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问题,深度强化学习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深度强化学 习能够解决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直接从原始像素中学习如何玩视频游戏和针对机器人问题学习控制策略,深度强 化学习通过不断优化控制策略,建立一个对视觉世界有更高层次理解的自治系统。其中,基于值函数和策略梯度的深度强化 学习是核心的基础方法和研究重点。本文对这两类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包括用到的求解算法和网络 结构。首先,概述了基于值函数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包括开山鼻祖深度Q 网络和基于深度Q 网络的各种改进方法。然后 介绍了策略梯度的概念和常见算法,并概述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结合了深度学习的表征能力与强化学习的决策制定机制。本文由刘建伟、高峰和罗雄麟共同撰写,深入探讨了基于值函数和策略梯度的DRL方法。 一、基于值函数的深度强化学习 值函数在强化学习中用于评估状态的价值或策略的期望回报。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 DQN)是这一领域的里程碑式工作,它解决了传统Q学习的两个关键问题:经验回放缓存(experience replay)和固定目标网络(fixed target network)。DQN通过神经网络学习状态动作值函数Q(s, a),并使用贝尔曼最优方程进行更新。随后出现了许多DQN的变体,如Double DQN、 Dueling DQN等,旨在减少过估计,提高学习稳定性。 二、策略梯度方法 策略梯度是另一种强化学习策略,它直接优化策略参数,以最大化期望回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处理连续动作空间。文章介绍了策略梯度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如REINFORCE算法。此外,还提到了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DDPG)算法,它适用于连续动作空间的问题,通过引入actor-critic结构和经验回放缓存来稳定学习过程。 三、其他深度强化学习方法 除了DQN和DDPG,文章还提及了信赖域策略优化(TRUST Region Policy Optimization, TRPO)和异步优势演员评论家(Accelerated Advantage Actor-Critic, A3C)等策略梯度的变种。TRPO通过约束策略更新的幅度,保证了策略的稳定性,而A3C则利用多线程异步更新,提高了学习速度。 四、前沿进展:AlphaGo与AlphaZero AlphaGo是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围棋AI,它通过深度学习和蒙特卡洛树搜索结合,击败了世界冠军。AlphaZero是AlphaGo的升级版,不再依赖人类知识,仅通过自我对弈就能掌握多种棋类游戏的顶尖水平。AlphaZero的成功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可以实现通用的游戏策略学习。 五、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深度强化学习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资源调度等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更高效的算法设计、更好的泛化能力、以及处理高维度和连续状态/动作空间的能力。同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延迟问题、探索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总结,深度强化学习通过值函数和策略梯度方法,实现了从原始输入数据中自动学习高级行为的突破。这些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步,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025-06-26 11:02:08 1.35MB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1
简述 模型的应用数据集为PHM2012轴承数据集,使用原始振动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输出为0~1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每一个预测模型包括:数据预处理、预测模型、训练函数、主程序以及结果输出等五个.py文件。只需更改数据读取路径即可运行。【PS: 也可以改为XJTU-SY轴承退化数据集】 具体使用流程 1.将所有的程序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修改训练轴承,运行main.py文件,即可完成模型的训练。 2.训练完成后,运行result_out.py文件,即可输出预测模型对测试轴承的预测结果。
2025-06-25 14:37:18 101.32MB ConvLSTM 深度学习
1
DROW 2D激光点云数据集是一个用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重要资源。它包含了通过激光传感器获取的二维点云数据,可以用于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场景理解等多个应用领域。 核心原理是通过激光传感器扫描周围环境,获取到的激光点云数据。这些数据以二维坐标的形式表示了环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信息。每个点都包含了激光束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反射强度等属性。 DROW 2D激光点云数据集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其中之一是目标检测,通过分析点云数据中的物体形状和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环境中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和定位。另外,该数据集还可以用于目标跟踪,通过连续的点云数据帧,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在时间上的追踪和预测。此外,该数据集还可以用于场景理解,通过分析点云数据中的结构和几何信息,可以实现对环境场景的建模和分析。
2025-06-25 09:09:18 165.38MB 数据集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与ESP32-CAM开发板结合TensorFlow Lite库实现人体检测功能。这个项目,名为"person_detection_v2.zip",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时的人体检测,这对于智能家居、安全监控、无人零售等应用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们来了解一下Arduino。Arduino是一种基于开源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微控制器,它为电子爱好者、工程师和艺术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的方式来控制各种物理设备。Arduino开发环境,即Arduino IDE,是一个直观的编程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编写C++代码来控制Arduino板。 接着是ESP32-CAM开发板。ESP32是由Espressif Systems开发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Wi-Fi和蓝牙双模物联网微控制器。ESP32-CAM集成了摄像头接口,可以连接各种摄像头模块,用于图像捕捉和处理,非常适合用于视觉应用如人体检测。 