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E 8u261 is the latest release for the Java SE 8 Platform JDK1.8 64位 Windows 官方正式版(jdk-8u261-windows-x64)
2025-08-12 11:33:20 164.22MB JDK1.8 Java
1
中文版的C#本质论,无论是入门还是深入了解,都是很有用的
2025-08-12 11:26:58 176.22MB
1
ARM处理器是一种16/32位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由ARM公司设计,然后授权给各半导体厂商生产,它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嵌入式处理器。 本书分14章对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和开发工具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其中包括ARM体系介绍、ARM程序设计模型、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RM C/C++语言程序设计、ARM连接器的使用、ARM集成开发环境CodeWarrior IDE的介绍及高性能的调试工具ADW的使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一些典型的基于ARM体系的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技术。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掌握开发基于ARM的应用系统的各方面的知识。 本书既可作为学习ARM技术的培训材料,也可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2025-08-12 11:26:57 9.54MB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杜春雷.pdf
1
(KELM+SHAP)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SHAP可解释性分析的回归预测模型 1、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模型复杂度的不断攀升使得决策过程的可解释性成为研究热点。模型如何做出决策、判断依据的合理性以及特征依赖状况等问题,都亟需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答。在此背景下,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凭借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解释能力应运而生。​ 2、SHAP 构建于博弈论中的 Shapley 值概念,能够为任意机器学习模型提供局部与全局的解释。其核心思想是将模型预测值分解为每个特征的贡献之和,通过计算特征加入模型时对预测结果的边际贡献,量化各特征对最终决策的影响程度。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揭示模型对单一样本的决策逻辑,还可以从整体层面分析模型对不同特征的依赖模式,识别出被过度依赖或忽略的关键特征。​ 3、相较于传统机理模型受困于各种复杂力学方程,难以平衡预测精度与可解释性的局限,采用机器学习和与 SHAP 的混合建模框架,实现了预测性能与解释能力的有机统一。该框架在保障回归模型高精度预测的同时,利用 SHAP 的特征贡献分析能力,将模型的决策过程以直观且符合数学逻辑的方式呈现,为模型优化与决策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望在多领域复杂系统建模中发挥关键作用。 代码解释: 1.本程序数据采用FO工艺数据库,输入特征为:涵盖膜面积、进料流速、汲取液流速、进料浓度及汲取液浓度。 2.无需更改代码替换数据集即可运行!!!数据格式为excel! 注: 1️⃣、运行环境要求MATLAB版本为2018b及其以上【没有我赠送】 2️⃣、评价指标包括:R2、MAE、MSE、RPD、RMSE等,图很多,符合您的需要 3️⃣、代码中文注释清晰,质量极高 4️⃣、赠送测试数据集,可以直接运行源程序。替换你的数据即
2025-08-12 11:26:09 24KB SHAP KELM
1
c#开发的必备书,绝对好东西,不过是英文的,可以慢慢看,不过由于大小问题,我没有将第三版放在上面,可以找我要QQ609210276
2025-08-12 11:25:32 7.94MB
1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知识点: 标题中提及的“热阻网络模型”是一种热分析工具,用于研究热在固体材料中的传导。在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热阻网络模型常被用来模拟集成电路(IC)中的热行为,特别是在三维集成电路(3D IC)中,热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热阻网络模型将复杂的热传导系统简化为由热阻元件构成的网络,通过这些热阻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热流的分布情况。 文件描述中提到的“高导热通路”(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Path,简称HTCP)是3D IC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由热TSV(Through-Silicon Via,即贯穿硅通孔)、热线以及微凸点构成。热TSV是一种垂直贯穿整个硅晶片的导电孔,它能够显著提高芯片间的连接密度,并且在热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热线则是在层间提供热导通路径的导线,而微凸点则用于芯片间的互连。 描述中还提到了3DIC的热管理系统,它主要可以分为层内热点和层间热点两个子系统。层内热点指的是由有源器件及其互连层构成的热点,而层间热点则是指通过焊球导入高热流密度造成的“赝热点”。这些热点的热分析对热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层间热点中,由于层间介质的低热导率,热量传递到下层时会出现严重的热问题。 在内容部分,文章的作者皮宇丹、金玉丰、王玮在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阻网络的简化计算方法,用于计算高导热通路中的热阻。这种计算方法特别针对了T-TSV和T-wire的热特性,通过将各个部分的热阻网络模型单独计算后,再整合这些结果来分析整个高导热通路的热特性。