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成口径雷达(SAR)系统中,用于成像的天线阵列单元要求具备高隔离度和低交叉极化的特性,以避免成像模糊问题。交叉极化是指天线的一个极化方向上的信号意外地被另一个极化方向接收或发射。端口隔离度指的是天线两个极化端口之间的隔离能力,即一个端口上的信号不会泄漏到另一个端口。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低交叉极化和高隔离度C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微带天线是一种平面天线,通常由贴片(微带贴片)和介质基板以及接地板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点。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有多种,包括探针馈电、口径耦合馈电、临近耦合馈电和共面微带线馈电。每种馈电方式对天线的电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混合馈电方式能结合不同的馈电技术,达到提高隔离度和降低交叉极化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激励的双层微带贴片单元设计,该天线的10dB反射损失带宽为840MHz,覆盖了5.1GHz到5.9GHz的C波段雷达频段。该天线在频段内两个极化的交叉极化电平低于-37dB,端口隔离度低于-43dB,方向图前后比大于20dB,且天线增益稳定在9dB以上。 为了得到良好的交叉极化特性,微带天线的贴片单元形状设计需要确保电流分布的规则性,贴片形状如方形贴片或圆形贴片,会根据工作模式(如TM01或TM11)来选择。例如,方形贴片在基模TM01工作时,能够提供更好的交叉极化特性。而圆形贴片在TM11模工作时,偏离中轴的电流会产生交叉极化分量,导致交叉极化电平升高。为了降低交叉极化电平,贴片中心的馈点位置需要调整,但这样做会影响阻抗匹配。 在馈电技术方面,为了获得稳定的低交叉极化电平和高隔离度,除了采用常规馈电技术外,还有通过改变耦合槽形状或使用混合馈电策略来实现。例如,将耦合槽设计成“T”字型或对H形槽的“双臂”进行弯曲,能够提高端口隔离度。混合馈电技术则是结合口径耦合和电容性耦合方式对两个极化端口分别进行馈电,从而在频带内实现高隔离度。 文章中提到的混合激励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贴片单元形状和馈电技术,然后使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和优化,从而确定了天线的最终参数和特性。仿真表明,方形贴片与圆形贴片相比,在交叉极化特性上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文章还提到天线的辐射可以通过贴片上分布的电流元进行建模,格林定理可以用来解释天线的辐射特性。 该天线设计还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便于拓展成大型的天线阵列。因此,该天线适合用作相控阵天线、合成口径雷达(SAR)天线的阵列单元。这项研究得到了相关科研基金的资助,这表明此研究是当前微带天线设计中的一个创新方向,对于提高雷达天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09 15:45:19 387KB 微带贴片天线
1
《MetaTrader 5 EA:基于两个iMA交叉的交易策略》 在金融交易领域,MetaTrader 5(MT5)是一款广泛使用的交易平台,它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分析工具和自动化交易功能,其中Expert Advisor(EA)是其核心特色之一。本文将探讨一个基于两个交错iMA(指数移动平均线)的MT5 EA,名为"Crossing of two iMA",并结合自定义移动平均线颜色输入,为交易者提供一套自动化的交易策略。 我们要理解iMA,即指数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用于平滑价格数据并揭示市场的趋势。iMA的核心思想是过去的价格走势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行为。当两个不同周期的iMA交叉时,通常被视为市场趋势转变的信号。在这个EA中,我们有两个iMA,一个较短期,一个较长期,它们的交叉点作为买卖决策的依据。当短期iMA上穿长期iMA时,通常视为买入信号;相反,当短期iMA下穿长期iMA时,视为卖出信号。 在"Crossing of two iMA.mq5"文件中,EA的编程逻辑会监控这两个iMA的实时交叉情况。同时,为了增加策略的灵活性,EA允许用户手动设置手数,或者根据账户余额和设定的风险百分比来动态计算交易量。这种风险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交易者在保持风险控制的同时,充分利用账户资金。 除了基本的买卖信号,该EA还包含止损和止盈的设置。止损订单用于限制潜在损失,而止盈订单则锁定收益。此外,EA还配备了跟踪止损功能,这是一种动态调整止损点位的策略,随着市场价格向有利方向移动,止损点也会相应跟进,以保护已实现的利润。 "mql5\Indicators\Custom Moving Average Input Color.mq5"文件可能是一个自定义的移动平均线颜色输入脚本,它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移动平均线周期或交叉状态改变图表上的颜色,提供更直观的视觉提示。例如,当短期iMA上穿长期iMA时,颜色可能会变为买入提示色,反之则变为卖出提示色,使得交易者能快速识别当前的市场环境。 综合来看,"两个iMA的交叉 - MetaTrader 5 EA"是一个利用技术指标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自动化交易系统,旨在捕捉市场趋势变化,并通过灵活的交易量计算和订单管理来优化交易效果。对于MetaTrader 5平台的使用者来说,这样的EA可以节省大量的手动分析和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提供了个性化的交易策略定制空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自动化交易策略都有其局限性,交易者仍需结合市场环境和个人经验,谨慎使用。
2025-08-20 15:13:32 7KB MetaTrader
1
