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非连续的地址 现在系统中很少再预留连续的memory,如果Master需要很多memory,可以通过SMMU把一些非 连续的PA映射到连续的VA,例如给DMA,VPU,DPU使用。 32位转换成64位 现在很多系统是64位的,但是有些Master还是32位的,只能访问低4GB空间,如果访问更大的地址 空间需要软硬件参与交换memory,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也可以通过SMMU来解决,Master发出来 的32位的地址,通过SMMU转换成64位,就很容易访问高地址空间。 限制Master的访问空间 Master理论上可以访问所有的地址空间,可以通过SMMU来对Master的访问进行过滤,只让 Master访问受限的区域,那这个区域也可以通过CPU对SMMU建立页表时动态控制。 用户态驱动 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系统把设备驱动做在用户态,调用驱动时不需要在切换到内核态,但是存在一 些安全隐患,就是用户态直接控制驱动,有可能访问到内核空间,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SMMU来实 现限制设备的访问空间 设备虚拟化 例如设备虚拟化有多种方式,Emulate,Para-virtualized,以及Pass-t
2025-07-28 10:57:31 1.53MB ARM armv9
1
### ADS的一些错误解释 #### 坏习惯——ADSCodingStyle 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编程习惯而导致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ADS (Advanced Design System) 这样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ARM单片机开发时更是如此。本文将针对ADS中一些常见的错误解释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避免这些误区。 #### 错误一:未知的操作码(Unknown Opcode) **问题描述**: 当尝试编译含有`DCD Reset_Handler`这样的伪操作语句时,可能会遇到类似`Error:A1163E:Unknown opcode`的错误提示。即使检查代码后确认无误,该问题依然存在。 **解决办法**: - **去除Tab符号**:在某些情况下,ADS可能对代码格式非常敏感,比如伪操作前的Tab符号可能导致编译失败。尝试删除这些Tab符号,通常能够解决问题。 - **注意格式**:保持代码的一致性和整洁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伪操作语句而言。 #### 错误二:寄存器名称符号错误(Bad Register Name Symbol) **问题描述**: 编写协处理器指令时,例如`MCR P15, 0, R1, C1, C0, 0`,即使语法正确也可能出现`Error:A1151E:Bad register name symbol`的错误提示。 **解决办法**: - **区分大小写**:对于协处理器及其寄存器的标识符,必须使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将`MCR P15, 0, R1, C1, C0, 0`修改为`MCR p15, 0, R1, c1, c0, 0`即可。 #### 错误三:伪操作语句的格式问题 **问题描述**: 在ADS中,某些伪操作语句(如`AREA`, `END`, `EXPORT`/`IMPORT`等)前面必须添加Tab符号或空格才能被正确识别。 **解决办法**: - **遵循规则**:确保这些伪操作前有Tab符号或空格。例如,`AREA`, `END`, `EXPORT`, `IMPORT`等语句应遵循此规则。 - **灵活调整**:如果遇到`Unknown opcode`错误,尝试在语句前添加或移除Tab符号或空格,有时这能解决问题。 #### 其他常见问题 1. **注释风格**: - 在汇编语言中,注释以`;`开头。 - 在C或C++代码中,注释以`//`开头。 2. **内部库函数`__main()`**: - `__main()`是C语言的内部库函数,在调用用户自定义的`main()`函数之前执行,用于初始化内部RAM。 3. **ARM流水线结构**: - ARM采用三级流水线结构。当SWI和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产生时,程序计数器(PC)尚未更新至下一条指令地址。 - 此时,处理器将(PC-4)保存到异常模式下的寄存器`lr_mode`中。对于ARM指令,(PC-4)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8个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则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4个字节的位置。 通过上述错误解释和解决办法,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ADS进行ARM单片机开发时,遵循正确的编程习惯和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了解并掌握ADS中的一些特殊规则,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调试时间。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大家在实际开发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5-07-27 22:47:45 68KB ARM
1
可以在keil安装的Arm Compiler,过程可以看https://blog.csdn.net/baidu_41704597/article/details/131723098,实测在5.38可以,5.30不支持
2025-07-26 10:43:13 303.83MB arm keil stm32
1
