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了一种基于0.25 μm CMOS工艺的低功耗片内全集成型LDO线性稳压电路。电路采用由电阻电容反馈网络在LDO输出端引入零点,补偿误差放大器输出极点的方法,避免了为补偿LDO输出极点,而需要大电容或复杂补偿电路的要求。该方法电路结构简单,芯片占用面积小,无需片外电容。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工作电压为2.5 V,电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电源抑制比约为78 dB,负戢电流由1 mA到满载100 mA变化时,相位裕度大于40°,LDO和带隙电压源的总静态电流为390μA。
2022-11-06 14:21:48 235KB 开关|稳压
1
设计了一种基于0.25μm CMOS工艺的低功耗片内全集成型LDO线性稳压电路。电路采用由电阻电容反馈网络在LDO输出端引入零点,补偿误差放大器输出极点的方法,避免了为补偿LDO输出极点,而需要大电容或复杂补偿电路的要求。该方法电路结构简单,芯片占用面积小,无需片外电容。Spectre仿真结果表明:工作电压为2.5V,电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电源抑制比约为78dB,负戢电流由1mA到满载100mA变化时,相位裕度大于40°,LDO和带隙电压源的总静态电流为390μA。
2022-09-24 14:36:52 240KB 开关|稳压
1
设计了一种用HHNEC0.35μmBCD工艺实现的LDO线性稳压器,该LDO是一款低功耗,带宽大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讨论了关键电路的设计,模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2022-09-24 14:31:47 311KB 开关|稳压
1
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是离线电源设计中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准谐振 (Quasi resonant) 设计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实现这两个目标。准谐振技术降低了MOSFET的开关损耗,从而提高可靠性。此外,更软的开关改善了电源的EMI特性,允许设计人员减少使用滤波器的数目,因而降低成本。本文将描述准谐振架构背后的理论及其实施,并说明这类反激式电源的使用价值。
2022-09-15 18:00:53 122KB 开关|稳压
1
对于工作在软开关和硬开关两种模式下的推挽结构的DC/DC变换器作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研制了一台300W的DC/DC变换器。
2022-09-14 09:14:32 135KB 开关|稳压
1
Buck 型变换器包括Buck 变换器及其衍生的全桥变换器。文中以Buck 型变换器为控制对象,给出了频域补偿设计中模拟PID 控制器的零极点配置原则,实现了其比例、积分、微分系数的整定。在此基础上,运用连续系统离散化方法,最终完成数字PID 控制器的参数设计。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实现的数字PID 控制器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输出响应具有良好的静态与动态特性。
2022-08-15 21:07:02 629KB 开关|稳压
1
在高频开关电源中,需要检测出开关管、电感等元器件的电流提供给控制、保护电路使用。电流检测方法有电流互感器、霍尔元件和直接电阻取样。采用霍尔元件取样,控制和主功率电路有隔离,可以检出直流信号,信号还原性好,但有μs级的延迟,并且价格比较贵;采用电阻取样价格非常便宜,信号还原性好,但是控制电路和主功率电路不隔离,功耗比较大。
2022-08-09 16:50:19 74KB 开关|稳压 开关电源 电流 互感器
1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参数计算与正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参数计算相比,除了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和伏秒容量,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以及变压器各个绕组的额定输入或输出电流或功率以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考虑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感量。
2022-08-04 18:10:48 51KB 开关|稳压
1
利用υ自步离散法,得到变换器输入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其分段仿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模型预测系统的输出,利用反馈校正误差,给出二次型性能指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由此设计预测控制器。最后,以Buck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峰值电流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2022-07-27 11:30:11 419KB 开关稳压
1
2007年E题 开关稳压电源.doc
2022-07-04 14:06:49 373KB 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