stm32mp157,qt交叉编译工具链
2025-07-22 19:45:55 545.78MB stm32
1
标题中提到的“arm32交叉编译好的ethtool、hexdump、iperf、strace、gdb等工具”指的是在ARM32架构处理器上运行的嵌入式开发环境中预先编译好的一系列工具软件。这些工具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在开发者本机与目标ARM32设备之间提供必要的功能支持。 ethtool是一个命令行界面的网络接口配置和诊断工具。在ARM32交叉编译环境下,ethtool能够帮助开发者检测和调整以太网卡的相关设置,比如速率、双工模式、自动协商等,这对于网络通信性能的优化非常关键。对于ARM32这样的嵌入式设备来说,能够通过ethtool调整网络性能,可以显著提高设备在特定网络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hexdump是一个用于显示文件内容或输出设备数据的十六进制转储工具。它的作用是将数据转换成十六进制表示形式,方便开发者查看和分析数据。在ARM32设备上,开发者可以使用hexdump来检查存储器内容、文件系统的状态或是在进行网络通信时的数据包分析。 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主要用于测量网络带宽。它通过创建TCP或UDP连接并发送数据流来测试网络的吞吐量,这对于评估网络设备和连接的质量及性能至关重要。在ARM32交叉编译环境中使用iperf,开发者能够测试目标设备的网络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strace是一个用于诊断和调试的工具,它可以跟踪进程执行时系统调用和信号的接收情况。在ARM32平台下使用strace,开发者能够监视应用程序对操作系统的调用,这对于定位程序运行时的问题和优化程序性能非常有帮助。 gdb即GNU调试器,是一个强大的程序调试工具。gdb能够帮助开发者检查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包括断点、堆栈跟踪、变量观察等。ARM32交叉编译环境下的gdb调试器,使得开发者能够在ARM32目标设备上进行源代码级别的调试,这对于提升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是必不可少的。 标题中提及的这些工具对于在ARM32架构上进行嵌入式开发的工程师来说,是进行网络配置、数据检查、性能测试、程序调试等工作的有力支持。它们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优化性能,并确保设备在网络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2025-07-18 09:59:39 4.63MB arm32 交叉编译
1
在处理约束优化问题时,遗传算法因其全局搜索能力和不需要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可微的特点被广泛使用。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制的搜索算法,它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在解空间中不断迭代,以寻求最优解。然而,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约束优化问题时,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如何处理不可行解、如何平衡搜索的全局性和局部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惩罚因子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约束处理方法,通过可行解和不可行解的混合交叉方法对问题的解空间进行搜索。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同时利用可行解和不可行解来扩大搜索范围,并通过选择操作分别处理这两个种群,以此来提高算法的优化性能和搜索效率。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惩罚策略中选取惩罚因子的困难,使得约束处理问题简单化,并且实证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在介绍这种方法之前,先来看一下单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单目标有约束优化问题通常包含目标函数和一系列的约束条件,目标是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函数的同时满足所有的约束。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而不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则被认为是不可行解。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构成,不可行域由所有不可行解构成。在实际应用中,寻找最优解意味着找到一个可行解,并使得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 传统上,遗传算法在约束优化问题中主要采用的策略包括拒绝策略、修复策略、改进遗传算子策略以及惩罚函数策略等。拒绝策略直接忽略所有不可行解,这会缩小搜索范围,可能导致算法无法收敛到最优解。修复策略通过特定的程序将不可行解修复为可行解,但是这通常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设计修复程序,适用性有限。改进遗传算子策略则需要针对问题的特定表达方式设计遗传算子来维持解的可行性。惩罚函数策略则通过为不可行解施加惩罚来引导搜索过程,但是这要求选取适当的惩罚因子,而选取惩罚因子是困难的,惩罚因子不当可能导致算法收敛到不可行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约束处理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使用了两个种群,即可行种群和不可行种群。该方法采用实数编码,允许算法在可行种群和不可行种群之间进行交叉操作,以扩大搜索空间,并在交叉和变异后的新个体中将它们分为可行种群和不可行种群。此外,文章还提到一种称为凸交叉的算术交叉方法,用于在约束边界附近搜索潜在的最优解。 