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直流伺服控制技术及其系统设计。老书,但是很经典。
2019-12-21 20:14:47 13.04MB 直流伺服控制
1
包含: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及原理、电压型PWM整流器、VSR电流控制技术(直接电流、间接电流控制)、空间矢量控制、并网控制策略(LCL滤波器设计)、其他控制策略、电流型的PWM整流器的建模及控制、PWM整流器中的锁相环技术、PWM整流器的应用(HPFR、SVG、APF、UPFC、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并网)
1
浙江工业大学期末简答与填空复习指导,同时也是计算机控制一书的经典总结!
2019-12-21 20:04:33 565KB 计算机控制技术
1
模糊控制技术在双容水箱液位中,大家快来下哦。榀呵。
1
华中科技大学教材,陈坚教授佳作,学习电源的绝佳入门教材
2019-12-21 19:56:32 14.27MB 电力电子 电源
1
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于海生(第2版)习题详解答案
2019-12-21 19:54:44 725KB 微型计算机
1
青岛大学《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首批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有着优越的教学条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9-12-21 19:52:04 4.55MB 于海生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件 PPT
1
PTT文档介绍FOC电机控制技术,包含了针对dspic的控制说明,可清楚的了解永磁同步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动原理。
2019-12-21 19:49:58 3.18MB FOC 电机 永磁同步 直流无刷
1
### 基于PWM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特性的研究 ####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PWM技术以提高控制精度的方法。 #### 关键词 电液比例阀;PWM技术;控制精度 #### 引言 电液比例阀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元件,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精确地调节液体流动的方向、速度和压力等参数。PWM控制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在电液比例阀的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一、电液比例阀的结构及控制器特点 1. **结构特征**:电液比例阀通常采用螺管式比例电磁铁进行控制,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控制阀芯的位置,进而调节液体的流向和流量。其核心在于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2. **控制器特点**: - **快速性**:PWM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响应速度,使得阀体能够更快地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 - **减少滞环效应**:通过PWM技术产生的脉冲信号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滞环和摩擦滞环,提高控制精度。 - **提高抗干扰能力**:PWM信号本身包含的脉动量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二、电液比例阀线圈的电流模型 1. **PWM信号原理**:PWM信号是一种周期固定、脉冲宽度可调的矩形波信号。通过调整脉冲的宽度(即占空比),可以控制比例阀线圈中的电流大小,进而控制阀芯的位置。 2. **模型分析**:当PWM信号的占空比从0变化到100%时,平均电流可以从0变化到最大值。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占空比和线圈电阻的大小,可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3. **仿真结果**:当PWM信号的周期与阀芯响应时间的比例适当时,可以确保比例阀电流保持稳定。仿真结果显示,随着PWM周期与阀芯时间参数比值的减小,电流与占空比之间的关系更加线性。 #### 三、基于PWM控制的电液比例阀的流量特性曲线 1. **流量特性**:电液比例阀的流量特性是指在不同占空比下,通过阀门的流量与占空比之间的关系。当占空比较小时,可能存在流量不连续的现象,这是因为此时阀芯位置的变化不够连续。 2. **优化方案**: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和频率,以及在线圈上增加适当的电阻来优化控制策略,从而获得更加平滑的流量特性曲线。 #### 四、结论 基于PWM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通过对PWM信号的精确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液比例阀的流量特性,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更高级别的PWM控制算法,以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广泛的工业应用。 ---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WM控制技术的电液比例阀的结构特点、电流模型以及流量特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电液比例阀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019-12-21 19:49:11 113KB
1
本书作者是韩京清,本书是自抗扰领域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拜读! 自抗扰控制器技术,是发扬PID控制技术的精髓并吸取现代控制理论的成就,运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和综合中探索而来的,是不依赖被控对象精确模型的、能够替代PID控制技术的、新型实用数字控制技术。
2019-12-21 19:49:05 35.89MB 自动化 自抗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