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llstone山石网科多核安全网关命令手册知识点详解 #### 一、文档概述与结构 **标题**:“Hillstone山石网科多核安全网关命令手册” **描述**:“Hillstone山石网科多核安全网关命令手册” 此文档为Hillstone山石网科多核安全网关的命令手册,主要针对StoneOS 5.0R2版本的操作系统。文档详细介绍了StoneOS中所涉及的所有命令及其用法,包括但不限于命令的格式、使用方法、参数说明、默认值以及实际操作示例等内容。 #### 二、文档约定 - **大括弧({}):** 必填项,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命令中的必要元素,必须包含。 - **方括弧([]):** 可选项,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包含。 - **竖线(|):** 表示多个选项中只能选择一个。 - **粗体:** 命令的关键字,这部分内容在命令行中是固定的,用户必须按照文档提供的原文输入。 - **斜体:** 用户需要提供具体值的参数。 #### 三、命令实例约定 - **粗体:** 在命令实例中,需要用户输入的部分会用粗体标记。 - **斜体:** 需要用户提供值的变量会用斜体标记。 - **输出差异:** 不同平台下的命令实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查看相应平台的具体输出结果。 #### 四、StoneOS CLI基础操作 ##### 1. **CLI介绍** - **命令模式和提示符** - **执行模式:** 直接执行命令。 - **全局配置模式:** 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 - **子模块配置模式:** 针对特定功能模块进行配置。 - **命令行模式切换:** 可以通过特定命令在不同的配置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 **命令行错误信息提示:** 当输入的命令有误时,系统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 **命令行输入:** 支持完整的命令输入。 - **命令行的缩写形式:** 支持命令的简写输入。 - **自动列出命令关键字:** 输入部分命令后按Tab键,系统会自动列出所有匹配的命令关键字供用户选择。 - **自动补齐命令关键字:** 输入部分命令后按Tab键,系统会尝试自动补齐命令关键字。 - **命令行编辑:** 支持命令的编辑操作,如光标移动、删除等。 - **查看历史命令:** 可以查看之前的命令输入记录。 - **快捷键:** 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快捷键来提高工作效率。 - **过滤CLI输出信息:** 可以根据需求过滤输出的信息。 - **分页显示CLI输出信息:** 当输出信息较多时,可以分页显示。 - **设置终端属性:** 包括设置连接超时时间等。 - **重定向输出:** 将命令的输出重定向到文件或其他位置。 #### 五、StoneOS系统管理命令详解 - **access:** 配置访问控制。 - **admin:** 配置管理员账户的相关设置。 - **adminhost:** 配置允许远程登录的主机地址。 - **adminuser:** 配置管理员用户的详细信息。 - **allow-pwd-change:** 允许或禁止用户更改密码。 - **app|ipssignature stat-report:** 查看应用或IPS签名统计报告。 - **arp:** ARP表项相关操作。 - **external-bypass enable:** 启用外部旁路功能。 - **clear nbt-cache:** 清除NetBIOS名称缓存。 - **clock time:** 设置系统时间。 - **clock zone:** 设置系统时区。 - **configure:**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 **console timeout:** 设置控制台超时时间。 - **cpu:** 查看CPU使用情况。 - **debug:** 开启调试模式。 - **delete configuration:** 删除当前配置。 - **desc:** 描述设备信息。 - **dns:** DNS配置。 - **dst-addr-based-session-counter:** 基于目标地址的会话计数器。 - **exec adminuser password update:** 更新管理员用户的密码。 - **exec console baudrate:** 设置控制台波特率。 - **exec format:** 格式化存储介质。 - **exec detach:** 退出当前会话。 - **exec customize:** 执行自定义脚本。 - **exec license apply:** 应用许可证。 - **exec license install:** 安装许可证。 - **exec license uninstall:** 卸载许可证。 - **exec webauth kickout:** 踢出Web认证用户。 - **exit:** 退出当前模式。 - **expire:** 指定某些配置项的过期时间。 - **export configuration:** 导出当前配置。 - **group:** 配置用户组。 - **hostname:** 设置设备名称。 - **http:** HTTP服务相关配置。 - **http port:** 配置HTTP服务端口。 - **https port:** 配置HTTPS服务端口。 - **http trust-domain:** 配置HTTP信任域。 - **ike-id:** 配置IKE标识。 - **import configuration:** 导入配置文件。 - **import customize:** 导入自定义脚本。 - **import image:** 导入固件。 - **interface:** 接口配置。 - **ip:** IP相关配置。 - **language:** 设备语言设置。 - **match:** 匹配条件配置。 - **member:** 成员配置。 - **monitor:** 监控功能。 - **nbt-cache enable:** 启用NetBIOS名称缓存。 - **nbtstat ip2name:** 查询IP地址对应的NetBIOS名称。 - **network-manager enable:** 启用网络管理功能。 - **network-manager host:** 配置网络管理主机。 - **ntp authentication:** NTP认证配置。 - **ntp authentication-key:** NTP认证密钥配置。 - **ntp enable:** 启用NTP同步。 - **ntp max-adjustment:** 设置最大时间调整范围。 - **ntp query-interval:** 设置查询间隔时间。 - **ntp server:** 配置NTP服务器。 - **password:** 设置密码。 - **password (user):** 设置用户密码。 - **password-policy:** 密码策略配置。 - **ping:** 发送ICMP Echo请求。 - **privilege:** 权限配置。 - **reboot:** 重启设备。 - **role:** 角色配置。 - **role-expression:** 角色表达式配置。 - **role-mapping-rule:** 角色映射规则配置。 - **rollback configuration backup:** 恢复备份的配置。 - **save:** 保存当前配置。 - **smtp:** SMTP服务配置。 - **snmp-server contact:** SNMP服务器联系人信息。 - **snmp-server engineID:** SNMP引擎ID配置。 - **snmp-server group:** SNMP服务器组配置。 - **snmp-server host:** SNMP服务器主机配置。 - **snmp-server location:** SNMP服务器位置信息。 - **snmp-server manager:** SNMP服务器管理配置。 - **snmp-server...** (文档未完整展示,此处省略) 以上内容涵盖了Hillstone山石网科多核安全网关命令手册的主要知识点,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这些命令以及它们的具体功能。对于用户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命令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维护Hillstone安全设备。
2025-10-28 10:05:34 3.32MB
1
天脉操作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嵌入式强实时操作系统,包括天脉1、天脉2以及天脉3三个版本,广泛用于机电控制系统之中。其中,天脉1主要用于简单的单一应用的嵌入式系统,拥有高效的安全性能和优秀的中断、存储管理;天脉2则专为需要多分区的应用环境定制,并符合ARINC653工业标准,具备严格时间和空间分离,以保证不同应用软件间的相互影响最小,保障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最后,天脉3能够支持更多类型的设备平台,在继承前者所有优点的基础上还能提供更为细致的功能选项。无论是天脉2还是天脉3均可以实现对重要应用程序信号的有效管理并抵御外界噪声的破坏,同时它们也会对所有外围设备实施监控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适配人群:涉及航空机电设备设计开发的科研技术人员及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学者。天脉操作系统能助力科研和技术人员深入理解和优化自身的工作系统。 使用情况介绍: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比如实时性的需求以及控制难度等等来决定是否启用天脉系列中的具体哪一型号。如果不需要那么高的集成度就可以选用较为简易的小巧操作系统或者干脆舍弃使用专门的操作工具完成任务。 另外还须提醒,天脉3虽然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但由于它的使用费用较高,因此推荐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性价比更好的产品也就是天脉2。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TC397芯片的Autosar多核配置工程,涵盖工具链选择、BSW与MCAL工程编译、六核操作系统配置等方面。首先讨论了工具链的选择,推荐使用EB Tresos和DaVinci Configurator,并强调了编译器参数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BSW配置中的核心启动顺序和内存分区方法,指出核间同步必须使用硬件信号量。然后讲解了OS配置中的核间通信配置,强调了共享内存对齐和任务分配的原则。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如通过LED指示核的状态。 适合人群: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尤其是对AUTOSAR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TC397平台上进行多核开发的工程项目,帮助开发者理解和掌握多核系统的配置和调试方法,确保六个核能够协同工作并稳定运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代码片段和配置示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坑和解决方案,为实际开发提供指导。
