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 工具栏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按钮失效。这是一个在每次编译时很容易被带进的BUG。原因在于当把windows的版本设为0x0500时,vc会默认兼容 NT 4.0,这是这个BUG的根本来源; 编译选项设置不当,导致的ole版本gvim输入法光标不能跟随; 一些网友反映的关于输入法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带ole的gvim版本固有的,大家可以使用带有ole版本的gvim,这样输入法窗口不能跟随光标、highlight cursorIM 不起作用、从编辑模式转到命令模式输入法不能自动关闭等等问题,就没有了。 从 7.2.40 开始,修改了官方默认的vc Makefile,添加了vc 2008 express 优化选项,使编译连接后的可执行文件更小更快; 把官方的关于更新的说明文件 README 一起放入到了压缩包里; 从 7.2.42 开始不再提供不带 OLE 的 gvim; 从 7.2.42-p2 开始,在Intel(R) C/C++编译器的30天试用期内,用Intel(R) C/C++ 编译器编译 gvim; 安装方法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gvim for win32,则将压缩包里的gvim.exe(支持OLE)和vim.exe(不含图形界面)复制到 gvim 的安装目录,覆盖相应的文件即可。 如果没有安装gvim for win32 ,请去www.vim.org下载gvim for win32,然后安装; 7.2.6 版本的补定是给scripts.vim打的,安装时要用压缩包里runtime/scripts.vim覆盖 $VIM/vim72 目录里的同名文件。 注意事项 首先安装YaHei Consolas Hybrid字体; 如果你在 gvim 的命令行上设置字体,enc设置必须是cp936。如果enc设置不是cp936,你将不能在gvim的命令行上使用set guifont和set guifontwide来设置名字中含有中文的字体,比如,enc为 utf-8,下面的命令是无效的: :set guifont=新宋体:h10 gvim会提示找不到字体。但是enc的设置不会影响设置字体名字是英文的字体: :set guifont=MingLiu:h10 这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如果你在_vimrc文件或_gvimrc文件中设置字体,则这两个文件必须是cp936编码的。如果不是,和第一种情况一样,不能设置名字中含有中文的字体; 压缩包里有一个设置好的cp936编码的_vimrc 文件; 去掉了对 windows NT 4.0 的支持; 需要使用微软雅黑和 consolas 字体搭配的,请到网上寻找微软雅黑和 consolas 字体的混合字体 YaHei Consolas Hybrid 。压缩包里的 _vimrc 设置的是这个字体。 声明 这些缺憾有待进一步的工作以消除,并尽快发布修改后的源代码。 联系方式 有任何问题,请写邮件到 rubble@126.com
2025-08-04 20:28:23 1.51MB windows win32 gvim vim
1
Android平台高通相机camera CamX架构的Remosaic算法node设计过程,可以参考设计其他camx node设计。Remosaic算法在手机摄像头中扮演关键角色,它将Quadra CFA的信号转换为标准Bayer阵列,使得高像素和大像素可以在同一传感器上共存。通过对图像的remosaic处理,实现全尺寸输出,提升图像清晰度。 在Android平台的高通相机camera CamX架构中,Remosaic node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主要涉及到图像处理领域中的色彩滤波阵列(Color Filter Array,简称CFA)信号转换。Remosaic算法的核心任务是从Quadra CFA(四向色彩滤波阵列)的信号中重建出标准Bayer阵列的图像数据,这一点对于实现高像素和大像素在同一传感器上共存至关重要。 在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应用中,Quadra CFA常被用来捕捉图像信息,它的每个像素点只记录一种颜色的信息,从而需要通过Remosaic算法来转换和恢复出完整的彩色图像。这个过程涉及到复杂的数学运算,需要算法节点(node)在CamX架构中准确高效地执行。Remosaic node的设计不仅包括了算法的实现,还包括了其在CamX架构中的集成和优化。 设计Remosaic node的过程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需要对Quadra CFA的结构和特点有深入的理解,这对于后续算法的开发至关重要。接着,工程师需要设计算法,使其能够从CFA的原始信号中提取出足够的信息,并转换成标准的Bayer模式。这个转换过程需要考虑到色彩插值、噪声抑制和细节保留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最终输出图像的高质量。 在完成算法设计后,将Remosaic node集成到CamX架构中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CamX架构是高通公司专为移动平台设计的相机处理架构,它允许开发者将多个处理节点串联起来形成图像处理管线。每个node在架构中都有明确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处理功能。因此,在集成Remosaic node时,需要确保它与其他节点的兼容性和协同工作能力,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流控制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Remosaic node的设计还涉及到性能优化,以适应移动设备的功耗和处理能力限制。