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准与Harris角点检测**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准是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在空间上对齐的过程,以便于比较、融合或分析图像信息。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分析、遥感图像处理、视频监控等多个领域。Harris角点检测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检测方法,它在图像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Harris角点检测**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由Chris Harris和Mike Stephens于1988年提出,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图像局部区域的灰度变化来识别图像中的角点。这些点在图像平移、旋转或缩放时仍能保持不变,因此它们是稳定的特征点。 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计算图像的差分矩阵**:对图像进行卷积,得到图像的差分矩阵M,即图像梯度的协方差矩阵: \[ M = \begin{bmatrix} I_x^2 & I_xI_y \\ I_yI_x & I_y^2 \end{bmatrix} \] 其中,\( I_x \) 和 \( I_y \) 分别是图像在x和y方向的梯度。 2. **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然后,求解差分矩阵M的特征值(\( \lambda_1 \) 和 \( \lambda_2 \))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值反映了图像局部区域的灰度变化情况。 3. **应用Harris角点检测准则**:计算响应矩阵R,用于评估点是否为角点: \[ R = \lambda_1\lambda_2 - k(\lambda_1 + \lambda_2)^2 \] 其中,k是一个经验值,通常取0.04到0.06之间,以控制检测的敏感度。 4. **设定阈值**:对R进行非极大值抑制,保留超过预定阈值的点作为角点。这些点具有较大的R值,表明它们周围的梯度方向变化显著,可能是角点。 5. **去除重复点**:通过一定距离的邻域检查去除重复的角点,确保每个检测到的角点都是唯一的。 **Harris角点在图像准中的应用** 在图像准中,Harris角点检测可以用于找到图像的关键特征点。这些点在不同图像中具有相似的几何特性,即使在光照、角度或尺度变化下也能保持稳定。以下是Harris角点在图像准中的具体步骤: 1. **特征匹**:在两幅图像中分别检测出Harris角点,然后通过特征描述符(如SIFT、SURF或ORB)匹这些角点,找到对应关系。 2. **建立变换模型**:根据匹的角点对,可以构建一个几何变换模型,如仿射变换、透视变换或刚性变换。常见的方法有RANSAC(随机样本一致)算法,用于去除错误匹。 3. **图像变换**:利用建立的变换模型,对原始图像进行变换,使其与目标图像对齐。 4. **优化与验证**:对准结果进行优化,如迭代最近点(ICP)算法,以提高准精度。同时,可以通过重新匹角点或计算重叠区域的像素差异来验证准质量。 **Matlab实现**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内置函数`cornerHarris`来进行Harris角点检测,`matchFeatures`和`estimateGeometricTransform`等函数进行特征匹和图像准。这个压缩包文件“harris图像准(matlab)”可能包含了实现上述步骤的完整代码示例,对于学习和理解图像准以及Harris角点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 Harris角点检测是图像准中的一种关键技术,其稳定性和鲁棒性使得它在各种视觉任务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Matlab的工具和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一过程,为研究和开发提供便利。
2025-04-15 09:41:09 969KB 图像配准 Harris
1
PSASP算例模型,标准IEEE39节点系统模型,加新能源风机和光伏,(可visio原图,发lunwen会用到的)。 买算例送无节点限制psasp软件7.41 模型可进行潮流计算,最优潮流,短路计算,暂态稳定性分析,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电压频率稳定分析,电能质量分析等等等等。 自己搭建的模型 网上流传的模型参数都不全,无法运算。 在电力系统分析领域,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它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计算功能,包括潮流计算、最优潮流、短路计算、暂态稳定性分析、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电压频率稳定分析以及电能质量分析等。这些功能对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至关重要。 IEEE39节点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分析中一个著名的标准测试系统,它在国内外的电力系统研究中被广泛采用。该系统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和规模,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对于检验新算法、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性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如风机和光伏等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IEEE39节点系统模型中加入新能源,如风机和光伏,可以模拟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特性。这种扩展后的模型对于研究新能源并网后的电力系统动态性能、电力系统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它涉及电网的节点电压、线路功率、发电机功率和负荷等信息,以确定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的电气参数。最优潮流计算则是在满足电网安全约束的同时,通过优化算法调整控制变量,以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短路计算关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电气参数变化,对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置和整定至关重要。暂态稳定性分析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侧重于电力系统在受到大干扰(如线路跳闸)和小干扰(如负荷波动)后的动态行为,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电压频率稳定分析和电能质量分析则关注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状况,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用户用电安全。 