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SP3) 企业版 绿色版,解决部分电脑无法安装数据库的问题 由于SQL Server 安装对电脑环境要求很高,有些电脑安装一半断电或者提示错误都会导致数据库无法继续安装。只能重装系统。 使用该绿色版直接双击安装,只保留基础文件,脱离.net框架(其实引擎本身是VC++2005不需要.net框架). 目前支持XP及以上的所有系统,不分32位和64位(引擎是x86版本)。 管理工具目前只支持简单的管理,需要复杂的管理需要下载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 RTM - Management Studio Express 管理工具: https://www.microsoft.com/zh-CN/download/details.aspx?id=22985
2025-05-09 23:31:10 29.06MB SQLServer 2008 Enterprise
1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于任何编程语言来说,理解和掌握它们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Java开发者。这本书“数据结构与算法经典问题解析-Java语言描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通过具体的Java代码实现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数据结构**: - **数组**: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一系列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可以通过索引访问。 - **链表**:在链表中,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不需连续的内存空间。 - **栈**: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 - **队列**: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适用于处理等待执行的任务。 - **树**:非线性数据结构,每个节点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如二叉树、AVL树、红黑树等。 - **图**:由节点和边构成,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图搜索算法。 - **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快速查找和插入数据,实现O(1)的平均时间复杂度。 2. **排序与查找算法**: - **冒泡排序**:简单的交换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 - **选择排序**:每次找到未排序部分最小(大)元素放至正确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n^2)。 - **插入排序**:将未排序元素逐个插入到已排序部分,时间复杂度为O(n^2)。 - **快速排序**:基于分治策略,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 **归并排序**:也是分治策略,将子序列归并,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 **二分查找**: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log n)。 3. **递归与动态规划**: - **递归**: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常用于解决分治问题,如斐波那契数列。 - **动态规划**:通过将原问题分解成子问题并存储子问题的解,避免重复计算,如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等。 4. **图算法**: - **深度优先搜索(DFS)**:从一个节点出发,尽可能深地搜索图的分支。 - **广度优先搜索(BFS)**:从根节点开始,一层一层地搜索所有节点,常用于找最短路径。 - **Dijkstra算法**: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计算图中一个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 - **Floyd-Warshall算法**:求解所有节点间的最短路径,适合所有边权非负的图。 5. **字符串算法**: - **KMP算法**:处理模式匹配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回溯。 - **Manacher's Algorithm**:解决在线查找字符串中最长回文子串的问题。 - **Rabin-Karp滚动哈希**:用于字符串查找,利用哈希减少比较次数。 6. **堆**: - **最大堆**和**最小堆**:维护一个具有特定性质的完全二叉树,常用于优先队列。 - **堆排序**:利用堆的性质进行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7. **贪心算法**: - 贪心策略:在每一步选择局部最优解,期望整体达到全局最优,如霍夫曼编码。 8. **分治算法**: - **Strassen矩阵乘法**和**Coppersmith-Winograd算法**:优化矩阵乘法的计算复杂度。 - **Master Theorem**:用于分析分治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9. **回溯法**: - 用于解决约束满足问题,如八皇后问题、N皇后问题、数独求解等。 通过阅读“数据结构与算法经典问题解析-Java语言描述”,读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还能了解到如何用Java实现这些算法,从而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理解Java编程并希望提升自己技术能力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资源。
