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工具和框架以提高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Vue.js作为当下流行的前端JavaScript框架,其简洁的语法和灵活的组件系统使得它成为许多开发者学习和使用前端技术的首选。特别是Vue2和Vue3两个版本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前端开发领域的变革。 Vue2作为早期的版本,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使用者和成熟的社区支持。它以其轻量级、双向数据绑定、组件化等特点,让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用户界面。而Vue3则是Vue2的一个重大升级,它引入了Composition API、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改进的渲染机制等新特性,使得Vue的可维护性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学习Vue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而通过实战项目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则是提升技能的关键。黑马程序员提供的这套Vue基础入门到实战项目全套教程,正是为了帮助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从零开始,一步步深入学习Vue的方方面面。 教程内容涵盖了Vue的基本语法、数据绑定、事件处理、条件渲染、列表渲染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详细介绍了Vue的高级特性,如组件设计、路由管理、状态管理等。通过这些教程的学习,开发者不仅能够掌握Vue的核心概念,还能够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Vue框架来构建功能丰富的应用。 在教程中,特别包含了“大事件项目”的实战案例。这个项目模拟了一个真实的业务场景,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Vue的应用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者将能够掌握如何使用Vue创建单页面应用(SPA),如何使用Vue Router进行页面路由管理,以及如何利用Vuex进行状态管理等。 此外,教程还可能涉及Vue的周边技术,比如使用Webpack进行模块打包、使用ESLint进行代码质量检查、使用Axios进行HTTP请求等,这些都是前端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点。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教程学习,开发者将能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前端项目,并对前端开发的整个流程有深刻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随着前端技术的不断进步,掌握Vue框架已成为前端开发者的必备技能之一。这套教程通过从基础到高级的全面覆盖,不仅适用于初学者入门,也适用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提升。通过学习这套教程,相信每个开发者都能够在这套课程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战经验。
2025-10-27 09:49:16 21KB
1
本书深入讲解固件开发的核心知识体系,涵盖系统固件、设备固件与管理固件的工作原理与未来趋势。内容聚焦UEFI、coreboot等主流架构,剖析构建流程、调试技术与安全机制,强调开源协作与编码规范。通过真实案例引导读者掌握跨平台开发、多线程固件设计及可维护代码实践,助力工程师应对架构迁移挑战。配套开源代码与工具链详解,全面提升开发、调试与协作能力,是迈向现代固件工程的必备指南。 固件作为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底层软件,对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书《固件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系统性地梳理了固件开发的相关核心知识,深入讲解了UEFI、coreboot等主流固件架构。作者通过剖析固件构建流程、调试技术和安全机制,旨在帮助工程师掌握固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书中着重于开源协作方式和编码规范的强调,这不仅体现了当前软件开发的主流趋势,也凸显了固件开发中代码质量的重要性。 本书内容不仅限于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多个实际案例分析,这有助于读者通过实例学习如何进行跨平台开发,以及如何设计支持多线程的固件,从而提升固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在探讨代码维护性方面,作者引导读者理解可维护代码的实践技巧,这对于应对未来架构迁移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开源代码和工具链解析,这些资源对于提升开发、调试和团队协作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工具和代码的详解,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固件工程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对固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本书不仅为固件开发初学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同时也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提供了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技能的资料。书中内容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固件开发技术,不仅包括了对当前流行技术的讲解,还包括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这使得本书成为固件开发领域中的一份宝贵资源,帮助读者迈向现代固件工程的高水平。
2025-10-25 21:49:21 20.07MB 固件开发 开源技术 系统编程
1
U1610A,U1620A手持式示波器 主要特性和功能 200 MHz 2 个模拟通道 采用通道间隔离并符合 CAT III 600 V安全标准,可在任何气候条件下进行故障诊断 双窗口缩放功能支持您轻松识别毛刺信号 高达 2 GSa/s 采样率和 2 Mpts 存储器,让信号细节一览无余 提供三种查看模式(室内、室外或夜视),用户可在任何光线条件下进行调试 三合一仪器:双通道示波器、内置数字万用表和数据记录仪 可选择多达 10 种语言,实现快速入门
2025-10-25 19:17:41 622KB 200M示波器 安捷伦U1620A
1
