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项目: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T-shirt图案设计和虚拟换衣技术 基本实现方法: Stable Diffusion结合Dreambooth实现文本指导下的T-shirt图案生成; 利用U2NET模型对人像和衣服掩码进行分割; 借鉴HR_VITON框架实现虚拟换衣。
2025-07-09 12:45:49 10.75MB 人工智能 虚拟试衣
1
### 基于GNU-Radio和USRP的雷达通信系统实现 #### 摘要与背景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利用GNU-Radio作为控制软件,并采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 USRP)作为前端硬件平台。通过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实验,对不同参数设置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分析。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雷达与通信系统往往是独立设计的,主要考虑的是不同波形之间的干扰问题。然而,随着多载波波形(如OFDM)在现代无线通信标准中的广泛应用,其雷达检测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单一OFDM波形同时实现雷达与通信功能具有多重优势:一方面,从雷达的角度来看,信号带宽越宽,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越高;另一方面,雷达与通信功能的融合可以实现协同效应,例如允许雷达系统与其他网络参与者进行通信,从而构建出合作式的雷达系统,这在车载系统中尤为重要。 #### 实现方法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联合雷达通信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平台,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 **软件层**:采用GNU-Radio作为命令软件。GNU-Radio是一种开源的软件无线电开发平台,支持多种信号处理模块和算法库,可以用于实现复杂的无线通信系统。 - **硬件层**:使用USRP作为前端硬件设备。USRP是可编程的射频收发器,能够根据软件指令调整频率、采样率等关键参数,从而实现灵活的信号收发功能。 - **系统架构**:该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通过GNU-Radio编写相应的脚本来配置USRP,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任务。系统设计了多个实验场景,旨在验证OFDM波形在雷达通信应用中的可行性。 ####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研究人员设置了多种实验环境,并调整了不同的参数组合,包括但不限于: - **信号带宽**:调整OFDM信号的带宽,观察其对雷达检测性能的影响。 - **信噪比**:改变信号传输时的信噪比,评估系统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鲁棒性。 - **多径效应**:模拟多径传播环境,测试系统的抗多径能力。 - **移动目标跟踪**:在动态环境中跟踪移动目标,检验系统的位置估计精度。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 在较宽的信号带宽下,雷达的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 当信噪比较高时,系统的稳定性更好,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和定位目标。 - 在存在多径传播的情况下,OFDM波形展现出良好的抗多径性能。 - 对于移动目标,系统能够有效地跟踪其运动轨迹,并提供较为精确的位置信息。 ####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基于GNU-Radio和USRP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OFDM波形在雷达通信领域的潜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及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如无人机监测、智能交通系统等。 该论文不仅详细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实现方法,还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为OFDM在雷达通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07-09 10:41:51 1.69MB 雷达通信一体化 会议期刊
1
无线和核心网指标计算公式说明 本文讲解了无线和核心网指标计算公式的说明,涵盖了常用的网络优化指标,是网络优化人员的必备材料。这些指标包括网络接通率、随机接入成功率、交换系统接通率、无线系统接通率、无线掉话率、系统接通率、话音接通率、2G 无线系统接通率等。 网络接通率是指用户应答数、被叫忙数、用户不应答数、不可及数的总和,用于最差端局统计。随机接入成功率是指随机接入成功次数除以随机接入请求次数的百分比。交换系统接通率是指发送 IAI 次数、语音寻呼次数、被叫用户忙次数等除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的百分比。 无线系统接通率是指主叫比例乘以随机接入成功率乘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加上1减去主叫比例乘以寻呼成功率乘以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无线掉话率是指无线掉话总次数除以 TCH 分配总次数的百分比。 系统接通率是指交换系统接通率乘以无线系统接通率。话音接通率是指无线接通率乘以交换机接通率,亦称为全网接通率。2G 无线系统接通率是指主叫比例乘以随机接入成功率乘以 TCH 分配成功率加上1减去寻呼成功率乘以 TCH 分配成功率的百分比。 系统试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系统应答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应答总次数。有效呼叫总次数是指总呼叫数减去所拨为空号、不全、有误等数目。 系统掉话率是指无线掉话总次数除以交换侧系统应答总次数的百分比。寻呼成功率是指第一次寻呼成功次数除以第一次寻呼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系统的寻呼效率。寻呼次数是指主叫侧完成电路搭建并顺利要到了被叫所在局的漫游号码后,对被叫进行的 LAC 区域或者全局区域的呼叫。 系统寻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交换机发出的各种用户的寻呼总次数。被叫响应总次数是指 GSM 用户做被叫时,交换机对用户发出的振铃总次数。无线寻呼成功率是指寻呼成功次数除以寻呼尝试次数的百分比,取自所有的端局(VMSC),移动用户做被叫或接收短消息过程中端局(VMSC)向所属用户发起寻呼情况的统计。
