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始,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十年的开始即被新冠疫情逆转了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而至2022年3月俄乌战争又突然爆发,紧接着2023年7月“巴以冲突"皱起,世界快速进入动荡中,不确定性激增,网络对抗愈演愈烈,导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和环境受到重大影响。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安全专业媒体之一,安在新媒体,从2015年成立以来,一贯秉持专业内涵和大众视角之基调,以人物采访、热点报道、品牌推广、资源对接等方式,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摇旗助力。而由安在新媒体发起并组织的企业网络安全专家联盟暨“诸子云“社群,更是把视角聚焦在除攻防圈、技术圈、厂商圈之外网络安全产业不可或缺的阵地--网络安全用户企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甲方”。
2025-04-29 09:53:47 41.28MB 网络安全 安全产品 调查报告
1
为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培育河南省高素质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我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政策、技术和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支撑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建设,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选拔赛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大赛河南省选拔赛。本次竞赛内容由初赛和复赛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初赛(理论知识选拔赛),包含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理论知识竞赛、CTF竞赛;主要考核参赛选手对网络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技术应用水平。考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Web安全、密码学、逆向工程、破解等技术领域。第二部分为复赛(安全技术实操赛),包含虚拟场景实战竞赛、实体场景安全运维赛。考核选手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知识和技能应用水平,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移动通信及5G、人工智能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工控安全等应用方向,以及相关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安全实操技能。
2025-04-28 17:55:22 12.14MB 网络安全 工业互联网
1
在网络安全领域,ARP欺骗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它利用了局域网中地址解析协议(ARP)的缺陷。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Kali Linux这一专业安全操作系统,配合ENSPI(Ethernet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以太网网络模拟平台)来实现ARP欺骗攻击,并了解这种攻击可能导致的后果。 我们需要理解ARP的基本工作原理。ARP是IPv4网络中的一种协议,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MAC)地址。当设备需要向特定IP发送数据时,会广播ARP请求,寻找对应IP的MAC地址。正常情况下,收到请求的设备会返回正确的MAC地址。然而,攻击者通过发送虚假的ARP响应,可以篡改这个映射关系,达到中间人攻击的效果。 在Kali Linux中,`arpspoof`工具是进行ARP欺骗的常用手段。`arpspoof`是ettercap套件的一部分,它可以轻松地向目标发送伪造的ARP响应,使目标误认为攻击者的设备是网关,或者让网关误认为攻击者的设备是目标。这样,攻击者就可以拦截和修改两者之间的通信,实现流量窃取或断网攻击。 执行ARP欺骗的步骤如下: 1. **启动ENSPI**: ENSP是一个网络仿真平台,可以创建虚拟网络环境。在ENSPI中,我们可以设置多个虚拟主机,模拟真实网络环境,进行安全测试。 2. **安装Kali Linux**: 在ENSPI中导入Kali Linux镜像,并配置网络接口,使其与其他虚拟机在同一网络段。 3. **确定攻击目标和网关**: 确认要攻击的目标主机IP和网关IP,这可以通过`ifconfig`或`ip addr`命令获取。 4. **运行arpspoof**: 执行以下命令来开始ARP欺骗: - 对目标进行流量窃取(只拦截数据,不中断连接): ``` arpspoof -t 目标IP -i 网络接口 ``` - 断开目标与网关的连接: ``` arpspoof -t 目标IP -i 网络接口 -r 网关IP ``` 5. **监控流量**: 可以使用`tcpdump`或ettercap等工具监听和分析流量,验证欺骗是否成功。 实施ARP欺骗攻击对网络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能导致用户无法访问网络,敏感信息被窃取,甚至整个网络瘫痪。因此,了解并防范ARP欺骗是网络管理员和安全专家的重要职责。防范措施包括使用ARP绑定、ARP防护软件,以及定期检查网络流量异常。 通过Kali Linux和ENSPI,我们可以有效地模拟ARP欺骗攻击,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危害。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防止这类攻击。同时,这种实践操作也能提升我们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技能和经验。
2025-04-25 02:59:18 3.52MB kali arp欺骗 网络安全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河北某单位的网络设备详细配置信息,旨在确保不同部门(如市场、人力和产品等部门)能够安全且高效地通信,并保障网络安全稳定。配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IP地址分配明确到具体的设备和接口,包括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无线控制器以及它们所使用的不同IP地址格式;规定了各设备间的链路连接规则、端口访问控制列表(ACLs)以及链路汇聚的参数;设置了复杂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自动分配IPv4地址并管理无线网络连接的安全特性(例如WiFi认证机制)。同时配置了OSPF及其版本3在内的多种路由协议以确保网络间互联互通和数据转发;并且针对不同网络层次配置GRE over IPSec以保障特定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此外,还设定了详细的SNMP监控与报警策略和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或者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尤其适用于那些负责构建或维护企业级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该文档可用于指导技术人员按照规范部署网络基础设施,确保各部门网络的有效隔离和通信质量,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快速搭建一个具备高级别的安全保障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和日常运维工作的参考依据。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涵盖了传统的IPv4网络规划,而且对IPv6的支持给予了充分考虑,这使得整个网络架构既兼容现有应用环境又能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多次提到对于不同类型业务流量的不同对待方法,例如带宽限制策略以及针对特定时段采取的访问管控政策等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核心业务性能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网络安全。
