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W Bluetooth测试指令参考1知识点详解 #### 一、概述 在《CMW Bluetooth测试指令参考1》文档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Rohde & Schwarz公司的CMW系列仪器进行蓝牙测试的相关指令与操作方法。这份文档对于蓝牙产品开发者、测试工程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二、入门指南 ##### 2.1 引言 本节简要介绍了文档的目的、适用对象以及CMW系列仪器的基本功能特点。CMW系列是专门用于无线通信测试的高性能仪器,支持包括蓝牙在内的多种无线技术标准。 ##### 2.2 安装 这一部分详细说明了如何安装CMW系列仪器所需的软件环境。安装过程可能涉及操作系统配置、驱动程序安装等多个步骤,确保所有必要的组件都已正确设置,以便后续的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 2.3 查找可用仪器 为了连接并控制CMW系列仪器,首先需要找到连接到计算机的设备。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通过USB或网络接口发现这些仪器,并确保能够与之建立通信链接。 ##### 2.4 初始化仪器会话 一旦发现了目标仪器,接下来就需要初始化一个会话来与之交互。这部分内容详细说明了如何创建会话、设置必要的参数等步骤,以便用户可以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测试。 ##### 2.5 简单SCPI通信 SCPI(Standard Commands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s)是一种标准化命令集,广泛应用于可编程仪器的远程控制。本节介绍如何使用SCPI命令与CMW系列仪器进行基本的通信操作,如发送命令、读取状态等。 ##### 2.6 错误检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情况。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如何进行有效的错误检查,以确保测试流程的准确性,并提供了一些常见错误的处理建议。 ##### 2.7 异常处理 除了常规错误之外,还可能遇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通信中断、硬件故障等。这部分介绍了如何设计合理的异常处理机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2.8 文件传输 有时候需要将数据文件上传至仪器或者从仪器下载文件。这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这种文件传输功能,包括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优化传输效率等方面的技巧。 ##### 2.9 二进制数据写入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测试,可能涉及到大量二进制数据的处理。这部分介绍了如何高效地向仪器写入这类数据,并提供了相关示例代码。 ##### 2.10 大数据传输及进度监控 当需要传输的数据量非常大时,仅仅完成传输还不够,还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这部分内容讨论了如何实现大数据传输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并给出了实现进度监控的具体方法。 ##### 2.11 多线程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能力,在执行复杂测试任务时采用多线程技术是非常有益的。这部分讲解了如何在CMW系列仪器上实施多线程编程,以提高整体性能。 #### 三、修订历史 这部分记录了文档版本更新的历史记录,包括每次更新的主要内容变更等信息。这对于跟踪文档改进历程、理解当前版本与以往版本之间差异等方面非常有用。 #### 四、枚举类型 文档中还定义了一系列枚举类型,用以表示蓝牙测试中的各种参数选项: - **3.1 AddressType**:蓝牙地址类型。 - **3.2 AddressTypeExt**:扩展蓝牙地址类型。 - **3.3 AfHopingMode**:自适应跳频模式。 - **3.4 AllocMethod**:资源分配方法。 - **3.5 AudioChannelMode**:音频通道模式。 - **3.6 AudioCodec**:音频编解码器。 - **3.7 BaudRate**:波特率。 以上就是根据提供的文档标题、描述、标签以及部分内容整理出来的相关知识点详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5-07-03 17:22:01 1.16MB
1
根据给定文件的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详细的蓝牙测试相关的知识点: ### 1. R&S CMW 蓝牙测试选项概述 #### 1.1 R&S CMW-KD611 (蓝牙 LE R4.2 广告接收测量与 ARB 生成器) - **功能**: 这个选项允许用户进行蓝牙低功耗 (LE) R4.2 的广告信号接收测量,并且可以通过 ARB (任意波形) 生成器生成自定义信号。 -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发射信号的质量以及接收机对抗不同环境干扰的能力。 #### 1.2 R&S CMW-KD720 (蓝牙 LE 5.0 直接测试模式与 ARB 生成器)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5.0 版本的直接测试模式,同时集成了 ARB 生成器。 - **应用场景**: 适用于更高级别的蓝牙测试,例如通道选择算法 (CSA)、同步信道传输等。 #### 1.3 R&S CMW-KM610 (蓝牙经典 R4.2 发射测量) - **功能**: 针对蓝牙经典协议 R4.2 的发射测量。 - **应用场景**: 测试蓝牙设备的发射性能,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 1.4 R&S CMW-KM611 (蓝牙 LE R4.2 发射测量)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4.2 版本的发射测量。 - **应用场景**: 与 KM610 类似,但专注于蓝牙 LE 设备。 #### 1.5 R&S CMW-KM721 (蓝牙 LE R5 发射测量)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5 协议的发射测量。 - **应用场景**: 验证蓝牙 LE R5 设备的发射性能。 #### 1.6 R&S CMW-KM722 (蓝牙 LE R5.1 方向定位发射测量)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5.1 协议的方向定位技术发射测量。 - **应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评估蓝牙设备方向定位能力的场合。 #### 1.7 R&S CMW-KM012 (发射测量,多评价列表模式) - **功能**: 支持多评价列表模式下的发射测量。 - **应用场景**: 在批量测试或自动化测试环境中非常有用。 #### 1.8 R&S CMW-KS600 (蓝牙经典 R4.2 信令,连接建立) - **功能**: 支持蓝牙经典 R4.2 的信令及连接建立。 - **应用场景**: 适用于测试蓝牙经典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和兼容性。 #### 1.9 R&S CMW-KS601 (蓝牙 LE R4.2 信令,连接建立)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4.2 的信令及连接建立。 - **应用场景**: 类似于 KS600,但针对蓝牙 LE 设备。 #### 1.10 R&S CMW-KS602 (蓝牙免提音频配置文件,基本信令) - **功能**: 支持蓝牙免提音频配置文件的基本信令。 - **应用场景**: 适用于测试蓝牙耳机或免提设备的音频性能。 #### 1.11 R&S CMW-KS603 (蓝牙 A2DP 音频配置文件,基本信令) - **功能**: 支持蓝牙 A2DP 音频配置文件的基本信令。 - **应用场景**: 适用于测试蓝牙音箱或耳机的音频质量。 #### 1.12 R&S CMW-KS610 (蓝牙经典 R4.2 信令,测试模式) - **功能**: 支持蓝牙经典 R4.2 的信令及测试模式。 - **应用场景**: 提供了更多测试选项,如测试模式下的特定命令。 #### 1.13 R&S CMW-KS611 (蓝牙 LE R4.2 直接测试模式通过 USB)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4.2 的直接测试模式,可通过 USB 接口实现。 - **应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通过 USB 接口控制蓝牙 LE 设备的测试场景。 #### 1.14 R&S CMW-KS720 (蓝牙 LE R5 信令,连接建立)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5 的信令及连接建立。 - **应用场景**: 针对蓝牙 LE R5 设备的连接测试。 #### 1.15 R&S CMW-KS721 (蓝牙 LE R5 直接测试模式通过 USB)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5 的直接测试模式,可通过 USB 接口实现。 - **应用场景**: 与 KS611 类似,但针对蓝牙 LE R5 设备。 #### 1.16 R&S CMW-KS722 (蓝牙 LE R5.1 方向定位接收测量) - **功能**: 支持蓝牙 LE R5.1 协议的方向定位技术接收测量。 - **应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评估蓝牙设备方向定位能力的场合,特别是接收端的性能。 ### 2. 总结 以上介绍的 R&S CMW 蓝牙测试选项涵盖了蓝牙经典和蓝牙 LE 的多个版本,支持从基本的发射测量到复杂的信令测试。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验证蓝牙设备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性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互操作性。无论是开发阶段还是生产阶段,选择合适的测试选项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2025-07-03 17:20:09 7.27MB
1
利用PyTorch实现卷积神经网络LeNet的架构,加载MNIST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并对其中部分图片进行可视化,在训练集上训练LeNet模型,在测试集(10000张)上评估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终的测试准确率在97%左右。
2025-07-03 15:35:34 22.21MB pytorch 图像识别
1
WHQL测试环境搭建 WHQL测试环境搭建是指微软公司推出的一个机制来识别“好的”和“不好的”驱动程序,以提高整机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对操作系统的指责。WHQL测试环境搭建是指为驱动程序搭配数字签名的过程。 WHQL测试环境搭建的重要性来自于微软公司发现大多数的蓝屏错误都是由于不可靠的硬件和编制不良的驱动程序引起的。驱动程序的数字签名是电脑硬件和驱动程序可靠性和兼容性的一个标志。WHQL测试环境搭建可以确保驱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机系统的稳定性。 WHQL测试环境搭建需要配置测试环境,使用DTM工具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DTM工具可以分为三层逻辑结构:DTM clients、DTM controllers和DTM Studio。DTM clients端是由不同配置的测试机组成,每台测试机模拟一种实际操作环境,被测试的驱动程序在每台测试机上运行。DTM controllers端控制DTM clients端运行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存储在controllers端的SQL数据库中。DTM Studio提供了用户接口,测试者可以在sta中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 WHQL测试环境搭建的步骤包括: 1. 获取数字签名:驱动程序的开发人员需要到微软的硬件质量实验室(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申请数字签名文件。 2. 配置测试环境:使用DTM工具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需要配置测试环境,包括DTM clients、DTM controllers和DTM Studio。 3. 进行测试:使用DTM工具对驱动程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将被存储在controllers端的SQL数据库中。 4. 获取测试结果:测试者可以通过DTM Studio查看测试结果,确保驱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WHQL测试环境搭建的优点包括: * 提高整机系统的稳定性 * 减少用户对操作系统的指责 * 确保驱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 提高用户对操作系统的信任度 WHQL测试环境搭建的应用场景包括: * 硬件厂商或开发者开发新的驱动程序 * 需要确保驱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场景 * 需要提高整机系统稳定性的场景 WHQL测试环境搭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能够确保驱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整机系统的稳定性。
