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中的机械铸件缺陷检测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铸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其中,数据集作为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算法训练的基础,对于提高检测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智慧工厂机械铸件缺陷检测数据集的格式、组成、类别标注数量等关键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数据集使用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提供了4270张jpg格式的图片及其对应的标注文件。Pascal VOC格式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广泛使用的标注格式之一,它通过xml文件来记录图片中每个目标物体的类别和位置信息,使用矩形框标记物体边界。YOLO格式则是另一种在实时目标检测领域应用广泛的标注方式,通过txt文件来记录目标的类别和相对位置信息,相对于Pascal VOC格式而言,YOLO格式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快。 数据集中标注了8个不同的类别,这8个类别分别是“Casting_burr”(铸造飞边)、“Polished_casting”(抛光铸件)、“burr”(飞边)、“crack”(裂纹)、“pit”(坑洞)、“scratch”(划痕)、“strain”(应力痕迹)和“unpolished_casting”(未抛光铸件)。每种类别都标注有相应的矩形框,其中“Polished_casting”类别的标注数量最多,为2529个,而“burr”类别的数量最少,仅有3个。 数据集的总框数为10204,这些标注框覆盖了图片中所有被识别出的缺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用于训练和验证机器学习模型。在进行缺陷检测时,对不同类别的缺陷进行精确标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模型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标注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 数据集的标注工作是通过专门的标注工具完成的,在本案例中,使用的是labelImg工具。这种工具允许标注者在图片上绘制矩形框,并为每个框指定所属类别,是提高数据集标注效率的有效方式。标注规则的制定,同样对提高标注效率和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注例子的提供使得研究者和工程师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集的标注质量。数据集的发布地址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供用户下载和使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尽管数据集不保证任何模型训练或权重文件的精度,但提供准确且合理标注的图片,为缺陷检测算法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工厂机械铸件缺陷检测数据集为相关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标注资源,通过专业格式和明确的类别划分,有效支持了机器视觉和智能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025-07-23 18:07:56 2.09MB 数据集
1
PVA超声扫描显微镜是一种先进的检测工具,主要用于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高精度的无损检测。在激光加工质量性能检测中,这种设备能够提供关键的微观信息。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PVA超声扫描显微镜的软件界面,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我们关注的是软件界面的组成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提到了“主菜单栏快捷按钮”。这个菜单栏通常包含了打开和保存文件的基本功能,以及A扫(Axial Scan)和B扫(Brightness Scan)等不同的扫描模式快捷键。A扫通常指的是沿垂直或轴向的扫描,而B扫则通常显示的是横截面图像,用于观察材料的内部结构。 课程强调了“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的重要性。这个面板可能默认是隐藏的,需要用户主动点击软件主界面的相应按钮来显示。控制面板提供了对扫描过程的精细控制,例如调节扫描机构,这意味着可以调整扫描头的位置、速度和其他参数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此外,它还允许用户设置扫描区域,定义需要观测的具体部分,以及调整图像精度,以获取更高分辨率或更清晰的图像。 软件主界面的其他关键区域包括“扫描窗口”,这是显示实际扫描结果的地方,用户可以直接在此查看到材料内部的超声波图像。“设置扫描区域”功能让用户能自由选择要分析的样本部分,确保只关注感兴趣的区域。“设置图像精度”则关乎图像的质量,更高的精度意味着更多的细节可见,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课程小结时,强调了学习的重点:掌握主菜单栏的快捷键,了解控制面板的显示与操作,以及理解软件主界面各个功能区的作用。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被要求验证是否能通过软件直接看到波形图,以及能否利用软件控制扫描机构,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的基本技能。 PVA超声扫描显微镜的软件界面设计得既直观又功能强大,通过熟练掌握这些界面元素和操作,使用者能够高效地进行材料检测,获取高质量的超声图像,从而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实现精准的质量控制和故障诊断。
2025-07-23 10:30:45 320KB
1
