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S7-1200 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程序详解:带触摸屏操作与PID趋势图控制软件完全模拟过程,西门子s7-1200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程序 带触摸屏恒压供水带定时轮询 v16及其以上可打开 可v16组态模拟仿真 可不用连接真实plc 完全模拟过程 软件即可完成 1.有动态过程画面和梯形图程序 2.带PID趋势图 3.有图纸(I O表 主电路 控制电路图 CAD图纸dwg格式,以及总体程序流程图 ) 4.程序打开运行视频 有必要的程序段解释 ,Siemens_S7_1200;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程序; 触摸屏恒压供水; 定时轮询; V16仿真; PLC模拟; 动态过程画面; 梯形图程序; PID趋势图; 图纸(IO表、主电路、控制电路图); 程序段解释; 视频。,西门子S7-1200恒压供水系统程序:模拟仿真与动态画面控制
2025-10-01 22:59:37 853KB csrf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V10 SP3 2403安全加固操作指南》,针对该系统提出了184个具体的加固项,涵盖安全服务、内核参数、安全网络、系统命令、系统审计、系统设置、潜在风险、文件权限、风险账户、磁盘检查、密码强度、账户锁定、系统安全、系统维护和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每个加固项详细说明了级别、适用版本、检查方法、修改建议、还原方法和修改影响。例如,禁用不必要的系统服务、禁止匿名用户登录VSFTP、设置SSH登录前警告Banner、开启SSH服务自启动、禁止远程登录telnet服务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合规性。 适用人群:适用于系统管理员、安全工程师及其他IT运维人员
2025-10-01 21:02:25 2.38MB 服务器安全 操作系统加固
1
【scrcpy安卓投屏操作神器】是一款专为Android设备设计的开源屏幕镜像和控制工具,它允许用户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实时、无延迟地投影到电脑上,并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移动设备与桌面环境之间的交互体验。这款神器在开发者、游戏玩家、演示者等群体中广受欢迎,因为它不仅提供了高清的投屏效果,还支持多种自定义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使用scrcpy之前,确保你的设备满足以下条件: 1. 安卓设备需运行Android 5.0(Lollipop)及以上版本。 2. 设备需开启USB调试模式,这通常可以在“开发者选项”中找到,需要先在“关于手机”中连续点击版本号7次来启用开发者选项。 3. 电脑上安装了合适的USB驱动程序,尤其是对于较新的Android设备,可能需要Google的USB驱动。 scrcpy的安装过程相对简单: 1. 下载scrcpy-win64-v2.2压缩包,解压至任意文件夹。 2. 连接你的安卓设备到电脑,确保已开启USB调试。 3. 打开解压后的文件夹,双击运行"scrcpy.exe"应用程序。 4. 应用程序会自动识别并连接你的设备,无需额外配置。 scrcpy的功能特点包括: 1. **高清流畅**:scrcpy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60fps的流畅投屏体验,确保显示质量无损。 2. **低延迟**:得益于高效的编码算法,scrcpy的延迟极低,几乎感觉不到延迟,适合进行游戏或实时交互。 3. **触摸输入模拟**:在电脑上可以看到手机的触摸操作,通过鼠标或键盘就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操作安卓设备,这对于测试应用或玩游戏非常有用。 4. **控制台输出**:scrcpy的控制台可以显示设备的状态信息,如CPU、内存占用等,便于开发者调试。 5. **录制功能**:可以方便地录制手机屏幕,输出高质量的视频文件,适用于制作教程或分享游戏实况。 6. **自定义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投屏的分辨率、码率、帧率等参数,还可以选择是否显示触摸点、禁用音频传输等。 为了获得最佳体验,建议使用高性能的电脑和高速USB线。此外,由于scrcpy是开源项目,不断有开发者为其添加新功能和优化性能,所以定期检查更新以获取最新特性也是很重要的。 scrcpy是一款强大且易用的安卓投屏工具,无论你是想在大屏幕上展示手机内容,还是需要更高效地进行安卓应用开发和测试,都可以从中受益。只需简单的几步,你就能将安卓设备的屏幕呈现在电脑上,开启全新的操控方式。
2025-09-30 21:49:00 4.23MB android
1
主要介绍了将公开源代码的linux3.3.3内核移植到S3C6410(arm1172 核)的关键技术分析以及具体的移植过程,建立嵌入式Linux交叉开发环境,移植BootLoader引导程序,配置、编译、移植Linux内核,制作文件系统并对文件系统进行移植到开发板。我们可以根据内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制作文件系统本论文选择制作yaffs文件系统并移植。并且vim,arm-linux-gcc开发环境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另外,基于此平台的开发也将使软件缺陷大幅度减少,从而为程序员开发此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 在当前的嵌入式开发领域,Linux操作系统因其开源、稳定和强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硬件平台上,包括ARM架构的微处理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Linux 3.3.3内核移植到S3C6410处理器(基于ARM1172核心)上,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实践,对于理解和掌握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移植工作始于建立一个嵌入式Linux的交叉开发环境。交叉开发是指在一台主机上编译代码,然后在目标硬件平台上运行。对于S3C6410,这通常需要安装一套匹配的交叉编译工具链,如arm-linux-gcc,它允许开发者在非ARM架构的PC上构建针对ARM处理器的二进制代码。 接下来,移植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启动过程中的第一步。