2025-06-26 16:36:57 502KB
1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2022级多核实验加复习资料
2025-06-26 03:19:31 53.03MB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1
2022年燕山大学多核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详细知识点: 1. Windows多线程编程机制:本实验通过Windows系统下的多线程编程,让参与者了解和掌握Windows环境下多线程的创建和管理机制,包括线程的同步措施。 2. 多线程编程实验环境及软件:实验采用的环境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编程软件为Microsoft Visual C++ 6.0,强调了在特定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下进行多核程序设计的重要性。 3. 线程的创建与管理:通过CreateThread API函数实验,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环境下创建线程。实验中详细描述了CreateThread函数的各个参数,包括线程属性、堆栈大小、线程函数指针、线程参数、创建标志以及线程ID的设置。 4. 线程同步措施:实验着重于线程同步的技术细节,指出线程同步是确保线程安全和数据一致性的重要手段,涉及到的同步机制有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等。 5. 蒙特卡罗法求PI算法:本实验展示了蒙特卡罗算法在计算圆周率PI中的应用。通过模拟随机点落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情况,间接求解圆周率的近似值。 6. 几何解释及概率统计:实验对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进行了几何解释,并结合概率统计原理,解释了通过随机点落在圆内和正方形内比例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数学逻辑。 7. 串行与并行算法实现:实验内容区分了串行算法和并行算法,并详细描述了两种算法的实现步骤和差异。并行算法部分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多核处理能力来加快计算过程。 8. Windows环境下并行算法编程:在Windows环境下,介绍了如何实现并行算法,包括设定解决问题的处理器数量、产生随机数、进行条件判断、计数累加及最后的计算结果输出。 9. 实验程序代码分析:实验报告中提供了详细的C++语言代码,包括创建线程、线程函数定义、主函数逻辑等。通过代码解析,加深对线程创建、执行和同步的理解。 10. 实验成果演示:实验最后通过演示程序运行的结果,验证了多线程编程和蒙特卡罗算法求PI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11. 编程技巧与调试:报告也隐含了编程技巧和调试经验,比如通过设置断点、跟踪变量变化等方法来调试程序,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12. 实验心得:虽然报告中未直接提及,但从整体结构来看,编写者通过实验不仅学习了相关知识,还应该有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这对于深入理解多核程序设计有极大的帮助。
2025-06-12 18:30:38 176KB
1
在当今计算机科学领域,多核程序设计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它使得软件能够在多个处理器核心上并行执行,显著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燕山大学的多核程序设计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的两个关键实验:Windows多线程编程和蒙特卡罗法求解π值的并行计算。 在Windows多线程编程实验中,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创建线程的API函数CreateThread的使用方法,包括其参数的意义和作用。该实验要求理解Windows多线程编程机制,并掌握线程同步的措施。实验中用到了多种编程元素,如安全属性、堆栈大小、线程启动函数、线程参数、创建标志、线程标识等。实验程序展示了如何在C++中使用_beginthread函数创建线程,以及如何通过Sleep函数实现线程的简单同步。这部分内容对于深入理解Windows环境下的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接着,报告转向蒙特卡罗法求π值的并行计算。该算法利用随机点落在圆形和正方形面积比的数学原理来估算π值。通过比较落在圆形面积内点的数量与总点数的比例,可以得到π值的近似值。实验描述了如何通过改变点的数量来提升算法的精确度。并行算法部分,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实现方式,包括在多个处理器上分配任务、生成随机数、判断点是否在圆内以及汇总结果等步骤。此外,报告中提到了多个C语言库函数,如rand和srand,它们在产生随机数时起到关键作用。 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编程环境、实验内容和步骤,包括代码实现和程序运行结果。实验中使用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 6.0作为编译器,Windows XP作为操作系统。