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作品秀】通用数据采集设备作者:鱼柯 概述(说明应用产生的背景、实现功能)在一些低频采集设备中,典的运行策略是,采集数据,上传数据,关闭外设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更改采集频率,连接不同的设备,如果每次通过修改代码解决,通用性就很难保证,这个项目将一些uart的传感器进行归类,通过文件设置数据交互过程中的命令,解析方式等,可以适配大多数的uart传感器;同时,对一些网络摄像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实现数据采集调度配置,数据采集,数据上传,图片采集,图片上传, 配置文件解析,固件远程更新;由于contab配置文件中的event使用的是MSH_CMD_EXPRT宏导出的命令。所以,它也支持系统需要定时执行的相对时间间隔需要变化的任务,比如:12:00. 13:10, 15:35, 18:23分别执行一次任务; 开发环境(所采用的软、硬件方案)硬件:art-pi, INDUSTRY-IO, 微气象仪, 网络摄像头 RT-Thread版本:rt-thread 4.0.3 开发工具及版本:ubuntu 18.04,gcc-arm-none-eabi-6_2-2016q4,scons v3.0.1,python 3.6.9,pkgs RT-Thread使用情况概述(简要总结下应用中RT-Thread使用情况:内核部分、组件部分、软件包部分、内核、其他)内核部分Inter-thread communication Event Semaphore mutex memory management device object 组件部分Finsh DFS (device virtual file system) serial device, mtd nor flash device, gpio device, ntp rtc device, sd/mmc device, spi device, serial flash universal driver (device driver) posix layer and c stand library SAL (socket abstraction layer) ping, ifconfig, netstat, netdev (network interface) LwIP 2.0.2 Ymodem ulog 软件包部分agile_console-v1.0.0 fal-v0.5.0 ota_downloader-v1.0.0 agile_telnet-v2.0.0 littlefs-v2.2.1 SignalLed-latest cJSON-v1.0.2 netutils-v1.2.0 vi-latest EasyFlash-v4.1.0 webclient-v2.1.1 硬件框架(概述应用所采用的硬件方案框图,并对核心部分做介绍)软件框架说明(介绍应用所采用的软件方案框图、流程图等,并加以解说)软件模块说明(介绍应用软件关键部分的逻辑、采用的实现方式等)类似 linux定时任务contab解析相关json配置文件,构建设备运行数据树: "contab": [{"event":"misc_check","time":"0 18"},{"event":"img_cap_start","time":"20 7,9,14"},{"event":"app_image_upload","time":"20 7,9,14"},{"event":"sensor_acq_start","time":"5,10,15,20,25,30,35,40,45,50,55 *"},{"event":"app_data_upload","time":"5,10,15,20,25,30,35,40,45,50,55 *"}] 事件执行分钟: 表示xx:5, xx:25, xx:30, xx:36, xx:45, xx:54 事件执行小时:*通配符,表示1-24小时 上面参数表示:每个小时的5,25,30,45,54分,执行img_upload_invl事件; 上传数据每次采集数据后,将数据存在本地一个缓存文件中,按照采集时间从前到后写入;同时会生成一个读取位置的缓存文件指示,下一次从哪个文件的那一行读取数据进行上传,上传成功后,更新读取位置的缓存;如20201217,227, 表示从文件20201217.txt的227个字符后读取一行数据进行上传,避免文件过大引起设备死机; 上传图片每次拍照时,将拍照成功的照片名及端口追加记录到一个缓存文件中,每次从缓存文件中,读取需要上传的图片构造form-data上传图片;如4,/sd/1608167012_4.jpg;如果上传成功,则删
2025-06-18 21:13:44 6.73MB diy制作 rt-thread 电路设计方案 电路方案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Fluent软件对NACA0012翼进行3D气弹运动仿真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解释了为何选择NACA0012作为研究对象,接着阐述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等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在于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特别是针对并行计算环境下的版本,展示了如何通过MPI库实现高效的多进程协同工作,包括参数调整、振荡参数更新等功能模块的设计。此外,还探讨了动网格设置技巧、并行计算配置以及结果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适用人群:从事航空、航天、船舶、土木等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流固耦合仿真技术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模拟复杂结构在流体作用下的动态行为的研究项目,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诸如直升机旋翼、风力发电机叶片等部件可能出现的颤振现象,进而指导产品设计优化。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南和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技能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同时强调了并行计算的优势及其在大规模仿真任务中的重要性。
2025-06-18 15:26:44 148KB
1
半桥换流阀损耗深度解析与计算模:探究通态与开关损耗的影响因素,仿真对比分析MATLAB中实现,半桥换流阀损耗解析计算模:通态与开关损耗的综合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半桥流阀损耗解析计算模 分析半桥MMC损耗分为通态损耗和开关损耗,依据桥臂电流方向建立各器件的通态损耗模;依据桥臂电压变化和电流方向分段建立器件的开关损耗模。 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对比分析,探讨功率因数角以及负载率对流阀损耗的影响 ,核心关键词: 半桥换流阀;损耗解析计算模;通态损耗;开关损耗;桥臂电流方向;桥臂电压变化;MATLAB仿真;功率因数角;负载率;换流阀损耗影响。,半桥换流阀损耗计算模及其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2025-06-17 10:45:25 706KB 数据结构
1
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ECVT构车辆电量维持电池SOC管理策略与算法开发研究,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ECVT车辆构与电量维持电池SOC策略,基于DP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程序为MATLAB m编程完成,大约700行左右。 1.车辆构为功率分流(ECVT),类似丰田Pruis构。 2.电池SOC为电量维持策略。 3.全程序包含逆向迭代和正向寻优过程。 4.DP作为基于优化的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基础,对后续ECMS能量管理策略和MPC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在此程序基础上进行更改和延伸。 ,基于DP的动态规划; 全局最优能量管理策略; MATLAB m编程; 功率分流车辆构(ECVT); 丰田Pruis构; 电池SOC电量维持策略; 逆向迭代与正向寻优过程; 优化整车能量管理; ECMS与MPC能量管理策略基础。,基于DP算法的功率分流车辆全局能量管理策略:逆向迭代与正向寻优的MATLAB m程序实现
