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介绍: 泰康串口大师是一款在Windows平台下通过串口接收发送数据的工具软件。采 用多线程设计,使得软件操作性能更佳。 泰康串口大师在启动后能够自动检测并列出所有存在的COM接口,能够记录数 据到达时间(毫秒ms级),支持以16进制和字符两种方式接收、发送、保存数据并且 具有循环发送数据的功能。另外,支持ASCII码与字符之间自动转换。 特点: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检测设备通过串口发送数 据的速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泰康串口大师中设计并实现了记录数据到达时间 (毫秒ms级)的功能。 另外,在泰康串口大师中还设计和实现了根据1个字符的16进制ASCII数值添加 时间戳的功能,即当接收到设定字符时记录收到该字符的时间(毫秒ms级)。目的 是能够方便地检测两条已收到的完整记录之间的时间间隔。 操作方法: 简单的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与大多数串口助手软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当使用根据字符插入时间戳的功能时,要注意: 1.当且仅当在接收设置区域同时选择“加入时间戳”和“十六进制显示”时,才能够激 活记录数据到达时间功能。 2.目前只支持根据1个字符的16进制ASCII数值添加时间戳。 3.如果本功能启用后没有在对应的编辑框中写入数据,那么软件会默认在收到的数 据中查找00,并在其前面添加时间戳。 4.如果收到的数据中没有已设定的字符,按么软件不会添加时间戳。 声明: 泰康串口大师由Techcon泰康提供的免费软件,目的是为广大工控领域以及其 他领域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方便。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泰康串口大师有 什么问题以及建议,欢迎各位发送邮件huxiaowei@thtf.com.cn提出反馈信息。 我们有专门的软件工程师接收并处理反馈信息,您的意见和建议必将为更多的工 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带来更多的便利。
2025-06-26 15:10:07 236KB 串口 Window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eCos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ProfiNet协议在STM32微控制器上的移植过程。ProfiNet作为一种高效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标准,其协议移植能够显著提升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和灵活性。文中首先概述了嵌入式开发和ProfiNet协议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了eCos系统的移植步骤,包括开发环境搭建、硬件资源分析、Redboot和eCos镜像的移植、DP838 本篇毕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eCos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Profinet协议在STM32微控制器上的移植过程。Profinet协议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一种重要通信标准,以其高效性、灵活性在工业以太网通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实现工业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交换,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具有较强的网络诊断能力,从而在自动化控制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深入探讨之前,论文首先对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理论知识做了概述,强调了嵌入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工业现场总线的概念,如其对工业自动化的推动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对当前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论文接着分析了将Profinet协议移植到STM32微控制器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在eCos操作系统上进行移植的步骤和方法。在eCos系统移植方面,论文详细介绍了开发环境的搭建、硬件资源的分析以及Redboot和eCos镜像的移植过程。特别是在硬件资源分析方面,论述了在STM32F429NI微控制器上针对Profinet协议进行网卡驱动移植的技术要点。 移植过程的重点在于使得Profinet协议能够在搭载eCos操作系统的STM32微控制器中稳定运行,从而实现微控制器与其它Profinet设备的通信。本项目通过编程实现了对评估板上网卡等外围设备的控制,并成功实现了Profinet协议的移植,提供了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成本效益较高的Profinet解决方案。 在具体实现方面,论文描述了如何配置微控制器的MAC地址,并建立了与PLC之间的Profinet通信。通过Profinet协议,PLC得以控制评估板上的LED灯状态,并能够接收来自设备的IO反馈信息。这一切说明了该移植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此外,论文还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图像和参考文献,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和理论支撑。附录中还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配置文件,可供后续研究或实际应用参考。 本篇论文不仅展示了如何在低成本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复杂的通信协议,还成功地将这一通信协议融入到工业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未来在类似平台上开发其他工业通信协议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025-06-25 20:56:31 3.53MB Profinet协议 嵌入式操作系统 eCos STM32
1
实现101规约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个人感觉并不太好,仅实现部分功能,可以参考
2025-06-25 16:48:52 6.7MB 101规约 串口
1
STM32F103项目的start文件
2025-06-25 16:34:17 102KB stm32
1