变电站缺陷检测数据集是针对电力设施运行安全的重要研究工具,其包含了8307张图片,涵盖了17个不同的缺陷类别。这一数据集可适用于两种主要的目标检测格式: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但不包括图像分割所需路径的txt文件。每张图片都与相应的VOC格式的xml标注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标注文件相匹配,后者仅用于记录标注目标的边界框信息。 数据集中的标注类别共计17个,覆盖了变电站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常见缺陷。具体类别及其框数如下:变电站母线排母线缺陷(bj_bpmh)869个框、变电站母线排连接点缺陷(bj_bpps)723个框、变电站位置开关缺陷(bj_wkps)523个框、变电站导线与设备连接缺陷(bjdsyc)789个框、高压母线缺陷(gbps)654个框、变压器金属护板腐蚀(hxq_gjbs)1174个框、变压器金属护板压痕(hxq_gjtps)106个框、接地线缺陷(jyz_pl)410个框、开关柜与保护屏位置缺陷(kgg_ybh)362个框、设备三相不平衡缺陷(sly_dmyw)833个框、瓦斯抽采系统缺陷(wcaqm)567个框、无功补偿装置缺陷(wcgz)815个框、线路板缺陷(xmbhyc)383个框、绝缘子缺陷(xy)607个框、氧化锌避雷器缺陷(yw_gkxfw)729个框、硬母线缺陷(yw_nc)883个框、氧化锌避雷器瓷套污秽缺陷(ywzt_yfyc)331个框。所有类别的缺陷总框数达到10758个。 为了提升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数据集的标注工作采用了labelImg这一广泛使用的工具进行。图像示例下载地址提供了一个可访问的链接,方便研究人员下载样本进行预览或进一步分析。 这一数据集的出现,对于电力行业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的精确分类和大量标注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模型能够在变电站缺陷检测领域进行有效的训练和验证,从而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25-07-22 16:56:35 1.58MB 数据集
1
目标检测数据集是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模型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在本次介绍的数据集中,特别强调的是无人机拍摄的行人和车辆分类检测标注。数据集中的图片均为城市道路场景,涵盖了行人、各种类型的车辆共10种类别。数据集的格式支持Pascal VOC和YOLO两种标准格式,以便于不同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使用。 Pascal VOC格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集格式,它包括jpg格式的图像文件和对应的xml格式的标注文件。YOLO格式则是另一种流行的格式,通常用于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训练,它需要txt文件来记录标注信息,格式简单直观。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集没有包含分割路径的txt文件,只是包含了图像和对应的标注文件。 数据集包括8426张图片,每张图片都有对应的标注,标注的类别总数为10个。每个类别的具体名称及其对应的中文翻译分别是:awning-tricycle(遮阳三轮车)、bicycle(自行车)、bus(公共汽车)、car(汽车)、motor(摩托车)、pedestrian(行人)、people(人)、tricycle(三轮车)、truck(卡车)和van(面包车)。每个类别的标注框数量不同,其中行人和汽车的数量尤为突出,这可能与它们在城市交通中的普遍性有关。 数据集的标注工作是通过labelImg工具完成的,这是一个广泛用于图像标注的开源工具。标注规则中提到,对于每个目标类别,都采用矩形框来标明其在图像中的位置。而数据集的使用规则中强调,数据集本身并不保证使用它训练出来的模型或权重文件的精度,数据集只保证所提供的标注是准确且合理的。 文档中提供了下载链接,方便用户获取这个丰富的数据资源,以用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从而在目标检测领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025-07-21 16:44:42 9.58MB 数据集
1
您是否遇到过这些困境? Excel图表堆砌导致信息过载,关键数据被淹没在视觉噪音中 定制开发成本过高,周期长达数周却仍难满足动态调整需求 现有工具模板适配性差,业务指标变更需重新设计整套方案 解决方法我第一时间想要的就是利用可视化大屏,给领导和老板看的报表绝对不能像普通的Excel报表一样复杂,核心是要用各种动态图表展示出核心业务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可视化成为将复杂数据转换为直观、易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数据可视化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快速把握关键业务指标,而且在商务智能、数据监控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数据展示方式,例如Excel报表,存在信息过载、动态调整困难、模板适配性差等缺点。为此,出现了专门针对数据可视化的大屏模板解决方案。 这些模板能够将数据以动态图表的形式展示,极大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它们通常具备以下特点:模板设计简洁、清晰,避免了视觉噪音,使得关键数据一目了然;模板支持快速调整,能够适应业务指标的变动,避免了需要重新设计整个方案的麻烦;再次,相比于定制开发,大屏模板的成本更低,实施周期短,特别适合那些对成本敏感且要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 大屏模板的设计依托于各种可视化技术,如Echarts,它是一种广泛使用在Web页面中的图表库,提供了丰富的图表类型,能够实现数据的动态可视化。用户可以利用这些技术,通过编写源码,实现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使得数据展示更加符合特定的业务场景和需求。 本次分享的20套大屏可视化模板,就是针对不同行业需求设计的。这些模板可以直接套用,用户只需简单配置数据源,即可实现快速部署。