2025-04-22 11:41:50 384KB 路由与交换 RIP OSPF DHCP
1
课题二:系统端口扫描软件设计实现 参照superscan、nmap等端口扫描软件的运行情况,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端口扫描软件,能够根据TCP、IMCP等探测方法,探测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 要求: (1)用ping扫描测试目标主机的连通状态,若ping不通,则显示主机不在网络。 (2) 若ping可达,则设计程序对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显示常见端口的扫描结果,识别目标操作系统类型。 (3)使用多线程实现能同时扫描多台主机。设计程序对IP地址(单个IP,一段IP范围)、指定主机名的端口(指定端口,所有端口)进行扫描,以获得相关的信息。 (4)友好地图形用户界面,扫描过程中能显示扫描进度,扫描时间,异常告警窗口(如IP地址范围出界等),在局域网段实现。
2025-04-15 13:58:07 57KB 网络安全
1
高危风险漏洞一直是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薄弱点,也成为HW攻防演练期间红队的重要突破口;每年 HW期间爆发了大量的高危风险漏洞成为红队突破网络边界防护的一把利器,很多企业因为这些高危漏洞而导致整个防御体系被突破、甚至靶标失守而遗憾出局。 HW 攻防演练在即,斗象情报中心依托漏洞盒子的海量漏洞数据、情报星球社区的一手漏洞情报资源以及Freebuf安全门户的安全咨询进行分析整合,输出HW 必修高危漏洞手册,意在帮助企业在HW攻防演练的前期进行自我风险排查降低因高危漏洞而“城池失守”的风险。 本次报告整合了自2023年1月份至2023年7月份在攻防演练被红队利用最频繁且对企业危害较高的漏洞,包含了详细的漏洞基础信息、检测规则和修复方案,企业可根据自身资产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排查、配置封堵策略和漏洞修复相关工作。
2025-04-09 15:42:34 2.92MB 网络 网络安全
1
《2024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态势白皮书》是一份全面分析和阐释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领域的报告,重点关注工控系统漏洞、联网工控设备、工控蜜罐与威胁情报数据等关键安全要素。白皮书不仅是了解工控系统安全现状的重要资料,也提供了多方位感知工控系统安全态势的视角,为研究工控安全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报告的第二部分详细列举了2024年工控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共有17项,涵盖从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到数据安全合规指引等多个方面。例如,《铁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针对铁路行业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则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具体的网络安全防护指导。这些政策法规标准的发布,反映了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于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 报告的第三部分详细记录了2024年发生的一些典型工控安全事件,其中包括美国海军造船厂遭勒索软件攻击泄露近17000人信息和俄罗斯地方电网遭网络攻击导致大规模停电的事件。这些事件不仅提醒了工业控制系统运营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也暴露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脆弱性。 白皮书的发布,展示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安全研究人员以及工控系统运营者提供了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安全事件,报告旨在提高工控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促进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健发展。 白皮书的核心内容为工控系统安全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到具体的安全事件分析,都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对于工控安全领域,这份白皮书不仅是一个参考资料,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为未来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态势的改善提供了方向。 此外,白皮书也凸显了威胁情报数据的重要性。通过工控蜜罐收集的威胁情报数据可以有效帮助研究人员和安全专家分析潜在的威胁,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的制定。 白皮书的发布,无疑对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领域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公众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的认识,更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实践操作上的指导。通过对工控安全的持续关注和投入,可以有效减少未来潜在的安全风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不受网络攻击的威胁。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工业控制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工控系统的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白皮书的内容不仅是针对当前情况的分析,也是对未来工控安全挑战的预警和应对策略的探讨。这份报告对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领域有着长远的意义,是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的关键文献。
2025-04-07 14:21:15 2.23MB 网络安全 安全态势