BootLoader是加载操作系统内核的小型程序,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初始化硬件并加载内核。对于S3C6410,常见的BootLoader有U-Boot,它的配置和编译需要根据目标硬件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以实现对内核映像的加载和支持。 然后,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是移植的核心环节。开发者需要根据S3C6410的硬件特性,如内存布局、中断控制器、串行端口、网络接口等,使用menuconfig工具在内核配置中启用或禁用相应的模块。完成配置后,通过make命令编译内核,生成适合S3C6410的二进制内核映像。 制作文件系统是另一个关键步骤。文件系统负责组织和管理存储设备上的数据。Linux 3.3.3内核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例如ext2、ext3、ext4以及YAFFS等。在本论文中,选择了YAFFS文件系统,因为它特别适合于闪存设备,提供了良好的耐久性和性能。制作YAFFS文件系统涉及创建文件系统的结构,填充必要的系统文件,并使用特定工具将其转换为可烧录的映像格式。 将编译好的内核和文件系统移植到开发板上。这通常需要通过JTAG调试接口或者通过USB、SD卡等手段将内核映像和文件系统映像加载到开发板的闪存中。一旦内核成功启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或者串口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测试。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作者还使用vim编辑器和arm-linux-gcc编译器,在开发环境中编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以验证移植后的Linux环境是否正常工作。这个测试程序可以帮助检查基本的I/O功能、内存访问和系统调用等功能是否正常。 移植Linux到ARM平台不仅涉及到硬件驱动的适配,还包括了整个软件栈的构建,从BootLoader到内核,再到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这种移植工作可以极大地拓宽S3C6410开发板的应用范围,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减少潜在的软件缺陷,为程序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推动更多创新项目的实现。
2025-09-30 14:22:01 1.11MB
1
《SIEBAS32_SIBAS操作说明手册》提供了全面的指南,旨在帮助用户熟练掌握monitor32软件的使用。这份手册深入浅出地解释了SIBAS系统的关键概念和功能,使得用户能有效地管理和监控SIBAS系统。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其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1. **SIBAS系统介绍**:SIBAS(Signal and Interlocking Basic Automation System)是一种先进的信号与联锁基础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铁路交通控制领域。它确保了列车安全、高效运行,通过复杂的逻辑算法来控制列车的进路、信号和道岔状态。 2. **monitor32软件**:作为SIBAS系统的操作界面,monitor32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状态、设置参数以及诊断故障。这个软件是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得力工具,简化了日常操作和维护任务。 3. **操作界面**:手册详细介绍了monitor32的主界面布局,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和状态栏等各个部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元素进行操作和导航。 4. **系统监控**:用户可以通过monitor32监控SIBAS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的状态,并可以查看实时的列车位置和运行信息。此外,软件还提供了报警和事件记录功能,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配置与设定**:手册涵盖了如何在monitor32中进行系统配置,包括设置和修改设备参数、定义进路规则、创建和编辑列车计划等。这一步骤对于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优化性能至关重要。 6. **故障诊断与修复**:当系统出现故障时,monitor32提供诊断工具帮助定位问题。用户可以根据手册中的指导分析错误代码,执行故障排除步骤,甚至远程重启或恢复设备。 7. **数据记录与报告**:软件具有数据记录功能,可以定期或按需保存系统状态和操作历史,以便后期分析和审计。此外,还能生成详细的报告,为系统维护和优化提供依据。 8. **安全措施**:手册还将讲解monitor32的安全操作流程,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保护和防止非法访问的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9. **培训与支持**: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monitor32,手册通常会提供培训建议和资源,如在线教程、视频教学或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10. **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手册可能包含实际操作中的最佳实践示例,帮助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应用软件功能,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系统操作的理解。 《SIEBAS32_SIBAS操作说明手册》是一份全面的学习资料,不仅介绍了SIBAS系统的核心功能,还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指导,有助于用户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monitor32软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铁路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阅读SIEBAS32.pdf文件,用户可以深入学习和掌握上述所有知识点。