凸交叉操作是通过算术交叉实现的,算术交叉操作及参数选择是特别设计的,以确保生成的新个体能够在可行域和不可行域之间的连线上。这种方法有效地利用了不可行解来增加搜索范围,同时通过选择操作对新个体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能够找到最优解。 在操作上,该方法首先将原始种群分为可行种群和不可行种群,然后对这两个种群分别进行选择操作。选择操作是基于某种准则来确定哪些个体将被选中以形成下一代种群。这些操作的目的是在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同时,引导种群朝着最优解进化。 在遗传算法中,选择操作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哪些个体有资格参与下一代的生成。常见的选择方法包括轮盘赌选择、锦标赛选择、精英选择等。在约束优化问题中,选择方法需要特别设计,以确保同时关注可行解的质量和不可行解对搜索空间的扩展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新的约束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约束问题,通过结合可行解和不可行解的搜索策略,简化了约束处理过程,提高了算法性能,并且能够有效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这种方法的提出,对于遗传算法在约束优化问题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FFmpeg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多媒体处理框架,用于处理音频和视频数据。它包含了多个库,如 libavcodec(编码器库)、libavformat(容器格式库)、libavfilter(过滤器库)和 libavutil(通用工具库)等,提供了解码、编码、转换、流媒体等功能。动态连接库则是将这些库编译为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加载的库文件,以减少应用程序的体积和更新库的便利性。 交叉编译是针对不同架构平台进行编译的过程,通常在主机(例如 x86 PC)上构建适用于目标平台(例如 ARM 开发板)的软件。在这个场景下,FFmpeg 动态库是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创建的,确保它们能在 ARM 架构的开发板上正常工作。这样做是因为直接在开发板上编译大型项目可能效率低下,或者开发板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 交叉编译FFmpeg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环境配置**:你需要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包括编译器、链接器和其他工具,这些工具能够生成适用于目标架构的代码。例如,对于 ARM 平台,你可能需要 arm-linux-gnueabi-gcc 或者 arm-none-eabi-gcc。 2. **配置FFmpeg**:使用 `./configure` 脚本配置 FFmpeg 构建过程,指定交叉编译器的位置、目标平台的架构信息以及所需的编译选项。例如: ``` ./configure --prefix=/path/to/install --target-os=linux --arch=arm --enable-cross-compile --disable-doc --disable-shared --enable-static ``` 3. **编译与安装**:执行 `make` 和 `make install` 命令,这将生成静态和动态库文件,并将其安装到指定的路径。在交叉编译的情况下,通常会安装到一个临时目录,然后手动将其复制到开发板的相应位置。 4. **库文件转移**:将交叉编译得到的动态库(如 .so 文件)复制到开发板的 `/lib` 或 `/usr/lib` 目录,确保开发板的程序能找到这些库。在描述中提到的,可以直接将这些库文件放到开发板的 `lib` 目录。 5. **链接与使用**:在你的 OpenCV 应用程序中,通过 `-L` 指定库的路径,通过 `-l` 引入库,例如 `-L/path/to/your/libs -lffmpeg`。这样,OpenCV 就能利用交叉编译的 FFmpeg 动态库来处理视频。 交叉编译FFmpeg并将其与OpenCV结合使用,可以让你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高效的视频处理功能,比如视频解码、帧捕获、转码等。然而,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版本的FFmpeg和OpenCV可能对库接口有变动,所以需要确保两者版本兼容,避免出现编译错误或运行时问题。此外,调试交叉编译的程序可能会比较困难,可能需要借助远程调试工具或日志输出来定位问题。
2025-06-27 15:10:47 14.68MB ffmpeg 动态连接库 交叉编译 arm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 11环境下交叉编译针对ARMv8架构的64位Qt库。首先介绍QT Creator及其相关工具的下载安装,接着配置必要的环境变量和依赖软件(如Active Perl、Python、ARMv8交叉编译器)。随后逐步讲解如何从下载源码、初始化环境准备直至最终进行交叉编译的具体流程,涵盖编译前所需参数配置、启动实际编译过程以及后续处理措施。此外还有关于QT Creator中编译配置项的一系列设置指南,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整个编译过程。 适合人群:对于希望将Qt应用程序部署于ARM平台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Windows环境下C/C++编程经验和对Qt有一定了解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并掌握如何在Windows平台上构建针对ARM Linux系统的Qt图形界面应用;②学会使用特定版本号的编译工具与IDE集成方法;③获取具体实操步骤,解决编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工具链版本为当时适用版本,可能会随着技术发展有所变化;文中附带的所有链接和提取码均有效但可能随时间失效,需尽快保存相关资料。若因网络问题导致某些资源无法访问,文
