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仿真研究:三环PI参数自整定及Matlab仿真模型详解,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仿真研究:三环PI参数自整定与Matlab仿真模型的应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仿真三环PI参数自整定 Matlab仿真模型 1.模型简介 模型为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仿真,采用 Matlab R2018a Simulink搭建。 模型内主要包含DC直流电压源、三相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采样模块、SVPWM、Clark、Park、Ipark、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等模块,其中,SVPWM、Clark、Park、Ipark模块采用Matlab funtion编写,其与C语言编程较为接近,容易进行实物移植。 模型均采用离散化仿真,其效果更接近实际数字控制系统。 2.算法简介 伺服控制由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三环结构构成,其中,电流环采用PI控制,并具有电流环解耦功能;转速环采用抗积分饱和PI控制;位置环采用P+前馈的复合控制,能够更好地跟踪指令信号。 本仿真中最大的亮点是三环PI参数自整定,只需输入正确的电机参数(电阻、电感、转动惯量等参数),无需手动调节P
2025-10-17 18:33:32 1.61MB istio
1
MMC整流器平均值模型simulink仿真,19电平,采用交流电流内环,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PI解耦环流抑制器,调制方式为最近电平逼近调制,完美运行。 波形一二为直流侧电压电流,波形三四分别为主控制器及环流抑制器输出调制信号。 本文所涉及的MMC(模块化多电平转换器)整流器平均值模型Simulink仿真研究,是电力电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MMC整流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其模块化、灵活性、高效率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构建19电平的MMC整流器平均值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探讨了交流电流内环与直流电压外环的控制策略,以及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和PI解耦环流抑制器的应用。 交流电流内环控制是保证整流器输出电流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快速响应外部负载变化,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而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则关注的是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这对于连接电网和直流负载之间起到关键的稳压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多环反馈控制体系,为保证整流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DSOGI-PLL)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在复杂电网环境下,对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的准确跟踪问题。DSOGI-PLL具有快速响应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得整流器能够在电网电压出现畸变或不平衡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的相位跟踪性能。 再者,PI解耦环流抑制器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模块间产生的环流。环流的出现会对MMC整流器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PI解耦控制策略能够减少环流的波动,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文中提到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NLM),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技术,它能够将参考信号与最近的电平进行匹配,以减少开关次数和开关损耗,提高整流器的效率。 仿真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控制策略和调制方法,所构建的19电平MMC整流器模型能够在Simulink环境下实现稳定和精确的运行。波形一二显示了直流侧电压和电流的输出情况,而波形三四则分别代表了主控制器和环流抑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这表明模型在控制策略的辅助下,能够对电流动态进行有效的调整,并实时反馈至调制系统,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本文所列的文件名列表暗示了该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维度,如“整流器平均值模型仿真利用交流电流内环和.doc”等,显示了该研究不仅包含了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的设计,还可能涵盖了相关的技术文档和实验结果。这些文件为深入理解MMC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MMC整流器在未来的电网中将会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先进的控制策略和仿真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MMC整流器的性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5-10-16 21:26:54 959KB
1
Matlab Simulink仿真下的光伏并网最大功率跟踪(MPPT电导增量法实现与PI控制策略),基于电导增量法的Matlab Simulink光伏并网最大功率跟踪(MPPT)PI控制仿真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VI曲线程序研究,matlab光伏并网最大功率跟踪(MPPT)simulink仿真,PI控制,MPPT采用电导增量法 附加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PV,VI曲线程序,共两部分。 ,核心关键词: matlab; 光伏并网; 最大功率跟踪(MPPT); Simulink仿真; PI控制; 电导增量法; 不同温度; 不同光照强度; PV曲线; VI曲线程序。,基于PI控制与电导增量法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Simulink仿真:多条件下的PV/VI曲线研究
2025-10-15 19:31:16 5.05MB xbox
1
该代码可用于证明多泄漏管道中瞬态波的线性模型的合理性,使用泄漏的 2D 详尽搜索(基于最大似然原理)定位两个泄漏,并测试泄漏定位的超分辨率。 这里,在逆方法中假设有两个泄漏; 对于更高(假定)泄漏数 (>2),无法使用此代码。 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更多详细信息: X. Wang 和 MS Ghidaoui,管道中多重泄漏的识别:线性模型、最大似然和超分辨率定位,机械系统和信号处理,卷。 第 107 页,第 529-548 页,2018