1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数据增长,同时也催生了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更为迫切的需求。本篇博客将聚焦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并通过CMS(文章管理系统)靶场实训,深入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数据与网络安全作为保障大数据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石,同样备受关注。今天写博客时候发现自己很久没更新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了,于是花了点时间写一篇CMS靶场实训博客。本文通过CMS靶场实训,深入分析CMS系统的安全漏洞,探讨防范措施,提供实战经验和攻防能力,有助于加强大数据与网络安全意识。 一、实训项目要求 环境部署,正确部署CMS网站并运行。 通过工具,列出CMS网站的文件目录结构。 搜集CMS网站的各项信息. 通过工具或代码审计,详细列出CMS 网站的漏洞缺陷。 给出CMS网站的加固方案。 二、环境 系统环境:Windows10 IP:192.168.95.200(根据实际情况) 虚拟机可联网 过程与分析 1.环境部署,正确部署CMS网站并运行。 Phpstudy版本为2016版本,解压缩文件并下载安装 ————————————————
2025-04-04 10:18:13 590.8MB 网络安全
1
"《5G安全:数智化时代的网络安全宝典》读书笔记模板" 本书籍主要介绍了5G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旨在指导运营商、toB行业用户安全地建设和使用5G网络。全书共分为19章,涵盖了5G网络的基础知识、安全风险、身份认证、终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5G切片安全、安全运营、络能力开放、5G网络应用安全评估、渗透测试和安全建设等方面。 第1章至第4章主要介绍了5G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5G的由来、现状、网络架构和组成、5G安全面临的挑战等。第5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了5G接入、传输和核心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思路,考虑到5G所应用到的虚拟化技术的安全和5G下沉到企业园区所涉及的边缘计算安全。第10章至第13章主要侧重5G网络应用安全,包括身份认证鉴权、终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和5G切片安全。第14章至第19章介绍了5G网络在安全运营、络能力开放、5G网络应用安全评估、渗透测试和安全建设中可能会使用的一些安全工具,并给出了典型行业的应用实践,并对5G安全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籍了解到5G网络安全的全局视图,掌握5G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提高自己在5G网络安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本书籍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5G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5G的由来、现状、网络架构和组成等。 2. 5G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包括威胁、漏洞和风险等。 3. 5G网络安全架构,包括国际标准中的5G网络安全架构、用户隐私保护等。 4. 密码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包括密码学概述、密钥管理基础、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 5. 5G网络安全应用,包括5G无线接入安全、5G核心网络安全、5G边缘计算安全等。 6. 5G网络应用安全,包括身份认证鉴权、终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和5G切片安全等。 7. 5G网络安全运营,包括安全工具、渗透测试、安全建设等。 本书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5G网络安全知识体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G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
2025-03-31 23:25:51 1.99MB
1
在网络安全领域,渗透测试是一种评估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方式来探测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渗透测试的基本原则是模拟真实攻击场景,对目标系统进行深入的安全性检查和风险评估,从而发现潜在的安全缺陷。渗透测试的目的在于确保信息安全,提高系统抵御外部和内部攻击的能力,同时增强管理人员对安全风险的意识。 在进行渗透测试时,安全工程师首先会获得被测试单位的书面授权,并与被测试单位进行详细的沟通,明确测试范围、方法、时间及参与人员等信息。信息收集阶段通常包括操作系统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端口扫描及服务识别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进行后续测试的基础。信息收集完成后,安全工程师将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渗透测试实施。 在测试实施阶段,安全工程师会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例如扫描分析、溢出测试、口令爆破、社会工程学、客户端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对目标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和渗透。这个过程中,安全工程师会尝试获取系统的普通权限,并在获取权限后努力提升为管理员权限,以此完全控制目标系统。为了绕过安全防护措施,渗透测试人员可能将获取的服务器作为跳板,对内网其他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更深层次的渗透测试。 测试完成后,渗透测试人员需要编写详细的渗透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测试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响应分析以及安全修复建议。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被测试单位提供清晰的安全问题描述和改进建议,帮助他们理解安全现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安全风险。 在安全复查阶段,测试人员需要对被测试单位修复后的安全隐患进行复查,确保所有发现的安全缺陷都得到了有效修复。如果复查结果不通过,则需要督促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进一步整改,直到所有漏洞被彻底修复为止。 渗透测试的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SQL注入、跨站脚本、跨站请求伪造、认证会话管理、弱口令、信息加密性、文件包含、目录浏览、不安全的跳转、系统溢出、不安全的数据传输、未授权访问等脆弱性问题。这些测试内容的目的是全面评估目标系统的安全性,找出可能被黑客利用的安全漏洞。 渗透测试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帮助组织识别和修补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防御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安全文化,能够提升组织内部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应对能力。
2025-03-31 09:51:08 2.01MB 网络安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