LoRa作为一种LPWAN(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通信技术,非常适合物联网传感器和行业应用。要快速掌握LoRa开发,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项目积累经验。 摘要: - 先学习LoRa基础知识:原理、网络架构、协议等,大概需要2周时间。 - 然后选择LoRa开发板,编写简单的示例代码,如LoRa Ping Pong,温湿度监测等,需要1-2周时间。 - 接着开发更复杂的项目,如GPS定位、室内定位系统、传感器网络等,每个项目需1-4周不等。 - 可以试验不同LoRa模块,搭建ChirpStack服务器,学习MAC层协议。 -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个月内可以掌握LoRa开发主要技能。要多动手编程、调试、交流学习。 LoRa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无线通信技术,专为物联网传感器和行业应用设计。LoRa技术的快速入门需要对基础理论、网络架构和协议进行系统学习,以及通过实际项目来积累实践经验。 了解LoRa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这包括LoRa的工作原理,它利用Chirp Spread Spectrum(CSS)调制技术实现长距离通信,同时保持低功耗。LoRaWAN是LoRa联盟制定的网络规范,定义了设备如何连接到无线电频率的物联网网络。网络由终端节点、网关和网络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其中终端节点通过LoRa无线电与网关通信,网关再通过IP网络连接到服务器。LoRaWAN支持星型和网状网络拓扑,但星型拓扑最为常见。 LoRa调制技术的三个可调参数是Spread Factor、Bandwidth和Coding Rate,它们可以灵活地调整通信距离和速率。LoRa工作在ISM免许可频段,如433MHz、868MHz(欧洲)和915MHz(北美)。此外,LoRaWAN支持两种激活方式:ABP(Activation By Personalization)和OTAA(Over-The-Air Activation),前者节点保存网络会话密钥,后者需要加入过程。网络还具备Adaptive Data Rate(ADR)功能,以优化数据速率和射频性能。 为了快速掌握LoRa开发,你需要选择一个LoRa开发板,并编写简单的代码,如LoRa Ping Pong示例,这有助于理解基本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接下来,可以尝试温湿度监测等实际应用,例如使用DHT11传感器,将读取的数据通过LoRa发送。 更进一步,可以开发更复杂项目,如GPS定位系统、室内定位系统或传感器网络。这可能需要1-4周的时间,根据项目的复杂度而定。同时,通过试验不同LoRa模块,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和性能差异。搭建ChirpStack服务器则能深入学习LoRaWAN的MAC层协议和网络管理。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多动手编程、调试,同时参与社区交流,可以加速学习进程。在3个月内,通过这样的学习路径,你应该能够掌握LoRa开发的主要技能。 LoRa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长距离、低功耗的连接方案,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环境。通过逐步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快速进入LoRa物联网传感器开发领域。
2025-10-24 11:41:28 252KB lora
1
《二阶单bit量化CIFB sigma-delta调制器入门教程:Simulink模型与Matlab代码实践》,二阶单bit量化CIFB的sigma-delta调制器,简单入门电路 包含simulink模型,相关matlab代码,180nm工艺库,schematic文件,以及简单的设计报告 ,二阶单bit量化; CIFB sigma-delta调制器; Simulink模型; Matlab代码; 180nm工艺库; Schematic文件; 设计报告,二阶单bit量化CIFB调制器入门电路:含模型、代码与设计报告
2025-10-23 18:18:48 35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由广州慧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旨在介绍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文档首先概述了ROS的概念、架构设计、文件系统及其主要特点,强调了ROS作为一种中间件,提供硬件抽象、底层设备控制、进程间消息传递等功能。接着,文档详细介绍了ROS的系统结构,包括工作空间与功能包的创建、启动ROS例程、通讯机制(如话题通信和服务通信)等。此外,还讲解了ROS命令行工具和相关工具的使用,包括rostopic、rosservice、rosparam、rosbag等,并演示了如何使用RViz进行数据可视化。最后,文档介绍了launch文件的编写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批量启动多个节点。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对机器人开发感兴趣的初学者和工作1-3年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ROS的基本概念、架构设计和文件系统;②掌握创建ROS工作空间和功能包的方法;③学习启动ROS例程、调试和运行代码;④熟悉ROS的通讯机制,包括话题通信和服务通信;⑤掌握ROS命令行工具和相关工具的使用;⑥学会编写launch文件批量启动多个节点。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ROS的各项功能。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逐步掌握ROS的使用技巧。此外,文档还提及了一些高级应用,如通过RViz进行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拓展技能。
1
自学PCB设计的思路可以分为多个步骤,适合没有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为有基础的设计师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分享。在创建项目之前,需要建立良好的使用工具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通过整理思路,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便于记忆。 具体到操作层面,第一步是创建项目文件,包括新建工程和元件库。在新建工程时,通常选择“文件→新建→工程”命令。接着,创建元件库是将所有用到的元件及其封装放入库中进行管理,操作路径是“文件→新建→元件库→起名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项目中的每个元件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 第二步是新建元件。具体操作包括打开“文件→新建→元件→起名字”,并将新创建的元件保存到之前建立的元件库中。