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开发领域,拾取算法是实现用户与游戏世界交互的重要技术之一,尤其在3D游戏交互图形应用程序中,拾取算法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上,拾取算法的实现往往依赖于鼠标点击来选择图形,并返回图元的标志及相关信息。随着3D图形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场景变得越来越复杂,包含的图元数量也日益庞大,传统算法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结构的改进拾取算法。八叉树作为一种树型数据结构,被广泛应用于3D游戏场景的渲染中。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整个场景递归地划分成更小的子区域,每个节点最多有八个子节点。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渲染效率,还能用于实现更高效的拾取算法。 八叉树拾取算法的关键在于,它能有效地减少鼠标拾取时所需进行的射线与图元相交判断次数。算法首先将整个网格模型的包围盒作为根节点,然后递归地对其进行分割,直到每个节点所包含的三角形数量少于一个特定阈值(例如30)。在这一过程中,不含三角形图元的节点将被剔除,最终形成一个包含三角形图元的树状结构。接着,算法会计算拾取射线,并判断它与场景中所有三角形图元的关系,以此来确定鼠标是否拾取到某个对象。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算法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拾取的运算效率。 文章中提到了DirectXsdk中的D3DXIntersect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判断拾取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拾取射线与所有三角形图元的交点来判断鼠标是否选取物体。尽管它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若场景中三角形数量庞大,仍然可能导致效率问题。因此,使用基于八叉树的改进拾取算法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场景下的拾取需求。 为了验证八叉树拾取算法的效果,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该算法在游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鼠标拾取技术的响应速度。在对鼠标点击响应要求较高的实时射击游戏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拾取算法的高效性直接影响到游戏的流畅度和玩家的操作体验,因此,在高复杂度的游戏环境中,基于八叉树的拾取算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潜力。 基于八叉树的拾取算法通过优化数据结构和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来提高性能,使得拾取操作更加高效。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游戏体验,还能推动游戏开发技术的进步。随着游戏图形和交互技术的不断进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八叉树拾取算法及其相关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游戏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25-08-10 09:39:32 314KB
1
电气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分析和控制。在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楼中设计一个变电所,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电能的接收、转换和分配等重要任务。在进行变电所的设计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内容。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变压器是变电所的心脏设备,负责将电网的高电压转换为教学楼所需的低电压。变压器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负载特性、运行效率、容量需求和经济因素。在本设计中,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10/0.4kV。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确保电能顺利传输的基础。在本设计中,高压侧采用了单母线接线方式,而低压侧则采用了单母线分段的方式,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电气主线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又能够保证在部分设备发生故障时,其他部分仍能继续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负荷计算是为了准确评估变电所的负载需求,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进行统计计算。准确的负荷计算能够帮助设计者合理选择变压器和电气设备的容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设备的过载运行。 无功功率补偿是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无功功率的存在会导致电力系统效率降低和设备发热,因此在本设计中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使得功率因数从0.69提高到0.9,大幅降低了无功损耗,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等。在选择这些设备时,除了要考虑其额定参数是否满足负荷需求外,还要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来校验设备的耐受能力。 配电装置设计和继电保护规划设计是确保变电所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配电装置通常采用成套配电装置,以便于管理和维护。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为了在变压器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故障部分,防止事故蔓延,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防雷保护设计是变电所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直击雷和感应雷都会对变电所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因此,本设计采用了避雷针和避雷器等防雷保护装置。 总体来看,这份毕业设计论文详细阐述了变电所扩大初步设计的全过程,从主变压器的选择到配电装置的配置,再到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的设计,无一不体现了电气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科学性。设计过程中融入了我国电气设计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强调了实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也展现了设计者对电气工程理论和实践的深刻理解。