虚拟串口工具VSPD(Virtual Serial Port Driver)6.9是一款强大且实用的软件,专为模拟物理串口通信而设计。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中,串口通信仍然是许多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硬件限制或系统需求,有时我们需要创建虚拟串口来扩展功能或进行特定的测试工作。这就是VSPD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 VSPD的核心功能在于它能够创建一对虚拟的串行端口,并使它们在操作系统中表现为真实的物理串口。这种模拟允许用户将两个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或者模拟硬件设备与软件之间的通信,无需实际的物理串口。这对于开发、调试和测试串口通信的应用程序尤其有用。 该软件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动态创建和删除串口**:用户可以随时添加、删除或修改虚拟串口,以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 2. **双向通信**:VSPD支持两个虚拟串口之间的全双工通信,使得数据能够在两个端口间双向流动。 3. **透明性**:使用VSPD创建的虚拟串口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这意味着软件不会意识到它正在与一个真实的物理串口还是一个虚拟的串口进行通信。 4. **兼容性**:VSPD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至Windows 10,确保了广泛的适用性。 5. **稳定性**:该软件经过优化,能够稳定地运行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可靠的串口模拟服务。 6. **高级设置**:用户可以调整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串口参数,以匹配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 7. **日志记录**:VSPD允许用户记录虚拟串口的数据传输,便于分析和调试。 8. **多语言支持**:VSPD提供了多语言界面,方便全球用户使用。 在安装VSPD 6.9过程中,用户应遵循以下步骤: 1. 下载并解压缩“VSPD虚拟串口_6.9”文件包。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指示进行操作。 3. 接受许可协议,并选择安装位置。 4. 安装完成后,启动VSPD软件,并根据需要配置虚拟串口。 5. 在系统设备管理器中,您会看到创建的虚拟串口,可以像对待物理串口一样进行操作。 对于开发者和IT专业人员来说,掌握VSPD的使用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测试和调试串口相关的应用,避免了因缺乏物理串口而带来的不便。此外,这款工具在物联网(IoT)、工业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虚拟串口工具VSPD 6.9是一款必不可少的工具,它通过创建虚拟串口来扩展计算机的通信能力,简化了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提升了工作效率。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熟悉和运用VSPD来提升其在串口通信领域的专业技能。
2025-06-25 11:32:18 4.67MB
1
适本科stm32入门学习,本科课设毕设参考。本系统分手动模式和语音控制模式,手动模式:通过独立按键控制风扇,循环按按键可以手动控制风扇等级,按一次蜂鸣器响一下并且风扇中速旋转,按第二次蜂鸣器响两下并且风扇高速旋转,按第三次蜂鸣器响三下并且风扇停止旋转。语音控制模式:语音输入“开启风扇”,风扇中速旋转:语音输入“风扇二档”,风扇高速旋转,语音输入“关闭风扇”,风扇停止旋转。OLED显示风扇等级,液晶显示风扇档位,0:风扇停止:1:中速:2:高速。
2025-06-25 11:27:46 68.84MB stm32 毕业设计源码
1
STM32储能逆变器资料,提供原理图,pcb,源代码。 基于STM32F103设计,具有并网充电、放电;并网离网自动切换;485通讯,在线升级;风扇智能控制,提供过流、过压、短路、过温等全方位保护。 功率5kw。 基于STM32F103设计的储能逆变器资料,其中包含原理图、PCB设计和源代码。这款储能逆变器具备多种功能,包括并网充电和放电功能,可以自动实现并网和离网的切换;还支持485通讯,并具有在线升级功能。此外,逆变器还智能控制风扇,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功能,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和过温保护。它的功率为5kW。 提取的 1. STM32F103芯片:储能逆变器采用STM32F103作为设计基础,该芯片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架构的微控制器。 2. 储能逆变器:储能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进行存储和转换的装置,通常用于电力系统的能量管理和应急供电。 3. 并网充电和放电:储能逆变器具备将电能从电池中充入电网或者将电网电能储存在电池中的功能。 4. 并网离网自动切换:储能逆变器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实现从并网模式到离网模式的切换,以实现更好的供电管理。 5. 485通讯
2025-06-25 10:57:57 405KB stm32
1
【标题解析】 "电赛题目:平衡车跷跷板 基于串级pid" 这个标题表明这是一个电子竞赛中的项目,挑战是设计一个能够保持平衡的自平衡车,其控制系统采用了串级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常见于自动控制领域,如无人机、机器人以及各种需要动态稳定性的设备。 【描述详解】 描述中提到“使用stm32f103c8t6”作为微控制器,这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常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它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执行PID算法,并通过控制电机来调整平衡车的姿态。 "串级pid进行调节" 指出控制策略采用的是串级PID控制器。串级控制是一种将系统分为两个或多个子系统的控制方式,每个子系统都有独立的PID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一个控制器负责粗调平衡车的整体姿态,另一个控制器则负责微调,以实现更精确的平衡控制。 "使小车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 这句话表明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实时调整电机转速,使车辆在倾斜的跷跷板上保持静态或动态平衡。这需要精确地测量车辆的倾斜角度,通常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获取数据。 【知识点拓展】 1. STM32微控制器: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适合处理实时控制任务。 2. 串级PID控制:串级控制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于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尤其有效。PID控制器分别对主环(如速度)和副环(如位置)进行控制,副环的输出作为主环的输入,形成闭环控制。 3. 自平衡车原理:自平衡车的核心是通过连续监测车辆姿态并调整电机转速,使车辆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直立状态。这涉及到动态系统分析、控制理论和传感器融合技术。 4. 传感器技术: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用于感知车辆的倾斜角度和运动状态,为PID控制器提供反馈信息,帮助计算出合适的电机控制信号。 5. PID算法:PID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中最常用的控制算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的组合,能够快速、稳定地调整系统输出,以减小误差。 这个项目不仅涉及硬件设计,还涵盖了软件编程和控制理论,对于学习者来说,是理解和实践嵌入式系统控制、传感器应用和PID控制的好案例。