这些模板覆盖了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分析、销售业绩、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报告使用,也可以嵌入到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中,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从技术角度看,大屏模板的开发涉及到前端技术栈,包括但不限于HTML、CSS、JavaScript,以及数据可视化库如Echarts的使用。模板的搭建还需要了解用户界面设计原则,确保设计的可视化界面既美观又实用。此外,为了适应不同分辨率的显示设备,模板开发还需考虑响应式设计,保证在各种设备上都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在数据源处理方面,大屏模板通常通过后端服务来获取数据,并利用前端框架实现数据的动态加载和图表的动态更新。这要求开发者不仅要具备前端开发技能,还要理解后端服务的运作机制以及数据交互的方式。对于数据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模板也需要支持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如趋势分析、对比分析、预测分析等。 20张最新可视化大屏模板的推出,为各行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数据展示上实现质的飞跃,还能够提升整个组织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进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对于寻求快速、经济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这些模板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2025-07-19 08:51:19 72.66MB 大屏展示 Echarts 数据分析 源码
1
操纵杆支架作为飞机、汽车、工业机械等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精密的加工工艺和配套的夹具设计。在加工工艺方面,首先要进行材料的选择,通常是强度高、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或钢。根据设计图纸,需要进行下料,这一步骤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切割,以确保材料利用率最大化同时保证零件的质量。 下料之后,进入粗加工阶段,可能包括车削、铣削等,目的是为了快速去除多余的材料,形成操纵杆支架的大致形状。粗加工后的零件还需要经过热处理,如淬火和回火,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同时消除内部应力。 接着是精加工,包括精车、精铣、磨削等工序,这些工序需要在精密机床上进行,以确保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符合设计要求。在精加工的同时,可能会利用各种量具和检具进行测量,确保每个尺寸都在公差范围内。 在夹具设计方面,为了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需要设计专用的夹具。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定位的准确性和夹紧的稳固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振动、夹紧力不均等原因导致零件损坏或尺寸偏差。夹具设计通常采用CAD软件进行绘制,并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加工过程的模拟,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完成夹具设计后,需要对夹具进行制造和装配。在实际加工时,夹具要安装在机床上,操纵杆支架的毛坯或半成品按照设计要求定位和固定在夹具上,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 整个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装配和检测,确保操纵杆支架的各部件配合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装配完成后,要进行功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确保操纵杆支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稳定可靠。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工艺卡上的要求进行作业。工序卡是指导工人进行生产加工的文件,详细记录了每个工序的加工顺序、加工参数、设备选择、刀具选择、夹具使用等内容,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操纵杆支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的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兼顾技术和经济性,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5-07-17 17:34:20 404KB
1
作者:张海藩 第1章 软件工程学概述1 1.1 软件危机1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1 1.1.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3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4 1.2 软件工程5 1.2.1 软件工程的介绍5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9 1.3 软件生命周期11 1.4 软件过程14 1.4.1 瀑布模型15 1.4.2 快速原型模型16 1.4.3 增量模型17 1.4.4 螺旋模型19 1.4.5 喷泉模型21 1.4.6 Rational统一过程22 1.4.7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25 1.4.8 微软过程29 1.5 小结31 习题132 第2章 可行性研究35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35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36 