2025-08-10 02:55:06 1.47MB
1
龙兵AI智能名片小程序是一个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商务交流工具,旨在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改善商务人士之间的名片交换和信息管理。该小程序的版本号为5.99.21,这是一个包含前端代码的压缩包文件,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小程序的前端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 此类小程序通常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开放API,实现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和名片信息的快速交换。智能名片小程序通过读取用户的名片信息,并将之数字化存储在云端,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和管理自己的名片资料。同时,通过AI技术的应用,这些名片小程序能够自动识别和整理联系人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商务沟通体验。 前端部分通常负责展示用户界面,处理用户的输入,并与后端服务器进行交互。在这一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了HTML、CSS和JavaScript代码,这些是构建一个现代化网页前端的基本技术。HTML用于构建页面的结构,CSS用于页面的样式设计,而JavaScript则提供了动态的交互功能。 该小程序可能还包含了响应式设计,以确保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此外,前端代码中可能还嵌入了AI算法,比如机器学习模型,用于名片识别、信息抽取以及提供智能建议等功能。 标签中的“整站源码”表明这可能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提供了网站从后端到前端的所有代码。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取到构建整个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资源,而不仅仅是前端部分。此外,“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和“学校实训”标签显示这个项目可能被用于学术目的,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的实践性项目,或者是教学中使用的模板。对于商业项目,这个小程序可以作为一个实际案例,用于教学或公司内部的开发参考。 龙兵AI智能名片小程序5.99.21+前端.zip这个文件是一个包含了构建智能名片小程序所需前端代码的压缩包。它可能集成了AI技术,并提供了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这个项目不仅适用于商业应用,同时也适合教学和学术研究使用。
2025-08-09 20:21:09 54.7MB 整站源码 毕业设计 论文模板 商业项目
1
龙兵智能名片4.99.22.zip文件包含了智能名片系统的整站源码及相关开发资源,这一资源包对于需要构建个性化名片应用的开发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智能名片系统的开发涉及到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前端界面设计、后端服务器编程、数据库管理、移动设备适配等。开发者可以利用此套系统源码,快速搭建出具有名片分享、信息管理、客户追踪等功能的应用。 该系统除了提供基础的名片信息存储与展示外,还可能集成了数据分析模块,以帮助用户追踪名片分发效果,优化人际网络的构建。在设计上,智能名片可能采用了现代而简洁的用户界面,以提升用户体验。开发者在使用这套源码时,不仅可以得到实用的功能模块,还能够学习到关于网站构建与维护的宝贵经验。 标签中提到的“整站源码”意味着该压缩包内含网站开发所需的全部源代码,这对于希望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说是一大福音,因为这可以作为他们完成项目设计的坚实基础。而“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商业项目”、“学校实训”等标签表明该源码既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也适用于实际商业开发的场景。这表明其功能设计和代码质量可能都经过了精心打磨,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开发需求。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对源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扩展。例如,他们可以添加新的特性,如社交网络集成、在线编辑名片、名片模板设计、多语言支持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此外,该系统还可能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允许开发者通过插件或模块化的方式,轻松地添加新功能,从而不断丰富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在移动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智能名片系统必须支持跨平台使用,以确保用户无论在什么设备上都能顺畅使用。开发者在集成移动适配功能时,需要关注用户体验的一致性,确保名片信息在不同设备上的展示效果都能达到最佳。此外,安全性也是开发此类系统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开发者需要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采取加密传输、权限控制等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龙兵智能名片4.99.22.zip不仅是一套功能丰富的名片管理软件,其背后所蕴含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使用这套源码,开发者不仅能够快速搭建起自己的名片管理系统,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学习和掌握网站开发的各项技能。
2025-08-09 20:19:43 55.71MB 整站源码 毕业设计 论文模板 商业项目
1
2025免费毕业设计附带论文 JAVA+SSM+Vue.js 启动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zbFe7EGZ/?share_source=copy_web 讲解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b421n72S/?share_source=copy_web 二次开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i421i7Dx/?share_source=copy_web
2025-08-08 19:23:12 53.74MB java vue.js springboot 毕业设计
1