文章最后通过实际仿真结果与简化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具有不超过3%的计算偏差,证明了其高精确度。 这种简化计算方法在微电子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3D IC集成度高,热管理复杂,传统的热分析方法往往过于复杂和耗时,而简化计算方法能够提供快速且精确的热分析结果,对于IC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帮助。这种计算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推动三维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并可能对微电子封装的热分析标准产生影响。 文章还提到了中图分类号TN305.94,该分类号属于微电子学领域,表明该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微电子学中热管理相关的技术细节。关键词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焦点,包括微电子学、高导热通路、热阻网络、TSV等。 热阻网络模型在高导热通路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对于理解三维集成电路的热行为和改善其热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热阻网络模型的简化计算,不仅可以快速评估3D IC设计中的热特性,还可以为热相关的可靠性分析和散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25-08-12 11:24:45 1.2MB 微电子学
1
32位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与调试。作者张嵛
2025-08-12 11:20:12 35.92MB 设计与调试
1
《uCOS-III与FreeMODBUS的融合应用详解》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通信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uCOS-III和FreeMODBUS这两个核心组件,以及它们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协同工作。 uCOS-III,全称为Micro C/OS-III,是法国Micrium公司开发的一款广泛应用的实时操作系统。它以其高效、可扩展和可固化的特点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uCOS-III提供了基于优先级的调度机制,确保了任务之间的及时响应,特别适合对时间敏感的嵌入式应用。其主要特性包括任务管理、内存管理、信号量、消息队列、事件标志组、定时器等,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系统服务。 FreeMODBUS,是一款开源的MODBUS通信协议实现,MODBUS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工业通信协议,用于设备间的串行通信。FreeMODBUS支持MODBUS RTU和TCP两种模式,提供主站和从站功能,允许不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MODBUS协议简单且可靠,是许多自动化和物联网设备首选的通信标准。 当将uCOS-III与FreeMODBUS结合时,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具备强大通信能力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可以在uCOS-III上创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负责不同的功能,如数据采集、处理和MODBUS通信。通过任务调度,保证了在多任务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利用FreeMODBUS,系统可以轻松地与其他MODBUS兼容设备进行交互,实现设备间的控制和数据交换。 在具体应用中,例如在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系统中,uCOS-III可以作为中央控制器,管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任务,而FreeMODBUS则负责与远程仪表、PLC或其他控制器进行通讯,传递测量值、控制指令和状态信息。这种组合不仅简化了系统设计,还降低了开发成本。 在实现过程中,开发者需要将FreeMODBUS的源代码集成到uCOS-III的工程中,并根据需求配置MODBUS主站或从站模式。同时,需要考虑uCOS-III的内存管理机制,合理分配和释放FreeMODBUS所需的工作内存。此外,还需要对错误处理和中断服务进行适当的封装,确保在异常情况下系统的稳定运行。 uCOS-III和FreeMODBUS的结合,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实现了高效的实时操作和可靠的通信能力。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两个组件的原理及应用,开发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
2025-08-12 11:15:27 8.33MB uCOS-III FreeMODBUS
1
《QGroundControl 4.2.3:在Windows上使用Qt5.15与Visual Studio 2019的编译指南》 QGroundControl是一款强大的地面控制站软件,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地面机器人和其他无人系统。版本4.2.3是其一个重要里程碑,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稳定性改进。在Windows平台上,为了进行自定义编译和优化,开发者通常选择使用Qt框架,特别是Qt5.15版本,因为它提供了良好的跨平台支持和丰富的API。同时,Visual Studio 2019作为Microsoft的旗舰级IDE,以其强大的C++开发工具和调试能力,成为Windows开发者的首选。 编译QGroundControl 4.2.3需要确保系统已经安装了Qt5.15的开发环境,包括头文件、库文件以及对应的构建工具。Qt的安装应包含所有必要的模块,特别是Qt Multimedia、Qt SerialPort、Qt位置(Location)和Qt QML,这些都是QGroundControl运行所必需的。 