2.3 系统流程图38 2.3.1 符号38 2.3.2 例子38 2.3.3 分层40 2.4 数据流图40 软件工程导论目 录 2.4.1 符号40 2.4.2 例子42 2.4.3 命名44 2.4.4 用途45 2.5 数据字典47 2.5.1 数据字典的内容47 2.5.2 定义数据的方法47 2.5.3 数据字典的用途48 2.5.4 数据字典的实现49 2.6 成本/效益分析49 2.6.1 成本估计50 2.6.2 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51 2.7 小结53 习题253 第3章 需求分析55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56 3.1.1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56 3.1.2 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57 3.1.3 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58 3.1.4 修正系统开发计划58 3.2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58 3.2.1 访谈58 3.2.2 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59 3.2.3 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59 3.2.4 快速建立软件原型61 3.3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62 3.3.1 分析建模62 3.3.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62 3.4 实体-联系图62 3.4.1 数据对象63 3.4.2 属性63 3.4.3 联系63 3.4.4 实体-联系图的符号64 3.5 数据规范化64 3.6 状态转换图65 3.6.1 状态65 3.6.2 事件65 3.6.3 符号66 3.6.4 例子66 3.7 其他图形工具67 3.7.1 层次方框图68 3.7.2 Warnier图68 3.7.3 IPO图69 3.8 验证软件需求70 3.8.1 从哪些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70 3.8.2 验证软件需求的方法70 3.8.3 用于需求分析的软件工具71 3.9 小结72 习题373 第4章 形式化说明技术75 4.1 概述75 4.1.1 非形式化方法的缺点75 4.1.2 形式化方法的优点76 4.1.3 应用形式化方法的准则76 4.2 有穷状态机77 4.2.1 概念77 4.2.2 例子79 4.2.3 评价82 4.3 Petri网82 4.3.1 概念82 4.3.2 例子84 4.4 Z语言85 4.4.1 简介85 4.4.2 评价88 4.5 小结88 习题489 第5章 总体设计91 5.1 设计过程91 5.2 设计原理94 5.2.1 模块化94 5.2.2 抽象95 5.2.3 逐步求精95 5.2.4 信息隐藏和局部化96 5.2.5 模块独立97 5.3 启发规则99 5.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102 5.4.1 层次图和HIPO图102 5.4.2 结构图103 5.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104 5.5.1 概念104 5.5.2 变换分析105 5.5.3 事务分析111 5.5.4 设计优化112 5.6 小结113 习题5114 第6章 详细设计117 6.1 结构程序设计117 6.2 人机界面设计119 6.2.1 设计问题119 6.2.2 设计过程121 6.2.3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122 6.3 过程设计的工具124 6.3.1 程序流程图124 6.3.2 盒图125 6.3.3 PAD图126 6.3.4 判定表127 6.3.5 判定树128 6.3.6 过程设计语言128 6.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129 6.4.1 Jackson图130 6.4.2 改进的Jackson图131 6.4.3 Jackson方法132 6.5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136 6.5.1 McCabe方法137 6.5.2 Halstead方法139 6.6 小结140 习题6140 第7章 实现145 7.1 编码146 7.1.1 选择程序设计语言146 7.1.2 编码风格147 7.2 软件测试基础149 7.2.1 软件测试的目标150 7.2.2 软件测试准则150 7.2.3 测试方法151 7.2.4 测试步骤151 7.2.5 测试阶段的信息流152 7.3 单元测试153 7.3.1 测试重点153 7.3.2 代码审查154 7.3.3 计算机测试155 7.4 集成测试156 7.4.1 自顶向下集成157 7.4.2 自底向上集成158 7.4.3 不同集成测试策略的比较159 7.4.4 回归测试160 7.5 确认测试160 7.5.1 确认测试的范围160 7.5.2 软件配置复查161 7.5.3 Alpha和Beta测试161 7.6 白盒测试技术162 7.6.1 逻辑覆盖162 7.6.2 控制结构测试165 7.7 黑盒测试技术171 7.7.1 等价划分172 7.7.2 边界值分析175 7.7.3 错误推测175 7.8 调试176 7.8.1 调试过程176 7.8.2 调试途径178 7.9 软件可靠性179 7.9.1 基本概念179 7.9.2 估算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方法180 7.10 小结182 习题7183 第8章 维护189 8.1 软件维护的定义189 8.2 软件维护的特点190 8.2.1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差别巨大190 8.2.2 维护的代价高昂190 8.2.3 维护的问题很多191 8.3 软件维护过程192 8.4 软件的可维护性194 8.4.1 决定软件可维护性的因素194 8.4.2 文档195 8.4.3 可维护性复审196 8.5 预防性维护197 8.6 软件再工程过程198 8.7 小结200 习题8201 第9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203 9.