2025-06-11 13:30:40 737KB 交叉编译 ARM架构 Cross Compilation
1
制作mipsel-linux交叉编译工具 在嵌入式开发中,MIPS处理器是常见的几种处理器类型之一。Linux是开源软件,应用范围很广,支持包括MIPS在内的多种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因此,在嵌入式应用中大量采用Linux。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获得运行于MIPS架构的Linux系统的开发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了交叉编译(cross-compile)的概念,即在运行于x86架构PC的Linux系统中编译出能在MIPS架构的平台上运行的Linux核心和其上的应用。 制作mipsel-linux交叉编译工具的步骤包括: 1. 构造系统介绍:需要一台运行Linux的PC,推荐使用有较高运算能力的x86兼容PC,例如Intel的P4系统。同时,编译过程会需要1G左右的硬盘空间。在这个系统上装好RedHat Linux和gcc。 2. 源代码准备:需要准备以下源码供使用: * binutils-2.13 * gcc-3.2 * glibc-2.2.5 * glibc-linuxthreads-2.2.5 * glibc-2.2.5-mips-build-gmon.diff * linux-2.4.tar.gz 3. Linux头文件准备: * 将HOST的Linux的/usr/include拷贝过来 * 去除其中的两个目录 * 解开linux源码包 在构造mipsel-linux交叉编译工具的过程中,需要编译和安装binutils、gcc、glibc等工具链。这些工具链将用于编译Linux核心和其上的应用。整个过程需要在运行于x86架构PC的Linux系统中完成,以便在MIPS架构的平台上运行Linux系统和其上的应用。 在嵌入式开发中,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制作mipsel-linux交叉编译工具,可以在PC较强的运算能力和其Linux系统中的工具完成软件的编写、编译、调试等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制作需要非常小心,需要遵守严格的编译和安装步骤,以免出现错误。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Linux和编译器的知识,才能成功地制作mipsel-linux交叉编译工具。
1
交叉编译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或者特定硬件平台上,因为这些平台可能没有合适的编译环境来直接构建应用。GTK(GIMP Toolkit)是一个用于创建图形用户界面的开源库,广泛应用于Linux和其他类Unix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为非目标平台(如x86上的Linux)编译适用于其他硬件架构(如ARM或MIPS)的GTK库。 理解交叉编译的基本原理是至关重要的。交叉编译涉及两个主要部分:宿主机(Host)和目标机(Target)。宿主机是你进行编译操作的计算机,通常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开发工具;目标机则是你编译结果将运行的硬件平台,可能资源有限,或者操作系统不同。交叉编译就是在宿主机上创建目标机可以运行的代码。 为了交叉编译GTK库,你需要以下组件: 1. **交叉编译器**:这是一个针对目标架构的编译器,如arm-linux-gcc或mips-linux-gcc。它会生成适合目标硬件的机器码。 2. **GTK源代码**:这通常可以从GTK官方网站下载,包含所有需要编译的源文件和配置脚本。 3. **目标系统的头文件和库**:这些是编译过程中需要的系统依赖项,如GLib、Pango、Atk等。这些文件通常需要交叉版本,以匹配目标平台的API。 4. **构建工具链**:如autoconf、automake、libtool等,它们帮助配置和构建项目。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交叉编译GTK: 1. **配置环境**:设置必要的环境变量,如CC(C编译器)、CXX(C++编译器)、AR(归档工具)和RANLIB(库索引工具),指向你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2. **配置GTK**:运行`./configure`脚本,指定目标架构和位置。例如: ``` ./configure --host=arm-linux --prefix=/path/to/install --with-x --enable-static --disable-shared ``` 这里,`--host`指定了目标架构,`--prefix`定义了安装位置,`--with-x`表示启用X11支持,`--enable-static`和`--disable-shared`则指示编译静态库而非动态库。 3. **编译和安装**:执行`make`和`make install`命令,分别进行编译和安装到指定路径。确保`make install`阶段不会覆盖宿主机的系统库。 4. **验证**:编译完成后,可以在目标机上尝试运行简单的GTK程序,确认库已经正确地被交叉编译和安装。 此外,文档对于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依赖性冲突、配置选项错误等。在压缩包中,可能包含关于如何设置环境、配置GTK以及解决常见问题的指南,这些都应该仔细阅读并遵循。 交叉编译GTK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编译原理、目标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GTK本身有深入的理解。通过以上步骤,你应该能够在宿主机上成功构建出适用于目标架构的GTK库,从而在资源有限或操作系统不同的设备上运行美观的GUI应用程序。
2025-06-01 13:56:13 23.31MB 交叉编译
1
gcc15交叉编译工具链windows版,支持32位和64位windows软件编译,gcc version 15.0.0 20241111 (experimental) (GCC)
2025-05-26 20:29:45 87.03MB mingw3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