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红外无线遥控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红外数据的接收及解码,红外发色电路 数码管的显示驱动控制 将接收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实时显示(限于动态扫描方法) 请根据以上功能要求,进行硬件系统设计,编写软件程序并画出流程图。 利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相较于市面上遥控集成电路受功能键数及应用范围限制,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的优点。本设计利用AT89C52制作红外遥控系统,使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在Proteus软件中采用IRLINK模块用于接收并解调红外信号,进行程序的仿真。设计中,矩阵键盘充当遥控器,当我们按下某一个键时,经单片机识别,CPU向接有红外发射管的端口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该脉冲与38KHz左右的载波脉冲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制的脉冲进行缓冲放大,激励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当接收控制系统接收到该红外光后,由单片机内定时/计数器得到该红外光的频率,然后将该频率送往CPU,由CPU对该信号进行反编码,识别出控制信号,控制LED灯亮,蜂鸣器发声,并从数码管显示出
2025-05-11 17:59:44 2.51MB 51单片机 毕业设计 红外无线 protues仿真
1
针对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模糊 PID 阻抗控 制算法, 对机器人进行力控仿真研究,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和 Simulink 仿真平台搭建六自由度工 业机械臂控制仿真, 对其进行正逆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结果表 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降低控制过程的接触力与位置误差, 提高机器人控制精度。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Simulink 仿真; 阻抗控制; 模糊 PID
2025-05-11 17:12:33 1.16M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51单片机和Proteus仿真平台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ID算法的开关电源系统。首先,描述了电源部分的构建,包括220V交流电整流滤波得到18V直流,再通过7805稳压芯片转换为5V直流供单片机使用。接下来,阐述了电压调节部分,即通过buck开关变换电路实现5-12V的可调节电压输出。核心部分是单片机控制,采用PID算法输出PWM波来精确控制输出电压。此外,还涉及了键盘输入、数据采集(ADC0832)以及显示(LCD1602)等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通过Proteus仿真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功能。 适用人群:对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编程及电力电子感兴趣的学习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高校实验课程、个人项目开发或企业产品研发阶段,旨在帮助读者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应用、PID控制理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调试经验,有助于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同时强调了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PID参数调整、ADC读取时序、键盘防抖处理等。
2025-05-11 16:20:47 713KB
1
https://blog.csdn.net/qq_41855121/article/details/125759915?spm=1001.2014.3001.5501 https://blog.csdn.net/qq_41855121/article/details/125224200?spm=1001.2014.3001.5501
2025-05-10 18:16:32 3KB 信号处理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单台三相模块化多电平(MMC)逆变器的小信号建模技术,涵盖功率外环、环流抑制、电流内环及PLL控制等关键部分的建模。文章首先介绍了MMC逆变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背景,随后详细解析了各控制部分的设计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功率外环通过先进控制算法实现电流有效控制,确保输出电压稳定;环流抑制减少谐波干扰,提升系统稳定性;电流内环维持电流平稳输出;PLL控制则确保相位锁定和频率稳定。最后,文章展示了仿真模型及其测试结果,验证了MMC逆变器的优良动态特性和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MMC逆变器设计与仿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MMC逆变器内部机制及其动态特性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目标是掌握MMC逆变器的关键控制技术和建模方法,从而优化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仿真模型和详细的建模过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2025-05-10 17:29:51 555KB 电力电子 功率控制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力电子仿真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节。首先讲解了单相和三相全桥整流电路的构建,强调了触发脉冲相位控制、滤波器选择以及参数调整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电压型逆变电路的设计,着重于PWM生成策略、死区时间和滤波器的应用。随后讨论了斩波电路(尤其是Buck和Boost电路),涉及占空比调节、PID控制器应用及其稳定性优化。最后介绍了交流调压电路的两种方式——相控式和斩控式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仿真优化技巧,如采用理想开关模型、调整求解器等。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电力电子基础知识和MATLAB/Simulink使用经验的研发人员、学生或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理解电力电子设备工作原理并通过仿真手段验证设计方案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使用者掌握从模型建立到参数调优的完整流程,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小贴士和注意事项,有助于解决常见的仿真难题。同时,附带了一些具体的代码片段供参考,便于快速上手实践。
2025-05-10 15:26:01 883KB 电力电子 斩波电路
1
STM32微控制器因其高性能、低成本以及丰富的外设支持,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非常受欢迎的32位微控制器。而在众多应用场景中,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是微控制器的重要应用之一。28BYJ步进电机因其体积小、成本低、步距角精确而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TM32微控制器实现对28BYJ步进电机的控制程序编写以及仿真调试。 在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的机电元件,即每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电机便旋转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28BYJ系列步进电机通常具有1.8度的步距角,这意味着每旋转一圈需要200个脉冲。为了控制步进电机,我们需要为其提供适当的脉冲信号,这通常通过驱动器来实现。 在使用STM32微控制器控制28BYJ步进电机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例如Keil uVision、STM32CubeIDE等。然后通过配置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引脚来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在编写控制程序时,需要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进行选择,常用的有全步进模式和半步进模式,甚至更复杂的细分驱动模式。全步进模式下,驱动器每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驱动步进电机转动一个步距角;半步进模式下,一个步距角需要两个脉冲信号,这样可以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但会降低力矩输出。 