**标题与描述解析** 标题"arm-linux-gcc-4.9.2-glibc-2.19 Cygwin版"中包含的关键信息是这是一款基于Cygwin环境的arm-Linux交叉编译器,具体版本为4.9.2,且使用的C库是glibc的2.19版本。这意味着该工具链允许在Windows系统(通过Cygwin模拟Linux环境)上编译针对arm架构Linux系统的应用程序,而glibc是Linux系统中最重要的C语言运行时库,包含了大量标准C函数的实现。 **交叉编译器** 交叉编译器是一种特殊的编译器,它的功能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在这个案例中,由于目标平台是arm架构的Linux系统,而开发环境是Windows系统(通过Cygwin),所以这个交叉编译器能够将开发者在Windows上写的源代码转化为能够在arm Linux设备上运行的二进制程序。 **Cygwin** Cygwin是一个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开源软件集合,它提供了一个类Unix的环境,使得用户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原本设计于Unix或Linux环境下的软件。Cygwin通过模拟POSIX接口,使得像gcc这样的工具可以正常工作,从而实现了在Windows上进行Linux风格的开发。 **GCC 4.9.2**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GNU项目的一部分,是一个开源的编译器套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C、C++、Objective-C、Fortran、Ada等。版本4.9.2是一个较老但仍然广泛使用的版本,它提供了许多优化选项和对新标准的支持。 **glibc 2.19** glibc(GNU C Library)是Linux系统最常用的C语言运行时库,包含了C标准库的实现以及许多Unix特定的功能。glibc 2.19是一个重要的更新,其中包含了对新特性和性能改进的诸多增强,例如更好的多线程支持、内存管理优化以及对新硬件架构的兼容性提升。 **嵌入式开发** arm架构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如智能手机、路由器、工业控制设备等。因此,这个交叉编译器是为那些需要在这些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开发的开发者准备的。嵌入式开发往往要求体积小、功耗低,因此在选择工具链时需要考虑其效率和兼容性。 **文件列表** 压缩包中包含的"arm-mystrlycglib-linuxeabi-gcc4.9.2-glibc-2.19.tar.gz"很可能是交叉编译器的实际二进制文件和相关配置,用户需要解压并正确安装才能在Cygwin环境中使用。"使用说明.txt"则可能包含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这个交叉编译器的详细步骤,对于初次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 这个工具包是为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arm架构Linux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的开发者提供的,它包含了一个特定版本的GCC和glibc,以及必要的使用指南,确保用户能在Cygwin环境下顺利地进行交叉编译。
2025-07-25 17:57:32 55.99MB gcc arm linux cygwin
1
标题中的“arm-linuxhf-gcc-4.9.2-glibc-2.19 Cygwin版”指的是一款在Cygwin环境下运行的ARM架构Linux交叉编译工具链,其中包含了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4.9.2版本和GLIBC(GNU C Library)2.19版本。交叉编译器允许在一种架构(如x86的Cygwin)上编译出适用于另一种架构(如ARM)的程序。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是一套由GNU项目开发的开源编译器套件,它不仅支持C语言,还支持C++、Objective-C、Fortran、Ada以及Go等多种编程语言。4.9.2是GCC的一个特定版本,发布于2015年,提供对C11标准和C++14标准的部分支持,同时包含了性能优化和其他改进。 **Cygwin** 是一个在Windows系统上模拟Linux环境的软件层,它提供了POSIX API,使得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许多原本为Linux设计的开源软件。Cygwin通过提供类似Linux的环境,使得开发者可以在Windows上使用GCC进行交叉编译。 **arm-linuxeabihf-gcc** 是GCC针对ARM架构的一个变体,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硬件浮点单元(FPU)的ARM处理器。"eabi"代表“嵌入式应用二进制接口”(Embedded 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而“hf”表示“hard-float”,意味着该编译器支持硬件浮点运算,可以利用ARM处理器的FPU提高浮点计算性能。 **GLIBC(GNU C Library)** 是Linux操作系统中最常用的核心C库,它实现了POSIX标准和UNIX系统的API,提供各种系统调用和基本函数。版本2.19是在2014年发布的,相较于更早的版本,它包含了许多错误修复、安全更新和新功能,比如对C11标准的支持和对多线程的改进。 使用这个工具链,开发者能够在Cygwin环境下编译出针对ARM架构并且使用了glibc 2.19的Linux程序。这在开发嵌入式设备软件时非常有用,因为可以预装在基于ARM的Linux系统上运行。 **使用说明.txt** 文件很可能是包含了如何配置、安装和使用这个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详细步骤,包括环境变量设置、编译选项选择、以及可能的依赖库处理等。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先解压`arm-mystrlycglib-linuxeabihf-gcc-4.9.2-glibc-2.19.tar.gz`文件,然后按照`使用说明.txt`的指示进行操作,包括设置路径、配置编译器选项,以及编译源代码。这样,即使在Windows系统下,也能有效地开发和调试针对ARM Linux设备的应用程序。