2025-05-08 13:24:11 97.16MB java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直齿轮热弹耦合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与实现。针对齿轮在高温高转速环境下因摩擦生热引起的热变形及其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文中首先阐述了齿轮参数、润滑油参数的设置方法,接着描述了如何将齿轮动力学方程和热传导方程耦合求解,采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作为求解器,并引入温度阈值判断以应对润滑失效情况。此外,还展示了仿真结果的可视化,如齿面接触压力热力图和摩擦系数曲线,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输入参数来优化仿真效果。 适合人群: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齿轮传动系统在极端工况下性能表现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齿轮在高温高转速条件下工作性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主要目标是帮助工程师预测和预防齿轮因热变形导致的失效问题,提高设备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注意事项,便于读者理解和复现实验。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网格划分密度、温度系数的选择等。
2025-05-08 10:18:40 462KB
1
这是一本忖门解答C语言编程常见问题的著作。书中所覆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并附有大量鲜明的例子。
2025-05-07 23:58:49 7.99M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TDCA算法在自行采集的数据上效果不佳的原因,从数据采集、实验范式设计、数据预处理及算法应用与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数据采集方面包括电极接触不良、设备差异、采样率不合适和实验环境干扰;实验范式设计方面涉及刺激参数不合适和试验设计不完善;数据预处理方面涵盖滤波处理不当与数据归一化问题;算法应用与优化方面则指出参数设置不合理、模型训练不足以及个体差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此外,还提及了数据标注错误和软件或代码实现问题的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脑机接口研究、神经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研究人员排查TDCA算法应用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②为优化TDCA算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③提高自行采集数据的质量和算法性能,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 阅读建议:读者应结合自身研究背景和实际情况,针对文中提到的各项问题逐一排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建议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不断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
2025-05-07 19:49:42 16KB 数据采集 脑电信号 SSVEP 算法优化
1
STM32G474 中包含了针对数字电源应用的高精度定时器(HRTIMER),客户在应用该定时器 产生 PWM 时,发现 PWM 的输出出现了“丢波”现象,本文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客户使用高精度定时器产生 PWM, 其 PWM 产生的配置如下,Master Timer 的 period event与 compare 1 event 分别作为 Timer A 与 Timer B 的复位源,Timer A 与 Timer B 产生的 180 度移相的 PWM 输出,EEV4 作为外部事件来触发 PWM reset, 并且使用 blanking 功能过滤发生在PWM set 点附近的 EEV4 事件,Timer compare 3 event 用来限制 PWM 的最大占空比,当 PWM周期内没有 EEV4 发生或是发生的时间点晚于 compare 3 事件时,Timer compare 3 event 将触发PWM reset。 ### 应用笔记LAT1167+STM32G474+HRTIME+PWM+丢波问题分析与解决 #### 1. 前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关于STM32G474微控制器在使用其内置的高精度定时器(HRTIMER)来产生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时所遇到的一个具体问题——即“丢波”现象,并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STM32G474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特别适合应用于数字电源控制等场合。该控制器配备有高级定时器模块HRTIMER,能够满足高精度PWM输出的需求。 #### 2. 问题描述 客户在配置HRTIMER用于产生PWM时,遇到了“丢波”的情况。具体配置如下: - **Master Timer**: - 工作模式:交错模式(Half mode) - Timer A 和 Timer B 的计数器重置触发源分别由Master Timer的周期事件(period event)和比较1事件(compare 1 event)提供。 - PWM 设置源和复位源:对于Timer A 和 Timer B,PWM的设置源同样分别为Master Timer的周期事件和比较1事件;而PWM的复位源则由Timer compare 3 event 和外部事件EEV4共同决定。 - **EEV4**(外部事件输入4): - 源:比较器1(COMP1)的下降沿 - 快速模式:重新同步模式(re-sync mode) - 过滤功能:从计数器重置/溢出到比较1期间的事件将被消隐(blanking) 这种配置的目的在于产生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PWM输出,并且通过外部事件EEV4来复位PWM,同时利用消隐功能避免在PWM设置点附近发生EEV4事件导致的错误触发。 #### 3. 问题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此配置能够成功地产生预期的PWM信号。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当外部事件EEV4接近PWM周期值发生时,会出现“丢波”的现象。