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OpenWRT-24.10.0-nss稳定版固件 路由器型号:AX3600固件合集。稳定跑满带宽。2025年7月17日编译完成。内含.manifest、initramfs-factory.ubi、initramfs-uImage.itb、squashfs-factory.ubi、squashfs-sysupgrade.bin https://blog.csdn.net/qq_44338578/article/details/149424800
2025-07-29 23:54:27 80.16MB 网络工具 路由器 OpenWRT
1
iperf 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常用于评估和测量网络的带宽、延迟以及数据传输效率。这个工具在版本 1.7.0 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改进:加入了时间戳功能。这一更新对于网络管理员和开发者来说是极其有价值的,因为它允许更精确地分析和调试网络性能问题。 iperf 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发送不同类型的网络流量(TCP 或 UDP)来测量网络的吞吐量。在 TCP 模式下,iperf 可以通过调整窗口大小来最大化网络带宽的使用。而在 UDP 模式下,iperf 可以用来测试网络的丢包率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时间戳的添加意味着在测试过程中,每个数据包都带有时间信息,这对于分析网络延迟和抖动非常有用。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而抖动则表示延迟的变化。这些信息对于优化实时通信应用(如 VoIP、视频会议或在线游戏)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低延迟和稳定的网络条件。 在 iperf-1.7.0 这个压缩包中,包含的是iperf工具的源代码或者可执行文件。用户可以通过编译源代码或直接运行预编译的二进制文件来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下是使用iperf的一些关键步骤: 1. **安装**:根据操作系统(Linux、Windows、macOS等),用户需要安装iperf。在Linux中,通常通过包管理器(如 apt-get 或 yum)进行安装,而在Windows上可能需要下载并解压预编译的版本。 2. **启动服务器**:在一台机器上运行iperf服务器端,命令通常是 `iperf -s`。 3. **连接服务器**:在另一台机器上运行iperf客户端,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例如 `iperf -c -p `。可以添加参数来调整测试设置,比如 `-t` 定义测试持续时间,`-b` 设置发送带宽。 4. **查看结果**:测试结束后,iperf将显示详细的报告,包括平均带宽、突发带宽、最小/最大传输速率以及相关的延迟信息。 5. **时间戳分析**:在iperf 1.7.0版本中,这些报告现在包含了时间戳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性能分析,例如使用第三方工具或脚本来处理输出,找出可能导致性能问题的模式或异常。 通过iperf的这些功能,网络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的性能瓶颈,优化网络配置,确保服务质量,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无论是日常监控还是故障排查,iperf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07-22 16:49:46 368KB iperf,带宽测试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ABKDE(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的多变量回归区间预测项目的实现过程。项目旨在通过结合LSSVM与ABKDE,提升回归模型在处理高维、非线性及含噪声数据时的表现。文档涵盖了项目背景、目标、挑战及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LSSVM与ABKDE的工作原理及其结合后的模型架构。此外,文中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展示了预测结果及效果评估。;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机器学习和Python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特别是对支持向量机和核密度估计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处理高维、非线性及含噪声数据的多变量回归问题;②提升LSSVM的回归性能,改善预测区间的准确性;③应用于金融预测、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市场营销和工业工程等领域,提供更精确的决策支持。; 其他说明:项目不仅关注回归值的预测,还特别注重预测区间的确定,增强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在面对复杂数据分布时,该方法通过自适应调整带宽,优化核密度估计,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文档提供的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并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展和优化。
2025-07-13 22:23:21 43KB Python 机器学习 LSSVM 多变量回归
1
PXIe PXI背板技术:全混合架构、14GB/s系统带宽,兼容主流控制器,设计与应用详解(含设计文件、原理图&PCB、FPGA源码),全混合多槽系统 - 高效的PXIe PXI背板架构,兼容主流厂商控制器,系统带宽高达14GB/s的解决方案。,PXIe PXI背板 全混合8槽 4 Link架构 系统带宽14GB s 兼容主流PXIe厂商PXIe控制器 PXIe PXI背板 全混合8槽 4 Link架构 系统带宽14GB s 单槽4GB s 兼容主流PXIe厂商PXIe控制器 远程开关控制接口 设计文件 原理图&PCB FPGA源码 可直接制板 问 1.FPGA加载哪一份mcs?最新20220314么?功能是否已测试完善? 2.机箱的结构设计是否有注意事项要求文档? 3. PXIe 中断能不能正常使用? 4.背板能否在线复位(包括PC端和板卡端) ? 5.BOM中的元器件是否有停产的或者很难买到的? 6.该背板有无集成到机箱中的使用经历? 答 1、对的,加载20220314.mcs,功能都OK了。 2、没有结构要求文档,注意连接器位置就可以。 3、中断可以正常使用,项目中用过。 4、
2025-07-04 14:00:10 5.59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线性均衡CTLE(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ation)的原理及其在高速有线通信中的应用。文章首先阐述了信道带宽与通信速率的关系,强调了CTLE在补偿信道损耗方面的重要性。接着,文章探讨了不同结构的CTLE电路实现方式,包括无源结构、源退化结构、Gm-TIA结构等,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随后,文章讲解了几种常见的自适应均衡算法,如基于频谱均衡、基于沿(edge-based)、基于异步降采样的直方分布等,重点在于如何通过算法自动调整CTLE参数以适应不同的信道条件。此外,文章还讨论了CTLE中的非理想因素、噪声特性及失调贡献,指出这些因素对CTLE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子电路基础,尤其是对高速通信领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CTLE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高速通信系统中的作用;②掌握不同类型CTLE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CTLE结构;③学习自适应均衡算法,提高CTLE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性能优化能力;④了解CTLE中的非理想因素、噪声特性及失调贡献,掌握应对这些问题的技术手段。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CTLE的基础理论,还深入探讨了实际设计中的各种挑战和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CTLE技术。文章引用了大量图表和公式,便于读者直观理解复杂的电路设计和算法原理。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和实际项目进行实践,以加深对CTLE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5-07-04 13:23:55 2.39MB CTLE 自适应均衡算法 噪声特性