2025-07-25 17:53:48 53.33MB gcc cygwin linux arm
1
Hi3559A V100R001C02SPC030 SDK全套资料 ReleaseDoc aarch64-himix100-linux (1).tgz Hi3559AV100R001C02SPC030(2)part1.rar Hi3559AV100R001C02SPC030(2)part2.rar HiDPU PC V1.0.0.1.tgz HilVE PC V2.1.0.8 64bit sec.tgz HisVP PC V1.1.3.0.part1.rar HisVP PC V1.1.3.0.part2.rar HisVP PC V1.1.3.0.part3.rar HisVP PC V1.1.3.0.part4.rar
2025-07-24 13:48:22 87B arm Hi3559AV100
1
ARM CMSIS 5.6.0:嵌入式开发的核心工具》 ARM Cortex-M系列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Cortex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是为这些处理器提供的一套标准化软件接口和库,极大地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ARM.CMSIS.5.6.0.pack.arm.zip是针对ARM CMSIS 5.6.0版本的软件包,包含了丰富的硬件抽象层(HAL)和设备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利用ARM Cortex-M处理器的特性。 CMSIS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CMSIS-Core**:这是CMSIS的核心部分,定义了用于访问处理器寄存器的标准宏和数据类型,包括中断处理、RTOS接口以及调试支持。5.6.0版本的更新可能包含对新处理器特性的支持和性能优化。 2. **CMSIS-Driver**:提供了对常见外设如串口、定时器、ADC等的驱动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微控制器型号编写代码,增强了代码的可移植性。 3. **CMSIS-RTOS API**:定义了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接口标准,允许开发者选择不同的RTOS实现,而无需修改应用程序代码。这对于多任务管理和实时响应至关重要。 4. **CMSIS-DSP**:是一套数字信号处理库,包含了各种滤波器、数学函数、傅里叶变换等算法,适用于音频、图像处理等领域。 5. **CMSIS-Pack**:是一种软件打包格式,用于分发和管理CMSIS组件,以及微控制器的固件库和设备描述。ARM.CMSIS.5.6.0.pack文件就是这样一个CMSIS-Pack,其中包含了特定版本的CMSIS组件和相关文档。 在压缩包中的"readme.txt"文件通常会包含关于软件包的详细信息,如安装指南、更新日志和已知问题等。对于开发者来说,详细阅读这个文件可以帮助理解如何使用和集成这些组件。 在实际开发中,通过CMSIS,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应用程序逻辑,而非底层硬件细节,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ARM.CMSIS.5.6.0.pack.arm.zip的快速下载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快地获取到最新版本的CMSIS资源,及时利用最新的功能和优化。 ARM CMSIS 5.6.0作为一套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工具,通过提供标准的软件接口,降低了开发复杂性,提升了代码复用性和移植性。它不仅适用于初学者,也对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有着重要的价值。
2025-07-24 10:49:19 98.69MB ARM CMSIS 5.6.0 ARM.CMSIS.5.6.0.
1
两台逆变器并机仿真:采用下垂控制与功率自适应平摊的C语言代码实现,方便移植至ARM或DSP.pdf
2025-07-23 18:15:52 61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机仿真方法及其C语言代码实现。首先阐述了逆变器并机技术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功率均衡分配的挑战。接着解释了下垂控制的基本原理,即通过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来实现功率的自动分配。然后展示了具体的C语言代码实现,包括全局变量的定义、主函数的逻辑流程以及详细的注释,使代码易于理解和移植到ARM或DSP平台。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逆变器并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多台逆变器并机运行时功率均衡分配问题的项目,旨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为简化版本,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硬件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2025-07-23 18:15:21 1.44MB 电力电子 C语言 ARM DSP
1
arm版,适用ubuntu20.04
2025-07-20 19:34:52 96KB ar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