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埃斯顿伺服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涵盖TMS320F28335的C代码实现、FPGA的VHDL代码、AD电路图与PCB布局、不同功率驱动板设计、显示板与编码器接口、MODBUS和CANopen通讯协议的实现,以及量产技术生产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电机参数自动识别、编码器信号处理、通讯协议栈设计、硬件布局优化、老化测试工装等关键技术点。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死区时间控制、滤波电路设计、通讯协议的动态映射等。 适合人群:从事伺服控制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工业自动化领域有兴趣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伺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掌握关键技术和实践经验,提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水平。适用于产品研发、系统集成、故障排除等场景。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和硬件设计解析,还分享了许多实战经验和教训,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2025-04-28 22:39:09 144KB DSP FPGA 工业控制
1
埃斯顿伺服控制器C代码与硬件全套解析:TMS320F28335+FPGA代码、AD电路与PCB图、功能强大的程序及量产方案,埃斯顿伺服控制器C代码与硬件全套解析:TMS320F28335+FPGA代码、AD电路与PCB图、智能电机参数识别及通讯技术方案,埃斯顿量产伺服控制器C代码和硬件图纸 1)TMS320F28335+FPGA全套代码;全C写的DSP代码,VHDL写的FPGA代码(Lattice MXO1200)。 2)AD电路图和PCB图,主控板、显示板、驱动板(含1KW、2KW和5KW),增量式编码器。 3)程序代码能自动识别电机参数、惯量识别、低频振动抑制,含MODBUS、CANopen通讯。 4)量产技术生产方案。 5)需慎重,有一定基础从业者最好。 ,DSP; C代码; 硬件图纸; TMS320F28335; FPGA代码; MODBUS通讯; CANopen通讯; 电机参数识别; 量产技术生产方案,埃斯顿伺服控制器:全C+FPGA代码与硬件图纸详解
2025-04-28 22:28:24 4.91MB xhtml
1
光伏逆变器设计资料详解:Boost升压与全桥逆变电路结构,TMS320F28335控制核心,MPPT恒压跟踪及软件锁相环控制,光伏逆变器设计资料详解:Boost升压与全桥逆变电路结构,TMS320F28335控制核心,MPPT恒压跟踪及软件锁相环同频同相控制,光伏逆变器设计资料,原理图,PCB,源代码,以及BOM. 1)DC-DC采用Boost升压,DCAC采用全桥逆变电路结构。 2)采用TMS320F28335为控制电路核心。 3)PV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采用了恒压跟踪法来实现,并用软件锁相环进行系统的同频同相控制,控制灵活简单。 ,核心关键词:光伏逆变器设计;DC-DC Boost升压;DCAC全桥逆变电路;TMS320F28335控制电路;MPPT恒压跟踪法;软件锁相环。,光伏逆变器设计与实现:DC-AC全桥逆变结构、MPPT恒压跟踪及TMS320F28335控制核心
2025-04-14 10:34:29 9MB scss
1
摘要:针对电源设备出厂老化测试电能浪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335DSP的恒流型馈能式电子负载描述了一种原边带箝位二极管的ZVS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工作特点,采用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移相波形数字控制方法;基于DC/DC电压前馈、DC/AC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法,研制出一台3.5 kW试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调节速度快,能很好地满足测试老化及馈网要求。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能源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快速涌入,各类电力电子产品特别是功率变换器层出不穷。显然,传统的电阻箱老化方法已无法满足测试自动化及节能要求。电子负载作为一种测试电源设备性能指标的新型设备,因其具有节 【电源技术中的基于TMS320F28335的恒流型馈能式电子负载设计】 电源技术在不断发展,对测试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电阻箱老化测试方法由于能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力电子产品的测试需求。基于此,一种采用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恒流型馈能式电子负载被设计出来,旨在解决电源设备出厂老化测试的电能浪费问题,同时满足高效和自动化测试的需求。 恒流型馈能式电子负载的核心是DC/DC直流变换器和DC/AC逆变器。DC/DC变换器模拟电池充电特性,将恒流源转换为稳定的电压源,实现高频隔离。而DC/AC逆变器则负责将测试电源输出的能量无损地回馈至电网,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 在硬件结构方面,设计采用原边带箝位二极管的零电压开关(ZVS)移相全桥变换器。这种设计能有效抑制寄生振荡,降低电路损耗,消除二极管的尖峰电压,提高系统效率。移相控制是通过TMS320F28335 DSP实现的,这款浮点DSP控制器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功能,使得移相PWM信号的生成更为简便和可靠。 