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Python 和 LangChain 快速搭建本地 AI 知识库。首先阐述了 Python 和大语言模型(LLM)结合的优势,以及 LangChain 作为桥梁连接 LLM 和外部数据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具体步骤展示了整个搭建流程,包括环境搭建、安装 LangChain 及相关依赖、获取 API Key、数据加载、文档切片、存储到向量数据库、检索与生成等环节。最后,通过完整代码示例和实战演练,展示了如何实现智能问答功能,并提出了性能优化和功能拓展的方向,如支持多模态数据和集成其他工具等。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熟悉 Python 和机器学习框架的研发人员,以及对构建智能知识库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和智能办公,如客户服务、研发支持等;②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学习辅导;③医疗领域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④提升知识库的响应速度和查询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操作指南,还深入探讨了性能优化和技术拓展的可能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逐步实践每个步骤,并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关注多模态数据处理和与其他工具的集成,以充分发挥本地 AI 知识库的潜力。
2025-08-02 23:35:49 28KB Python 文本处理
1
MemDllLoader 加载内存当中的DLL文件 使用C++语言,详情请看例子。 支持: 装载内存当中的DLL(需要两个参数,内存地址以及长度) 寻找DLL函数地址(需要装载以后使用) 不同版本,例如32位、64位使用方式类似。动态链接(需要msvcrt的dll,即为/MD,默认都是这个方式)使用动态链接版本,静态链接使用静态链接版本。
2025-07-20 18:20:31 8.65MB dllinject dllloader
1
stb-image.h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单文件库,专门用于图像加载,尤其在C语言编程社区中备受欢迎。该库支持多种流行图像格式的读取,包括但不限于BMP、TGA、PNG等,它通过一个单一的头文件提供接口,简化了图像处理功能的集成过程。开发者仅需下载stb_image.h文件,即可将其包含在自己的项目中,无需额外的库文件或复杂的安装过程。这使得stb-image.h成为那些追求项目轻量级、快速集成的开发者理想的选择。 该库之所以受到推崇,部分原因在于其简洁的API设计和高效的加载性能。它能够在不依赖第三方库的情况下,直接加载图像文件到内存中的数组,大大减少了项目的依赖和配置的复杂度。此外,stb-image.h也支持对加载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转换颜色空间、缩放大小等,虽然功能不是非常全面,但对于大多数基础的图像处理任务来说已经足够。 由于其便携性和易用性,stb-image.h在3D建模、游戏开发、图形渲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开源项目还是商业产品,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3D建模和游戏引擎中,图像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是纹理贴图、环境贴图还是动画帧的加载,stb-image.h都能够提供快速可靠的解决方案。 对于初学者或者对图像处理有基础需求的开发者而言,stb-image.h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它不需要深厚的图像处理知识就能快速上手。然而,对于需要进行复杂图像处理的场景,如医学成像、专业图像分析等,可能需要更为专业和功能丰富的图像处理库。 由于其开源性质,stb-image.h也在不断地被社区改进和扩展,虽然它的功能较为基础,但是稳定性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此外,由于只需要单一头文件,它也非常适合用于教学和快速原型开发。 在集成stb-image.h到项目中时,开发者需要遵循标准的C语言编译和链接流程。将头文件包含到源代码文件中后,即可通过定义的函数进行图像加载和处理。尽管stb-image.h本身不提供复杂的图像处理功能,但它能很好地与其他图像处理库一起工作,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灵活的基础。 stb-image.h作为一款轻量级的图像加载库,为C语言项目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图像处理起点,尤其适合于那些对项目体积和加载速度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同时,它的开源性质和活跃的社区支持,保证了其功能的持续更新和问题的及时解决,使其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工具。
2025-07-17 08:55:41 62KB 图像处理
1
qt vtk 加载多个3D模型并控制运动(机械臂)
2025-07-14 13:40:24 4.7MB
1
% function dataFile = loadTobiiTSV(fileName, selectedColumns, nbHeaderLines, dataFormat) % % 此功能加载 Tobii Studio 软件生成的 TSV 文件。 它% 强烈建议使用默认选项“所有数据”生成 TSV 文件% 在 Tobii 工作室。 但是,如果预期的列数不正确%,此功能将尝试自动检测每列的格式(使用% 到您自己的风险) % % 在: % fileName:要加载的文件的完整部分和名称% selectedColumns:包含列标签列表的字符串元胞数组% 保留在数据中。 可以是单列的字符串。 % 如果给出一个空数组,则不提取任何列% 并且在输出中只返回标题。 % 字符串 'All' 表示所有列都应该是采用的百分比(默认值:“全部”) % nbHeaderLines:查找列前要跳过的行数% 与
2025-07-14 10:19:51 3KB matlab
1
