类是根据数据特征将数据对象分组到不同的类别中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分类算法包括: - **K最近邻(KNN)分类器**:基于距离度量,将新数据点分配给最近邻居所属的类别。 - **决策树**:通过构建一棵树形结构来进行分类。 - **朴素贝叶斯模型**:基于贝叶斯定理,并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 #### 三、参数预测仿真 **3.1 计算协方差** 协方差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计算协方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间的关系。 **3.2 相关性可视化** 通过绘制相关性矩阵的热力图来直观地展示变量间的相关性。 **3.3 绘制散点图** 散点图是一种直观显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模式和趋势。 #### 四、故障诊断 **4.1 K最近邻(KNN)分类器** KNN分类器通过比较未知样本与训练集中的样本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类别归属。 **4.2 决策树分类器**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规则的分类器,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来确定样本属于哪个类别。 **4.3 朴素贝叶斯模型** 朴素贝叶斯模型假设所有特征之间相互独立,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这个假设往往不成立,但模型仍然能够给出较好的分类效果。 #### 结论 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大数据分析与实践中涉及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及常用的分类算法。数据预处理是确保后续分析准确性的基础,而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则能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2025-05-23 10:13:53 1.23MB 数据分析
1
实验八 HBase构建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docx
2025-05-22 11:47:19 24KB
1
Glade GTK应用程序样本 该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Kotlin Native创建基于Glade UI的GTK应用程序。 特征 轻量级的GTK绑定:没有包装器对象(看起来更粗糙,但能完成工作) Gradle Glade绑定生成器(来自android开发,感觉像家一样) 一个示例应用 他们说,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地位 API的覆盖范围还很遥远,一开始主要是概念验证 致力于基于GIR的绑定生成(尽管我很确定这不会是小菜一碟:) 建造 先决条件: sudo apt install libgtk-3-dev libtinfo5 然后: cd sample ../gradlew runDebugExecutableGtk 也可以看看 其他Kotlin本机GTK绑定,都使用包装对象方法(更多的内存,但是真正的继承),请参见: :具有基于GIR的API生成器
2025-05-21 22:25:24 121KB kotlin glade kotlin-native Kotlin
1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 铁路信号基础及实验cad 资料
2025-05-21 21:47:28 49.48MB 交通物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