编程时,一个关键点是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时序控制。STM32微控制器提供了定时器(Timer)功能,可以用来生成精确的时序控制脉冲信号。通过配置定时器的自动重载寄存器和捕获/比较寄存器,可以设置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从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为了实现更复杂的控制算法,如加速、减速或者位置控制等,还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更精细的控制逻辑。 在程序编写完成后,进行仿真测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仿真测试可以在不实际连接硬件的情况下验证控制程序的正确性。在仿真环境中,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参数来模拟外部条件,观察步进电机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此外,通过仿真还可以测试异常情况,如过流、失步等,确保在实际应用中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STM32的开发环境中,通常配有支持步进电机控制的库函数或者例程。这些预设的例程可以大大简化开发过程。开发者可以通过阅读库函数文档来理解如何调用相关函数进行电机控制。例如,使用步进电机控制库时,通常只需几行代码就可以实现电机的基本启动和停止。但对于更高级的应用,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则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库函数的工作原理并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编程。 STM32微控制器与28BYJ步进电机的结合,可以构建出灵活且强大的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程序编写和仿真测试,可以确保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本文所涉及的知识点,不仅包括了硬件选择、编程、时序控制,还涵盖了仿真测试和调试等方面,为STM32控制28BYJ步进电机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2025-05-10 15:01:38 3.44MB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 Ansys 和 Comsol 进行力磁耦合仿真的技术和应用场景,涵盖直接耦合与间接耦合两种方式。详细介绍了电磁无损检测(如金属磁记忆检测)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包括材料非线性参数设置、磁致伸缩效应、流体动力对裂纹的影响以及磁梯度张量可视化等高级后处理技巧。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际案例和代码片段,展示了不同仿真条件下的效果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无损检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仿真软件使用经验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力磁耦合仿真的具体实施步骤,理解电磁无损检测和流固耦合分析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提高仿真精度和可靠性,避免常见错误。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包括实用的操作建议和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2025-05-10 11:25:12 787KB
1
MATLAB在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学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在进行机械臂的建模、仿真和控制研究时。标题“MATLAB-6轴机械臂仿真-matlab仿真资源”表明,这个压缩包文件包含了使用MATLAB进行6轴机械臂仿真所需的相关资源和脚本文件。6轴机械臂在工业应用中非常普遍,因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高,被广泛用于精确操作和复杂的任务执行。 “6MATLABDH”可能是这个资源库的一个关键词或是某个具体功能的名称,不过从给定信息中很难确切地知道它所指代的具体含义,不过“DH”可能是与Denavit-Hartenberg参数表示方法相关,这是一种在机器人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关节的位置和方向,以便于机械臂的建模和运动学分析。 在标签中,“仿真 MATLAB matlab 机械 资源”指出了这个压缩包文件的内容是围绕MATLAB这个软件的机械仿真资源。这表明用户可以通过MATLAB这个平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6轴机械臂的仿真和分析。 文件名称列表中的各个文件在仿真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 com.github.dogdie233.LiarsBarEnhance.dll - 这个文件听起来像是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可能包含了某些特定功能的算法或接口实现,用于与机械臂仿真相关的操作。 2. Ik_arm.m 和 fK_arm.m - 这两个文件名暗示它们分别是实现逆运动学(Inverse Kinematics)和正运动学(Forward Kinematics)计算的MATLAB脚本。 3. dh.m - 这个文件很可能是用于计算和实现Denavit-Hartenberg参数模型的函数。 4. my_trace.m - 这可能是一个自定义函数,用于在仿真过程中进行跟踪和记录仿真过程的某些参数。 5. start.m - 这可能是一个入口脚本,用于初始化仿真环境,或者开始仿真过程。 6. calculate_joint_angles.m 和 calculate_joint_angles.prj - 这些文件用于计算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可能是逆运动学分析的关键部分。 7. readme.txt - 这个文件通常包含如何使用这些脚本和资源的说明,以及可能的安装指导和版本信息。 8. codegen - 这个文件或文件夹可能与MATLAB的代码生成功能有关,该功能可以将MATLAB代码转换为独立的、可执行的应用程序或库。 从这些文件的名称可以推测,这些资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流程,用于通过MATLAB对6轴机械臂进行从建模、运动学分析到仿真的整个过程。用户可以利用这些脚本对机械臂进行建模和运动学计算,最终通过仿真来验证机械臂的设计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这些资源对于学术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教育领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臂的运动学原理,并且在实际开发之前对控制策略进行测试和优化。通过MATLAB的仿真环境,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机械臂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性能表现,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情况,这对于提升机械臂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由于这些资源是用MATLAB语言编写的,用户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MATLAB编程基础,以及对机械臂运动学和控制理论有初步的了解,才能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机械臂仿真或者控制系统开发的用户来说,这些资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这个压缩包文件提供了一整套基于MATLAB的6轴机械臂仿真工具和脚本,用户可以借此学习和掌握机械臂的运动学分析和仿真实现。这些资源在机械臂的设计、控制算法的测试与验证、以及教学演示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5-05-09 21:34:50 2.37MB MATLAB matlab
1
基于ADRC自抗扰控制的电机转速控制Simulink仿真 1.一阶ADRC 2.二阶ADRC 3.可添加粒子群优化自抗扰控制参数, ,基于ADRC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电机转速控制及Simulink仿真:一阶与二阶ADRC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基于ADRC自抗扰控制的电机转速控制及其Simulink仿真研究:一阶与二阶ADRC的对比及参数优化方法,核心关键词:一阶ADRC; 二阶ADRC; 电机转速控制; Simulink仿真; 粒子群优化自抗扰控制参数,基于ADRC的电机转速控制Simulink仿真:一阶与二阶对比优化
2025-05-09 16:38:13 1.82MB 开发语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