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在近红外区域内对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的光谱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光谱测量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近年来在食品成分分析及质量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快速、不使用化学试剂、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它在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近红外光谱是指物质在波长780nm到2526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该区域的电磁波是人们最早认识的非可见光区域,具有波粒二重性。近红外光谱的产生主要与物质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有关,它主要测量的是含氢官能团(如C-H、N-H、S-H和O-H等)伸缩振动产生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许多物质在近红外区域的吸收系数较小,使得分析过程较为简单。 2. 光散射效应及穿透深度较大,允许使用漫反射技术直接对样品进行测定。 3. 近红外光可以在玻璃或石英介质中穿透。 4. 分析过程的投资和操作成本较低。 5. 可以用于样品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 6. 分析过程不会破坏样品,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7. 测定速度快,作为快速检测手段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最初用于农产品分析,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和轻工等多个领域的成分分析检测。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量测信号数字化、分析过程绿色化的新检测方法。 在食品工业中,近红外光谱技术主要用于食品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例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糖分、酸度等食品主要成分的测定。此外,该技术还被用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三、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由于近红外区的光谱信号复杂,存在多个振动谱带重叠的现象,因此精确解析谱带的归属较为困难。此外,影响近红外谱带位置的因素较多,如氢键作用、溶液稀释、温度变化等,都可能造成谱带位置的偏移。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间接测量技术,其测定的准确性依赖于标准方法提供的数据质量以及化学计量学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因此,建立更加精确的标准方法和数学模型是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准确度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成分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提高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算法的精确度、开发更为高效和精确的校正样品集、探索新的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操作难度等方面。这些努力将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质量做出贡献。
2025-05-30 10:27:51 772KB 首发论文
1
在本实验报告系列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软件测试与质量控制这一关键领域,它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件测试是为了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而质量控制则是通过一系列过程来保证产品符合预设的标准和需求。以下是这些实验报告中涉及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1. **测试目标与原则**:理解软件测试的目标是找出并修复错误,防止问题在生产环境中出现。测试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尽早测试、全面测试和独立测试。 2. **测试类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单元测试关注代码模块的正确性,集成测试验证不同模块间的交互,系统测试检查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而验收测试则由最终用户或客户进行,确认产品满足合同或业务需求。 3. **测试策略**:包括白盒测试(结构测试)和黑盒测试(行为测试)。白盒测试关注程序内部逻辑,而黑盒测试则基于软件的外部行为。 4. **测试用例设计**:编写详尽的测试用例是确保覆盖所有可能情况的关键。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测试步骤。 5. **缺陷管理**:记录、跟踪和管理软件中的错误或缺陷,使用缺陷跟踪系统来协调修复工作。 6. **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工具如Selenium、Junit、Appium等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特别适用于回归测试和持续集成。 7. **性能测试**:评估软件在高负载或压力下的表现,例如使用Apache JMeter或LoadRunner进行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 8. **安全性测试**:确保软件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访问、数据泄露或系统崩溃。这包括渗透测试、安全扫描和漏洞评估。 9.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包括制定标准、流程和检查,以确保软件质量。ISO 9000系列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 10. **敏捷与持续集成**:在敏捷开发环境中,测试是迭代的一部分,持续集成确保每次代码更改后都进行构建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1. **测试报告**:实验报告展示了测试过程、结果和结论,帮助团队了解测试覆盖情况,识别潜在问题,并提供改进方向。 实验报告(一至五)将逐步深入这些主题,通过实践操作让学习者掌握测试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质量控制能力。每个报告可能涵盖了特定的工具使用、测试场景模拟和问题解决策略,从而全方位提升读者的软件测试技能。
2025-04-13 21:04:27 1.46MB 测试工具
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混凝土(以下简称砼)工程应满足技术标准的规定值,还应满足规定的外观质量要求,砼桥涵等工程对表面的光洁度要求更高。为保证砼工程满足技术标准和观感质量要求,只有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分析对砼工程质量的影响开始,对砼工程施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监理各项管理中,从严要求,精细管理,狠抓工程施工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防治砼工程质量通病。
2024-07-10 22:49:22 1.1MB 质量控制
1
为了有效地对公司业务的各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本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加强了对质量的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一些部门(机构)力抓质量管理。由总经理负责的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决策机构,由总经理委任的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公司的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和产品质量控制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过程及文件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公司各项目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工作。
2024-04-09 14:37:36 292KB 系统安全 运维 质量控制 安全保障
1
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在门业制造车间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陈振,刘颖,本文在对门业制造车间质量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模型。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对输入�
2024-02-24 23:54:10 368KB 首发论文
1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控制内外温差的措施很多。本文特色是依托工程实践,采用传统混凝土布设冷却水管的基础上,通过预埋温度应变计实时监控,并利用监控数据分析研究温度经历升温期、稳定期、降温期的变化,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温差,从而有效控制裂缝产生,经对技术难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点经验。
2024-02-23 15:24:02 1.85MB
1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的质量管理,是指公司要确定其质量目标,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影响信息化建设项目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所有的控制应针对减少和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并建立和完善持续的质量改进机制
1
组织质量控制 HistoQC是用于数字病理切片的开源质量控制工具 要求 经过Python 3.6测试 要求: 滑坡 以及以下其他python包: python-openslide matplotlib 麻木 科学的 skimage 斯克莱恩 您可能可以使用类似(请注意python 3+要求)的方式安装python要求: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库版本已与当前验证的版本挂钩。 更高版本可能会起作用,但可能无法实现跨站点/版本的可重复性(通常在质量控制中是一件坏事)。 Openslide二进制文件将必须根据单独的操作系统说明进行单独安装 可以使用随附的(7行)Dockerfile创建最基本的Docker映像。 基本用法 C:\Research\code\qc>python qc_pipeline.py --help usage: qc_
2023-05-04 10:39:41 8.02MB JavaScript
1
医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的研发.pdf
2022-12-22 18:21:50 5.97MB 文档资料
1
GPS基线解算的质量控制和精化处理
2022-12-16 10:57:18 616KB GPS 基线解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