2025-09-29 16:10:06 17.56MB
1
# 基于C++的OpenXLSX库操作Excel文件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使用C++的OpenXLSX库操作Excel文件的示例程序。通过该项目,用户可以学习如何使用C++语言读取、写入和操作Excel文件,包括处理单元格、行、列、公式、颜色、工作表等。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文件操作支持读取和写入Excel文件。 2. 单元格处理能够获取和设置单元格的值、公式、样式等。 3. 行和列处理提供了处理行和列的方法,如获取行数、列数、隐藏状态等。 4. 工作表操作支持添加、删除、复制工作表,以及设置工作表的名称、颜色、可见性等属性。 5. 公式处理提供了获取和设置单元格公式的方法。 6. 颜色处理支持设置和获取颜色值。 7. XML处理使用PugiXML库处理XML数据,用于读取和修改Excel文件的内部结构。 8. ZIP处理使用Zippy库处理ZIP文件,支持添加、删除、获取ZIP文件条目。 ## 安装使用步骤
2025-09-29 15:31:06 357KB
1
### GENESYS中文开发操作手册知识点总结 #### 1. GENESYS环境介绍与基本操作 **GENESYS**是一款专业级别的射频与微波电路设计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设计平台,涵盖从电路仿真到优化分析的全过程。本章节主要介绍了GENESYS的基本界面及其组成部分。 - **ToolBar(工具栏)**:提供了所有可用的功能选项,包括但不限于文件管理、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等。某些功能项下还有子菜单以提供更多具体选项。 - **Schematic(原理图编辑器)**:用户可以在其中绘制电路图,并通过双击电路元件来设定其参数。支持快速创建电阻和电容等组件。 - **Workspace Tree(工作区树)**:用于管理项目内的文件结构,如新建电路图、执行仿真分析以及查看结果图表等。 - **Errors Window(错误窗口)**:显示电路仿真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其位置,有助于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 **Library(库)**:包含了GENESYS提供的各种设计示例和元件模型,方便用户参考和使用。 - **Main ToolBar(主工具栏)**:包含常用的操作按钮,便于进行快速访问。 - **Tune Window(调谐窗口)**:用于控制仿真过程中的变量,实现更精细的电路调整。 #### 2. DC模拟分析示例 **DC模拟分析**是针对电路在直流状态下进行的一种仿真,主要用于检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符合预期。 - **步骤**: -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文档。 - 在Schematic中构建所需的电路模型,可以使用快捷键进行元件的添加与编辑。 - 添加DC分析任务,设置相关参数后执行仿真。 - 查看仿真结果,通过观察各个节点的电压值来分析电路的行为特性。 #### 3. Transient模拟分析示例 **Transient模拟分析**专注于电路对瞬态信号的响应情况,适用于分析放大器、滤波器等动态系统的性能。 - **步骤**: - 打开一个包含BJT放大器的示例文件。 - 设置Transient分析任务,指定仿真时长和步长等参数。 - 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以此评估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及效率。 #### 4. S参数模拟分析示例 **S参数模拟分析**用于评估网络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指标,特别适用于滤波器和匹配网络的设计与优化。 - **步骤**: - 加载一个低通滤波器的示例文件。 - 设置线性分析任务,定义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范围。 - 分析所得的S参数数据,了解滤波器在不同频率下的插入损耗、反射系数等关键指标。 通过上述示例,可以看出GENESYS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电路设计功能,还集成了多种仿真模式,帮助用户全面地评估电路性能。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益,高效地完成从概念设计到成品验证的整个过程。
2025-09-29 12:50:12 2.67MB 开发必备
1
如何使用Matlab代码实现环境振动数据的1/3倍频程和最大Z振级分析。文中首先阐述了振动分析在环境监测和建筑声学领域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接着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加载、1/3倍频程和最大Z振级的计算、批量处理多点数据,并最终将所有数据和图片保存到指定文件夹。此外,作者还强调了一键操作的设计理念,使得非专业用户也可以轻松完成复杂的振动数据分析任务。最后,文章展示了通过这种自动化方式获得的结果,并讨论了其在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适合人群:从事环境监测、建筑声学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手动操作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频繁进行振动数据分析的工作场合,旨在简化数据处理流程,提供直观的图表展示,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振动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仅为示意框架,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函数的具体实现。
2025-09-28 13:34:47 1.06MB
1