画元件的详细信息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教程链接,比如“立创EDA—如何创建画出一个自己的元件_立创eda自己绘制元件-CSDN博客”。在寻找元件时,可以通过立创商城搜索所需的器件,找到型号相符的器件后,下载数据进行查看。然后,需要将找到的封装器件复制到系统库中进行保存。此外,还需要将自己绘制的封装与元件关联起来。 第三步是画原理图,也就是俗称的“抄板”。在此过程中,首先放置元件,并根据提供的原理图进行连线。之后,为端口添加网络标签,连接各个端口。在整理模块时,可以加入折线并分区域设置折线样式。通过添加文字说明,使原理图更加清晰易懂。完成这些步骤后,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仔细检查,包括连线的准确性、引脚连接、以及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的规格大小设置。还需要通过“检查DRC”功能检查所有封装的完整性。 在画PCB细节方面,需要注意与距离相关的规范,例如在嘉立创EDA基础中提到的“1到对象2距离为7.8mil,应该>= 10mil报错怎么消除-CSDN博客”。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元件间的最小距离要求,以免造成设计错误。 在硬件电路思维方面,可以考虑如何使用电阻进行分压(降压)电路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加入限幅电路(二极管)来保护电路。这些基本的电路设计思路,是PCB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学PCB设计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学习到实际操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PCB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可能会存在个别文字识别错误或漏识别的情况,需要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2025-10-23 10:41:26 2.05MB PCB设计
1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范式,它强调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封装在一起,形成独立的实体——对象。这种编程方式源自1960年代,最初在MIT的人工智能研究中使用,后来在1990年代中期逐渐成为主流。OOP的主要优点包括易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这些特性对于应对日益复杂和大型的软件项目至关重要。 在面向过程编程中,程序员关注的是过程,将程序拆分为变量、数据结构和子程序,通过操作数据来实现功能。然而,随着程序规模的扩大,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数据管理困难,使得程序变得脆弱。而面向对象编程则聚焦于数据本身,通过定义类来组织数据和相关操作,类的实例(对象)可以安全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增强了程序的稳定性。 LabVIEW,全称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款图形化编程环境,支持面向对象编程。在LabVIEW中,属性表示对象的状态或特征,可以是数据簇,通过捆绑和解绑来访问;而方法则是对象能够执行的操作,表现为VI(Virtual Instruments)。例如,数字万用表的属性可能包括测量范围、分辨率等,方法则包括开始测量、停止测量等。 类是对象的模板,描述了对象应具有的属性和方法。在LabVIEW中,可以创建自定义类,如"Circle"和"Square",它们都有自己的属性(如半径或边长)和方法(如绘制)。类的实例化即为对象,它们拥有类定义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在LabVIEW中,私有数据可以在类中定义,只允许对象内部访问,增加了数据安全性。 学习面向对象编程,尤其是在LabVIEW环境中,意味着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 **封装**: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供外部使用。 2. **继承**: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重用和扩展。 3. **多态**:同一种操作可以作用于不同类型的对象,产生不同的效果。 4. **抽象**:通过类来抽象现实世界中的概念,简化编程模型。 在LabVIEW中,创建类时,需要在项目中定义类结构,包括属性和方法VI。对象则通过实例化类来创建,可以调用其方法来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样的编程方式使得LabVIEW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工程应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模块化程度。 面向对象编程是现代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型、多团队协作的项目中。LabVIEW的面向对象特性让这个图形化编程平台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设计,同时保持代码的清晰和高效。通过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OOP原理,开发者可以构建更加健壮、易于维护的LabVIEW应用程序。
2025-10-23 10:29:15 8.53MB LabVIEW编程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SSPLL亚采样锁相环的建模、仿真及其应用。首先,阐述了SSPLL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强调其在通信、音频、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接着,重点讲解了使用Verilog-A进行SSPLL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确定电路功能和参数、设计电路模块、建模过程及注意事项。最后,讨论了通过仿真与测试验证SSPLL的性能和稳定性,展示了Verilog-A建模的优势和实用性。 适合人群:对锁相环技术和Verilog-A建模感兴趣的初学者和中级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掌握SSPLL亚采样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提供详细的Verilog-A建模指导,使读者能够独立完成SSPLL的建模和仿真;③通过testbench和Simulink仿真工具,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带了具体的建模实例和仿真结果,非常适合新手入门。
2025-10-22 19:53:24 393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