2025-07-03 10:07:34 32KB
1
### 电子产品硬件测试工程资料知识点总结 #### 一、硬件测试概述 1. **硬件测试的概念**: - 测试的本质在于发现错误而非证明正确。一个有效的测试应该能够揭示之前未曾发现的问题。 2. **硬件测试的目的**: - 测试目标不同,测试策略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如果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找出错误,则应重点关注复杂的设计部分或以往出错较多的位置;如果目标是提供用户可信的质量评估,则需确保测试覆盖实际应用中的常见场景。 3. **硬件测试的目标**: - 追求产品的零缺陷。这不仅包括功能的实现,还包括性能、可靠性、可测试性、易用性等方面。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从设计之初就注重细节,确保每一部分都符合高标准。 4. **硬件测试的意义**: - 除了找出错误之外,还能够帮助改进设计过程。通过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测试方法,提高测试效率。 - 即使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也具有价值,因为完整的测试是评估产品质量的基础。 5. **硬件测试的开展状况**: - 随着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硬件测试在产品研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许多知名企业中,硬件测试人员数量甚至超过开发人员数量。 6. **硬件测试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 测试是产品成功推出市场的关键步骤之一,贯穿整个价值链,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 7. **硬件测试对公司形象和发展的重要性**: - 硬件测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而产品质量则是公司信誉和品牌形象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产品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 二、测试前准备 1. **正规检视**: - 包括硬件设计审查、原理图检视、PCB检视等。这些检查旨在尽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避免后期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2. **正规检视的流程**: - 涉及检视专家的确定、预检视、问题反馈整理、会议召开等一系列步骤,确保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3. **FME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 FMEA是一种分析方法,用于识别系统中各部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根据严重程度、检测难度和发生频率进行分类。 - 具体意义包括但不限于:帮助设计者选择最佳方案、保证所有元器件故障模式得到充分考虑、为产品可测试方案提供基础等。 4. **FMEA的层次**: - 分为信号级、器件级和系统级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析深度和范围。 以上内容概括了电子产品硬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目的、目标、意义以及测试前准备的重要步骤和技术要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硬件测试的核心知识。
2025-07-02 20:47:32 468KB 硬件测试
1
LTE射频测试是移动通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对LTE设备发射和接收性能的评估,确保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ohde & Schwarz)的CMW500是一款高性能的测试设备,能够支持包括LTE在内的多种无线技术标准的射频测试。 LTE的物理层结构是其射频测试的基础。LTE物理层采用了复杂的帧结构,包括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其资源单元细化到子帧、时隙(slot)、资源元素(RE)和资源块(RB)等。物理资源块是LTE的基本调度单元,由12个子载波组成,占据一个时隙的长度。资源元素组(REG)是将4个资源元素组合在一起,作为更大的粒度使用。时频资源的配置通过不同的调度方案实现,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通信需求。 LTE的帧结构有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两种模式。在FDD模式中,一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又分为2个时隙,每个时隙包含多个符号。在TDD模式中,一个无线帧同样包含10个子帧,但其结构根据DL和UL的配置而变化,特别子帧可能用于DL到UL的转换点。 LTE设备在发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功率分布规则,包括最大发射功率、发射功率控制以及功率谱密度等要求。这些参数会在CMW500等测试设备上通过相应的标准测试案例进行检验。 TS36.521是3GPP组织定义的LTE设备性能测试标准,其中详尽规定了针对LTE设备所进行的射频性能测试项目。这些测试项目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性能评估,比如发射机输出功率、发射机杂散、发射机调制质量、接收机灵敏度、互调干扰等测试项目。 LTE的下行信道映射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等,而上行信道则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等。