TensorFlow Lite是Google的TensorFlow框架的一个轻量级版本,专为嵌入式设备设计,支持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运行机器学习模型。在本项目中,TensorFlow Lite被用来部署预训练的人体检测模型到ESP32-CAM上,以实现本地化的实时人体检测。 为了实现人体检测,我们需要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安装Arduino IDE并添加ESP32支持,然后安装Arduino的TensorFlow Lite库。这些库通常可以在Arduino Library Manager中找到。 2. 获取和转换模型:选择一个适合人体检测的预训练模型,例如MobileNet SSD。将该模型转换为TensorFlow Lite格式,使其能在ESP32上运行。这可能需要使用TensorFlow的`tflite_convert`工具。 3. 编写代码:在Arduino IDE中编写代码,包括初始化ESP32-CAM,加载模型,捕获图像,预处理图像以适应模型输入,运行模型预测,以及解析输出结果以识别人体。 4. 测试和优化:上传代码到ESP32-CAM,并进行实时测试。根据性能需求,可能需要调整模型大小、图像分辨率或帧率。优化目标是在保持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 5. 集成应用:将人体检测功能集成到实际应用中,例如通过Wi-Fi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手机或其他设备,或者触发特定的硬件动作。 在"person_detection_v2.zip"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了完成上述步骤所需的全部资源,如代码文件、预训练模型、库文件等。解压后,开发者可以按照文档指示逐步操作,实现自己的人体检测系统。 总结来说,"person_detection_v2.zip"项目展示了如何将Arduino、ESP32-CAM和TensorFlow Lite结合,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检测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利用低成本硬件实现人工智能功能,为日常生活带来智能化的创新应用。
2025-06-24 23:23:58 308KB arduino AI tensorflow esp32
1
标题中的“辣椒病虫害数据集”是指一个专门针对辣椒作物上出现的各种疾病和虫害的图像集合,这些图像可以用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识别。这个数据集是作者自行整理的,通常这类数据集包括各种病虫害的多个阶段和不同视角的照片,以便模型能学习到丰富的特征。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从大量数据中学习特征并进行预测。在图像识别任务中,深度学习特别强大,因为它能够通过多层的抽象提取复杂的视觉特征,如边缘、形状和纹理等,进而识别出图像的内容。 描述中的“用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表明这个数据集的目标是帮助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来区分辣椒植株上的不同病虫害。这通常涉及到以下步骤: 1. 数据预处理:包括图像的标准化、增强(如翻转、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以增加模型的泛化能力。 2. 模型选择:选取适合图像分类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者预训练模型(如VGG、ResNet、Inception等)。 3. 训练过程:使用数据集中的图像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反向传播优化网络参数,使模型能够准确地将病虫害图像分类。 4. 验证与测试:使用验证集调整模型参数,确保不过拟合;最终在独立的测试集上评估模型性能。 5. 模型评估:通过精度、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评估模型的识别效果。 标签“数据集”强调了这个资源对于机器学习项目的重要性。数据集是训练模型的基础,其质量和多样性直接影响到模型的性能。而“深度学习”标签则再次确认了该数据集的用途,即为深度学习算法提供训练素材。 “PepperDiseaseTest”可能是压缩包内的一个子文件夹,可能包含了测试集的图像,用于在模型训练完成后评估模型的识别能力。测试集应包含未在训练过程中见过的图像,以确保模型的泛化性能。 这个辣椒病虫害数据集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领域的一个宝贵资源,可用于训练模型来自动识别辣椒植株上的病虫害,这对于农业监测、病虫害防治以及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模型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诊断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25-06-24 21:46:01 210.72MB 数据集 深度学习
1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猫狗图像分类任务,在模型训练与评估过程中,针对 AlexNet、VGG16 和 ResNet18 三种经典模型进行了全面对比。结果表明,VGG16 表现最佳,ResNet18也具有较好的性能,而 AlexNet 则存在一定的过拟合问题。 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工作。数据处理上,我们选择了猫狗图像数据集,并进行了归一化、数据增强与标准化等预处理。模型构建与训练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三种经典神经网络架构,每种模型在结构和技术上各具特点。训练时,我们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函数、Adam 优化器以及学习率衰减策略。模型评估与优化阶段,结合多种评估指标与曲线,针对过拟合问题采用了正则化技术,针对欠拟合调整了模型架构和参数,同时通过改进数据增强技术提升了模型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
2025-06-24 18:34:34 375KB 深度学习 Python 猫狗识别 课程设计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NASA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数据集进行健康因子提取,并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电池状态估计和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步骤,如数据清洗、归一化,以及提取多个健康因子,如等电压变化时间、充电过程电流-时间曲线包围面积、恒压恒流-时间曲线面积、充电过程温度和IC曲线峰值。随后,文章讨论了基于CNN、LSTM、BiLSTM、GRU和Attention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设计与训练方法,旨在捕捉电池状态的关键特征。最后,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可视化界面和API接口实现一键式操作,方便用户快速进行电池状态估计和RUL预测。 适合人群:从事电池技术研发、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健康状态监测和寿命管理的应用场景,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目标是提高电池状态估计和RUL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优化电池管理系统。 