通过算法优化、代码优化、硬件加速等手段,可以在不牺牲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从而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此外,由于Remosaic node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CamX架构中的其他节点(如Demosaic、HDR、WDR等)相配合,共同完成图像的高动态范围、色彩还原、图像稳定等功能。因此,对Remosaic node的设计和优化,还需要有全局视角,考虑到整个图像处理管线的协同效应。 Android平台高通相机camera CamX架构中的Remosaic node设计,是确保手机摄像头高像素和大像素共存、全尺寸输出和图像清晰度提升的关键。其设计过程不仅需要深入理解Quadra CFA的特点,还需要综合考虑算法实现、架构集成、性能优化以及与其他节点的协同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对Remosaic node的精心设计与优化,可以显著提升移动设备的摄影体验,满足用户对于高质量照片的需求。
2025-08-04 14:39:07 8KB camx camera
1
**C# MVVM架构简介** MVVM(Model-View-ViewModel)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尤其在开发WPF、UWP和Xamarin等基于.NET Framework的桌面应用或移动应用时广泛应用。该模式源自经典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但更侧重于解耦视图(View)和业务逻辑(Controller)。 在C# MVVM架构中,有三个核心组件: 1. **Model(模型)**:这部分主要负责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交互,封装了应用程序的数据模型。 2. **View(视图)**:视图是用户界面,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它通常由UI元素如按钮、文本框、窗口等组成。在C#中,这可能是XAML文件,用于定义界面布局和外观。 3. **ViewModel(视图模型)**:视图模型作为模型和视图之间的桥梁,它包含了业务逻辑并提供了数据绑定到视图的属性和命令。ViewModel还实现了INotifyPropertyChanged接口,当属性值改变时,可以通知视图进行更新。 **简单实例** 一个简单的C# MVVM应用可能包含以下部分: - **Model类**:例如,一个名为`Person`的类,包含`Name`和`Age`属性,可能还有获取或设置这些属性的方法。 ```csharp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 public int Age { get; set; } } ``` - **ViewModel类**:如`MainViewModel`,它公开`Person`对象的属性,并可能包含操作`Person`的命令。 ```csharp public class MainViewModel : INotifyPropertyChanged { private Person _person; public Person Person { get => _person; set { if (_person != value) { _person = value; OnPropertyChanged(nameof(Person)); } } } public event PropertyChangedEventHandler PropertyChanged; protected virtual void OnPropertyChanged(string propertyName) { PropertyChanged?.Invoke(this, new PropertyChangedEventArgs(propertyName)); } // 命令示例 public RelayCommand SaveCommand { get; } private void OnSaveExecute() { // 保存Person数据到数据库或执行其他业务逻辑 } } ``` - **View**:在WPF中,XAML文件定义了用户界面,并将控件绑定到ViewModel的属性。 ```xml
2025-08-03 10:39:23 106KB
1
AntSK功能介绍 基于.Net8+AntBlazor+SemanticKernel 打造的AI知识库/智能体 核心功能 语义内核 (Semantic Kernel):采用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准确理解、处理和响应复杂的语义查询,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信息检索和推荐服务。 内存内核 (Kernel Memory):具备持续学习和存储知识点的能力,AntSK 拥有长期记忆功能,累积经验,提供更个性化的交互体验。 知识库:通过文档(Word、PDF、Excel、Txt、Markdown、Json、PPT)等形式导入知识库,可以进行知识库问答。 GPTs 生成:此平台支持创建个性化的GPT模型,尝试构建您自己的GPT模型。 API接口发布:将内部功能以API的形式对外提供,便于开发者将AntSK 集成进其他应用,增强应用智慧。 API插件系统:开放式API插件系统,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或服务商轻松将其服务集成到AntSK,不断增强应用功能。 .Net插件系统:开放式dll插件系统,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或服务商轻松将其业务功能通过标准格式的代码生成dll后集成到AntSK,不断增强应用功能。