IEEE Std 2851-2023 用于可靠性生命周期内互操作性的 IEEE 功能安全数据格式标准 IEEE Standard for Functional Safety Data Format for Interoperability within the Dependability Lifecycle IEEE Std 2851-2023 标准旨在提供一个功能安全数据格式,以支持可靠性生命周期内的互操作性。这一标准不仅关注产品的可靠性生命周期,还特别强调与功能安全相关的互操作活动,以及功能安全与可靠性、安全性、操作安全和时间确定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一框架下,标准提出了若干关键方法、描述语言、数据模型和数据库架构,这些元素被认定为实现生命周期各阶段数据交换/互操作性的必要或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从知识产权(IP)、系统芯片(SoC)、系统到具体项目级别所执行的活动。该标准支持在汽车、工业、医疗和航空等不同应用领域中,将数据整合进各种安全关键系统。 为了促进不同系统和应用领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性,IEEE Std 2851-2023 描述了从概念阶段到产品退休阶段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在这一生命周期中,功能安全数据的交换和互操作性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成功至关重要。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由于数据格式不兼容导致的沟通障碍,促进不同组织和团队之间的有效协作,以及提高产品在设计、生产、部署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该标准还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来支持故障模式及效应分析(FMEDA),这是一种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用于评估产品故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标准化FMEDA过程,该标准有助于在不同组织间建立通用的理解,以及在不同行业间共享关键的安全知识和数据。 IEEE Std 2851-2023 对于系统工程和安全工程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可靠性,还为安全关键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这一标准,制造商和供应商能够更加高效地合作,确保其产品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安全可靠地运行。 IEEE Std 2851-2023 为功能安全数据的格式和交换提供了一个国际认可的框架,这对于促进跨领域的技术合作和安全关键系统的设计与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加强了系统和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也提高了不同应用领域内对于安全性的认识和管理。通过该标准,相关企业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开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最终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2025-09-28 13:25:31 3.41MB functional safety SOTIF IEEE
1
实验1常用设备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与内容: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设备的常用管理操作,包括登录设备、修改设备名称、显示与修改系统时间、掌握四种命令视图以及查看设备的版本信息、当前配置和接口信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文档名中应将“学号”和“姓名”替换为学生的实际学号和姓名,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步骤进行截图并粘贴至文档中。此外,修改设备名称时需要包含学生的姓名全拼,例如“ZhangSan-R1”表示张三同学的第一台路由器。 实验步骤详解: 实验任务一:登录设备 实验开始时,学生需要通过console口将pc机与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连。连接后,可以使用SecureCRT这样的客户端工具来完成设备的登录过程。 实验任务二:掌握四种命令视图 1. 用户视图:此视图用于查看设备启动后的基本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登录设备后,默认就处于用户视图。 2. 系统视图:在此视图下可以配置系统全局通用参数。可以通过键进行命令的自动补全。 3. 路由协议视图:此视图下可以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不同路由协议,进入该视图的命令也有所不同。 4. 接口视图:在此视图下可以配置接口参数,需要先查看接口概览信息,之后使用具体的接口名称进行配置。 5. 用户界面视图:可以在此视图下配置登录设备的用户属性,实现统一管理。 实验任务三:设备的基本操作命令 1. 修改配置设备名称:使用命令“[H3C]sysname”,后面跟上设备名称,例如“ZhangSan-R1”。 2. 显示系统时间:使用命令“display clock”查看当前系统时间。 3. 系统时间的修改:如果需要手动设置系统时间,可以使用命令“[R1]clock datetime”,之后输入具体的日期和时间。需要先停止NTP协议,使用命令“[R1]clock protocol none”。 4. 查看版本信息:使用命令“display version”可查看设备的软件平台、版本号、版权信息和启动时间。 5. 显示当前配置:使用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来查看设备上的当前配置信息。 实验任务四:文件的操作 (注:此处内容未完整提供,无法详细展开) 实验注意事项: 1. 文档命名规则需遵循个人学号和姓名的格式。 2. 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截图并插入到文档中。 3. 设备名称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定格式,确保带有学生姓名全拼。 4. 在实验中使用命令时,可利用自动补全功能和帮助功能。 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悉设备的基本操作,还能通过截图记录和规范命名提升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追溯性。这对于学生理解网络设备管理和故障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5-09-27 00:30:44 745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