2025-10-15 01:18:29 4K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在模型预测控制下的buck-boost负载及初级控制策略。文中详细介绍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的作用以及buck-boost特性的意义,重点讲解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应用,包括电压环的PI控制技术和电流环的模型预测方法。此外,还讨论了下垂控制策略在初级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及了该技术在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储能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人群,旨在提高对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解,掌握buck-boost负载和初级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 其他说明:附赠相关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5-10-14 12:34:25 973KB
1
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结合下垂控制与PI电压环和模型预测电流环的创新策略参考模型文献,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结合下垂控制与PI电压环的高级控制策略参考文献解析,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 储能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 初级控制为下垂控制 电压环才采用PI控制 电流环采用模型预测 附赠模型 参考文献 ,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储能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下垂控制;PI控制;模型预测电流环;参考文献,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2025-10-14 12:33:52 2.81MB
1
SAP实施项目-SAP PI配置文档 共91页 word版 不错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10-14 11:24:48 4.33MB
1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程序的开发与维护离不开各种开发工具和资源的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涉及的jdk1.8-32位版本、pi数据库接口函数dll以及帮助文档chm这三个元素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让我们聚焦于jdk1.8-32位版本。JDK全称为Java Development Kit,是用于开发Java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包。JDK 1.8版本是Java编程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一次重要更新,它为Java带来了诸多新的特性和改进。例如,引入了Lambda表达式、引入了新的时间日期API、对虚拟机性能的优化等。而所谓32位版本,意味着这个开发包是专门为32位操作系统设计,能够处理32位的内存地址,适合硬件配置较低的计算机使用。 接下来,我们分析pi数据库接口函数dll。PI数据库通常指的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时数据库产品——PI系统(PAS Historian,也称为PI System),由OSIsoft公司开发。它为工业用户提供了一个存储、处理和分析过程历史数据的平台。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的缩写,意为动态链接库,是一种实现模块化编程的文件格式,允许在运行时调用其中的函数。pi数据库接口函数dll,正是提供了一系列与PI系统交互的接口函数,供开发者在编写程序时调用,从而实现与PI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我们来了解帮助文档chm。CHM是Compiled HTML Help的缩写,是微软开发的一种帮助文件格式,文件扩展名为.chm。这种格式广泛应用于软件的电子手册或帮助文档中,它以HTML为基础,集成了文本、图片、索引、搜索等多种元素,使得文档信息的查阅变得方便快捷。对于开发者来说,一个详尽的帮助文档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可以指导编程实践,还可以在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方案的参考。 文件标题中提到的三个部分是紧密相连的:开发者使用jdk1.8-32位版本开发Java程序;通过pi数据库接口函数dll与PI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管理;借助帮助文档chm理解程序的使用方法和接口细节,提高开发效率和程序的可靠性。这样一套组合,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专业开发者而言,都是进行相关开发工作时的重要资源。
2025-10-12 10:14:50 156.87MB PI数据库
1
异步电机FOC矢量控制:Simulink搭建的三相电机调速控制模型及PI参数整定,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FOC 采用Simulink搭建的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采用的双电流闭环进行调速控制,分模块搭建,便于学习,模型中dq坐标系旋转角用了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一致。 包含初步的PI参数整定。 附带说明文档,模型可直接运行、可调节,默认发送2023b版本的simulink模型,需要其它版本的备注一下; ,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FOC); Simulink搭建; 双电流闭环调速控制; 模块化搭建; dq坐标系旋转角计算; PI参数整定; 说明文档; Simulink模型。,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双电流闭环调速与FOC应用模型
2025-10-10 09:58:19 811KB sas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闭环PI控制在单相Boost PFC电路仿真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Boost PFC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然后深入探讨了双闭环PI控制策略的设计,包括外环电压控制和内环电流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文章提供了详细的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配置PI控制器参数以及如何应对负载扰动。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特别是在负载突变情况下的表现。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优化技巧,如避免高频振荡、设置合理的采样周期和负载扰动测试。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源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Boost PFC电路和双闭环PI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Boost PFC电路工作原理和双闭环PI控制策略的技术人员。目标是掌握如何搭建和优化此类电路的仿真模型,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和参数设置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仿真环境推荐使用MATLAB/Simulink,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验相关概念。
2025-10-09 09:10:24 372KB 电力电子 Boost电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