本文档集中的模型不仅包含了PSASP软件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各类电力系统分析的能力,还特别强调了模型对新能源接入的考虑,使得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和挑战。此外,文档集还提供了Visio格式的原图文件,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更加直观地展示电力系统模型和分析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档集中的模型参数完整,能够确保进行有效的运算分析,这与市面上流传的参数不全的模型形成鲜明对比。买算例送无节点限制PSASP软件7.41,不仅能够提供标准IEEE39节点系统模型的完整参数,而且还包括了新能源风机和光伏等元素的详细信息,这对于电力系统的研究和教学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本文档集提供了一个电力系统分析的综合工具包,它不仅包含了一个强大的软件工具和完整模型参数,而且涉及了电力系统从基础到高级的各种分析功能,对于电力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2025-04-12 09:03:43 973KB
1
PSASP算例模型与IEEE39节点系统:含新能源风机光伏的潮流分析与稳定性研究模型,PSASP算例模型,标准IEEE39节点系统模型,加新能源风机和光伏,(可visio原图,发lunwen会用到的)。 买算例送无节点限制psasp软件7.41 模型可进行潮流计算,最优潮流,短路计算,暂态稳定性分析,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电压频率稳定分析,电能质量分析等等等等。 自己搭建的模型 网上流传的模型参数都不全,无法运算。 ,PSASP算例模型; IEEE39节点系统; 新能源(风机+光伏); 潮流计算; 最优潮流; 短路计算; 暂态稳定性分析; 电压频率稳定分析; 模型参数完整度,基于PSASP的定制新能源模型:IEEE39节点系统优化与稳定性分析
2025-04-11 16:20:45 978KB
1
山东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实验2外排序实验报告(图,代码,详细解释,时间复杂度分析) 含数据结构与算法描述(整体思路描述,所需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测试结果(测试输入,测试输出)实现源代码(本实验的全部源程序代码,程序风格清晰易理解,有充分的注释) 问题描述: 应用竞赛树结构模拟实现外排序。 基本要求: (1)设计并实现最小输者树结构ADT,ADT中应包括初始化、返回赢者,重构等基本操作。 (2)应用最小输者树设计实现外排序,外部排序中的生成最初归并串以及K路归并都应用竞赛树结构实现; (3)随机创建一个较长的文件作为外排序的初始数据;设置归并路数以及缓冲区的大小;获得外排序的访问磁盘的次数并进行分析。可采用小文件来模拟磁盘块。
2025-04-09 16:54:17 124KB 山东大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
1
Pscad仿真模型程序-分布式电源接入对传统三段过流保护的影响 改变dg接入位置容量,考察其对网传统三段过流保护影响,模型中搭建了详细三段过流保护模块,包含详细保护整定计算,仿真结果整整理48页。 这个方向的有很多,还有提出新的保护算法的,dg采用详细风光储建模的 在电力系统领域,分布式电源(DG)的接入对于传统电网的保护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三段过流保护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的变化对电网传统三段过流保护机制的影响。 需要明确传统三段过流保护的概念。三段过流保护是一种阶梯式的保护策略,它根据过电流的严重程度来分段进行保护,能够对不同范围的故障进行快速、有选择性的隔离。第一段通常是最靠近故障点的保护,反应速度最快,但保护范围最小;第二段和第三段保护范围依次扩大,反应速度则相对减慢,以避免第一段保护误动作导致的保护范围过大。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原有的电流流向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保护设置的参数不再适应新的运行情况。这是因为分布式电源往往带有自己的短路电流,这些电流与传统的电网电流叠加后,可能会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或者拒动。例如,在DG接入位置较近时,其提供的短路电流可能会超过保护装置设定的电流门槛值,触发第一段过流保护动作,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断路器动作。 因此,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设计和运行中,需要重新评估和设计过流保护策略。这涉及到对保护整定计算的重新设计,以确保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时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仿真模型程序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在不实际搭建物理电网的情况下,对保护策略进行模拟测试,快速地评估不同DG接入方案对过流保护的影响。 在本文档所提及的仿真模型程序中,构建了一个包含分布式电源的详细电网模型,并在其中搭建了三段过流保护模块。仿真模型不仅包含了电网的基本结构,还详细模拟了各种故障情况下的电流变化,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通过这样的仿真,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和容量变化对过流保护的具体影响,并据此调整保护整定值,以确保保护策略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研究者们还提出了新的保护算法,比如利用通信技术的智能保护方案,以及针对分布式电源特点设计的自适应保护算法。这些新算法旨在更好地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新情况,提高保护系统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文档中还提到了风光储建模的详细性,这意味着在仿真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特性,还考虑了其储能特性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这对于确保模型能够精确模拟真实世界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本文档提供了一个深入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传统三段过流保护影响的研究平台,并通过仿真模型程序来验证和优化保护策略,这对于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04-09 12:11:10 387KB ajax
1
海神之光上传的视频是由对应的完整代码运行得来的,完整代码皆可运行,亲测可用,适合小白; 1、从视频里可见完整代码的内容 主函数:main.m; 调用函数:其他m文件;无需运行 运行结果效果图; 2、代码运行版本 Matlab 2019b;若运行有误,根据提示修改;若不会,私信博主; 3、运行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所有文件放到Matlab的当前文件夹中; 步骤二:双击打开main.m文件; 步骤三:点击运行,等程序运行完得到结果; 4、仿真咨询 如需其他服务,可私信博主; 4.1 博客或资源的完整代码提供 4.2 期刊或参考文献复现 4.3 Matlab程序定制 4.4 科研合作
2025-04-07 23:47:23 8.26MB matlab
1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时优化设计.ashx