在并行算法部分,报告讨论了如何将工作负载分配给多个处理器,以及如何同步这些处理器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整个实验报告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包括了丰富的实践操作和代码示例,这有助于学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多核程序设计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通过实际编写和测试代码,学生可以加深对线程管理和并行计算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 总体来说,燕山大学的多核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是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材料,它系统地涵盖了Windows平台下多线程编程和并行计算的核心概念,实验设计细致且注重实践,对于想要掌握相关技术的读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
2025-06-12 18:21:27 176KB
1
序模型的并行化: 在消息传递编程模型中,我们使用 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来实现并行化。对于给定的算法,我们有两个处理器,线程 0 和线程 1。我们可以将 "for i" 循环的迭代范围分为两半,线程 0 处理 0 到 (n/2)-1,线程 1 处理 (n/2) 到 n-1。每个线程会计算相应部分的 Y 值。 线程 0 向线程 1 发送的数据包括 A[n/2:][k] 和 C[n/2:][j] 的子矩阵,线程 1 向线程 0 发送的数据包括 B[k][j] 的子矩阵。在接收数据后,线程各自完成计算。 ``` // 线程 0 send(线程 1, A[n/2:][k], C[n/2:][j]) recv(线程 1, B[k][j]) for (i = n/2; i < n; i++) { for (j = 0; j < p; j++) { x = 0; for (k = 0; k < m; k++) { x = x + A[i][k] * B[k][j]; } Y[i][j] = x + C[i][j]; } } // 线程 1 recv(线程 0, A[n/2:][k], C[n/2:][j]) for (i = n/2; i < n; i++) { for (j = 0; j < p; j++) { x = 0; for (k = 0; k < m; k++) { x = x + A[i][k] * B[k][j]; } Y[i][j] = x + C[i][j]; } } ``` (b) 共享内存编程模型的并行化: 在共享内存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 OpenMP 来实现并行化。我们使用 `#pragma omp parallel` 来创建并行区域,并使用 `#pragma omp for` 来并行化 "for i" 循环。因为 Y、A、B 和 C 是全局变量,它们在所有线程间共享。为了避免数据竞争,我们需要在更新 Y 矩阵时使用屏障同步。 ```c++ #include // 并行区域 #pragma omp parallel num_threads(2) { // 确保线程共享所有数据 #pragma omp for schedule(static) for (i = 0; i < n; i++) { float x = 0; #pragma omp critical { for (j = 0; j < p; j++) { for (k = 0; k < m; k++) { x = x + A[i][k] * B[k][j]; } Y[i][j] = x + C[i][j]; } } } } ``` 这个并行化过程使得两个线程可以同时计算 Y 矩阵的不同部分,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并行计算中可能会出现数据竞争,因此在更新 Y 矩阵时使用了 `#pragma omp critical` 区域来确保线程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负载均衡和更复杂的同步机制以优化性能。
2025-06-10 15:31:28 3.45MB
1
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2013 (WEC 2013)是Microsoft Embedded Compact家族系列的最新版本,发布于2013年,生命周期按照目前Microsoft发布的计划为2023年。
1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OpenMP的电磁场FDTD多核并行程序设计的方法,以期实现该方法在更复杂的算法中应用具有更理想的性能提升。针对一个一维电磁场FDTD算法问题,对其计算方法与过程做了简单描述。   在Fortran语言环境中,采用OpenMP+细粒度并行的方式实现了并行化,即只对循环部分进行并行计算,并将该并行方法在一个三维瞬态场电偶极子辐射FDTD 程序中进行了验证。该并行算法取得了较其他并行FDTD 算法更快的加速比和更高的效率。结果表明基于OpenMP的电磁场FDTD并行算法具有非常好的加速比和效率。   0 引言   随着多核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行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处理较大规模问
2024-06-05 14:46:00 169KB
1
之前下了好几个中文版本,都没有目录,阅读不方便。所以自己做了一个完整目录的版本,上传给大家。书还不错。设计多核、多线程编程,时下比较流行的技术。
2024-04-03 14:26:03 58.63MB 完整目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