控制策略上,系统采用了DC/DC电压前馈和DC/AC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压前馈能够快速响应输入电压的变化,保持系统输出的稳定;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则确保了负载的恒流特性,增强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如车载充电机的测试,馈能式电子负载能够提供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条件,对恒流源设备进行老化测试,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考虑到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这类电子负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果显示,基于TMS320F28335的恒流型馈能式电子负载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快速的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测试和馈网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测试过程中的能源,还符合当前的节能环保趋势,体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这项设计结合了先进的TMS320F28335 DSP技术和高效的馈能式电子负载拓扑,为电源设备的测试提供了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电源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测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10 10:53:27 330KB 电源技术
1
20kw光伏逆变器 20KW双路光伏BOOST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 带两路boost追踪MPPT 主控平台:TMS320F28335+TM320F28035 逆变拓扑:三相三电平逆变 功能:并网发电,双路高精度MPPT; 描述:本方案适用于光伏系统 光伏逆变器 :包括源码,原理图,pcb 在现代能源技术领域中,光伏逆变器作为一种关键设备,用于将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可以并网使用的交流电。20KW光伏逆变器代表了这一设备的功率等级,其设计和性能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这款20KW双路光伏BOOST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在技术上采用了双路boost追踪MPPT技术,这意味着逆变器能够对两路太阳能板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MPPT技术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确保即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日照强度和温度波动,光伏板仍然能够以接近最大效率工作。 逆变器的主控平台由TMS320F28335和TM320F28035构成,这两款处理器均来自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系列。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实时控制和高精度计算的场合,如逆变器中对电压和频率的控制等。DSP的使用保证了逆变器能够快速响应系统变化,并且以高精度执行控制算法。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是三相三电平逆变,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从而提高输出电能质量。三电平逆变技术相比传统的两电平逆变技术具有更低的电压应力和更小的电磁干扰,这对并网系统尤为有利。 逆变器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并网发电,还包括了双路高精度MPPT,这表示设备在并网的同时,能够对两个不同的光伏阵列进行独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给出的文件中,包含了一系列与光伏逆变器相关的文档和图表。例如,“标题光伏逆变器设计原理与性能分析摘要本文介.doc”可能是对逆变器设计原理及性能进行分析的文档,它可能涵盖了逆变器的设计思路、关键参数和性能测试结果等。而“光伏技术深度解析光伏逆变器与双路光伏并网逆变.html”则可能提供了一个网页格式的深度解析,详细讨论了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原理,以及双路并网逆变器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此外,“光伏逆变器技术探讨探索三相三电.txt”和“光伏逆变器技术解析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光伏发电.txt”可能是以文本形式提供的技术探讨文章,它们分别探讨了三相三电平技术在逆变器中的应用,以及光伏逆变器技术如何适应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掌握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整个文件集合体现了光伏逆变器在技术层面的深度挖掘和广泛探讨,从基础的逆变器设计原理,到实际的技术应用和系统并网,再到更深层次的技术解析和性能优化。这些内容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非专业读者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光伏逆变器技术的窗口。 总结而言,20KW光伏逆变器通过采用先进的双路boost追踪MPPT技术、高性能的主控平台和优化的三相三电平逆变拓扑结构,显著提升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能效。同时,相关的文档资料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推动光伏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2025-04-09 22:50:31 60KB
1
TI DSP TMS320F28335 Bootloader升级固件,包含bootloader固件,应用测试固件、上位机升级软件
2024-11-13 09:48:18 2MB 串口升级
1