1
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是衡量网络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对于日常上网、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网络活动至关重要。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网络能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而延迟则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ms)计算。 "bwtest.exe"是一个小巧且高效的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工具,它提供了一种离线的解决方案,与依赖网页服务的测试工具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介绍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点。 1. **网络带宽测试**: - **定义**:网络带宽测试测量的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最大速率,它决定了你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多少数据。 - **工具原理**:bwtest.exe可能通过发送不同大小的数据包并测量传输时间来估算带宽,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最大传输速率。 - **实际应用**:了解带宽有助于评估你的互联网连接是否足够应对大数据传输任务,如高清视频流、文件下载或多人在线游戏。 2. **网络延迟测试**: - **定义**:网络延迟是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包括处理、排队、传输和路由等步骤。 - **测试方法**:bwtest.exe可能通过发送一系列ping请求并记录响应时间来计算延迟。 - **影响因素**:延迟受网络拥堵、服务器距离、路由器和交换机性能等多种因素影响。 - **重要性**:低延迟对于实时交互应用,如在线游戏、远程桌面和VoIP电话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3. **bwtest.exe的特点**: - **简单易用**:用户界面设计简洁,操作流程直观,使得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进行网络测试。 - **快速高效**:作为独立的可执行文件,无需安装,启动快速,测试结果准确。 - **离线测试**:与基于网页的测试工具相比,bwtest.exe不受网络环境变化的影响,能更稳定地反映本地网络状况。 4. **网络优化建议**: - **关闭后台程序**:运行带宽测试时,关闭其他占用网络资源的应用,以获取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 **多次测试**:为了得到更可靠的数据,建议进行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 -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发现带宽不足或延迟过高,可能需要联系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解决,或者考虑调整网络设备配置。 了解并掌握网络带宽和网络延迟测试,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优化网络环境提供依据。bwtest.exe这样的工具提供了便捷的测试手段,使网络性能监控变得简单易行。
2025-07-01 22:08:41 266KB
1
基于Cadence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TSMC18工艺,增益87dB,单位增益带宽积达30MHz的仿真及版图验证,基于Cadence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工艺TSMC18,增益、带宽积与压摆率卓越,原理图仿真状态良好,版图通过DRC与LVS验证,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 cadence 电路设计 工艺tsmc18 低频增益87dB 相位裕度80 单位增益带宽积GBW 30MHz 压摆率 116V us 原理图带仿真状态 有版图过DRC lvs ,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 cadence电路设计; tsmc18工艺; 低频增益; 相位裕度; GBW; 压摆率; 原理图仿真; 版图DRC; lvs。,基于TSMC18工艺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高GBW与低相位噪声
2025-06-27 21:48:58 8.89MB rpc
1
"TSMC工艺下两级运算放大器电路版图设计与仿真详解",两级运算放大器电路版图设计 cadence 618 电路设计 版图设计 工艺tsmc18 低频增益87dB 相位裕度80 单位增益带宽积GBW 30MHz 压摆率 16V uS 有版图,已过DRC LVS,面积80uX100u 包安装 原理图带仿真过程,PDF文档30页,特别详细,原理介绍,设计推导,仿真电路和过程仿真状态 ,两级运算放大器; 电路版图设计; 工艺TSMC18; 频率增益; 相位裕度; 单位增益带宽积GBW; 压摆率; 版本控制; 原理图; 仿真过程; PDF文档。,基于TSMC18工艺的87dB低频增益两级运算放大器版图设计及仿真研究
2025-06-18 17:22:27 950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Transformer-ABKDE(Transformer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进行多变量回归区间预测的详细项目实例。项目背景源于深度学习与传统核密度估计方法的结合,旨在提升多变量回归的预测精度、实现区间预测功能、增强模型适应性和鲁棒性,并拓展应用领域。项目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噪声与异常值处理、模型复杂性与计算开销、区间预测准确性、模型泛化能力以及多变量数据处理。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提出了自适应带宽机制、Transformer与核密度估计的结合、区间预测的实现、计算效率的提高及鲁棒性与稳定性的提升。模型架构包括Transformer编码器和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ABKDE),并给出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包括数据预处理、Transformer编码器实现、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实现及效果预测图的绘制。;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熟悉Matlab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金融风险预测、气象预测、供应链优化、医疗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②目标是提升多变量回归的预测精度,提供区间预测结果,增强模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拓展应用领域。; 其他说明:项目通过优化Transformer模型结构和结合自适应带宽核密度估计,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Matlab中实现Transformer-ABKDE模型,并提供了详细的模型架构和技术细节,帮助用户理解和实践。
2025-05-27 08:44:07 38KB Transformer 多变量回归 MATLAB
1
永磁同步电机基于刚性等级的工程整定方法simulink仿真模型,速度环PI基于刚性等级调整,电流环PI基于环路带宽调整,双闭环基本只需要调整2个参数即可。 理论及模型搭建说明: 永磁同步电机PMSM环路工程整定方法: https://blog.csdn.net/qq_28149763/article/details/145230860
2025-05-20 00:02:26 77KB PMSM 电机控制 simulin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