2025-07-09 10:03:29 119KB
1
VREP Coppeliasim与MATLAB联合实现机器人轨迹控制仿真:机械臂墙绘轨迹规划与算法详解,基于V-REP CoppeLiasim和Matlab的机器人轨迹控制仿真:机械臂绘制墙画与轨迹规划算法学习示例,vrep coppeliasim+matlab,机器人轨迹控制仿真,利用matlab读取轨迹并控制机械臂在墙上绘图,里面有轨迹规划的相关算法。 此为学习示例,有详细的代码和说明文档 ,vrep;coppeliasim;matlab;机器人轨迹控制仿真;机械臂绘图;轨迹规划算法;学习示例;代码与文档,利用CoppeliaSim和Matlab仿真机器人墙上绘图的轨迹控制策略
2025-07-08 19:14:32 2.45MB 正则表达式
1
基于低反电动势的方波控制无感觉无刷直流电机启动方案,可移植性强,拓展功能丰富,低压无感BLDC方波控制方案:快速启动与扩展功能探索,低压无感BLDC方波控制方案 反电动势和比较器检测位置 带载满载启动 1.启动传统三段式,但是我强拖的步数少,启动很快,基本可以做到任意电机启动切闭环。 2.入门方波控制的程序和原理图,方案简单,可移植。 3.需要更多功能的:如电感法初始位置检测,双闭环控制,同步整流等特殊功能的加好友我 程序不是库,程序框架简单,只需要调节启动参数就可以启动电机 ,1. 低压无感BLDC方波控制方案; 反电动势检测; 比较器检测位置; 启动传统三段式; 任意电机启动切闭环; 2. 入门方波控制; 程序原理图; 方案简单; 可移植; 3. 电感法初始位置检测; 双闭环控制; 同步整流。,基于低压无感BLDC的方波控制策略:高效启动与简单可移植方案
2025-07-08 16:51:37 19.79MB
1
根据传统语音唇动分析模型容易忽略唇动帧间时变信息从而影响一致性判别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移不变学习字典的一致性判定方法。该方法将平移不变稀疏表示约会语音唇动一致性分析,通过音视频联合字典学习算法训练出时空平移不变的音视频字典,并采用新的数据映射方式对学习算法中的稀疏编码部分进行改进;利用字典中的音视频联合原子作为描述不同音节或短语最佳时音频与唇形同步变化关系​​的模板,最后根据这种模板编制出语音唇动一致性分数判定指标。对四类音视频替代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与传统统计类方法索引,对于少音节语料,总体等错误率(EER)平均从23.6%下降到11.3%;对于多音节语句,总体EER平均从22.1%下降到15.9%。
2025-07-08 16:14:49 286KB 研究论文
1
激光熔覆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它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将合金粉末或其它形式的填料熔覆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熔覆层。近年来,随着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熔覆技术在激光增材制造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激光熔覆技术在现代制造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还能够在材料修复、精密制造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激光熔覆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基体材料上沉积不同性能的材料层,实现了对材料性能的定制化设计。 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同步送粉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确保熔覆层的均匀性和致密度。熔池流动传热耦合是激光熔覆过程中的关键物理现象,涉及熔池的温度分布、流动特性和热传导等复杂过程。由于激光熔覆过程涉及熔池的快速凝固,潜热的释放和吸收对熔池的温度场和相变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仿真模拟中必须予以考虑。 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强大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它能够模拟激光熔覆过程中的熔池流动、传热和相变等复杂现象。通过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结合布辛涅斯克近似和粘性耗散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激光熔覆过程中的熔池行为。这种仿真技术不仅有助于优化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还可以用于预测熔覆层的最终性能。 在实际的激光熔覆技术应用中,需要深入探讨熔池流动与增材制造之间的关系,这包括熔池的流动特性如何影响熔覆层的质量,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优化熔覆效果。此外,从制造的角度来看,激光熔覆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航空、汽车、模具制造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熔覆技术与COMSOL模拟的结合,为材料科学和制造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熔池流动与增材制造的相互作用,可以为未来材料表面性能的提升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025-07-08 16:11:30 287KB
1
