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15kw充电桩模块设计,源代码,原理图,pcb 1. 某达15kw充电桩模块,提供AD设计的电路图和pcb,源代码,并包括三相PFC程序参数变量的计算书。 2 .某默生15kw充电桩模块,提供源代码,PFC+DCDC双DSP控制,原理图(主板原理图为AD设计,其他为pdf格式),以及附有上位机软件,can通讯协议,产品规格书,无pcb源文件。 15kw充电桩模块是当前充电设备中较为高效的一个等级,其设计涉及到电气工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多个技术领域。从提供的文件信息可以看出,涉及的模块包括某达品牌和某默生品牌的产品,这两个品牌在充电桩设计领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某达15kw充电桩模块的设计文件齐全,包含了AD(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PCB)布局文件。AD是一款广泛用于电子电路设计的专业软件,其设计文件是电子工程师进行实际电路制作和调试的重要依据。源代码文件的提供意味着除了硬件电路设计外,软件控制逻辑也是可以被阅读和进一步开发的,这对于用户深入理解充电桩模块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三相PFC(功率因数校正)程序参数变量的计算书则是对电能转换效率、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关键指标的重要理论支持。 某默生品牌的15kw充电桩模块设计同样具有完整的源代码和电路原理图,但与某达不同的是,某默生模块采用了PFC+DCDC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技术。DSP在处理复杂算法和实时控制方面有着优异的性能,使得充电桩模块在充放电效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更为优化。提供的主板原理图是AD设计的,而其他模块的原理图则为PDF格式,这提供了灵活性,方便不同阅读和编辑需求。此外,附带的上位机软件、CAN通讯协议以及产品规格书都是实际部署和调试充电桩模块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但缺少了PCB源文件,可能对需要进行硬件调整的用户造成一定不便。 文件名称列表中包含的文档标题涉及到了充电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开发比较分析、设计源代码和原理图等内容,这表明压缩包内的文件不仅限于技术图纸和代码,还包括了对充电桩模块技术发展的研究分析。这些文档可能是设计团队为了记录设计过程、展示设计成果、或者进行技术交流而编写的。其中包含了设计过程的“摘要”,以及对某达和某默生两个品牌充电桩模块设计的“比较分析”。还有“深度解读”设计源代码与原理图的文件,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充电桩模块设计的细节和优劣对比有着直接的帮助。 这两个15kw充电桩模块的设计文件包反映了当前充电桩技术的发展现状,不仅包含了详细的设计图纸和程序代码,还提供了对关键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支持。文件内容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使得这些资料对电气工程师和相关技术研究人员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2025-04-21 23:06:57 702KB
1
基于CD4046锁相环PLL设计与LCD1602显示功能,含电源原理图、PCB图及Proteus仿真源文件,基于CD4046锁相环PLL设计,LCD显示及按键调频,CD4522 N分频功能实现,附带电源原理图、PCB图等全套资料,基于cd4046的锁相环pll设计,pcb 只是资料 功能: 1.LCD1602显示屏显示当前频率 2.两个按键任意设置1-999khz频率 3.三个CD4522作为N分频 资料包括 1.完整电源原理图,PCB图,BOM表源文件 2.完整项目工程文件 3.proteus仿真源文件 ,基于cd4046的锁相环pll设计; LCD1602显示; 按键设置频率; N分频; 完整电源原理图; PCB图; BOM表源文件; Proteus仿真。,基于CD4046的PLL锁相环设计:多频可调LCD显示电路PCB实现方案
2025-04-21 20:28:33 5.82MB 开发语言
1
《51单片机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及设计详解》 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领域的经典之作,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常被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在教学和初阶项目中广泛应用。本资料集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51单片机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案例,包括了仿真、原理图、PCB设计和源码,是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绝佳材料。 一、51单片机基础 51单片机属于8位微处理器,由Intel公司推出,后被许多厂商如Atmel、STC等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兼容的型号。其内部集成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多种功能模块,使得它在嵌入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空气质量检测原理 空气质量检测通常涉及对环境中的颗粒物(PM2.5、PM10)、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参数的监测。51单片机在此系统中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通过连接各类传感器,如气体传感器、光散射传感器等,获取环境指标,并通过显示屏或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到用户端。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 1. 仿真:仿真工具如Proteus或Keil可以帮助开发者在软件环境中模拟硬件运行,验证程序逻辑和硬件交互,减少实际硬件调试的复杂性。51单片机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可以在仿真环境中先行调试,调整优化后再进行硬件搭建。 2. 原理图设计:原理图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清晰明了的电路连接能够确保各个组件的正常工作。