2025-06-17 09:09:03 1.77MB 数据结构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T三电平逆变器的关键技术细节,主要包括滤波器参数计算、半导体损耗计算及逆变电感参数设计。首先,针对LCL滤波器,讨论了其电感和电容参数的选择及其对电压输出的影响。其次,深入探讨了半导体材料特性和损耗计算方法,强调了晶体管热阻和介质损耗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逆变电感参数设计的原则,包括体积、重量、温度特性等方面的考量。最后,介绍了MathCAD格式输出的优势及其便于修改的特点,并展示了PLECS仿真工具在损耗仿真和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T三电平逆变器设计和仿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逆变器设计、参数优化和损耗分析的研究项目。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滤波器参数计算、半导体损耗评估及逆变电感设计的方法,提高逆变器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计算书和仿真模均为作者原创,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MathCAD和PLECS工具的使用使得计算和仿真更加直观和便捷。
2025-06-15 23:28:26 5.03MB
1
NACA 63-215 翼数据, 刚弄得,有用的可以参考
2025-06-12 16:03:02 1KB 翼型数据
1
基于120度解耦调制的共直流母线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仿真研究及效果展示,基于120度解耦调制的共直流母线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仿真研究,共直流母线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仿真 基于120度解耦调制 -----------------仿真内容说明----------------- 1开绕组电机模根据dq轴数学模搭建 2双逆变器调制策略基于120度解耦调制策略 3零序电流控制器采用频率自适PR控制器 -----------------仿真效果展示----------------- 见图 ]默认发放2022a版本文件 ,关键词: 共直流母线;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零序电流抑制仿真;120度解耦调制;开绕组电机模;双逆变器调制策略;频率自适PR控制器;仿真效果。,共直流母线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研究:基于120度解耦调制与零序电流抑制
2025-06-12 14:24:26 279KB paa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的三相电压SVPWM整流器开环控制仿真模。该模采用简化的SVPWM算法,通过坐标变换、扇区判断和PWM生成三个核心模块实现整流功能。文中展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包括扇区判断逻辑、占空比计算以及PWM信号生成,并讨论了模的关键参数设置如开关频率、死区时间和调制比。此外,还探讨了模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如开环控制在负载突变时的表现和加入电压补偿的可能性。 适合人群:初学者和有一定电力电子基础的研究人员,特别是对SVPWM整流器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快速掌握SVPWM整流器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的学习者。通过本模,用户可以深入了解SVPWM的工作机制,熟悉Simulink建模工具,为进一步研究闭环控制系统打下基础。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调试技巧,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同时,强调了模的实际应用场景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用途。
2025-06-11 19:59:10 426KB
1
"COMSOL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及其模研究——基于应力分布的孔隙率O圈分布硕士论文",comsol采空区瓦斯抽 提供本模的所对应的硕士biyelunwen,模绝对正确,外加讲解视频, 干满满,根据自定义应力分布,实现孔隙率O圈分布,很有启发性 ,comsol; 采空区瓦斯抽采; 模; 硕士论文; 干货; 应力分布; 孔隙率O圈分布; 启发,"COMSOL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及硕士毕业论文全解析:O圈孔隙率应力分布实现方法" COMSOL软件在解决工程和物理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模的模拟分析中。本文重点探讨了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并构建了基于应力分布的孔隙率O圈分布模,为煤矿安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采空区是指在煤矿等地下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矿石被采出而形成的空洞区域。这些空洞往往伴随有瓦斯等有害气体的积聚,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抽取,很可能造成瓦斯爆炸、地面塌陷等安全事故。因此,研发高效的瓦斯抽采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所提到的模,基于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能够模拟采空区的应力分布和孔隙率变化,进而实现O圈分布的优化。通过自定义应力分布参数,研究者可以观察到不同参数下孔隙率的变化情况,为设计更合理的瓦斯抽采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该硕士论文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和模构建,全面解析了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文章中不仅深入探讨了模的构建过程,还提供了相应的模拟与计算方法,为煤矿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论文还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为解决类似复杂地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模拟手段,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采空区进行深入研究,为采矿工程的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到的模和技术分析方法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数字化的今天,通过模拟与计算,可以更高效地进行资源规划,优化开采流程,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在文件中提到的图片文件(如2.jpg、1.jpg、3.jpg),很可能是在模构建和分析过程中生成的图表或模拟效果图,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模的结构和仿真结果,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研究内容。 这篇硕士论文在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应力分布的孔隙率O圈分布模,并通过COMSOL软件进行模拟验证,为煤矿安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实际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5-06-11 18:59:29 147KB xbox
1
Java版水果管理系统源码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简介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的、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项目中合理地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现实中都有相应的原理来与之对应,每种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也是设计模式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什么是 GOF?(四人帮,全拼 Gang of Four)? 在 1994 年,由 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 和 John Vlissides 四人合著出版了一本名为 Desi
2025-06-10 13:36:16 171KB 系统开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