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电路及系统研究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本文将对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电路系统的操作实施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电动汽车系统及控制原理 电动汽车系统主要包括高压上下电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和车辆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其中,高压上下电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它包括电池、电机控制器、预充电阻、车辆控制器等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软件程序。 2. 系统控制原理 在无故障状态下,钥匙开关从 OFF 档到 ON 档的切换中,电池管理系统会将 s2 先闭合,然后再对 s6 闭合,此时会为充电机电容完成预充电,再将 s1 闭合,接着将 s6 断开,最终把控状态再次反馈到整车控制器。 3. 高压上下电控制逻辑实施 当 OFF 切换到 ON 档时,ON 档信号被整车控制器所采集,并判断其高电平是否有效,若有效,会由继电器供电给电池管理系统,而电池管理系统会进行自检,结合是否进行“强制断高压,将相应的故障信息发送到整车控制器,并对信息进行判断,当为无强制断高压故障状态时,会将上电指令发送给 BMS。 4. 高压上下电控电路系统的操作实施 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电路系统的操作实施主要包括高压上电控制逻辑实施和高压下电控制逻辑实施。高压上电控制逻辑实施是指当 OFF 切换到 ON 档时,电池管理系统会将 s2 先闭合,然后再对 s6 闭合,此时会为充电机电容完成预充电,再将 s1 闭合,接着将 s6 断开,最终把控状态再次反馈到整车控制器。高压下电控制逻辑实施是指当 START 档切换到 OFF 档时,整车控制器会闭合 s5,然后对高压部件完成预充电,再将 s3 闭合,对 DC/AC 使能进行输出,当将 s5 断开时,就完成了整 个上高压电流程操作。 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电路系统的操作实施是电动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部分,它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电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策略优化:实现高效有序充电以降低目标函数与成本,电力系统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充电优化算法 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的电动汽车群有序充电优化 使用飞蛾扑火算法求解一个充电策略优化问题。 目标是找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最佳充电策略,以最小化目标函数 [号外][号外]程序都调试运行过 保证程序,仿真,代码的质量绝对可以 有问题直接 款。 问题背景: 考虑了一天内(24小时)三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策略。 每个充电站有24个时段的充电策略,因此搜索空间的维数为72(3x24)。 每个时段都有一定的电价和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电力系统;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充电优化算法; 飞蛾扑火算法; 充电策略; 搜索空间; 时段电价; 充电需求; 程序调试运行,基于飞蛾扑火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策略研究
2025-04-19 13:41:15 334KB gulp
1
电动汽车逆变器是电动车辆动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效率和续航里程。逆变器的主要损耗来源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续流二级管。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在不同功率因数角范围内计算这些元件功率损耗的新方法。 在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IGBT和续流二级管承担着电流的开关和续流功能。由于IGBT具有低驱动功率、高工作频率、大通态电流和小通态电阻等优点,成为了电力电子装置的首选器件。然而,这些器件在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功率损耗,这不仅影响设备效率,还会导致发热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来解决。 传统的IGBT功率损耗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物理结构的损耗模型和基于数学方法的损耗模型。物理结构模型需要详细分析器件的物理特性,而数学模型则利用实验数据建立电流、电压与器件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后者更为实用和通用。 本文提出了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7段调制模式下,针对不同功率因数角范围的IGBT和续流二级管导通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这种方法对已有的计算表达式进行了细化和优化,考虑了更广泛的功率因数角,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 逆变器的功率损耗模型指出,损耗主要集中于IGBT和续流二极管。IGBT的损耗与其开关次数和导通电流大小有关,而续流二极管的损耗则取决于其导通状态下的电流。在SVPWM 7段调制下,每个周期内,6个IGBT和6个续流二级管按顺序开关,导通功率损耗均匀分布。因此,总的功率损耗可以通过计算一个IGBT和一个续流二级管的典型导通功率,然后乘以相应的数量来得到。 对于IGBT的导通损耗计算,通常假设导通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并利用恒定管压降和导通时的等效电阻来建立等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IGBT的开关频率很高,可以认为在一个周期内流过的电流近似不变,简化了损耗计算。 通过这种新的计算方法,设计者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逆变器的功率损耗,从而优化散热设计,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至关重要,因为高效率和长续航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同时,这种精细化的计算方法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1
论GB_T 24347电动汽车DC_DC变换器与实际应用的不符之处.pdf
基于AURIX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源模块设计.pdf
智能电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与优化措施.pdf
电动汽车有源式绝缘监测方法研究.pdf
双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灵活调整车辆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提高整车的工作效率、提高加速性能、提高续航里程、减小体积、减轻重量、实现动力安全冗余等,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主流驱动技术。
1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由于其能量来源及汽车发动结构与传统汽车存在差异,因此其热管理的重点对象也有所不同,除了车身空调系统,还包括电池包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管理系统等,整个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价值量得到提升。 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热管理系统是一个纯增量市场,单车价值量将新增4200元。假设到2030 年,我国可以实现1000 万新能源乘用车产量,那么在新能源零部件方面可以新增420 亿市场空间。不同类型的车型所采取的热管理系统是不同的。 新能源热管理本质上是集降温、保温及升温三种策略为一体的系统。目前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以降温冷却为主,且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以效率与成本较低的空气冷却(风冷)和液
1
比亚迪汽车 使用说明 用户手册 混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2022-02-25 14:02:41 109.2MB B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