2025-07-31 09:33:25 235.55MB .net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高清图片资源。但是,获取这些图片资源并不总是那么简单直接。有些网站出于版权保护或技术限制的原因,对图片的下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针对这一问题,浏览器插件应运而生,它能够帮助用户轻松下载任意网站上的高清图片。 浏览器插件是一种小型软件程序,可以增强浏览器的功能或提供定制的浏览体验。它可以直接在用户的浏览器中运行,并且安装后通常只需点击一次即可激活。这些插件设计灵活多样,从简单的用户界面定制到复杂的功能扩展都可以实现。在本例中,这款插件的目的是突破网站对图片下载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图片下载服务。 提到的浏览器插件支持在Chrome浏览器上使用,这表明它可能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Chrome浏览器因其速度快、界面简洁、扩展性强等优点,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而Java语言作为一种跨平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良好的兼容性,适合用于开发需要网络通信的浏览器插件。 这款插件的工作原理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步骤:用户在Chrome浏览器中安装该插件,并在需要下载图片的网页上激活它。插件随后会分析网页代码,查找图片的链接。这通常需要对HTML和JavaScript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图片往往是通过这些技术嵌入到网页中的。在找到图片的URL后,插件可能会绕过网页中可能存在的下载限制,直接从源头下载图片。由于大多数现代浏览器都具备下载管理器,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保存这些图片到本地计算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下载网页上的图片听起来很便捷,但是用户在使用这款插件时也应该注意版权和隐私的问题。不同网站对图片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定,有的图片是受版权保护的,用户在下载和使用这些图片前应确保自己拥有相应的权利或图片是在合理使用范围内。此外,下载图片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用户需要警惕插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这款插件的普及程度和用户评价也将直接影响其受欢迎程度。如果它能够稳定运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且在用户界面设计上考虑到用户体验,那么它很可能成为喜爱高清图片的用户群体中的热门工具。 这款浏览器插件解决了用户在浏览网页时下载高清图片的难题,特别是在版权和网站限制较为严格的环境下。通过便捷的操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获取和使用网络资源。然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应保持警惕,尊重版权并注意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
2025-07-30 10:22:49 2KB chrome java
1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不断推动着创新的浪潮。其中,MaixCam作为一款集成了高效硬件与智能软件的设备,其在控制舵机算法方面有着独特的应用。控制舵机算法通常用于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监控设备等多个领域。在使用MaixCam进行这类操作时,算法的有效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首先需要确保硬件部分的搭建是稳固可靠的,包括舵机本身以及必要的连接部件。一旦硬件基础搭建完毕,接下来便涉及到软件层面。使用MaixCam作为控制中心,用户需要熟悉其搭载的操作系统和编程环境,以便顺利编写控制算法。 在编写控制算法时,开发者可以利用MaixCam提供的API接口,通过编程实现对舵机的精确控制。这一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多种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具体取决于MaixCam所支持的编程环境。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需要考虑到舵机的具体型号、参数以及其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对于舵机控制算法而言,二维云台人脸跟踪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应用示例。在这种应用场景中,MaixCam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控制中心,而是通过其内置的视觉处理能力,实现人脸的实时识别与跟踪。这需要算法能够实时处理图像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转化为舵机的转动指令,从而实现对二维云台的精准控制,使得摄像头始终聚焦于目标人脸。 在这个过程中,算法需要处理多个层面的问题。图像识别算法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画面中识别人脸,这通常依赖于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在人脸被成功识别后,算法还需要通过预设的逻辑判断,计算出云台需要转动的角度,以实现跟踪效果。此外,为了保证跟踪的平滑性与连续性,算法还需要实时反馈调整,处理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迟或偏差。 