2025-04-07 04:20:21 1.01MB
1
Foobar2000-1.3.9.0(顶高保真HiFi版),人声最好的版本
2024-09-30 01:39:27 65.76MB
1
在IT领域,图像处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遥感、计算机视觉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本主题主要涵盖三个核心概念:图像预处理、图像准和图像融合。 一、图像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是图像分析和处理的第一步,它的目标是改善图像的质量,使其更适合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这一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噪声去除:图像往往含有噪声,如椒盐噪声、高斯噪声等,通过滤波器(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影响。 2. 图像增强: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锐化等,使图像细节更加清晰,便于后续分析。 3. 归一化:将图像的像素值归一化到一个特定范围,如[0,1]或[-1,1],以消除不同图像之间的亮度和对比度差异。 4. 图像二值化:将图像转换为黑白二值图像,便于进行边缘检测和形状识别。 5. 图像直方图均衡化:通过改变图像的灰度分布,提高图像的整体对比度。 二、图像准 图像准是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对齐的过程,目的是消除几何变形,使得不同图像中的相同结构对应一致。图像准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特征检测:寻找图像中的关键点、边缘或其他特征,如SIFT、SURF、ORB等特征描述符。 2. 匹算法:将特征点在两幅图像间进行匹,如BFMatcher、FLANN等。 3. 变换模型:确定合适的几何变换模型,如仿射变换、透视变换或刚体变换。 4. 变换参数估计:利用匹的特征点计算变换参数。 5. 应用变换:根据计算出的参数将一幅图像变换到与另一幅图像对齐。 三、图像融合 图像融合是将多源图像的信息整合到一起,以生成包含更多信息的新图像的过程。这在多传感器数据处理、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常见的融合方法包括: 1. 频率域融合:利用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结合图像的高频和低频成分。 2. 空间域融合:直接在像素级别上结合图像,如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最大值选择法等。 3. 基于金字塔的融合:通过多尺度金字塔分解和重组实现图像融合。 4. 基于小波的融合:利用小波分解的多分辨率特性,分别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融合图像。 5. 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也被用于图像融合,能够自适应地学习不同图像间的特征并进行融合。 图像预处理、图像准和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提升图像分析和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的结合使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图像数据的价值。DImageProcess这个文件可能包含了关于这些技术的实例代码或教程,对于学习和实践这些概念非常有价值。
2024-09-04 13:52:09 7.82MB 融合技术
1
在图像处理领域,图像融合是一项关键技术,它涉及将多个源图像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创建一个包含更多细节和更全面信息的新图像。本资源提供的压缩包"图像融合领域常用的测试集(已准 可直接使用)"显然是为了支持研究人员和开发者在图像融合算法的开发与评估中使用。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图像融合、准以及测试集的重要性。 图像融合是通过结合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时间或不同视角的多张图像,提取各自的优势,生成一个综合图像的过程。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遥感、医学成像、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例如,在遥感中,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融合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地表信息;在医学成像中,MRI和CT图像的融合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定位病变位置。 “已准”是这个测试集的一个关键特性。图像准是指将多张图像对齐,使其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在图像融合中,准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不进行准,图像的对应部分可能不匹,导致融合结果失真。准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的准、基于区域的准和基于变换模型的准等,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图像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测试集在图像融合研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良好的测试集应包含各种场景、条件和类型的图像,以便评估融合算法的性能。这些测试集通常会提供不同分辨率、不同光照条件、不同角度和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对。在这个“MIX”压缩包中,我们可以期待找到这样的多样化图像集合,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测试其融合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从而优化算法并提高其泛化能力。 对于测试集的评价,通常使用一些客观指标,如互信息、均方误差(MSE)、结构相似度指数(SSIM)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量化融合结果的质量,比如对比度、清晰度、保真度等方面。同时,主观评价也是重要的,通过视觉检查来评估融合图像是否自然、是否有信息损失等。 这个“图像融合领域常用的测试集(已准 可直接使用)”为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可以加速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使用这个测试集,他们能够便捷地验证和比较不同融合算法的效果,推动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在实际应用中,优秀的图像融合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数据的解释性和分析的准确性,还能为各种领域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4-09-04 13:46:17 4.16MB 图像处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