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203 9.1.1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203 9.1.2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205 9.2 面向对象的概念209 9.2.1 对象209 9.2.2 其他概念211 9.3 面向对象建模215 9.4 对象模型216 9.4.1 类图的基本符号217 9.4.2 表示关系的符号218 9.5 动态模型223 9.6 功能模型224 9.6.1 用例图224 9.6.2 用例建模227 9.7 3种模型之间的关系228 9.8 小结229 习题9229 第10章 面向对象分析231 10.1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231 10.1.1 概述231 10.1.2 3个子模型与5个层次232 10.2 需求陈述233 10.2.1 书写要点233 10.2.2 例子234 10.3 建立对象模型235 10.3.1 确定类与对象236 10.3.2 确定关联238 10.3.3 划分主题241 10.3.4 确定属性241 10.3.5 识别继承关系244 10.3.6 反复修改244 10.4 建立动态模型247 10.4.1 编写脚本247 10.4.2 设想用户界面248 10.4.3 画事件跟踪图249 10.4.4 画状态图250 10.4.5 审查动态模型251 10.5 建立功能模型253 10.5.1 画出基本系统模型图253 10.5.2 画出功能级数据流图254 10.5.3 描述处理框功能254 10.6 定义服务255 10.7 小结256 习题10256 第11章 面向对象设计259 11.1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259 11.2 启发规则261 11.3 软件重用263 11.3.1 概述263 11.3.2 类构件265 11.3.3 软件重用的效益266 11.4 系统分解267 11.5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270 11.6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273 11.7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275 11.8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277 11.8.1 选择数据存储管理模式277 11.8.2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278 11.8.3 例子280 11.9 设计类中的服务280 11.9.1 确定类中应有的服务280 11.9.2 设计实现服务的方法281 11.10 设计关联282 11.11 设计优化283 11.11.1 确定优先级283 11.11.2 提高效率的几项技术284 11.11.3 调整继承关系285 11.12 小结287 习题11288 第12章 面向对象实现289 12.1 程序设计语言289 12.1.1 面向对象语言的优点289 12.1.2 面向对象语言的技术特点290 12.1.3 选择面向对象语言294 12.2 程序设计风格294 12.2.1 提高可重用性295 12.2.2 提高可扩充性297 12.2.3 提高健壮性297 12.3 测试策略298 12.3.1 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298 12.3.2 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299 12.3.3 面向对象的确认测试299 12.4 设计测试用例299 12.4.1 测试类的方法300 12.4.2 集成测试方法301 12.5 小结303 习题12304 第13章 软件项目管理305 13.1 估算软件规模305 13.1.1 代码行技术305 13.1.2 功能点技术306 13.2 工作量估算308 13.2.1 静态单变量模型308 13.2.2 动态多变量模型308 13.2.3 COCOMO2模型309 13.3 进度计划312 13.3.1 估算开发时间312 13.3.2 Gantt图314 13.3.3 工程网络315 13.3.4 估算工程进度316 13.3.5 关键路径318 13.3.6 机动时间318 13.4 人员组织320 13.4.1 民主制程序员组320 13.4.2 主程序员组321 13.4.3 现代程序员组322 13.5 质量保证324 13.5.1 软件质量324 13.5.2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326 13.6 软件配置管理328 13.6.1 软件配置329 13.6.2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329 13.7 能力成熟度模型331 13.8 小结334 习题13335 附录A C++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37 A.1 面向对象分析337 A.1.1 需求337 A.1.2 建立对象模型338 A.2 面向对象设计339 A.2.1 设计类库结构339 A.2.2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340 A.2.3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341 A.2.4 设计其他类344 附录B 一个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347 B.1 设计规格说明347 B.1.1 外部编辑命令347 B.1.2 编辑命令348 B.1.3 输出信息349 B.2 概要设计350 B.2.1 正文文件350 B.2.2 两个工作模式351 B.2.3 数据元素352 B.2.4 过程353 B.3 概要设计结果353 B.4 详细设计356 B.4.1 数据元素356 B.4.2 控制数据元素357 B.4.3 编辑过程357 B.4.4 输入模式的过程359 B.4.5 编辑模式的过程360 B.5 详细设计结果364 B.5.1 编辑程序的详细结构364 B.5.2 类PASCAL伪码365 B.5.3 实现编辑程序的算法367 ### 重要知识点总结 #### 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 **1.1 软件危机** - **1.1.1 软件危机的介绍** - 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 **1.1.