51单片机与传感器、电源、显示模块等之间的连接需要精心设计,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PCB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决定了硬件的物理布局和信号布线,良好的PCB设计能保证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在设计时要考虑元器件的尺寸、功率、散热等因素,以及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4. 源码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一般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源码中包括初始化设置、传感器读取、数据处理、显示控制等部分。开发者需要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合理安排程序流程,确保代码的效率和可读性。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硬件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51单片机型号,以及相应的传感器、显示器等外围设备。 2. 软件配置:安装并配置好开发环境,导入51单片机的库函数,设置好仿真或烧录工具。 3. 系统设计:绘制原理图,完成PCB布局。 4. 编程调试:编写源码,进行仿真验证,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 5. 硬件制作:根据PCB设计制作实物板,焊接元器件。 6. 系统联调:将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进行硬件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通过以上步骤,一个完整的51单片机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便可以实现。这个设计不仅锻炼了开发者对51单片机的理解和操作,也提供了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于提升个人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2025-04-21 18:53:06 9.66MB 51单片机 项目源码
1
五相电机邻近四矢量SVPWM模型_MATLAB_Simulink仿真模型包括: (1)原理说明文档(重要):包括扇区判断、矢量作用时间计算、矢量作用顺序及切时间计算、PWM波的生成; (2)输出部分仿真波形及仿真说明文档; (3)完整版仿真模型:Simulink仿真模型; 注意,只包含五相电机邻近四矢量SVPWM算法,并非五相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如果想要五相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资料,另一个链接。 资料介绍过程十分详细 在现代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是五相电机的控制技术,邻近四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算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因此在电机驱动和电力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VPWM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电机的三相交流输入等效转换为直流电压源的两个相邻矢量和零矢量的组合,通过合理安排这些矢量的作用时间和顺序来合成期望的交流电压矢量。 原理说明文档是理解五相电机邻近四矢量SVPWM模型的关键部分。文档详细阐述了扇区判断的原理,这是因为在SVPWM算法中,需要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控制要求确定当前时刻应该控制的扇区。扇区的判断通常基于电机当前电压矢量的位置,以确定其在复平面上所处的具体区域。 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是SVPWM算法的核心。计算矢量作用时间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在合成电压矢量时,每个基本矢量应该作用多长时间。这种计算依赖于电机运行的参考电压矢量,并且需要综合考虑电机和驱动器的特性。通过精确的矢量作用时间计算,可以确保电机得到最佳的控制性能。 再者,矢量作用顺序及其切换时间的计算对于优化电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合理安排各个矢量的作用时间,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切换顺序,以减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冲击和电磁噪声。合理的切换顺序和时间可以使电机平滑运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PWM波的生成是SVPWM算法的输出部分,PWM波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在原理说明文档中,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计算得到的矢量作用时间和顺序来生成相应的PWM波形。PWM波的生成通常是通过比较参考电压矢量与三角波载波来实现的,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脉冲宽度可调的信号,驱动电机的逆变器。 输出部分仿真波形及仿真说明文档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的仿真结果,帮助理解和分析电机在SVPWM控制下的行为。通过观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仿真波形,可以直观地看到电机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为电机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完整版仿真模型是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可以模拟真实的五相电机控制系统,用户可以在模型中设置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仿真模型是理解SVPWM算法和进行电机控制仿真的重要工具,对于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所给资料仅限于五相电机邻近四矢量SVPWM算法的应用,并不涵盖五相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的内容。双闭环控制涉及更复杂的控制策略,需要更高级的算法和硬件支持。 五相电机邻近四矢量SVPWM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包括了详细的原理说明文档、仿真波形输出、仿真模型等,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并掌握SVPWM算法在五相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从而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025-04-21 02:42:28 682KB matlab