这些信道通过时频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了数据的传输。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LT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利用多个正交的子载波承载信息,每个子载波上采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16QAM(16进制幅度调制)或64QAM(64进制幅度调制)等调制方式。不同的调制方式对信号的带宽和信号强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射频测试中也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测。 在进行LTE射频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对LTE物理层结构、帧结构、信道映射、调制解调方案等有深入的理解,这有助于准确地设置测试设备,合理地构建测试场景,以及正确地分析测试结果。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作为国际知名的测试和测量设备供应商,其产品支持部门提供的培训文档,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深入学习LTE射频测试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技术人员可以掌握如何使用CMW500等测试设备进行有效的LTE射频测试,以确保LTE设备符合3GPP的标准和要求,满足市场和运营商对设备性能的期待。
2025-07-02 13:55:56 2.98MB CMW500 LTE射频测试
1
在Linux操作系统中,TCP(传输控制协议)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通信通常用于需要稳定性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应用,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本压缩包提供了一份在Linux环境下实现TCP通信的示例代码,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 服务端实现: 服务端程序是TCP通信的起点,它创建一个监听套接字,并绑定到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上。通过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bind()`函数绑定地址,`listen()`函数开始监听连接请求。当有客户端请求连接时,服务端通过`accept()`函数接受连接,并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与客户端进行通信。在此过程中,服务端可以接收并处理来自客户端的数据,也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首先也需要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通过`connect()`函数尝试连接到服务端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一旦连接建立成功,客户端就可以通过这个套接字向服务端发送数据,并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数据。在完成通信后,客户端通常会关闭连接。 TCP通信的核心概念: 1. 连接: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即在通信前,客户端和服务器必须先建立连接。这通常涉及到三次握手的过程。 2. 可靠性:TCP提供了序列号和确认机制,确保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且无丢失,即使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 3. 流量控制:TCP通过滑动窗口机制控制数据发送速率,避免接收方无法处理过多数据导致拥塞。 4. 拥塞控制:当网络出现拥塞时,TCP会自动调整其发送速率,以减轻网络压力。 5. 半关闭状态:通信结束后,双方都可以发起关闭连接的请求,形成四次挥手的过程。在完全关闭之前,一方可以继续发送数据,而另一方只接收不发送。 这份代码示例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和学习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C语言或者C++实现TCP通信,这对于系统编程、网络编程的学习和实践非常有价值。通过阅读和运行这些代码,你可以了解到TCP通信的基本流程、套接字API的使用以及错误处理的方法。 总结: 这个压缩包提供的Linux下TCP通信测试代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涵盖了TC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基本操作,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交换和连接关闭。通过实际操作,开发者能够深入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Linux环境中的实现细节。对于想要提升网络编程技能的IT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实践素材。
2025-07-02 13:33:15 10KB
1
《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统》试卷A是一份针对大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嵌入式系统考试试卷,主要测试学生对C语言及STM32系列微控制器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试卷涵盖了多个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关键领域,包括中断处理、定时器应用、通信协议、系统复位、存储器映射等,非常适合学习和检验对ARM Cortex-M3架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卷中涉及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Cortex-M3的存储器映射及其特点,Cortex-M3是一种高效的32位RISC处理器核心,具有确定的响应时间,专为实时嵌入式应用设计。其存储器映射具有固定的内存布局,例如内嵌的SRAM和Flash存储器。 2.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的主要特性。