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水一直是煤矿生产的重大隐患,而瞬变电磁勘探是目前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的比较重要的物探方法。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由于瞬变电磁法具有节约成本、精度高、易操作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瞬变电磁方法原理及资料处理解释,结合在实际生产过程某矿区的勘探资料,对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田矿区含导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法能较好识别富水异常区,尤其在综合地震勘探资料后提高了划分富水异常区精度,不仅为将来生产过程中运用该方法探测含导水情况积累了经验,也为该方法在煤田防治水害方面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3-12-01 19:22:50 1020KB 瞬变电磁 水害防治
1
3.2 一取一带诊断表决逻辑1oo1D 该结构由一个普通通道和一个诊断通道构成。 如图4所示。 图4 1oo1D表决结构图 可靠性框图如图5所示。 注: λDU为未检测到的危险失效率(下同) 图5 1oo1D可靠性框图 假定不考虑诊断测试间隔的影响(以下同), 其要求时平均失效率PFDavg简化计算公式为: 可见由于带有诊断通路,不但系统的可靠性得 以提高,而且能通过自诊断检测出发生故障的元件, 向系统或操作员报警,通知工厂相关人员及时对故障 元件进行维修,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 3.3 二取一表决逻辑1oo2 据标准GB/T20438,1oo2结构为两个并联的通道 构成,无论哪一个通道都能处理安全功能。如图6所 示。 可靠性框图如图7所示。 考虑共同原因失效影响,引入共因失效因子β (分析计算方法参见标准GB/T20438.6),其要求时 平均失效率PFDavg为: 若检验测试时间间隔足够短,那么非共因失效 部分 的数量级将远小于 共因部分 ,上式可近似为: 若两通道采用相同的结构,即λD1=λD2=λD,则 可见由于系统采取了冗余结构(二取一结 构),能有效地抵御危险失效的发生。由于采用的是 失电停车,通过将两个PLC单元串联起来,如果一个 单元故障发生了危险失效,但由于系统或操作人员不 知道,它将仍有假性正常输出,而另一个单元仍然可 以检测到故障,发出命令使系统进入安全状态,起到 保护作用。从公式可以看出,此时共同原因失效成为 系统发生失效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量 避免。总的来说系统安全性较好,但可用性差。 3.4 二取一带诊断表决逻辑1oo2D 1oo2D结构中有4个通道,其中包括两个诊断电 路通道。1oo2D结构由双重1oo1D系统并联接线,每 个诊断电路通道,不仅受到自身所在电路单元的控 制,同时也受到另外一个冗余电路单元的控制。正常 工作期间,在发生安全功能之前,两个通道都要求安 全功能。如果任一通道中诊断测试检测到一个故障, 则将采用输出表决,因此整个输出状态则按照另一通 道给出的输出状态。如果诊断测试在两个通道同时检 测到故障、或者检测到两个通道间存在差异时,输出 (2) (1) 图6 1oo2表决结构图 注:λCC为共因失效部分(下同) 图7 1oo2可靠性框图 (3)
2023-04-06 22:57:10 18.95MB 功能安全
1
为了研究和治理矿山开采地区几种常见地质灾害,提高对地质灾害数据的掌握,文中在对矿区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技术空间数据引擎、Geodatabase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叙述了矿区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过程,最后从两个数据库的连接等方面,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汇总、加工、校验和入库,从而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一旦建立,可满足矿区地质灾害管理一体化的需要,可以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区划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在防灾规划中的应用莫定基础,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浅谈矿区LIS的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pdf
2022-12-22 16:16:44 127KB 数据结构 数据分析
1
基于DORIS软件利用D-InSAR技术对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研究,薛继群,邓喀中,本文以沛城矿区开采过程中获得的SAR影像数据为对象,基于DORIS软件平台通过D-InSAR方法获取了新、老开采区域的多幅干涉图,计算出地表
2022-07-14 08:40:21 305KB 首发论文
1
山区井工开采的地表形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引起的地表破坏往往由多方面因素造成。针对常规监测手段无法准确判断建筑异常损害成因问题,以白羊岭煤矿15110工作面的开采为例,以 SBAS-InSAR为技术手段,借助于8景 Sentinel-1数据,解译得到了研究区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房屋损害的成因;对所解译地表形变与现有沉陷规律的差异性,进行采区影响边界与时序下沉特征分析;得出山区开采由于岩层的不均匀移动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因土体自重的分力存在,坡体会缓慢的滑移,产生的挤压是村庄建筑损害的主要原因。
1
物联网在矿区的应用 作者:宋志伟 戴玉刚 杨柳新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05期 摘要:讲述了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的科研情况及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矿 区信息化的发展及构建,探讨三类技术于矿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地位,指出了三 类技术在矿区安全生产保护中的联系:物联网是矿区所有子系统构建的技术体系及线路 图,大数据是矿区物联网构建的产物,云技术是对大数据运算运用的技术方式。 关键词:矿区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安全生产 1引言 我曾经在兖州煤业工作六年,对于矿区有一定的了解。矿区为保障生产安全, 不但规定了各类管理制度,而且配置各类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实践证实,这类系统虽然 对于矿区的安全生产水平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并没有构成有机的矿区安全生产保护 体系,还有着逻辑及功能上分割情况。 兴起的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是要处理体系构建与互通、信息处理与运算的 问题。把此类技术运用于矿区安全生产保护体系中,可以处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此文 在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的基础上,对怎样运用这三种技术提升矿区安全生产水 平进行研究与展望。 2物联网、大数据及云技术 2.1物联网 物
2022-06-23 22:04:07 31KB 文档资料
文中针对概率积分法在矿区地表下沉预测中预计点坐标与实地不对应问题,引入坐标转换理论,通过煤层走向坐标方位角及主断面开切眼位置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从而建立概率积分法计算坐标系与矿区实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实现了预计点位与实地位置的一一对应。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预测点三维坐标有效直观地反应出矿区地表下沉情况,便于现场决策。
2022-06-22 17:56:01 221KB 坐标转换 概率积分法 预测 地表下沉
1
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岩体结构产生内部变形,进而导致矿区地表会产生沉陷现象,亟待利用现代测绘与数据处理手段,加强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与分析,科学预测地表沉陷的发展趋势。文中拟以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针对样本采集的非等步长特性进行加权改进,通过沉降样本的数学建模与分析预测,扩大了传统灰色模型的适用区间。
2022-06-19 19:26:47 261KB 矿区沉陷 非等步长 GM(1 1)预测
1
针对平朔矿区东部的山西中煤杨涧煤矿9号煤层地质水文状况,采用地面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技术,对该矿老空水进行综合探测。该项技术采用地面核磁共振法,对浅部地层水文分布进行反演;采用瞬变电磁法,对更深处地层电阻率进行分析;利用阿尔奇定律,对二者反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获得最终所需的水文地质结构反演结果图。实践表明,该项技术适用于煤层水文结构勘测,可以确定地下水分布状况,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2-05-27 00:05:18 259KB 行业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