在自动控制领域,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简称MP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方法。它利用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并通过优化计算,确定在预测时间范围内应该采取的控制动作。由于MPC能够直接处理系统的约束条件,因此特别适合于多变量、多约束、以及动态响应复杂的过程控制。 文章的标题指出了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解耦结构的状态空间MPC设计,具有改进的性能。解耦控制是指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为了消除各个控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采取的控制策略。这通常涉及到对系统模型进行处理,使得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相互独立,从而简化控制结构,提高控制品质。在多变量过程中,零极点取消是一个常见问题,它可能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文章内容提到了传统的状态空间MPC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观测器动态通常假定要比反馈控制器快,这在实际中可能导致数值计算上的困难。此外,还提到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程,从有限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或阶跃响应模型为基础的MPC(如动态矩阵控制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到传递函数模型为基础的MPC(如广义预测控制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以及最近的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的MPC(State Space Model based MPC, SSMPC),后者近年来受到了显著的研究关注。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解耦结构,它避免了零极点取消问题,并通过调节额外的参数确保了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单输入-单输出(SISO)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它采用了一种新的状态空间实现方法,用于提高控制性能。通过这种新的设计模型,可以直接考虑过程状态变量的动态特性。文章还分析了所提出的解耦器性质、闭环控制性能、与传统状态空间MPC的关系以及鲁棒稳定性问题。 为了评价所提出的MPC设计的有效性,作者通过与近期文献中典型的过程进行比较,评估了该设计的效率,与一种典型的非最小状态空间MPC进行了对比。 文章最后提到,该研究得到了如下支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文章中还给出了有关文章历史的信息,如接收日期、修订日期和接受日期,以及关键字包括模型预测控制、状态空间模型、闭环控制性能和离散时间过程等。 本研究论文强调了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使用改进的解耦结构和状态空间MPC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设计,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传统MPC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零极点取消、控制可行性问题以及数值计算难题,并通过新设计的模型直接考虑过程状态变量的动态特性,从而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对典型过程的研究,这一新的MPC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得到了验证,这将有助于未来在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2025-08-07 17:05:08 1.13MB 研究论文
1
抗旋毛虫副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魏骏飞,顾园,本文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分泌抗重组旋毛虫副肌球蛋白N端抗原(rTsP3)的单克隆抗体(McAb)并进行鉴定。以rTsP3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
2025-08-06 18:09:03 320KB 首发论文
1
智睿公安公众信息管理系统 v10.5.4.rar
2025-08-06 11:44:46 5.6MB 软件工具 毕业设计论文
1
LiDAR点云辅助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建筑物地面阴影提取研究,颜宇阳,乔刚,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提高,城市建筑物阴影对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基于LiDAR点云数据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
2025-08-06 10:48:49 907KB 首发论文
1
这是我本科的毕业论文,后来获校优秀论文证书,而这个证书大大的帮助了我研究生复试。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摘要 在众多的UNIX系统中,Solaris一直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健壮的稳定性深受企业用户的青睐。2005年,Sun公司公开了全部的Solaris内核源码,并提出极富挑战性的OpenSolaris项目。同时,Solaris还提供两款强大的内核跟踪工具:DTrace和MDB。 而随着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虚拟内存技术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技术,逐渐成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因此,设计并实现基于Solaris的虚拟内存实验,不仅对研究者,更是对未来的学习者,都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性、又极富创造性,既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创造性把DTrace和MDB工具的使用和对内核的跟踪查看结合在一起,把对内核的学习研究和实验的设计实现结合在一起,层层深入的设计和实现了虚拟内存的组织结构和实现、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的映射、页故障处理的机制与策略以及内存性能瓶颈分析四个实验,并在每个实验中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并实现了多个方案。 通过这些实验,对Solaris虚拟内存技术做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从而细化、也深化了对操作系统原理本身的理解。 关键词:操作系统实验;虚拟内存;Solaris;DTrace;MDB 如果遇到任何问题,或者想转载,可以到我的主页留言:http://blog.sina.com.cn/gusui ,或者直接给我来邮件:ouyangj0@gmail.com 谢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