2025-06-25 08:38:27 7.51MB stm32
1
基于stm32f103c8t6的串级PID平衡小车2.0是基于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的一款高科技产品,它将串级PID控制算法、编码器、MPU6050陀螺仪和DRV8833电机驱动完美结合,实现了高精度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使得小车在动态平衡方面表现出色。 STM32F103C8T6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微控制器,它的强大性能为平衡小车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而串级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控制策略,它通过两个PID控制器的组合,使得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平衡小车的应用中,外环PID主要负责控制小车的倾角,而内环PID则负责控制小车的角速度,这种控制策略使得小车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的平衡。 编码器是平衡小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电机的旋转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控制小车的运行状态。MPU6050是一款高性能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它可以实时监测小车的倾斜角度和角速度,为PID控制器提供精确的数据反馈。DRV8833是一款高性能的双H桥直流电机驱动器,它可以驱动小车的两个电机,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 平衡小车的控制策略和硬件设计都是高度复杂的,需要深厚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控制理论知识。这套完整的开源资料包,不仅包含了平衡小车的全套代码,还包括了详细的硬件设计图和控制算法实现,对于想要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和控制理论的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是一份难得的参考资料。 这份资料包的详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STM32F103C8T6的初始化代码,包括时钟、GPIO、中断、PWM等。 - 编码器的数据读取和处理代码,以及与PID控制器的接口。 - MPU6050的配置代码,包括数据初始化、数据采集和滤波处理。 - PID控制器的实现代码,包括参数调整和稳定性优化。 - DRV8833电机驱动的控制代码,包括速度和方向控制。 - 主程序框架,包括任务调度、数据同步和故障处理。 - 用户接口,如调试信息显示和参数调整界面。 这份资料包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搭建起一个高精度的平衡小车系统,还可以让学习者通过阅读和修改代码,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和控制理论的应用。通过实践操作,学习者可以掌握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基于stm32f103c8t6的串级PID平衡小车2.0及其开源资料包,是学习和应用嵌入式系统和控制理论的优秀资源,对于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2025-06-25 08:37:33 121.36MB stm32
1
"环境湿度测试仪系统电路设计"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生成以下相关知识点: 一、环境湿度测试仪系统电路设计概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NE555定时器的环境湿度测试仪系统电路设计,电路简单、调试方便、监测准确、精度高。本设计采用了高分子薄膜式湿敏电容HS1100作为湿度传感器,并与NE555定时器和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组成湿度频率转换电路。 二、湿度传感器HS1100 HS1100是一种高分子薄膜式湿敏电容,具有不需校准的完全互换性,能瞬时退饱和。相对湿度在0%~100%RH范围内,电容量由162pF变到200pF,其误差不大于±2%RH,响应时间小于5 s,在55%RH、25℃、10 kHz条件下,其典型标称电容为180pF,供电电压一般选5 V,工作温度-40℃~100℃。 三、NE555定时器在湿度频率转换电路中的应用 NE555定时器是湿度频率转换电路的核心组件,将湿度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实现湿度监测。该电路采用NE555定时器、湿敏电容HS1100和电阻等组成多谐振荡器,通过恰当设置电路中的电阻值,输出方波,实现湿度监测量向频率信号的转换。 四、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在湿度频率转换电路中的应用 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是湿度频率转换电路的另一个关键组件,用于将NE555定时器输出的频率信号送至D触发器,经12分频后输出至D触发器输入端,根据环境是否潮湿产生相应的电平,驱动D触发器工作输出控制电平。 五、湿度监测及湿度频率转换电路C 湿度监测及湿度频率转换电路C是湿度监测系统的核心组件,由湿敏电容HS1100、NE555定时器和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组成,实现环境湿度的变化转换为频率的变化,由非电量转变为电量。 六、基准频率振荡器的设计 基准频率振荡器是湿度监测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组件,由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和基准频率定时元件组成,产生信号由脚送入CC4060,本电路C1为0.01ΩF,R4为2.7 kΩ,RP1为4.7 kΩ电位器,通过调节电位器,可以产生周期为0.059 4 ms~0.162 8ms,频率为16.8 kHz~6 kHz信号。 七、频率电压转换电路的设计 频率电压转换电路主要由十四位串行计数器CC4060和四D触发器CD4013组成,由NE555③脚送来的频率信号,由CC4060U2的脚送入计数器,经十二分频后由①脚输出,常态频率为1.6 Hz,湿度增大到90%RH时,频率降为1.5 Hz,送至D触发器CD4013⑤脚,同时输出高电平使Q3导通,锁存进入的信号电平,阻止后面的脉冲信号再次进入CC4060 U2。 本设计的环境湿度测试仪系统电路设计具有电路简单、调试方便、监测准确、精度高的特点,为环境湿度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
2025-06-25 00:38:41 180KB NE555 LTE测试 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