本教程是为遥感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专业人士编写的,内容涵盖了如何使用Python语言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加载和可视化。通过本教程,读者将能够掌握利用Python工具处理遥感数据的核心技能,具体而言,就是针对高光谱遥感数据集进行有效的数据加载和图像展示。 在高光谱遥感技术中,我们可以获取地表反射光的高分辨率光谱信息,这为地物识别、农作物分类和环境监测等研究提供了丰富数据资源。然而,高光谱数据通常体积庞大、维度高,对数据处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加载和处理这些数据成为了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 本教程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文件,帮助读者理解并实践高光谱数据的加载过程。资源文件包括印度松果数据集(Indian_pines_corrected.mat)及其对应的真实标签数据集(Indian_pines_gt.mat),这些数据集对于理解和应用高光谱图像的分类和分析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教程还包含了一个Python脚本(Load_and_visual.py),该脚本提供了加载高光谱数据集并进行基本图像可视化的操作示例。 在教程中,首先会对高光谱数据的概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数据结构、特点以及在遥感领域的应用。接下来,将深入讲解如何使用Python中的特定库(例如scikit-learn、NumPy等)来读取数据集,并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操作。为了使数据可视化,教程还会介绍如何利用Python的可视化工具(如Matplotlib、OpenCV等)来展示高光谱图像。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加载和处理高光谱数据,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高光谱图像的分类和识别。这对于未来在遥感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提供宝贵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由于高光谱数据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本教程还将介绍一些降维技术,比如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成分分析(ICA)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维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练习,教程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高光谱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理解和应用。 无论读者是遥感领域的研究者,还是对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学者,本教程都将是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掌握高光谱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并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中。
2025-06-29 16:32:55 5.68MB 高光谱遥感 计算机视觉 可视化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Ubuntu 18.04和Linux-5.0.1内核构建Linux系统的步骤。从下载Linux内核源代码开始,依次介绍了安装编译工具、配置编译内核的方式(如make defconfig、make menuconfig等),并讲解了如何编译内核以及升级当前系统内核的方法。此外,还涉及通过QEMU虚拟机加载新编译的内核,构造简单的MenuOS和基于BusyBox构建最小化Linux系统的过程,包括准备根文件系统、安装BusyBox到根文件系统中等内容。最后,重点阐述了构建Linux内核的GDB调试环境的具体操作,如重新配置编译内核以携带调试信息,在QEMU中启动GDB server,以及建立GDB与GDB server之间的连接并加载符号表设置断点进行调试。 适合人群:有一定Linux基础,希望深入了解Linux内核编译、系统构建及调试技术的开发者或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Linux内核编译流程,掌握不同配置方式及其应用场景;②掌握基于QEMU模拟真实硬件环境加载自定义内核的技术;③理解并实践利用BusyBox快速搭建最小化Linux系统的方法;④学会构建内核调试环境,能够对内核进行深入调试分析。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命令行操作指导,确保读者可以按照步骤成功完成Linux系统的构建与调试。建议读者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备份重要数据,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系统不稳定。同时,鼓励读者根据自身需求调整相关配置选项,以满足不同的实验目的。
2025-06-23 10:47:11 338KB Linux内核编译 Ubuntu 内核调试 QEMU
1
ADF4355是一款由Analog Devices公司生产的高性能频率合成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测试设备、卫星通信等电子领域。其具备高频率范围(从35 MHz至4400 MHz)、低相位噪声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单片机加载程序是指将用户编制的程序或固件烧录至单片机的存储器中,从而实现对单片机功能的扩展和定义。在ADF4355的应用中,加载程序通常是为了配置其内部寄存器,从而设置出符合特定应用需求的频率合成参数。 在进行ADF4355单片机加载程序之前,需要准备和理解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 1. SPI通信协议:ADF4355使用串行外设接口(SPI)与外部单片机通信。单片机通过SPI接口发送配置数据到ADF4355的寄存器中,实现对输出频率、相位、输出功率等参数的控制。因此,熟悉SPI通信协议是编写加载程序的基础。 2. ADF4355寄存器结构:ADF4355的内部寄存器有多个,包括控制寄存器、功能寄存器等,每个寄存器控制不同的参数或功能。了解每种寄存器的功能及其对应的位意义是进行程序加载的关键。 3. 频率合成原理:ADF4355是通过相位锁环(PLL)原理进行频率合成的。这意味着输出频率是由参考频率、分频比、鉴频器频率等参数共同决定的。掌握频率合成的原理有助于用户根据需求设置正确的寄存器值。 4. 编程软件工具:编程人员通常使用Analog Devices提供的软件工具,如ADIsimPLL,来辅助计算和配置ADF4355的寄存器值。同时,还需熟悉单片机的编程环境和语言,如C语言和Keil uVision等,来编写实际的加载程序。 5. 实际操作步骤:加载程序至ADF4355通常包括初始化SPI接口、设置控制寄存器、写入功能寄存器值、读取状态寄存器确认配置是否正确等步骤。