具体来说,“丢波”是指在连续的PWM周期中,某一周期内的信号未能正确输出或输出时间异常缩短的情况。 **原因分析**: - 当外部事件EEV4接近PWM周期值发生时,它可能会与Timer compare 3 event触发的PWM复位冲突。这是因为两者都可能在接近PWM周期结束时触发PWM复位,从而导致实际的PWM输出时间异常缩短或者完全丢失。 - 另外,虽然配置中启用了消隐功能来避免在PWM设置点附近的EEV4事件触发,但由于EEV4事件与PWM设置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这可能导致消隐机制未能有效工作。 #### 4.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丢波”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消隐窗口**:通过增加消隐窗口的长度,确保EEV4事件不会在PWM设置点附近触发。这可以通过调整计数器重置/溢出到比较1之间的消隐区间来实现。 2. **优化外部事件触发逻辑**:考虑修改EEV4的触发逻辑,例如改变其触发条件或延迟触发时间,以避免其与Timer compare 3 event冲突。 3. **调整Timer compare 3 event的阈值**:通过调整Timer compare 3 event的触发条件,使其触发时间更早,从而减少与EEV4事件之间的冲突可能性。 #### 5. 结论 通过对STM32G474中HRTIMER产生的PWM信号出现“丢波”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参数调整的方法,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2025-05-07 14:16:07 1022KB stm32 HRTIMER
1
解决kettlePack连接mysql报 org.pentaho.di.core.exception.KettleDatabaseException: Error occurred while trying to connect to the database Driver class 'org.gjt.mm.mysql.Driver' could not be found, make sure the 'MySQL' driver (jar file) is installed. org.gjt.mm.mysql.Driver
2025-05-07 11:01:39 1.09MB MySql
1
公司里流行玩推箱子游戏,总共15关,可大家都被第11关难住了,一时没人能解,我写了个专门求解该问题的程序,只要把棋盘(0代表空闲,1代表阻碍物,2代表目标,3代表箱子on目标,4代表箱子,5代表worker)输入到txt文件中,修改加载的文件的代码位置,运行程序,不久就能给出计算结果,并以字符形式给出箱子的移动步骤。该程序纯属个人兴趣所为,现将其源代码公开,算是给同行们抛砖引玉吧
2025-05-07 08:25:56 31KB 源码
1
Jlink问题汇总的知识点详解: 1. Jlink调试概述: Jlink是 SEGGER 公司生产的一款调试仿真器,广泛用于基于ARM内核的微控制器,比如STM32的调试与烧录。它支持多种通信接口,包括JTAG和SWD(Serial Wire Debug)两种调试接口模式。JTAG模式需要使用五个引脚:JTMS、JTCK、JTDI、JTDO和JNTRST。而SWD模式仅需要两个引脚:SWDCLK和SWDIO。 2. MiniSTM32开发板与Jlink的兼容性问题: ALIENTEK的MiniSTM32开发板在设计时,部分IO口与JTAG模式的信号线共用了,这会导致在使用LCD或其它外设时,JTAG模式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特别是当涉及到LCD_D3、LCD_D4、PS_CLK、PS_DAT、KEY0和KEY1这些关键引脚时,需要在软件中适当配置,以避免冲突。 3. JTAG与SWD模式的选择: 当使用LCD时,推荐禁用JTAG模式,选择SWD模式。在SWD模式下,大部分功能都能正常使用,但会限制KEY0、KEY1和PS/2接口的调试。但需注意,程序中应保证SWD使能时间超过10毫秒,以允许Jlink正常下载和调试。 4. 常见Jlink问题及解决方案: - 无法找到器件问题(noSW-DP found):当出现SWD模式下无法找到器件时,可能是因为STM32的SWD模式被禁用,或者SWD使能时间不够。可以通过短接B0与V3.3,并使用Auto Clk功能来发现芯片。 - 下载失败问题(Flash Download failed):当出现无法进入调试模式时,可能是因为下载过程中的重试次数不足。解决方法可以包括确保SWD模式未被禁用,或者调整SWD使能时间。 - 无法进入调试模式问题(Cannot enter Debug Mode):这可能是由于在程序中错误配置了JTAG或SWD相关设置,导致调试器无法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此时需要检查程序中对调试接口的设置是否正确。 - 下载时出现错误(No Cortex-M SW Device Found):此问题可能是因为在尝试下载时,目标设备的调试接口没有正确使能。可以尝试先进行一次系统重置,再进行下载。 - 无法找到Jlink设备问题(No ULINK Device Found):当电脑无法识别Jlink设备时,通常需要检查USB驱动是否安装正确,或者检查Jlink连接是否稳定。 5. 实际操作建议: - 在使用Jlink进行开发时,确保正确选择了JTAG或SWD模式,并且该模式没有被程序中硬编码的设置所禁用。 - 确保Jlink调试器驱动程序是最新版本,以避免兼容性问题。 - 在开始下载或调试前,先进行系统复位,确保设备处于初始状态。 - 阅读开发板提供的手册和文档,了解开发板特定的IO口共用情况和限制。 - 使用Jlink时,如果遇到问题,首先检查开发板的JTAG或SWD接口连接情况,以及目标设备的程序设置。 总结:正确使用Jlink调试器进行STM32开发,关键在于理解不同调试模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式,并正确配置开发板与目标设备的硬件连接。同时,熟悉Jlink驱动安装和调试工具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仔细阅读错误信息,并结合开发板的硬件设计特点和程序状态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排查和解决。
2025-05-06 20:48:32 542KB jlink
1
本内容是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M奖资料,我们使用卡尔曼滤波,哈密顿路径,模拟退火算法等内容完成了题目的要求。这个压缩包包含我全部的代码,绘图等附件,分享给大家做一个M奖水平的参考。
2025-05-05 11:06:23 51.6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