本文通过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完成了对遗传疾病、性状与其相关联位点的分析。我们通过训练该网络模型,实现了在许多位点中寻找与相应疾病或性状有关的位点。 在现代遗传学研究中,寻找与特定遗传性疾病和性状相关联的遗传位点一直是遗传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成熟应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以“具有遗传性疾病和性状的遗传位点分析”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利用CNN模型对遗传位点进行分析的过程和成果。 为了解决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GWAS)中所面临的高维度、高复杂度数据处理问题,研究团队采用了数值编码的方式,将样本中染色体片段上的位点信息进行转换。这一转换不仅考虑了碱基的生物学特性,如C(01)、T(11)、A(00)、G(10),还极大地方便了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为CNN模型的训练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构建CNN模型的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将样本的位点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的位点编码图,利用CNN进行卷积操作,进而生成样本的特征图。通过累加1000个样本的特征图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者成功筛选出了15个位点,这些位点被认为是与特定疾病最有可能相关的位点。为了验证所选位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者运用了多种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包括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BC)和Adaboost分类器等。实验结果均显示出80%以上的准确率,这充分证实了CNN模型在识别与疾病相关的遗传位点上的高效性。 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研究团队以问题二中筛选出的致病位点为基础,确定了9个包含这些位点的基因。基于这些基因的功能和位点信息,研究者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特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疾病的遗传基础,也为未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将分析范围扩展到10种不同的性状,为每种性状独立构建了CNN模型,并应用与问题二相同的分析方法。最终,研究者成功找出了与每个性状关联的位点。这一系列的分析和发现,不仅彰显了CNN模型在处理复杂遗传数据中的强大能力,也为未来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结全文,本文详细阐述了通过CNN模型进行遗传位点分析的过程,以及该方法在遗传性疾病和性状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和成效。研究成果表明,利用CNN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与遗传疾病和性状相关的位点,这对于深入理解遗传机制、准确预测疾病风险以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在基因中位点集合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疾病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展现了数学建模和深度学习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2025-07-08 15:57:49 2.35MB 数学建模 遗传性疾病
1
热电联产是一种将热能和电能的生产相结合的技术,它能够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热电联产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选址定容,即在特定区域内找到最合适的地点和设备容量,以满足热能和电能的需求,并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为了实现热电联产的选址定容,采用遗传算法编写Matlab程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搜索优化算法,它通过不断的迭代,可以从一系列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在热电联产的背景下,遗传算法可以用来优化热电联产设备的位置和容量配置,从而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 在考虑热网和电网的潮流计算时,需要准确模拟热能和电能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这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热能流动分析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的整合优化。通过这种计算,可以确保热电联产系统的可靠运行,保证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程序的可靠性是通过多次测试和验证来保障的。一个可靠的程序需要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都能给出稳定和正确的结果。对于热电联产选址定容程序而言,这通常意味着需要对多种不同的热负荷和电负荷情况、不同的能源价格、不同的设备性能参数等因素进行模拟和分析。 标签中的“剪枝”一词可能指的是遗传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即在迭代过程中去除那些性能较差的解,类似于在决策树算法中的剪枝过程,以减少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效率和优化效果。 相关文件名称列表提供了多个与热电联产选址定容相关的文档和资源,这些文件包含对热电联产技术的分析、具体实现的细节、程序代码、技术博客文章以及相关的图片和文本文件。这些资料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热电联产选址定容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电联产选址定容程序的开发和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程问题,它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热力学、电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优化算法等。通过采用遗传算法等先进的优化技术,结合精确的潮流计算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热电联产选址定容中的各种问题,为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25-07-08 14:46:54 395KB
1
西门子收放卷及张力控制手册 中文版,珍贵!
2025-07-08 12:48:57 13.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