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介绍了一种使用MATLAB实现EMD-KPCA-LSTM、EMD-LSTM与传统LSTM模型进行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从光伏发电功率的实际数据出发,在生成带噪声信号的基础上,逐步探讨了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处理数据非稳性、主成分分析实现降维处理和构建LSTM预测模型的技术路径,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导。 适用人群:针对有一定编程能力和数学理论背景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尤其适用于那些想要探索先进预测建模并在实际应用案例中有兴趣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针对波动较大或不稳定时间序列的预测能力。通过比较各模型预测表现,找到最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最佳配置方案,从而支持相关领域的决策制定过程。 其他说明:文中附带了完整的工作实例、步骤讲解与源代码示例,有助于用户复现实验流程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进,进而提高研究效率或促进新项目启动。
2025-11-01 17:12:01 30KB MATLAB LSTM EMD KPCA
1
MathType 快捷键 1.打开/关闭 MathType窗口 Alt+M:打开Word 工具栏中的MathType菜单,然后用上下键选择想要的操作,打开MathType 窗口。 Alt+F4:保存并关闭MathType窗口,返回Word. 2.公式输入 Ctrl+G+希腊字母英文名的首字母:小写希腊字母(先按Ctrl+G,再按相应的希腊字母英文名的首字母) Ctrl+G+Shift+希腊字母英文名的首字母:大写希腊字母
2025-10-30 16:35:19 125KB MathType
1
永磁同步电机(PMSM)和无刷直流电机(BLDC)的五种FOC过调制算法(经典FOC电流环、经典SVPWM、简易SVPWM、弱磁控制、前馈解耦)及其六种DPWM控制方式。每种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均进行了深入解析,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验证。文中还提到了离散化仿真模型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方法实现六步方波效果和过调制2区,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尤其是关注电动车辆、机器人等领域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先进电机控制算法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旨在帮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算法,提升电机性能和系统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包括了具体的工程实践案例和仿真模型,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此外,提供的参考论文和自动代码生成工具进一步支持了算法的实际落地。
2025-10-30 09:02:20 796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述了小米路由器HD(型号R3D)刷入OpenWrt固件的具体流程。首先,需要刷入官方开发版固件并开启SSH功能;接着,下载必要的固件及刷机工具,选择正确的factory.bin固件放置于指定位置。然后依次进入命令行界面,经过更换IP地址、安装固件、读取设备信息、进行全备份四个主要环节的操作,最后重启路由器,成功将OpenWrt刷入。此外还介绍了OpenWrt的基础配置与一些常见的操作,如更新软件包列表,安装中文化支持以及恢复原始固件的方法。 适用人群:有一定网络硬件和技术背景的中级以上DIY玩家、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为希望通过刷机方式扩展小米路由器HD(型号R3D)更多高级功能和自定义能力,以及学习路由器固件移植的人群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和支持。确保使用者可以顺利完成整个刷机过程并且掌握后续的基本设置技巧,同时也能帮助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025-10-29 16:28:00 664KB 嵌入式系统 固件刷写 OpenWrt MIWIFI
1
组态王工程案例 详细解析 实训介绍
2025-10-29 16:07:33 550.22MB 文档资料 工程实例
1
《树莓派开发手册》是一本详尽的指南,专为那些希望深入探索树莓派这一微型计算机平台的用户设计。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且精确的技术信息。标签“树莓派”和“超级详细”强调了手册的核心内容及其深度,表明它将涵盖从基础设置到高级应用的所有方面。 让我们来看看《Raspberry Pi User Guide 4th Edition》。这可能是树莓派官方指南的第四版,意味着它已经经过多次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树莓派硬件和软件环境。在这个版本中,你可能会学到以下知识点: 1. **树莓派简介**:了解树莓派的历史、目标和硬件组件,如BCM2835/2837处理器、内存、GPIO引脚等。 2. **初识设置**:如何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如何使用SD卡烧录系统镜像,如Raspbian OS。 3. **启动与配置**:学会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进行系统设置,包括网络配置、用户管理、安全设置等。 4. **GPIO编程**:学习如何利用树莓派的GPIO接口控制外部设备,如LED灯、传感器等,涉及Python或C语言的基础编程。 5. **多媒体应用**:如何使用树莓派播放音频和视频,搭建媒体中心,如安装Rasplex或Kodi。 6. **网络服务**:设置树莓派作为服务器,运行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或DNS服务器,可能涉及Apache、Nginx等软件。 7. **物联网(IoT)**:树莓派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如通过MQTT协议控制智能设备。 8. **教育项目**:适用于孩子的编程教学,如使用Scratch或Python进行编程启蒙。 9. **硬件扩展**:介绍各种HATs(Hardware Attached on Top)和 Cobbler板,以及如何扩展树莓派的硬件功能。 10. **故障排查**: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如硬件连接问题、系统崩溃等。 《Raspberry Pi Cookbook》可能提供一系列实用的代码示例和项目,涵盖了更多实际应用场景: 1. **编程技巧**:使用不同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解决问题的实例,以及如何优化性能。 