为了方便更多开发者和爱好者使用MaixCam,相关社区和论坛中会分享许多好工具和经验,其中不乏一些简化操作、便于使用的预编译软件包。这些资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创意的实现和项目的开发上,而不是被复杂的编程过程所困扰。通过利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更快地搭建起原型系统,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总结以上信息后,我们可以得出,MaixCam结合控制舵机算法在二维云台人脸跟踪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目标人脸的精准跟踪。对于开发者而言,理解MaixCam的操作系统和编程接口是实现控制算法的基础。而社区和论坛中分享的工具,则为开发者的快速入门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25-07-30 09:22:46 2KB
1
【智能排队叫号系统】让你告别漫长等待! **大屏幕投屏** - **功能概述**:把电脑屏幕“飞”到大屏幕上,信息一目了然!使得信息更加直观地展示给所有在场人员 快来体验科技带来的便捷吧~。 -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向公众展示实时排队状态、当前处理进度等情况的场所,比如医院、银行等。 **微信扫码取号** 二维码扫一扫,轻松加入排队大军! 不用排队也能心中有数~ - **功能概述**:提供一个二维码供用户扫描以加入等待队列,简化了传统手动登记的过程。 - **安全措施**:可以设置每个微信号每天只能取一次号,防止重复领取;同时也可以限制同一设备短时间内多次尝试登录。 **现场手动取号** 没手机?没关系!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帮你搞定一切! - **适用对象**:主要面向没有智能手机或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自行完成线上操作的人群。 **个性化配置** 时间、人数、提醒...你的排队你做主! 人数限制、语音提醒次数、是否允许跳号、是否需要填写信息、到号提醒...统统可以调!
2025-07-29 21:10:59 16.98MB 源码
1
示例程序是由PB9.0开发的,通过调用一个dll文件(一并提供在资源包中),生成二维码的bmp图片. 支持中文,英文,复杂的全角半角等文字场景. 代码很简单,效率很高很方便. 输入参数共3个:1)需要生成二维码的字符串;2)保存到的全路径文件名,例如:D:\myQR\001.bmp; 3)精度,0-3级,0为最低,3级最高,精度越高,二维码的图片就显得越复杂一些。
2025-07-27 19:17:49 48KB
1
本资源是用Matlab绘制风羽图的程序,使用了m_map绘图库,支持在投影坐标系下进行制图,可以加载边界和其他地学要素,压缩包中有测试数据以供使用,如果需要了解更多m_map绘图的内容,可以参考系列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339605/article/details/139704725].
2025-07-24 14:07:57 74.83MB matlab绘图
1
《D3D8劫持与CRC校验:深入解析与硬件断点调试》 D3D8,全称为Direct3D 8,是微软开发的一种图形API,用于处理3D图形渲染。在游戏开发和逆向工程领域,D3D8劫持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用于监控或修改游戏中的特定行为。当开发者需要对游戏中的某些函数调用或内存位置进行调试时,劫持技术便派上了用场。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错误检测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的校验和来判断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在游戏反作弊系统或者保护机制中,CRC校验通常用于验证程序代码或资源的完整性。如果尝试修改游戏内容,CRC校验通常会检测到并导致异常。 硬件断点是调试器中的一种高级功能,允许在特定内存地址处设置断点。不同于软件断点(修改指令代码实现),硬件断点直接利用CPU的硬件支持,可以在不改变原始指令的情况下实现暂停执行。硬件断点的优势在于其不易被目标程序察觉,因此在调试异常或者绕过CRC校验时尤为有效。 在D3D8劫持中,通过设置硬件断点,开发者可以精确地捕获到游戏关键操作的时刻,而不会触发常规的CRC校验检查。这使得在调试过程中,即使游戏有强大的防篡改机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调试和分析。 本资源包"**d3d8thk**"可能包含一个D3D8的钩子库或者工具,用于实现D3D8的劫持。这个工具可能已经实现了硬件断点的功能,允许用户在不触动CRC校验的情况下进行调试。然而,使用这类工具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特别是对D3D8接口和调试技巧的理解。 对于初学者,理解D3D8的工作原理,熟悉DirectX API的使用,以及学习如何设置和管理硬件断点,是深入研究D3D8劫持的关键步骤。此外,了解CRC校验的算法和实现,以及如何在编程中避开或欺骗CRC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D3D8劫持结合硬件断点调试,为游戏逆向工程和调试提供了强大手段,但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下载提供的资源,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在游戏开发和调试领域的技能。
2025-07-22 13:43:50 11.64MB D3D8劫持 CRC校验 硬件断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