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 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定义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以及开发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等。 - **1.1.3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 引入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技术方法,加强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开发过程的规范化水平。 **1.2 软件工程** - **1.2.1 软件工程的介绍** -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 包括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等原则。 - **1.2.3 软件工程方法学** - 方法学包括方法、工具和过程三个要素,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进行软件开发。 **1.3 软件生命周期** -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细分为不同的阶段。 **1.4 软件过程** - **软件过程**是为获得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定义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 **1.4.1 瀑布模型** - 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 优点: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确保每个阶段产生的文档得到质量保证小组的验证。 - 缺点:过于理想化,不适应需求变化,灵活性较差。 **1.4.2 快速原型模型** - 通过构建原型系统来收集用户反馈,进而更好地定义需求。 -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情况。 **1.4.3 增量模型** - 允许分阶段交付软件产品,每次交付一部分功能。 - 优点是可以逐步完善软件,减少用户对新产品的抵触感。 **1.4.4 螺旋模型** - 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增加了风险管理。 - 特别适合大型软件项目,可以在每个迭代中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调整。 **1.4.5 喷泉模型** - 针对面向对象开发的模型,强调迭代和无间隙的特性。 - 适用于需求不太清晰但能够逐渐明确的情况。 **1.4.6 Rational统一过程** - 是一种以用例为核心、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 - 强调软件架构的重要性,并且支持软件的持续迭代和增量开发。 **1.4.7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 - 敏捷开发注重快速响应变化,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互动。 - 极限编程(XP)是敏捷开发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强调频繁的客户反馈和持续的重构。 **1.4.8 微软过程** - 微软公司基于其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软件开发过程。 - 包括详细的文档和模板,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 第2章:可行性研究 -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操作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可行性。 - **系统流程图** - 用来表示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数据流动的图形表示法。 - **数据流图** - 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模型,展示数据如何在系统中流动和被处理。 - **数据字典** - 定义数据流图中所有元素的数据集合。 - **成本/效益分析** - 评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计算项目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之比。 #### 第3章:需求分析 - **需求分析的任务** - 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分析数据要求,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并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 **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 - 包括访谈、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简易的应用规格说明技术和快速建立软件原型等方法。 -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 分析建模是创建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而规格说明则是描述需求的形式化表示。 - **实体-联系图** - 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数据对象、属性和联系等内容。 - **状态转换图** - 描述系统状态及其转换的图形表示法。 - **验证软件需求** - 包括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使用软件工具辅助需求分析。 #### 第4章:形式化说明技术 - **形式化方法的优点** - 可以精确地描述系统的规格,有助于发现早期设计中的错误。 - **有穷状态机** - 用于描述系统的有限状态及其转换行为。 - **Petri网** - 一种图形化的建模工具,用于描述并发系统的行为。 - **Z语言** - 一种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用于描述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5章:总体设计 - **设计过程** - 总体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 - **设计原理** - 包括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等原则。 - **启发规则** - 为设计过程提供指导的原则和建议。 -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 包括层次图、结构图等工具,用于描述软件结构。 -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 根据数据流的特点进行软件设计,包括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等方法。 #### 第6章:详细设计 - **结构程序设计** - 是详细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程序的结构和流程。 - **人机界面设计** - 包括设计过程、设计指南等内容,旨在提高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 **过程设计的工具** - 包括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等工具。 -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 根据数据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如Jackson方法等。 -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 使用McCabe方法和Halstead方法等定量度量程序的复杂性。 #### 第7章:实现 - **编码** -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并遵循良好的编码风格。 - **软件测试基础** - 包括测试目标、准则、方法、步骤等基础知识。 - **单元测试** - 针对程序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 - 在单元测试之后进行,测试模块间的接口。 - **确认测试** - 确认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的要求。 - **白盒测试技术** - 基于对程序内部结构的理解来进行测试。 - **黑盒测试技术** - 仅考虑程序的功能而不关心程序内部结构。 - **调试** - 定位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 - **软件可靠性** - 包括可靠性概念、平均无故障时间的估算方法等。 #### 第8章:维护 - **软件维护的定义** - 维护是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进行的修改活动。 - **软件维护的特点** - 包括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差异、维护成本高以及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 **软件维护过程** - 维护过程包括评估需求、实施变更、重新测试等步骤。 - **软件的可维护性** - 可维护性是指软件易于维护的程度。 - **预防性维护** - 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维护措施。 - **软件再工程过程** - 重新设计和实现已有的软件,以提高其质量和可维护性。 #### 第9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 面向对象方法学以对象为核心,强调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 - **面向对象的概念** - 包括对象、类、继承、多态等基本概念。 - **面向对象建模** - 使用类图、对象图等图形工具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 **动态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包括状态图、顺序图等。 - **功能模型** - 通过用例图和场景来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10章:面向对象分析 -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 - 包括需求陈述、建立对象模型、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等步骤。 - **需求陈述** - 明确系统应该做什么。 - **建立对象模型** - 确定系统中的类和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建立动态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如事件序列、状态转换等。 - **建立功能模型** - 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通常使用用例图。 #### 第11章:面向对象设计 - **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 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 **启发规则** - 为设计过程提供指导的规则。 - **软件重用** - 通过复用现有组件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 **系统分解** - 将系统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于管理和设计。 -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 针对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进行设计。 -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 设计用户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 设计用于协调系统中任务执行的机制。 -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 设计数据存储和访问机制。 #### 第12章:面向对象实现 - **程序设计语言** - 选择面向对象的语言,如Java、C++等。 - **程序设计风格** -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测试策略** -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确认测试等。 - **设计测试用例** - 根据设计文档和需求规格说明编写测试案例。 #### 第13章:软件项目管理 - **估算软件规模** - 采用代码行技术或功能点技术等方法。 - **工作量估算** - 使用静态单变量模型、动态多变量模型等技术。 - **进度计划** - 包括估算开发时间、使用Gantt图、工程网络等工具。 - **人员组织** - 不同类型的开发团队组织结构。 - **质量保证** - 确保软件质量的各种措施。 - **软件配置管理** - 包括版本控制、变更管理等。 - **能力成熟度模型** - 用于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 #### 附录A:C++类库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面向对象分析** - 包括需求分析、建立对象模型等步骤。 - **面向对象设计** - 设计类库结构、问题域子系统等。 #### 附录B:一个汉字行编辑程序的设计 - **设计规格说明** - 包括外部编辑命令、编辑命令、输出信息等。 - **概要设计** - 包括正文文件、工作模式、数据元素等。 - **详细设计** - 包括数据元素、控制数据元素、编辑过程等。 - **详细设计结果** - 包括编辑程序的详细结构、类PASCAL伪码等。
1
739935980763469张飞实战电子安卓播放器_v1.0.3.apk
2025-07-12 00:38:18 30.37MB
1
内容概要:该数据集专注于灭火器检测,包含3255张图片,每张图片均进行了标注。数据集提供了两种格式的标注文件,分别是Pascal VOC格式的xml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文件,确保了不同需求下的兼容性。所有图片为jpg格式,标注工具采用labelImg,通过矩形框对单一类别“extinguisher”进行标注,总计标注框数为6185个。数据集旨在支持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针对物体检测任务,提供了高质量的标注数据; 适合人群: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或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专注于物体检测领域,如安防监控、智能消防系统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作为训练集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提升模型对灭火器识别的准确性;②用于测试和验证已有的检测算法性能; 其他说明:数据集不对基于其训练出的模型精度做保证,但承诺提供准确合理的标注。数据集仅含图片及对应的标注文件,不包括预训练模型或权重文件。
2025-07-10 16:05:10 1.39MB 数据集 VOC格式 labelImg
1
智慧交通火车站乘客上车物品遗落检测数据集是为智能交通系统开发而设计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火车站乘客上车时可能遗落物品的图片数据。这一数据集采用了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两种通用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标注格式,方便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进行训练和测试。 数据集共包含2270张jpg格式的图片,每张图片都配有相应的标注信息。标注信息包括VOC格式的xml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文件。这些标注文件详细描述了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了准确的训练数据。 标注的类别共有六种,分别是:书包(backpack)、自行车(bicycle)、手提包(handbag)、电动滑板车(scooter)、婴儿车(stroller)和行李箱(suitcase)。在所有标注的物体中,每种类别对应的矩形框数量各不相同,书包最多,达到1012个框,自行车最少,只有58个框。而所有物体的总框数为5184个。 数据集使用了labelImg这一流行的标注工具进行标注工作。标注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即对每类物体进行矩形框标注。矩形框用于标注每个物体在图片中的位置,是物体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矩形框的数量分布说明了数据集中各类物体出现的频率差异,这对于训练模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模型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虽然数据集提供了丰富和准确的标注图片,但是数据集的制作者明确指出,对使用该数据集训练出的模型或权重文件的精度不作任何保证。这意味着,虽然数据集本身是高质量的,但模型训练的结果仍需通过实际应用和测试来验证。研究人员在使用该数据集时应当注意这一点,并结合自身的研究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数据集的提供者并没有在说明中提及对数据集的任何特别声明,也未提及数据集的具体来源和收集方法。对于数据集的使用,用户需要自行下载,并可参考数据集的预览和标注示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数据集内容。 该数据集的下载地址为“download.csdn.net/download/2403_88102872/90058809”,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地址下载数据集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
2025-07-10 16:00:09 1.04MB 数据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