其他说明:未来研究将继续探索更先进的算法和模型结构,以应对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2025-06-24 10:23:49 262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 AdaRevD (Adaptive Patch Exiting Reversible Decoder),一种用于增强图像去模糊网络(如NAFNet 和 UFPNet)的新型多子解码器架构。为解决现有方法因轻量化解码器限制了模型性能这一瓶颈,提出了一种可逆结构和适应性退出分类器。论文详细阐述了 AdaRevD 设计背后的动机与创新点:包括重构训练后的编码权重来扩大单一解码器的容量,并保持低显存消耗的能力。该模型在多尺度特征分离方面表现优异,能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渐提取模糊信息,还特别加入了一个自适应分类器来判断输入模糊块的程度,使其可以根据预测的结果提前在特定子解码层退出以加快速度。实验表明,在GoPro数据集上达到了平均峰值信噪比 (PSNR) 的提升。此外,通过对不同子解码器输出之间的比较发现,不同退化程度的模糊区块有不同的修复难易程度,验证了AdaRevD对于不同模糊级别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适用人群:适用于对深度学习和图像恢复有一定认识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研究人员。对于那些关注提高图像处理效率、改进现有去模糊技术和追求高性能GPU利用率的研究人员尤为有用。
1
一个关于宫颈癌的分类的项目
2025-06-23 09:15:01 419.08MB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1
基于各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 项目说明 训练集10000条语料, 测试集500条语料 使用朴素贝叶斯、SVM、XGBoost、LSTM和Bert, 等多种模型搭建并训练二分类模型 前3个模型都采用端到端的训练方法 LSTM先预训练得到Word2Vec词向量, 在训练神经网络 Bert使用的是哈工大的预训练模型, 用Bert的[CLS]位输出在一个下游网络上进行finetune。预训练模型 在现代信息社会,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需要被有效分析和理解。中文微博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平台之一,其上的文本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情感分析,不仅能帮助企业理解公众情绪,还能辅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舆情监控。因此,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情感分析工具,专注于中文微博文本的情感倾向判断。 项目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二分类模型,以识别和分类微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具体来说,包括了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决策树(XGBoost)、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以及基于变换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 在训练这些模型之前,研究团队收集和准备了10000条标注好的中文微博语料作为训练集,并准备了500条语料作为测试集。这些语料来自不同的微博话题和用户群体,保证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朴素贝叶斯是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简单分类方法,它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计算条件概率来预测最可能的分类。尽管它的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成立,但它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 SVM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模型,主要思想是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开。它通过最大化类之间的边界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特别适合处理非线性问题。 XGBoost是一种高效的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它通过建立多个决策树并迭代地优化目标函数,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XGBoost的优势在于其对稀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高效的计算速度。 LSTM是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RNN),能够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在这个项目中,LSTM模型首先使用未标注的大量微博语料进行预训练,从而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特征和上下文信息。随后,研究者们使用这些预训练得到的Word2Vec词向量来训练一个特定的神经网络,以进行情感分类。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一种基于变换器的预训练语言表示模型,能够通过上下文双向地学习到词、句乃至段落的深层次语义信息。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们采用了哈工大预训练的Bert模型,并在其基础上通过finetune的方式进行微调,使得模型更好地适应中文微博情感分析的任务。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推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工具。通过深入分析微博平台上的海量文本数据,该情感分析工具能够揭示公众对特定事件或产品的情感倾向,为企业营销、公共关系、甚至是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由于中文的语义复杂性和表达多样性,对中文微博文本进行情感分析是一项挑战性工作。项目中所采用的多种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组合策略,不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也展现了不同模型在处理中文文本方面的优势和局限。通过对模型结果的综合评价,研究者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情感分析算法,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本项目也突显了预训练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预训练模型的有效利用,即使是面对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也能够实现高性能的情感分析。这表明预训练模型正在成为处理自然语言任务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数据量和计算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其价值尤为显著。 本项目为中文微博情感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和分析社交媒体上的大量文本数据。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这一领域无疑将吸引更多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未来的进步值得期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