2. **科学计算**:树莓派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方面的应用,如气象站、环境监测等。 3. **自动化任务**:通过cron调度器设置定期任务,自动化日常操作。 4. **硬件控制**:更复杂的硬件交互,如电机控制、PID调节等。 5. **游戏开发**:利用树莓派制作复古游戏机或构建简单的游戏。 6. **网络编程**:使用Socket编程实现网络通信,创建聊天应用或远程控制程序。 7. **节能项目**:如何利用树莓派进行能源监控和管理,打造绿色家庭。 8. **艺术与音乐**:树莓派在数字艺术和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如音乐合成器或LED灯艺术装置。 这两本书结合,将为你提供一个全面的树莓派学习路径,无论是对硬件的探索,还是对软件的开发,都能从中受益。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这些详尽的指南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树莓派的使用技能。
2025-10-28 18:56:21 35.28MB 超级详细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YOLOv8和DEEPSort的多目标检测跟踪系统。该系统使用VisDrone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包含56组测试视频,涵盖了行人和车辆等多种目标类型。系统采用PyQt5设计图形用户界面,提供了详细的环境部署说明和算法原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集配置、YOLOv8模型加载与检测框格式转换、DeepSORT追踪模块初始化及其参数设置、PyQt5界面设计与线程管理以及环境部署的最佳实践。此外,还讨论了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如将检测帧率限制在15fps以确保实时处理能力。 适合人群:对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多目标跟踪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构建高效多目标检测和跟踪系统的应用场景,如智能交通监控、安防监控等领域。目标是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并理解多目标检测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系统在VisDrone数据集的商场场景测试视频中表现出色,能够达到28fps的速度,并显著减少ID切换次数。然而,在极端遮挡情况下仍存在一些挑战,未来可以通过引入后处理模块进一步改进。
2025-10-27 14:02:29 1.13MB
1
1.文档详细描述了视频拼接器的实现过程。 2.视频拼接器以macom crosspoint 交叉切换芯片为底板核心。 3.文档详细介绍了视频拼接器fpga实现方案。 4.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单屏开窗,画中画,漫游功能。 5.介绍了如何实现高清底图显示,动态欢迎词的显示功能。 ### 使用macom crosspoint路由芯片实现的视频拼接器详细方案 #### 整体架构概述 视频拼接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输入卡、输出卡、控制卡以及底板,其中底板采用macom crosspoint交叉切换芯片作为核心。该拼接器能够支持多种视频信号输入与输出,提供丰富的视频处理功能,如视频漫游、画中画、裁剪视频信号等。 #### 输入卡 输入卡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不同类型的视频信号,如HDMI、VGA、DVI、SDI等,并将其转换为统一格式以便后续处理。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输入卡,如第一张卡可以是HDMI接口,第二张则可以是VGA接口等。输入卡中的FPGA芯片负责将这些不同格式的视频信号转换为一致的1080p格式,并通过serdes接口传输到底板的交叉切换芯片上。 #### 底板 底板是视频拼接器的核心部件之一,采用了macom的M21151路由芯片作为主要组件。M21151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每一路的速度可达3.2Gbps,足以支持1080p@30Hz的数据传输。其作用在于连接输入卡与输出卡,并实现视频信号之间的灵活切换,确保任何输入源都能够被正确地路由到指定的输出端口。 #### 输出卡 输出卡负责接收经过处理的视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最终的输出格式,如DVI或HDMI信号。输出卡上的FPGA负责将serdes传输的串行数据还原为并行的行场信号,并对其进行缩放处理,以便满足不同显示设备的要求。缩放后的数据存储在DDR内存中,并按照VESA标准读取,再通过scaleup模块转换为适合输出的格式,最后由SII9134芯片将信号转换为HDMI输出。 #### 画面分割功能 画面分割功能允许用户将一个视频源分成多个部分,并在不同的显示屏上显示,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图像。这一功能主要依靠底板上的路由芯片来实现,它会将原始视频信号复制多份,并将每份信号发送至输出卡的FPGA进行裁剪和放大处理,最终组合成一个大图像。 #### 画中画与漫游功能 - **画中画**:此功能允许在一个主视频流中嵌入另一个较小的视频流,从而实现在观看主要内容的同时也能查看次要内容。实现原理是在输出卡的FPGA中,将两个视频流进行相应的放大处理并存入DDR,然后再通过地址替换的方式实现画中画效果。 - **漫游**:允许用户在多个屏幕之间移动视频窗口的位置。这一功能同样依赖于输出卡的FPGA来实现,通过裁剪和缩放特定区域的视频,并根据用户设置的位置信息重新布局,从而实现漫游效果。 #### 单屏开4窗功能 该功能支持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四个独立的视频流,并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所有窗口的自由漫游。具体实现方法是通过底板路由芯片将四个视频源的数据同时送入同一个FPGA,FPGA对这些视频进行不同的缩放处理后存储在DDR内存中,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像输出。 #### 上位机软件 上位机软件主要用于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户能够直观地控制视频拼接器的各项功能。通过与控制卡通信,软件能够获取视频信号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给输出卡,以实现诸如画中画、漫游等功能。 #### 回显功能 回显功能使得输入的视频信号能够在上位机软件中实时预览,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具体实现过程是通过输入卡将HDMI视频信号转换为RGB信号,并通过FPGA进行缩放处理,最终形成分辨率较低的视频信号,供上位机软件显示。 ### 总结 该视频拼接器方案利用macom crosspoint路由芯片的强大功能,结合FPGA的灵活性,实现了丰富的视频处理能力,如视频分割、画中画、漫游等高级功能。通过模块化的设计,不仅能够支持多种视频输入格式,还能灵活扩展输出通道数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此外,配合上位机软件提供的用户界面,使得整个系统的操作变得更加直观便捷。