1
L298N电机驱动模块原理图+PCB文件,可以自己DIY
2025-04-20 15:56:30 196KB
1
之前发布的文章《从头开始开发基于虹软SDK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python+RTSP开源)》的完整源码,有需要的可以下载自己研究了。 其中的SDK是今年2月27日下载的,需要你自己替换成你自己下载的日期的即可,SDKKEY啥的你自己复制进去就好了,python3.9+环境开发测试都通过,没有啥问题。想改考勤啥的自己对照代码修改就好了,别忘了一同修改数据表结构以及相关的inset和update。 分类不知道选啥就放到后端的PYTHON了哈。 虹软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Python编程语言,并利用了RTSP协议进行实时视频流的传输,以实现对视频流中人脸的实时检测与识别。开发者首先发布了一篇关于如何从零开始开发这样一个系统的教程文章,随后提供了该系统的完整源码以供他人下载学习和使用。 系统的开发是在Python3.9的环境下进行,并通过了相应的开发测试,证明系统功能正常运行,没有明显的错误。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是特定版本的,用户需要下载最新版本的SDK,并自行将下载日期替换到源码中。此外,SDKKEY(SDK密钥)也需要用户自行配置在源码中。 系统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虹软提供的API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开发者能够对人脸进行识别处理。在实现考勤系统时,可能还会涉及到对人脸数据的存储,包括但不限于将人脸特征数据存储在后端数据库中,并在人脸匹配成功后执行考勤记录的插入或更新操作。 系统的源码文件命名为FacialAttendanceSystem_py,这表明它是一个专注于后端开发的Python项目。开发者在源码中可能会包含关键的模块和功能实现,比如视频流的捕获、人脸检测与识别、数据库操作等。开发者还提供了提示,如果用户想要修改考勤功能,如变更考勤规则、考勤时间等,需要对照源码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且对数据表结构以及相关的插入和更新操作进行同步更改。 虹软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后端Python解决方案,涵盖了从人脸检测、识别到考勤记录管理的全过程。该系统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源码,还强调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SDK更新以及相关配置的自主设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后续的维护更新。开发者通过开源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的门槛,也为社区贡献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
2025-04-19 22:29:48 33.78MB python 人脸识别 源码
1
《CC2400EM与CC2430: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解析》 在无线通信领域,Zigbee技术因其低功耗、低成本和易组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和物联网等领域。其中,CC2430是德州仪器(TI)推出的一款集成了微控制器和2.4GHz无线收发器的SoC芯片,而CC2400EM则是其对应的评估模块,用于帮助开发者理解和调试这一芯片。本文将深入探讨CC2430的核心特性,以及如何利用CC2400EM进行设计和开发。 CC243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单片系统,包含了一个8位的MSP430微控制器和一个2.4GHz的IEEE 802.15.4兼容的无线收发器。它的微控制器部分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同时具备低功耗模式,适用于电池供电的设备。无线收发器部分支持Zigbee、Z-Wave等无线标准,工作频率范围为2.4GHz ISM频段,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CC2400EM评估模块则是为了帮助工程师快速评估CC2430性能而设计的,它包含了完整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包括CC2430芯片、电源管理单元、调试接口以及各种外围接口。通过这个模块,开发者可以进行功能测试、性能验证以及应用开发。模块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供用户参考学习。 在《CC2400EM Folded Dipole Reference Design》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折叠偶极子天线的设计,这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天线类型,具有体积小、方向性好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嵌入式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天线设计对于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至关重要。 开发过程中,评估模块通常会配备软件工具,如TI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或Code Composer Studio,用于编写和烧录代码。同时,TI还提供了Z-Stack协议栈,这是一套完整的Zigbee网络协议,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符合Zigbee标准的无线网络。 CC2430和CC2400EM为开发基于Zigbee的无线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理解CC2430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结合CC2400EM的评估资源,可以加速产品的开发周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www.pudn.com.txt文件可能包含了相关的技术文档或示例代码,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在实际项目中,开发者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高效且高效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2025-04-19 15:40:08 506KB CC2400 cc2430评 zigbee