接下来,安装Visual Studio 2019,确保在安装过程中选择了C++桌面开发工作负载,这将包含MSVC编译器和构建工具链。同时,安装CMake构建系统,它是跨平台的自动化构建工具,用于生成项目构建系统,可以很好地与Qt和Visual Studio集成。 在源代码准备阶段,你需要从QGroundControl的官方仓库获取4.2.3版本的源代码。解压后的文件夹名称为“qgroundcontrol-4.2.3”,包含了所有源代码、资源文件和配置脚本。 然后,创建一个新的CMakeLists.txt文件,或者在项目根目录中找到现有的CMake配置。这个文件用于描述项目结构、编译选项和依赖关系。确保设置正确的Qt版本路径,指向Qt5.15的安装目录。同时,指定生成Visual Studio 2019的解决方案文件。 执行CMake,它会根据CMakeLists.txt生成VS2019的工作区文件。在命令行中,使用以下命令: ``` cmake -G "Visual Studio 16 2019" -A x64 -DQT_QMAKE_EXECUTABLE= ``` 这里 `` 是你的Qt安装路径下的qmake可执行文件,`` 是QGroundControl源代码的路径。 完成配置后,打开生成的.sln文件,在Visual Studio中编译项目。QGroundControl包含多个模块和组件,可能需要编译一段时间。确保没有编译错误或警告,如果有,检查配置和依赖项是否正确。 成功编译后,你将在项目输出目录下找到QGroundControl的可执行文件。运行它,你可以测试编译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此外,编译自定义版本的QGroundControl允许开发者进行深入的定制和调试,以适应特定的硬件平台或任务需求。 QGroundControl 4.2.3在Windows上的Qt5.15和Visual Studio 2019编译流程涉及安装依赖、获取源码、配置CMake、生成项目和编译执行。这是一个涉及多步骤的过程,需要对Qt、CMake和Visual Studio有基本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开发者不仅可以获得一个定制化的地面控制站,还能深入了解QGroundControl的内部工作原理。
2025-08-12 11:14:10 54.45MB windows qgroundcontrol qml
1
### 插补和刀补计算原理 #### 一、插补技术概述 插补技术作为数控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在实现精密加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指数控系统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如直线起点、终点坐标,圆弧圆心、起点、终点坐标、进给速度等),通过特定算法自动生成一系列坐标数据,以实现对各坐标轴进行精确控制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加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平滑性,还能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 二、插补的定义与分类 ##### 1. 定义 插补可以理解为一种数据密集化的过程,即通过数学模型(如直线、圆弧、二次曲线、螺旋线、自由曲线等)和算法,将输入的有限坐标点之间“填补”更多的中间点,以达到平滑加工路径的目的。这一过程中,要求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较小的误差以及较高的精度和速度均匀性。 ##### 2. 分类 插补技术可以根据其实现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 **基准脉冲插补(脉冲增量插补)**:这类插补技术主要用于较早期的数控系统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方法包括逐点比较法、数字脉冲乘法器、数字积分法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硬件来实现,适用于简单的直线和圆弧插补。 - **数据采样插补**: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插补方法,通常在现代计算机数控(CNC)系统中采用。它通过软件算法在单位时间内生成所需的坐标点,从而实现更复杂的曲线插补。 #### 三、逐点比较法详解 逐点比较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插补方法,特别是在直线插补方面有着很高的精度。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步骤。 ##### 1. 基本原理 逐点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地比较刀具当前位置与理想加工路径之间的偏差,并根据这个偏差调整刀具的移动方向,以逐步减小偏差。该方法的最大偏差不会超过一个脉冲当量(通常是微米级),因此可以确保加工精度。 ##### 2. 算法流程 - **偏差判别**:首先确定当前点相对于理想加工路径的位置关系(上方、下方或正好位于路径上)。 - **坐标进给**:根据偏差判别的结果,决定下一个脉冲是沿X轴还是Y轴移动。 - **新偏差计算**:移动后重新计算偏差值。 - **终点比较**:检查是否到达终点。如果未到,则重复以上步骤;如果已到,则结束插补过程。 #### 四、刀具半径补偿 除了插补技术外,刀具半径补偿也是数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在实际加工中,由于刀具半径的存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补偿,可能会导致加工尺寸与设计尺寸不符。因此,需要在编程时考虑刀具半径的影响,通过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来修正加工路径,确保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 ### 结论 插补技术和刀具半径补偿是数控加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插补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能显著提升加工精度。未来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插补方法将会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以适应更高精度和更复杂形状的加工需求。
2025-08-12 11:12:41 729KB 插补和刀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