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实现了一个高效的单按键操作界面,结合了HMI(人机交互)串口屏显示和蜂鸣器反馈功能。这个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单个按键的不同触发模式,即短按和长按,来实现多模式选择与确认操作。它已经被验证并在机器人实验室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让我们了解一下“单按键多模式选择”这一概念。在传统的嵌入式系统中,用户界面通常需要多个物理按键来控制不同的功能。然而,在这个项目中,通过软件策略的优化,仅需一个按键就能完成多种操作,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短按通常用于切换或浏览可用模式,而长按则用于确认所选模式,执行对应的操作。这种设计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用户操作复杂性。 接下来,我们关注HMI串口屏。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是人与机器交流的接口,串口屏则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一种显示屏。在这个项目中,串口屏用于实时显示当前的模式状态以及相关的功能信息。STM32通过串口与串口屏进行通信,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屏幕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屏幕直观地了解系统状态,提高了交互性和用户体验。 “HMI串口通信协议”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常见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RS-485和UART等,这里很可能是使用了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协议。UART允许STM32以较低的数据速率与串口屏交换信息,如模式选择、确认信号等。串口通信协议包括帧格式、数据速率、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设置,这些都需要在软件代码中精确配置。 然后,蜂鸣器的集成为系统添加了音频反馈。在用户进行操作时,蜂鸣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或持续时间的声音,以区分短按和长按,或者在执行特定功能时提供反馈。蜂鸣器的控制通常涉及到GPIO(通用输入/输出)引脚的驱动,通过设置高低电平来产生声音。 这个项目巧妙地整合了单按键操作、HMI串口屏显示和蜂鸣器反馈,实现了简洁高效的人机交互。它展示了STM32的强大功能,以及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如何通过软件创新来优化硬件资源。通过学习这个项目的实现细节,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类似的交互设计,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环境中。
1
通过3GSM三维岩体不接触测量技术,对夏甸金矿-615分层水平54902采场进行矿岩体裂隙和结构面数字摄影测量,获取一系列真实反映岩体宏观结构的图像,从中提取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东北大学自主研发的不稳块体快速识别和分析系统Geo SMA-3D,进行某测点的不稳块体搜索。最终将表征结构面、关键块体形态的数据实体化后集成到虚拟场景之中,实现矿岩体特征的快速识别、确认及真三维展示的功能。
2024-07-15 11:51:08 311KB 行业研究
1
确定准谐振反激变换器主要设计参数实用方法pdf,确定准谐振反激变换器主要设计参数实用方法
2024-05-23 08:46:24 862KB 开关电源
1
确定性量化 基于仿真的可靠性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元建模 随机有限元分析 基于可靠性的优化
2024-05-20 12:38:21 14.08MB 不确定性量化 matlab
tensorflow1.x完成,适应了tensorflow2.x环境,DQN,DDPG,ACTOR-CRITIC等等强化学习卸载方案
2024-05-13 21:17:35 3.76MB 边缘计算
1
Qt中使用QWidget重绘实现圆环形渐变色进度条,支持不确定进度模式,支持设置背景图片,另外组件的整体尺寸,圆环粗细,各部分颜色,字体都是可以随意调整的,还支持QWidget的QSS语句调整背景色,外边框等,灵活度很高,开箱即用。演示效果请看这篇博文: https://blog.csdn.net/wu10188/article/details/137512677
2024-04-26 20:53:16 14KB
1
使用AFO算法以及其他GA和PSO算法求解不确定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同时和MATLAB自带的全局优化搜索器进行对比。 直接运行main.m 需要matlab2021及以后版本。 考虑不确定性的模糊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可以在满足运输方案经济环保双重要求的同时,增强运输 方案的鲁棒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建立了模糊需求和模糊运输时间下低碳低成本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 型,针对连续型元启发式算法无法直接求解离散型组合优化模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优先级的通用编码方式;在 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求解质量,提出了带启发式因子的特殊解码方式。
2024-04-15 20:05:54 64KB matlab
1
% function [y_lb,y_ub]=CI_reg(fun_name,a,b,k,K,Expansion) % 输入% fun_name 被调用的函数名% a 区间输入的下界向量% b 区间输入的上界向量%k CI展开的顺序%K 每个区间变量的扫描(验证)点% 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扩展扩展类型-“完整”或“部分” % 输出y_lb响应下限% % y_ub 响应上限 % 例子%[y_lb1,y_ub1]=CI_reg(@double_pendulum,[0.99 1.98]',[1.01 2.02]',4,10,'full');
2024-04-15 17:56:03 13.37MB matlab
1
在pp碰撞中在7 TeV质心能量中心产生的高横向动量射流用于测量横向能量-能量相关函数及其相关的方位角不对称性。 数据是在2011年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ATLAS探测器记录的,对应的综合光度为158 pb -1。 选择标准要求事件中两个前导喷头的平均横向动量大于250 GeV。 蒙特卡洛事件生成器很好地描述了检测器级别的数据。 它们被展开到粒子级别,并以接近领先的精度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 数据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很好,并提供了在大动量传递时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的精确测试。 从此比较,Z玻色子质量给定的强耦合常数被确定为s(mZ)= 0.1173±0.0010(exp。)→0.0026 + 0.0065(theo。)。
2024-04-08 16:37:52 1.43MB Open Access
1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寻找标准模型物理之外的研究中,parton分布函数(PDF)的参数化不确定性正成为严重限制系统不确定性的问题。 对于夸克和反夸克碰撞引起的大尺度测量尤其如此,其中Drell-Yan连续体背景占主导。 最近提供了一些工具,这些工具可用于探索PDF拟合策略并在未来的全球拟合中模拟新数据的效果。 ePump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表明,对可测运动量的明智选择可以通过显着因素来减少分配的系统PDF不确定性。 将来的LHC标准模型数据集的巨大统计精度将使这成为可能。
2024-04-07 16:01:24 1.52MB Open Acces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