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对于确保程序正确加载至关重要。 6. 调试与测试:加载完程序后,需要通过实际的硬件调试来验证ADF4355的工作是否符合预期。这可能包括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输出频率和相位噪声、用逻辑分析仪检查SPI通信时序等。 7. 环境考虑: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电磁兼容性(EMC)、电源稳定性等因素,它们都可能影响ADF4355的性能表现。 在编写ADF4355单片机加载程序时,开发者首先需要根据应用需求,利用相关软件工具设计PLL参数,然后通过编程语言和单片机硬件平台实现参数的加载。在开发过程中,持续的仿真测试、硬件调试与优化是保证最终产品稳定性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掌握SPI通信协议、熟悉ADF4355寄存器结构、理解频率合成原理以及进行有效的编程和测试,是实现ADF4355单片机程序加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
2025-06-17 15:21:39 3KB
1
在IT行业中,易语言是一种专为中国用户设计的编程语言,它以其直观的语法和中文界面降低了编程的门槛,尤其适合初学者。在这个“超文本浏览框直接加载HTML代码例子分享”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易语言中利用超文本浏览框控件来显示HTML内容,而无需将HTML写入本地文件或联网请求。 我们要了解超文本浏览框(WebBrowser)控件。在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中,这是一个常见的组件,可以用于显示网页内容。在易语言中,我们可以直接将HTML字符串传递给这个控件,从而实现在程序内部展示HTML页面的功能。这在创建简单的内嵌浏览器应用或者需要快速预览HTML内容的场景下非常实用。 加载HTML代码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窗口**: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上放置一个超文本浏览框控件。在易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窗口”命令来实现,然后使用“放置控件”命令将超文本浏览框添加到窗口上。 2. **设置HTML内容**:接着,我们需要准备HTML代码。这可以是简单的HTML标记,也可以是包含CSS和JavaScript的复杂页面。在易语言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将HTML代码存储在这个变量中。 3. **加载HTML**:使用超文本浏览框的“文档字符串”属性,将之前定义的HTML字符串赋值给它,这样就能在控件中显示HTML内容了。在易语言中,这一操作的命令可能是“设置控件属性”,其中属性名是“文档字符串”,属性值是我们储存HTML的字符串变量。 例如,一个简单的易语言代码示例可能如下: ```e .窗口创建(0, 0, 640, 480, "超文本浏览框演示", 0) .超文本浏览框创建(10, 10, 620, 460, "", 0, 窗口句柄) .字符串定义(html_content, "

易语言超文本浏览框示例

") .设置控件属性(超文本浏览框句柄, "文档字符串", html_content) .窗口显示(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上放置了一个超文本浏览框。然后定义了一个包含简单HTML内容的字符串,并将其设置为超文本浏览框的“文档字符串”。窗口被显示出来,用户就可以看到加载的HTML页面了。 这个压缩包中的“超文本浏览框.e”文件很可能是一个易语言工程文件,包含了上述提到的代码实现。通过打开并运行这个工程,你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如何在易语言中实现这个功能。这个例子作为入门教程源码,对于想要学习易语言编程,尤其是涉及到GUI界面和网络内容显示的开发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25-06-12 12:09:03 1KB
1
动态加载DFM界面是Delphi编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它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加载和显示用户界面。这种技术在创建可扩展性高的应用程序时非常有用,因为可以在不重新编译整个程序的情况下添加或更新界面元素。本项目提供的"动态加载DFM界面的小程序"是一个实用工具,它能够读取和显示Delphi的界面文件(.dfm)。 我们需要了解DFM文件。DFM,全称为Design-Time Form,是Delphi保存用户界面设计的二进制文件。它包含了窗口上的所有控件的位置、大小、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当Delphi程序运行时,.dfm文件会被加载并映射到内存中,形成程序的用户界面。 该小程序的核心功能在于它的动态加载机制。在传统的Delphi编程中,界面通常在编译时就固定了,而这个工具打破了这个限制。它允许开发者在运行时通过修改或加载新的DFM文件来改变程序的界面布局。这为实现动态生成界面、按需加载不同组件或者在不重新发布整个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更新界面提供了可能。 要实现动态加载DFM,开发者需要编写代码来解析DFM文件,并将其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控件对象。这个过程中,Delphi的TStream和TReader类扮演了关键角色。TStream用于读取DFM文件,TReader则负责解释流中的数据并创建对应的控件实例。在这个小程序中,只需修改特定的文件,就可以适应不同的第三方控件,这显示了其良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 在提供的压缩包中,"kendling_DFMViewer.gif"可能是一个展示DFMViewer工作原理的示例图,"2ccc.com.nfo"可能包含关于作者或项目的额外信息,"readme.txt"通常是说明文档,提供了使用和配置程序的指导,而"DFMViewer"可能是实际的执行程序或源代码文件,其中包含了实现动态加载DFM的核心代码。 这个小程序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参考资源,对于希望掌握Delphi动态加载DFM界面技术的开发者来说尤其有价值。通过理解和研究这个项目,可以深入理解Delphi的界面设计和运行时动态加载机制,从而提升 Delphi 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025-06-08 15:51:57 569KB delphi 动态加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