2025-10-26 23:19:14 1.92MB 视频拼接器器
1
【神领物流讲义】是一份详尽的教育资源,涵盖了交通物流行业的核心概念与实践,同时也结合了Java编程语言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这份讲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物流流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交通物流领域,讲义可能详细讨论了物流网络的设计与规划,如何通过最优化方法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效率。此外,它可能还涉及了货物跟踪、库存控制、订单处理等实际操作流程,这些都是确保物流服务质量和速度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部分,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物流问题,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性能。 在Java编程方面,讲义可能介绍了如何利用Java技术构建物流信息系统。Java因其跨平台性和丰富的库支持,常被用于开发物流行业的软件系统。内容可能涵盖Java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以及如何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交互,如JDBC。此外,可能还涉及到了Spring框架的应用,该框架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广泛使用,能有效管理和协调物流系统中的业务逻辑。 讲义可能会讲解如何利用Java开发物流管理系统,例如货物追踪系统,通过条形码或RFID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定位和监控。同时,可能会介绍如何构建仓库管理系统,实现库存的自动化管理,包括入库、出库、盘点等功能。此外,讲义可能还会讨论如何设计和实现订单处理系统,确保订单从接收、确认到发货的顺畅流程。 在信息处理部分,讲义会强调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这可能包括如何使用Java或其他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对物流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以获取关键业务洞察,比如预测需求、优化路线、降低运营成本等。 【神领物流讲义】是一份全面的教育资料,它将理论知识与实战技能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初学者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机制,也为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用方法。通过学习这份讲义,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交通物流的运作流程,以及如何利用Java技术实现物流系统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2025-10-24 16:35:48 192KB 交通物流 课程资源 java
1
自学PCB设计的思路可以分为多个步骤,适合没有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为有基础的设计师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分享。在创建项目之前,需要建立良好的使用工具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通过整理思路,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便于记忆。 具体到操作层面,第一步是创建项目文件,包括新建工程和元件库。在新建工程时,通常选择“文件→新建→工程”命令。接着,创建元件库是将所有用到的元件及其封装放入库中进行管理,操作路径是“文件→新建→元件库→起名字”。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为项目中的每个元件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 第二步是新建元件。具体操作包括打开“文件→新建→元件→起名字”,并将新创建的元件保存到之前建立的元件库中。画元件的详细信息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教程链接,比如“立创EDA—如何创建画出一个自己的元件_立创eda自己绘制元件-CSDN博客”。在寻找元件时,可以通过立创商城搜索所需的器件,找到型号相符的器件后,下载数据进行查看。然后,需要将找到的封装器件复制到系统库中进行保存。此外,还需要将自己绘制的封装与元件关联起来。 第三步是画原理图,也就是俗称的“抄板”。在此过程中,首先放置元件,并根据提供的原理图进行连线。之后,为端口添加网络标签,连接各个端口。在整理模块时,可以加入折线并分区域设置折线样式。通过添加文字说明,使原理图更加清晰易懂。完成这些步骤后,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仔细检查,包括连线的准确性、引脚连接、以及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的规格大小设置。还需要通过“检查DRC”功能检查所有封装的完整性。 在画PCB细节方面,需要注意与距离相关的规范,例如在嘉立创EDA基础中提到的“1到对象2距离为7.8mil,应该>= 10mil报错怎么消除-CSDN博客”。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元件间的最小距离要求,以免造成设计错误。 在硬件电路思维方面,可以考虑如何使用电阻进行分压(降压)电路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加入限幅电路(二极管)来保护电路。这些基本的电路设计思路,是PCB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学PCB设计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学习到实际操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PCB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文中可能会存在个别文字识别错误或漏识别的情况,需要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2025-10-23 10:41:26 2.05MB PCB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