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架式模块化UPS电源相对于传统立式(塔式)结构UPS而言,能够安装在标准机柜中,节省占地面积与空间,便于安装、使用及维护,能够使用较短的功率连接电缆。通过减少关键设备与负载之间的故障点,模块化UPS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从设计和工作的原理方面来讲的,模块化UPS包括整流器、逆变器,有些还包括静态旁路开关及附属的控制电路、CPU主控板等。模块化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任何一个模块出现故障并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而且可通过热插拔特性缩短系统的安装和修复时间。   除此之外,模块化UPS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可扩展性,这也为用户的投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和集装箱在工厂就开始装货的道理一样,机架式模块化UPS的安装调试也是在工厂就开始的。以标准化的模块为基础的UPS,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让整套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同时也可避免因兼容问题而出现的系统故障。   机架式模块化UPS可以根据当前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并且能在以后添加更多模块。这种系统的优化能力显著降低了总拥有成本。   模块化设计在重新配置功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方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安装、升级、重新配置或移动模块化系统时,独立组件、标准接口以及简单的操作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费用。
2024-08-06 19:12:19 42KB 模拟/电源
1
作为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产品供应商,TI 不仅在DSP的市场份额上有超过65%占有率的绝对优势;在模拟产品领域,TI 也一直占据出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而本手册是针对中国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简化选型指南,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快速了解TI的模拟产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这本手册仅仅涵盖了TI模拟产品的一小部分, 如果您需要更为全面细致的选型帮助和技术文档,请访问www.ti.com/analog 以获取运算放大器,数据转换器,电源管理,时钟,接口逻辑和RF等产品信息,访问 www.ti.com/mcu 以获得更多MSP430,Tiva和C2000 的产品信息
2024-07-16 18:54:22 4.04MB TI大学计划 数据转换
1
李宏芒老师教的编译原理,本人为2020级计科学生,程序用java写的
2024-07-02 22:26:53 1.35MB 编译原理
1
Spark是一个通用的并行计算框架,由加州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 的AMP实验室开发于2009年,并于2010年开源,2013年成长为Apache旗下在大数据领域最活跃的开源项目之一。 虽然Spark是一个通用的并行计算框架,但是Spark本质上也是一个基于map-reduce算法模型实现的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不仅拥有了Hadoop MapReduce的能力和优点,还解决了Hadoop MapReduce中的诸多性能缺陷。
2024-07-01 21:44:42 23.94MB
1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LL(1)分析方法,完整源码、素材、Word模板和PPT模板。 问题:设计一个自动构造LL(1)分析表的程序,该程序的输入是任一个文法G, 出示对应的LL(1)分析表,并指出该文法是否为LL(1)文法。同时输出终结符、非终结符、first集二维布尔矩阵、follow集二维布尔矩阵、分析表,并输出所有信息在程序界面上,后用户可以输入一个终结符串进行验证该串是否属于该文法并且输出分析过程并且实现界面交互、操作简单。 实现:点击程序运行输入的文法后分析该文法,识别出终结符和非终结符,利用规则求出对应的first集和follow集的布尔矩阵,在利用LL(1)型分析表的推导规则,构造出分析表后扫描表判断该文法是不是LL(1)型文法,并输出所有信息在程序界面上,用户可以输入一个终结符串进行验证该串是否属于该文法并且输出分析过程。 要求: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构造LL(1)分析表(也称预测分析表)的程序,了解构造LL(1)分析表的步骤,对文法的要求,能够从文法G出发自动生成LL(1)分析表并且能够输入串进行验证并且输出分析过程。
2024-06-27 16:24:59 16.88MB 编译原理 JAVA LL(1)文法分析
1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之后,能够掌握Intel8086/8088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熟练运用8086宏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熟悉各种I/O接口的配套使用技术,掌握用Intel8086/8088CPU进行一些基本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对具体应用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加深和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题一:基于DAC0832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设计一个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锯齿波的波形发生器。系统功能要求如下: (1)系统采用8086微处理器,设置5个开关K1―K5分别对应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梯形波、锯齿波,按一次 开关,输出对应的输出波形。 (2) 5路选择开关可选择并行接口扩展,波形的产生选择DAC0832的D/A转换器来实现。
2024-06-26 16:27:14 2.96MB 课程资源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8086 proteus
1
设有如下文法: S → A A → V:=E E → E + T | T T → T * F | F F → (E) | digit V → i 采用自上而下进行语法分析,并进行语义分析后翻译为四元式输出。
2024-06-17 23:15:28 7KB 自上而下 LL(1) 赋值语句翻译
1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源代码进行语义分析,并执行相应的语义动作,最后输出四元式。在进行实验前,首先先要确定思路。本次实验思路如下:借助语法分析生成语法树,通过遍历语法树生成四元式,对四元式进行分块后生成DAG图,通过遍历DAG图对四元式进行优化。
2024-06-17 16:06:53 1.02MB
1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本设计报告书是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的总结,旨在通过综合设计,深入了解计算机整机的综合理解,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和微程序的编制、调试技术,以及模型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主要知识点: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涉及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等。 2. 微程序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操作,包括指令执行、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等。 3. 模型机设计:模型机设计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复杂的计算机整机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4. 变址寻址:变址寻址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寻址方法,通过使用变址寄存器来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实现了灵活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管理。 5. 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格式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指令格式,用于描述微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包括操作码、操作数和地址码等。 6. TD-CMA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TD-CMA 是一款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7.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设计,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主要技术点: 1. 设计设备:PC 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2. 设计原理和方法: 采用变址寻址的方法设计模型机,使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模型机的正确性和性能。 3. 微程序设计:设计微程序流程图,描述微程序的结构和执行过程,包括微指令格式、微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等。 实验步骤: 1. 连接线路图,打开电源。 2. 选择联机软件的“[转储] - [装载]”功能,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上面所保存的文件,软件自动将机器程序和微程序写入指定单元。 3. 选择联机软件的“[转储] - [刷新指令区]”可以读出下位机所有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并在指令区显示,对照文件检查微程序和机器程序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说明写入操作失败,重新写入。 4. 进入软件界面,选择菜单命令“[实验]- [复杂模型机]”,打开复杂模型机实验数据通路图,选择相应的功能命令,即可联机运行、监控、调试程序。 5. 按动 CON 单元的总清按钮 CLR,然后通过软件运行程序,当模型机执行完 OUT 指令后,检查 OUT 单元显示的数是否正确。在数据通路图和微程序流中观测指令的执行过程,并观测软件中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以及微指令显示和下位机是否一致。 结论: 本设计报告书通过设计实验,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模型机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变址寻址的应用等,强化了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1
天线原理与设计 习题解答 天线原理与设计 所有章节答案
2024-06-16 14:38:39 906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