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并网模式下,如何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微电网的经济调度,并特别关注储能调度在其中的关键作用。首先介绍了微电网面临的挑战,即如何合理调度内部资源以实现经济性和稳定性。接着详细解释了粒子群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负荷分配和电源调度中的应用,展示了通过模拟生物群体行为找到最优解的方法。最后强调了储能调度对于平衡供需关系、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提出了高峰时段放电、低谷时段充电的具体策略。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微电网建设和管理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智能算法在能源领域应用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网模式下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粒子群算法和储能调度技术,从而提升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他说明:文中还提供了一段关于粒子群算法的伪代码,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
2025-11-01 13:26:35 406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搭建两区域电力系统的二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文中首先解释了区域控制误差(ACE)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接着分别阐述了火电机组和储能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传递函数的选择、参数设置以及控制逻辑的设计。此外,还讨论了负荷扰动的设置、调参技巧以及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对比实验展示了储能系统在提高频率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合人群:电力系统工程师、自动化专业学生、从事电力调度和控制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力系统二次调频机制的人群,特别是希望通过仿真工具验证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学习者。目标是通过构建和调试Simulink模型,理解火电机组与储能系统在频率调节中的协同作用。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模型。同时提醒了一些常见的仿真陷阱,如代数环错误、参数选择不当等,有助于初学者避开误区。
2025-10-30 20:08:31 499KB Simulink 火电机组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涵盖从PLECS仿真到硬件落地的全过程。首先探讨了不同调制策略(单移相调制SPS和扩展移相调制EPS)及其在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场景中的应用,展示了具体的代码配置方法。接着比较了自抗扰控制(ADRC)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的优劣,并提供了MATLAB和PLECS中的实现代码。随后讨论了环路分析的重要性,强调了Bode图在零极点补偿中的作用。最后分享了硬件实现的关键注意事项,包括高频变压器设计、氮化镓器件驱动、电流采样方法以及PCB布局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储能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DAB变换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双向能量转换的储能系统,如电动汽车V2G应用、光伏储能等。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DAB变换器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提醒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2025-10-28 22:46:26 589KB
1
内容概要:本文复现了《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电网灵活资源双层优化配置》中的运行-规划联合双层优化模型,以上层光伏与储能的选址定容、下层优化调度为核心,采用粒子群算法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并基于IEEE33节点系统在MATLAB平台完成仿真。通过kmeans聚类预处理数据,上层确定最佳位置与容量,下层以运行成本和电压偏移量为多目标函数,获取pareto前沿解集并反馈至顶层,实现协同优化。 适合人群: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领域的研究人员、具备一定MATLAB编程能力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及从事新能源并网技术开发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配电网的稳定性与经济性问题;②为光伏与储能系统的规划提供科学的选址定容方法;③通过多目标优化实现运行调度与长期规划的联动设计。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Matpower工具箱进行代码实践,重点关注上下层模型的迭代逻辑与多目标优化结果的选择机制,同时可拓展至其他配电网测试系统以验证模型泛化能力。
2025-10-20 08:37:35 791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变流器的应用,特别是其在模型预测控制下的buck-boost及下垂控制的应用。文中首先概述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的作用和特点,接着深入探讨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变流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的功能及其在储能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初级控制(如下垂控制)和高级控制(如电压环PI控制和电流环模型预测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文章强调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实现与优化,并提供了相关参考文献。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储能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双向DCDC变流器和模型预测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变流器的工作原理;②学习模型预测控制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③探索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的特点及其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④了解下垂控制、PI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有相关模型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10-14 12:35:15 930K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储能系统中双向DCDC变流器的关键技术和控制策略,特别是基于下垂控制、PI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协同应用。文中详细介绍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能量双向流动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电流环,采用了模型预测控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此外,还展示了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储能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特别是在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目标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和掌握双向DCDC变流器及其先进控制方法,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和技术细节,还包括具体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势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2025-10-14 12:34:55 578K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在模型预测控制下的buck-boost负载及初级控制策略。文中详细介绍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的作用以及buck-boost特性的意义,重点讲解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应用,包括电压环的PI控制技术和电流环的模型预测方法。此外,还讨论了下垂控制策略在初级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及了该技术在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储能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人群,旨在提高对模型预测控制的理解,掌握buck-boost负载和初级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 其他说明:附赠相关参考文献,便于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5-10-14 12:34:25 973KB
1
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结合下垂控制与PI电压环和模型预测电流环的创新策略参考模型文献,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结合下垂控制与PI电压环的高级控制策略参考文献解析,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 储能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 初级控制为下垂控制 电压环才采用PI控制 电流环采用模型预测 附赠模型 参考文献 ,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储能buck-boost双向dcdc负载;下垂控制;PI控制;模型预测电流环;参考文献,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2025-10-14 12:33:52 2.81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的设计及其控制策略,特别是下垂控制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结合应用。首先,文章解释了下垂控制作为系统的底层支撑,用于维持母线电压稳定。接着,阐述了电压外环采用带有抗饱和特性的PI控制器,确保稳态精度并避免积分器饱和。然后,重点讨论了电流内环使用MPC进行优化,通过预测未来几步的行为选择最优解,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数据展示了MPC相比传统PI控制的优势,特别是在负载突变情况下的快速恢复能力和更低的谐波失真率。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储能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对先进控制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控制的储能系统,如微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目标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减少响应时间和超调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仿真结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控制策略。同时,指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如计算量过大、参数设置等。
2025-10-14 12:33:27 456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