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tRecordAnalysis.exe 是学习NFTS文件系统,了解MFT RECORD记录表时用Qt写的学习工具. 左侧目录树是通过解析 $INDEX_ROOT,$INDEX_ALLOCATION,$ATTRIBUTE_LIST获取的子节点索引, 然后根据MFT Record ID找到对应的MFT RECord表记录,获取文件名信息显示. 左侧目录树展开节点或者右键选项加载MFT Record记录时 会把选中的MFT Record 表记录的1024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据显示到中间 QGraphicsView 控件中。 并且显示所有的MFT Record属性, 可通过鼠标中键放大缩小,拖拽查看. 最右侧的 第一个表格是通过分区的第一个512字节数据获取的数据, 第二个表格是MFT RECORD表记录头布局和属性列表和范围字段 可通过双击查看具体属性解析说明 软件是Qt 5.13.1 MSCV2017 Release 32位编译器编译 如果无法运行,请安装MSCV2017 32位库 详细 可以查看作者NTFS文件系统专栏 软件需要管理员权限运行
2025-09-11 15:47:47 28.93MB NTFS文件系统
1
当前所发布的全部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整理收集,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仅供日常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因下载本资源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使用者本人承担!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2025-09-11 12:17:29 16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支配排序蜣螂优化算法(NSDBO),这是一种将蜣螂的生物行为与多目标优化的非支配排序机制相结合的新型算法。文章首先解释了蜣螂优化算法(DBO)的基本概念,包括全局搜索、局部开发和适应度更新等行为的模拟。接着深入探讨了NSDBO的关键组成部分,如非支配排序、自适应网格密度计算以及信息素机制。文中通过具体的伪代码展示了这些机制的具体实现方式,并讨论了算法在不同类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性能表现。此外,文章还提到了NSDBO在处理凸型前沿问题上的优势,以及在面对带噪声问题时的表现不足。最后给出了在工业级多目标优化问题中应用NSDBO的实际案例和建议。 适合人群:对多目标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算法开发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解决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特别是在需要平衡收敛性和多样性的场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优化工具,能够更好地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尤其是在高维问题和复杂前沿结构的情况下。 其他说明:NSDBO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处理超多目标问题时存在计算开销大的缺点。因此,对于特定的应用场景,需要权衡算法的选择并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
2025-09-10 22:26:38 403KB
1
### AutoCAD 2007 实用教程知识点详解 #### 第01章 AutoCAD 2007 入门基础 - **教学目标**:了解AutoCAD 2007的基本操作界面及其主要功能,掌握如何管理和操作图形文件。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AutoCAD 的基本功能**: - 图形创建: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 - 编辑工具:提供丰富的图形编辑功能。 - 数据交换: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导入导出。 - 可视化工具:如渲染、动画等高级可视化功能。 - **AutoCAD 2007 的经典界面组成**: - 标题栏: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AutoCAD版本及打开的文件名。 - 菜单栏:包含所有可用命令的下拉菜单。 - 工具栏:快速访问常用命令的图标。 - 绘图区:进行绘图的主要工作区域。 - 命令行:显示命令提示并允许用户输入命令。 - 状态栏:显示当前状态和一些常用工具按钮。 - **图形文件管理**:包括新建、保存、打开、关闭等文件操作。 - **使用命令与系统变量**:通过输入命令来进行操作,并利用系统变量调整软件设置。 - **设置参数选项**:根据个人需求调整AutoCAD的配置。 - **设置图形单位**:定义图形中的单位系统,如毫米、英寸等。 - **设置绘图图限**:确定绘图区域的大小。 #### 第02章 绘制简单二维图形对象 -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使用AutoCAD 2007绘制基本的二维图形。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绘图方法**:介绍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 **绘制点对象**:通过指定坐标或使用特定命令来定位点。 - **绘制直线**:使用LINE命令绘制直线段。 - **绘制射线**:使用RAY命令创建无限长的一端固定的线段。 - **绘制构造线**:用于辅助绘制的无限长直线,通常不参与最终图纸。 - **绘制矩形**:通过指定角点位置或宽度和高度来绘制矩形。 - **绘制正多边形**:使用POLYGON命令绘制具有固定边数的多边形。 - **绘制圆**:通过指定圆心和半径或直径来绘制圆形。 - **绘制圆弧**:根据起点、终点以及一个中间点或中心点来绘制。 - **绘制椭圆**:通过定义椭圆的中心、一个轴和另一个轴的方向来绘制。 - **绘制椭圆弧**:类似于绘制圆弧,但适用于椭圆。 #### 第03章 选择与夹点编辑二维图形对象 - **教学目标**:掌握选择图形对象的方法,并学会使用夹点进行编辑。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选择对象的方法**:包括窗口选择、交叉窗口选择等。 - **过滤选择**:基于对象类型或颜色进行筛选。 - **快速选择**:快速选择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 - **使用编组**:将多个对象组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编辑。 - **编辑对象的方法**:如移动、复制、旋转等。 -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通过拖动对象上的夹点改变其形状或大小。 - **使用夹点移动对象**:拖动对象到新的位置。 - **使用夹点旋转对象**:围绕一个点旋转对象。 - **使用夹点缩放对象**: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对象。 - **使用夹点镜像对象**:以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复制对象。 #### 第04章 使用修改命令编辑对象 - **教学目标**:熟练运用各种修改命令来编辑图形对象。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删除对象**:通过DELETE命令移除图形中的对象。 - **复制对象**:使用COPY命令创建对象的副本。 - **镜像对象**:通过MIRROR命令沿一条直线对称复制对象。 - **偏移对象**:在指定距离处复制对象。 - **阵列对象**:创建对象的有规律排列。 - **移动对象**:将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 - **旋转对象**:围绕指定点旋转对象。 - **对齐对象**:使对象与其他对象对齐。 - **修剪对象**:移除对象的一部分。 - **延伸对象**:延长对象到另一对象。 - **缩放对象**:按照比例放大或缩小对象。 - **拉伸对象**:沿指定方向拉伸对象。 - **拉长对象**:更改线段的长度。 - **倒角对象**:在两个对象之间创建斜面。 - **圆角对象**:在两个对象之间创建圆弧过渡。 - **打断对象**:将对象分割成两部分。 - **合并对象**:将多个对象合并为一个。 - **分解对象**:将组合对象拆分为单独的部分。 - **编辑对象特性**:更改对象的颜色、线型等属性。 #### 第05章 规划和管理图层 - **教学目标**:了解如何使用图层来组织图形,实现更高效的绘图和编辑。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的组成**:显示所有图层及其属性的列表。 - **创建新图层**:用于分隔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的对象。 - **设置图层颜色**: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的对象类型。 - **使用与管理线型**:自定义线型,以便更好地表达信息。 - **设置图层线宽**:调整线条的宽度。 - **管理图层**:包括冻结、锁定图层等功能。 #### 第06章 控制图层显示 - **教学目标**:学习如何控制图层的显示,以便更清晰地查看和编辑图形。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画与重生成图形**:更新屏幕显示。 - **缩放视图**:调整图形的显示比例。 - **平移视图**:移动屏幕上显示的图形部分。 - **使用命名视图**:保存并恢复特定的视图设置。 - **使用鸟瞰视图**:显示整个图形的概览。 - **使用平铺视口**:在一个图形中显示多个视图。 - **控制可见元素的显示**:选择性地显示或隐藏特定图层上的对象。 #### 第07章 精确绘制图形 - **教学目标**:掌握精确绘图的技术和工具,提高绘图精度。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使用坐标系**:理解和使用世界坐标系(WCS)和用户坐标系(UCS)。 - **设置捕捉和栅格**:提高绘图时的准确性。 - **使用GRID与SNAP命令**:启用栅格和捕捉功能。 - **使用正交模式**:仅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绘制直线。 - **打开对象捕捉功能**:捕捉对象的关键点,如端点、中点等。 - **运行和覆盖捕捉模式**:在绘制时保持捕捉功能激活。 - **使用自动追踪**:在绘制过程中保持与现有对象的平行或垂直关系。 - **使用动态输入**:在光标附近显示命令提示,直接在绘图区输入数据。 #### 第08章 绘制与编辑复杂二维图形对象 - **教学目标**:深入学习绘制复杂二维图形的方法。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绘制与编辑多线**:创建由多条平行线组成的对象。 - **绘制与编辑样条曲线**:通过控制点绘制平滑曲线。 - **使用SKETCH命令徒手绘图**:自由手绘线条。 - **绘制修订云线**:用于表示修改或变更区域的特殊曲线。 - **绘制区域覆盖对象**:使用HATCH命令填充区域。 #### 第09章 使用面域与图案填充 - **教学目标**:掌握创建面域和使用图案填充的技巧。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创建面域**:将封闭的轮廓转换为一个实体。 - **面域的布尔运算**:通过并集、差集和交集操作组合面域。 - **从面域中提取数据**:计算面积、周长等属性。 - **设置图案填充**:为封闭区域添加图案。 - **设置孤岛和边界**:控制图案填充的范围。 - **使用渐变色填充图形**:为图形添加色彩变化效果。 - **编辑图案填充**:更改图案、比例等属性。 - **分解图案**:将填充的图案分解为单独的线段。 #### 第10章 创建文字和表格 - **教学目标**:学会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和表格。