NVIC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处理中断,它支持中断优先级、向量中断和尾链功能,有助于优化中断响应和处理。 3. STM32的USART功能特点,其提供了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功能,支持异步通信,且具备多种配置选项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4. 提高Cortex-M3中断响应性能的特征,例如尾链和位带操作,这些设计旨在减少中断处理的延迟时间,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5. STM32 TIM的计数器模式,包括基本计时、输入捕获、PWM输出等,TIM广泛用于定时、测量、输出调制等应用场景。 6. CAN总线的数据帧结构,它由七个部分构成:帧起始、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校验场、ACK场和帧结束。 7. STM32F013的TIM2定时器的使用示例,包括如何控制LED的亮灭规律,显示了如何利用定时器进行时序控制和I/O管理。 8. STM32F103设计的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并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传送给计算机。 9. STM32时钟系统的配置,包括HSI振荡器时钟、HSE振荡器时钟、PLL时钟以及HLI振荡时钟。其中PLL时钟允许通过倍频和分频配置来优化系统性能。 10. STM32在电源复位(POR)情况下的行为,以及NRST管脚的功能。 试卷还包含了简答题和选择题两大题型,简答题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简要论述,而选择题部分则需要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考生需要在答题纸上完成所有题目,且注意试卷中提到的某些参数(如中断个数、存储器中的数据寄存器等)的选择,这些细节可能会对完成题目产生重要影响。 这份试卷不仅考察了对ARM Cortex-M3架构及其在STM32微控制器中应用的理解,还考察了考生对实际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如何使用定时器实现精确的时序控制,以及如何处理中断和通信协议等问题。试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是考察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的优秀工具。
2025-07-02 10:38:49 48KB
1
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对于日常上网、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网络活动至关重要。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网络能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而延迟则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ms)计算。 "bwtest.exe"是一个小巧且高效的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工具,它提供了一种离线的解决方案,与依赖网页服务的测试工具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介绍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点。 1. **网络带宽测试**: - **定义**:网络带宽测试测量的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最大速率,它决定了你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少数据。 - **工具原理**:bwtest.exe可能通过发送不同大小的数据包并测量传输时间来估算带宽,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最大传输速率。 - **实际应用**:了解带宽有助于评估你的互联网连接是否足够应对大数据传输任务,如高清视频流、文件下载或多人在线游戏。 2. **网络延迟测试**: - **定义**:网络延迟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包括处理、排队、传输和路由等步骤。 - **测试方法**:bwtest.exe可能通过发送一系列ping请求并记录响应时间来计算延迟。 - **影响因素**:延迟受网络拥堵、服务器距离、路由器和交换机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 - **重要性**:低延迟对于实时交互应用,如在线游戏、远程桌面和VoIP电话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3. **bwtest.exe的特点**: - **简单易用**:用户界面设计简洁,操作流程直观,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进行网络测试。 - **快速高效**:作为独立的可执行文件,无需安装,启动快速,测试结果准确。 - **离线测试**:与基于网页的测试工具相比,bwtest.exe不受网络环境变化的影响,能更稳定地反映本地网络状况。 4. **网络优化建议**: - **关闭后台程序**:运行带宽测试时,关闭其他占用网络资源的应用,以获取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 **多次测试**:为了得到更可靠的数据,建议进行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 -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发现带宽不足或延迟过高,可能需要联系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解决,或者考虑调整网络设备配置。 了解并掌握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优化网络环境提供依据。bwtest.exe这样的工具提供了便捷的测试手段,使网络性能监控变得简单易行。
2025-07-01 22:08:41 266KB
1
GEM/SECS模拟工具Simulator. 能与E5,E37的程序无接缝连接,能与任何其他支持secs的设备或EAP稳定连接.程序主要用于测试。 使用可视化SML语言编辑通讯内容。
2025-07-01 17:23:16 2.2MB SEC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