1
标题中的"dotnet-sdk-2.2.108-win-x64"指的是微软的.NET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特定版本,适用于64位Windows操作系统。此SDK是用于构建、测试和部署.NET Framework 2.2应用程序的工具集。 .NET Framework是由微软开发的一个全面的、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它包含了执行环境(称为CLR,即Common Language Runtime)以及一系列类库,用于支持多种编程语言。2.2版本是.NET Framework的一个稳定版本,发布于2018年12月,提供了一系列改进和新功能。 描述中的内容重复了标题,表明这是关于.NET SDK 2.2.108的Windows x64版的下载或安装文件。 标签“dotnet 2.2.108”进一步强调了这个SDK是针对.NET Framework 2.2.108的。开发者通常会使用这样的标签来搜索或组织与特定.NET版本相关的资源。 在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看到"dotnet-sdk-2.2.108-win-x64.exe",这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它是.NET SDK的安装程序。用户双击该文件即可启动安装过程,安装过程中会将必要的编译器、运行时环境、调试工具等组件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上,以便开发者可以使用C#、VB.NET、F#等.NET支持的语言编写、编译和运行2.2版本的应用程序。 .NET SDK 2.2.108的一些关键特性包括: 1. 支持ASP.NET Core 2.2,这是一套用于构建高性能、模块化、跨平台Web应用的技术。 2. 提供.NET Core CLI工具,允许开发者在命令行环境中管理项目、构建应用、执行测试等。 3. 包含Roslyn编译器,这是一种现代、开源的编译器平台,提供了丰富的API和语言服务,便于代码分析和重构。 4. 支持.NET Standard 2.0,这是一个规范,定义了.NET平台上所有版本公共API的子集,使得库可以在不同.NET实现之间无缝迁移。 5. 包含性能优化,如更快的启动时间和更好的内存使用效率。 安装这个SDK后,开发者可以利用Visual Studio或其他IDE,或者通过命令行工具进行.NET Framework 2.2应用程序的开发。此外,由于.NET Framework是向后兼容的,所以2.2版本的SDK也可以用来编译和运行2.1及更低版本的代码。 "dotnet-sdk-2.2.108-win-x64"是针对Windows 64位系统的.NET Framework 2.2开发工具包,包含了开发、测试和部署.NET 2.2应用所需的全部组件,对于任何想要使用.NET Framework 2.2开发软件的开发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04-18 19:16:57 140.13MB
1
Activiti 6.0 工作流使用说明文档 Activiti 6.0 是一个流行的开源工作流引擎,旨在帮助用户设计、执行和监控业务流程。本文档旨在为用户提供 Activiti 6.0 工作流的使用说明,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Activiti 6.0 工作流引擎。 模型设计器 在 Activiti 6.0 中,模型设计器是设计业务流程的核心组件。模型设计器提供了可视化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拖拽方式将任务、_gateways、事件等元素添加到流程图中,从而设计出复杂的业务流程。 在模型设计器中,任务是业务流程的基本元素。Activiti 6.0 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任务,包括用户任务、服务任务、脚本任务、业务规则任务、接收任务、手动任务、邮件任务、Camel 任务、Mule 任务和决策任务等。 用户任务 用户任务是指需要用户参与的任务,例如审批、审核等。用户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例如设置任务的优先级、截止日期、任务描述等。 服务任务 服务任务是指由外部服务提供的任务,例如调用 Web 服务、执行系统命令等。服务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将外部服务集成到业务流程中,从而扩展业务流程的功能。 脚本任务 脚本任务是指使用脚本语言(例如 Java、Groovy 等)编写的任务。脚本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例如数据处理、数据验证等。 业务规则任务 业务规则任务是指基于业务规则的任务,例如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业务规则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基于规则的自动化业务流程。 接收任务 接收任务是指接收外部事件的任务,例如接收 HTTP 请求、接收消息队列的消息等。接收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将外部事件集成到业务流程中。 手动任务 手动任务是指需要人工参与的任务,例如人工审核、人工处理等。手动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人工参与的业务流程。 邮件任务 邮件任务是指发送邮件的任务,例如发送确认邮件、发送通知邮件等。邮件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自动化的邮件发送。 Camel 任务 Camel 任务是指使用 Apache Camel 框架的任务,例如调用 Web 服务、执行系统命令等。Camel 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将外部服务集成到业务流程中。 Mule 任务 Mule 任务是指使用 MuleSoft 框架的任务,例如调用 Web 服务、执行系统命令等。Mule 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将外部服务集成到业务流程中。 决策任务 决策任务是指基于业务规则的决策任务,例如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决策任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基于规则的自动化业务流程。 构造 在 Activiti 6.0 中,构造是业务流程的基本元素。构造可以帮助用户设计复杂的业务流程,例如子流程、并行流程、条件流程等。
2025-04-17 08:20:37 1.72MB activiti 工作流 说明文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