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创建文字样式**:定义文字的字体、大小等属性。 - **创建单行文字**:输入简单的文本。 - **使用文字控制符**:插入特殊字符或符号。 - **编辑单行文字**:更改已输入的文字。 - **创建多行文字**:输入多行文本并应用复杂的格式。 - **编辑多行文字**:调整文本的对齐方式、字体等。 - **创建和管理表格样式**:定义表格的外观。 - **创建表格**:插入表格。 - **编辑表格和表格单元**:修改表格内容或格式。 #### 第11章 标注基础与样式设置 - **教学目标**:了解标注的基本概念,学会创建和编辑标注。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尺寸标注的规则**:遵循标准的尺寸标注规范。 - **尺寸标注的组成**:包括尺寸线、尺寸界线、箭头和文本等元素。 - **尺寸标注的类型**:线性、角度、半径、直径等。 - **创建尺寸标注的基本步骤**:选择对象,设置样式,放置标注。
2025-09-06 09:23:42 4.05MB AutoCAD 2007 PDF
1
在Android平台上,发送彩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是通过编程接口实现的,而非直接调用系统界面。这种技术允许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集成彩信功能,为用户提供无打扰的服务,例如自动发送带有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多媒体消息。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在Android中实现这个功能。 发送彩信需要使用`SmsManager`类,这是Android SDK提供的一个接口,用于处理短信和彩信的发送。在Android 2.2及以上版本中,`SmsManager`支持MMS功能。以下是一段基础的代码示例: ```java SmsManager smsManager = SmsManager.getDefault(); smsManager.sendMultipartTextMessage( destinationAddress, // 接收方电话号码 null, // 发送者端口号,一般为null createMultipartTextArrayList(), // 创建多媒体内容的ArrayList null, // 成功回调PendingIntent null // 失败回调PendingIntent ); ``` 在`createMultipartTextArrayList()`方法中,你需要构建一个`ArrayList`,包含`MmsPart`对象,每个`MmsPart`代表一条消息的组成部分,如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MmsPart`可以通过`MimePart`类进行包装,如下所示: ```java ArrayList parts = new ArrayList<>(); parts.add(new MmsPart("text/plain", "你好,这是一条彩信")); // 文本部分 parts.add(new MmsPart("image/jpeg", getBitmapFromAsset("image.jpg"))); // 图片部分 // ... 添加其他多媒体部分 ``` `getBitmapFromAsset()`方法用于从应用资源中获取Bitmap图像,对于音频和视频,你可能需要使用`MediaRecorder`或`MediaPlayer`来准备数据。 发送彩信时还需要注意权限问题,确保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添加了以下权限: ```xml ``` 此外,由于彩信发送涉及网络通信,因此还需要`INTERNET`权限: ```xml ``` 测试时,由于模拟器通常不支持彩信功能,所以必须在真实的Android设备上进行。发送彩信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费用,所以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Android实现非调用系统界面的彩信发送涉及到`SmsManager`接口的使用、多媒体内容的组合以及权限管理等多个方面。理解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你可以创建出高效、稳定的彩信发送功能。
1
对带有v / f控制信号的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非线性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分析分析确定系统的平衡和稳态特性。 然后,通过改变系统参数的值来研究其一些基本动力学特性,例如特征特征值,李雅普诺夫指数和相轨迹。 发现当系统参数的值较小时,无论控制增益的值是多少,PMSM都在稳定的域中运行。 随着参数值的增加,出现不稳定,并且PMSM陷入混乱运行。 此外,通过仿真验证了复杂的动态行为。
2025-09-03 13:33:13 1.15MB chaos; largest Lyapunov
1
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串口转USB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接口转换方式,它允许用户将传统的串行通信接口设备连接到现代的USB接口上,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转换。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串口作为早期计算机通信的重要接口,逐渐被USB接口所取代。为了兼容旧有设备,串口转USB适配器应运而生,它在保留串口设备原有功能的同时,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数据交换。 