TMS320F28335移植UCOSII 2.92详解》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操作系统的选择与移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TMS320F28335这款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上移植并运行UCOSII 2.92实时操作系统。UCOSII是一款广泛应用的小型实时操作系统,以其高效、稳定和灵活的特点深受开发者喜爱。而TMS320F28335则是德州仪器(TI)推出的一款32位C28x浮点DSP,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非常适合于工业控制、电机驱动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TMS320F28335的基本特性。这款处理器拥有32KB的片上RAM,最高工作频率可达150MHz,提供多达32个独立的模拟输入通道,并且内置了PWM、AD转换器等丰富的硬件资源。这些特性使得它在实时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我们讨论UCOSII 2.92的移植过程。UCOSII是一个可裁剪的实时操作系统,它的内核小而高效,支持抢占式调度、任务间通信等基本功能。移植UCOSII到TMS320F28335,首先需要编写启动代码,设置堆栈、初始化内存管理、设置中断服务程序等。然后,根据TMS320F28335的硬件特性,实现UCOSII所需的硬件抽象层(HAL),如定时器管理、中断处理等。同时,还需要配置CPU的时钟系统,确保UCOSII的时间管理功能正确运行。 在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UCOSII对中断处理的特殊要求。由于UCOSII是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中断服务程序必须快速执行并且不能阻塞高优先级任务。因此,中断服务程序通常只做最小程度的处理,复杂的任务应通过任务调度来完成。 此外,TMS320F28335的中断系统和UCOSII的任务调度机制需要协调一致。例如,中断发生时,UCOSII会保存现场并挂起当前任务,然后恢复高优先级任务的执行。因此,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和中断向量表的配置都需要遵循UCOSII的规定。 为了验证移植的正确性,可以创建多个任务进行测试,比如心跳灯任务、定时器任务、串口通信任务等。通过这些任务,可以检查UCOSII的调度、同步、通信等功能是否正常。 总结来说,TMS320F28335移植UCOSII 2.92是一个涉及硬件理解、软件设计和调试技能的综合过程。开发者需要对处理器的硬件特性和UCOSII的操作系统原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成功地实现移植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开发者的技术能力,也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移植工作能够充分利用TMS320F28335的强大性能,为实时控制系统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4-08-12 11:26:17 262KB tms320f28335 UCOSII 2.92
1
为实现伺服电机驱动回旋机构应用中的角秒级的角度测量精度。选用电气误差小于±10″的无刷双通道旋转变压器作为角度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激励及解算电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TMS320F28335读取解算电路输出的角度位置。与传统的无刷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角度解算电路相比较,可以有效减少软件算法中数据整合和纠错部分的工作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角度位置指示信号。适用于伺服电机定位控制等需要高精度角度位置反馈的场合,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软件开销少的优点。 《基于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高精度测角系统设计》 在精密运动控制领域,角度位置的准确测量是至关重要的。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高精度测角系统,旨在实现伺服电机驱动回旋机构中角秒级的测量精度。双通道旋转变压器作为角度位置传感器,因其优良的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及长寿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定位系统中。 传统的方法是将单极线圈和多极线圈的测量结果通过处理器或FPGA进行整合和误差补偿。然而,本文提出的设计中,采用了集成的轴角转换芯片,直接对双通道旋变进行解算,无需额外的数据整合和纠错步骤,从而减少了软件开销,简化了硬件接口,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励磁电源芯片、轴角转换芯片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335。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转动部分与回旋机构相连,通过改变其相对位置,产生电信号。励磁电源芯片提供必要的激励信号,使得旋转变压器能够正常工作。轴角转换芯片则接收旋转变压器产生的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一步骤显著减少了传统方法中的数据处理负担。DSP TMS320F28335负责读取解算后的角度位置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控制。 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稳定输出高质量的角度位置指示信号,满足伺服电机定位控制等高精度应用的需求。系统的优点在于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低软件开销。由于减少了数据整合和纠错的复杂度,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也降低了出错的可能性,因此,这一设计对于需要实时、高精度角度反馈的场合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基于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高精度测角系统通过优化设计,成功实现了角秒级的测量精度,且具有硬件结构简洁、软件需求低的特点,是高精度伺服电机控制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这一设计为今后的精密角度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2024-07-26 16:26:02 1.53MB TMS320F28335
1
学习DSP的书籍,带有目录,讲解得很详细。推荐大家下载学习。
2024-05-30 00:05:29 45.07MB DSP 数字信号处理
1
dsp28335最小系统设计,包括电路图;等等dsp28335最小系统设计,包括电路图等等;dsp28335最小系统设计,包括电路图等等
2024-05-29 16:51:22 518KB 28335;最小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