PL2303是Prolific公司生产的一种USB转串行端口转换器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它支持标准的串口通信协议,并且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传输速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PL2303芯片还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各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Mac OS等无缝对接。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可能会遇到操作系统更新后驱动程序不兼容的问题,特别是Windows 10和更高版本的系统,对硬件驱动的要求越来越高。标题中的“PL2303-W10RS3RS4-DCHU-DriverSetup-v1192-20180503(非旺玖原装)”则是一款为PL2303芯片提供的驱动安装程序,该程序特别适用于Windows 10系统。这个驱动程序能够解决用户在使用串口转USB设备时遇到的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在面对1.8V低电压串口设备时,能够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从压缩包中列出的文件名称“串口转USB-1.8v-PL-2303+WIN10+Vista+XP驱动”可以看出,该压缩包内不仅包含了适用于Windows 10的驱动程序,还提供了支持Windows Vista和XP系统下的驱动,这为不同版本操作系统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兼容性支持。这种设计考虑周到,使得用户能够在不同操作系统间无缝切换,保证了设备的长期使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个驱动程序是非旺玖原装,用户在使用时应仔细阅读安装指南,确保驱动程序与设备的兼容性和正确安装。同时,建议用户在官方网站或可信赖的来源下载驱动程序,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用户在使用串口转USB设备时遇到连接问题,一般推荐先检查物理连接是否牢固、USB端口是否正常工作,然后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系统是否正确识别了设备。如果系统没有正确安装驱动程序,或者驱动程序已损坏,此时就需要安装或重新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对于Windows 10用户,使用提供的驱动安装程序尤为关键,因为操作系统的更新可能会导致旧驱动不再兼容,从而需要新的驱动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日益多样化,串口转USB转换器及其驱动程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确选择和安装合适的驱动程序对于保障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用户在选择这类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到驱动程序的兼容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因素,以确保设备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
2025-08-25 09:52:58 5.96MB 串口 USB
1
鸟哥的 Linux私房菜服务器架设篇(第三版),高清非扫描版
2025-08-25 09:47:27 8.74MB Linux私房菜
1
根据给定文件信息,下面是详细知识点的阐述: 标题知识点:Hammerstein-Wiener模型代表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 描述知识点:文档标题中提到了Hammerstein-Wiener模型以及动态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Dynamic Output Feedback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DOFMPC)。Hammerstein-Wiener模型是一种描述具有静态非线性和动态线性两个部分组成的系统的模型。动态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是指一种算法或者策略,它通过对系统输出的反馈来进行控制,同时会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以优化控制输入,旨在改善系统的性能表现,例如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等。 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的关键在于它能够处理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常见的非线性特性有饱和、死区、继电特性等。这些非线性特性在诸如化工过程、机器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中非常常见。 Hammerstein-Wiener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 1. Hammerstein模型部分:描述非线性静态映射部分,它将输入信号映射到一个中间信号。 2. 动态线性部分:通常用线性差分方程来描述,它从中间信号生成输出信号。 3. Wiener模型部分:此部分是线性动态环节在前,非线性静态环节在后的逆序结构,也可与Hammerstein模型组合为Hammerstein-Wiener模型。 动态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需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控制性能,这是通过优化预测模型的参数来实现的。DOFMPC策略涉及到优化问题的求解,它不仅考虑当前的系统状态,还要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状态预测。 描述中提到的“二次有界性”(Quadratic boundedness)是一种用于指定闭环稳定性并保证优化问题递归可行性的概念。二次有界性可以通过一种特殊设计的函数来保证系统状态始终保持在预定的界限之内。 此外,文件中提到的IET-OFMPC(IET-Output Feedback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是之前关于同一主题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引入二次有界性的概念来改进之前的模型和算法。 标签知识点:研究论文 这部分信息表明文件的内容属于学术研究范畴,发布于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上。这类论文通常包含原创性研究的详细描述,旨在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研究论文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为学者们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对技术进步和科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根据文件内容,作者提供了动态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针对Hammerstein-Wiener模型系统的数值例子,这表明了理论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示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25-08-24 14:40:17 723KB 研究论文
1
Comsol结合达西与PDE模拟地下水流:孔隙率增大与非均质性的导水路径及速度场、压力场分析,“Comsol达西与PDE结合揭示地下水流作用下孔隙率变化与导水路径可视化研究”,Comsol达西与pde结合描述地下水流作用下,孔隙率不断增大,孔隙率非均质,,可进行导水路径的查看,渗流速度场,压力场均可导出。 SPKC ,Comsol; 达西定律; PDE; 地下水流; 孔隙率; 非均质; 导水路径; 渗流速度场; 压力场,Comsol达西模型与PDE结合分析地下水流及孔隙率变化 在现代水文地质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中,理解地下水流动机制及其与土壤孔隙率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使用Comsol软件结合达西定律和偏微分方程(PDE)模拟地下水流的方式,特别是孔隙率变化对导水路径、渗流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影响。 达西定律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一个基本定律,其表达为流体的流量与介质的渗透系数、流体的粘度、流动面积以及流体流经的距离和压力梯度的乘积成正比,与流动距离成反比。在实际应用中,达西定律提供了一个简化的模型来预测地下水在岩土中的流动速率和方向。 然而,达西定律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并不总是足够准确,因为它假设介质是均匀且各向同性的,这与实际情况往往不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PDE来描述地下水流的动态过程。PDE能够更加细致地描述地下水在不均匀介质中的运动,考虑了如孔隙率的空间变化等更为复杂的因素。 在本次研究中,Comsol软件的使用为模拟和分析地下水流提供了强大的工具。Comsol是一款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能够处理多种物理现象,并允许用户在同一个仿真环境中分析多个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通过该软件,研究者能够创建详尽的地下地质模型,并结合达西定律与PDE来模拟地下水流动。 研究中特别关注孔隙率的变化对地下水流的影响。孔隙率是描述土壤或岩石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比值的参数,它直接影响了地下水流动的难易程度。孔隙率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如降水、温度、化学反应等因素引起的。在模型中,孔隙率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地下水流速度的增加,但同时也会受到介质非均质性的影响。 非均质性指的是地下介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一致性,这可能是由于岩石类型、裂隙发育程度、土壤类型等因素造成的。非均质介质的地下水流模拟比均质介质更为复杂,需要在模型中考虑不同的渗透系数。研究者利用Comsol软件,可以模拟出地下水流在非均质介质中的实际流动情况,分析出具体的导水路径。 此外,渗流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析是评估地下水流影响的关键。渗流速度场可以显示地下水流动的速度分布,而压力场则揭示了地下水流动过程中压力的变化。这两者对于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评估污染的传播途径以及地下水的开采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生成了导出的地下水流速度场和压力场,以及孔隙率变化情况的可视化图像。这些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地下水流在不同孔隙率和非均质性条件下的流动特性,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研究通过Comsol软件结合达西定律和PDE,成功模拟了地下水流在孔隙率变化和非均质性介质中的流动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评估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2025-08-19 14:42:01 1.14MB gul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