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深入解析了一款企业级扫地机器人的源代码,重点讲述了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该源码实现了延边避障、防跌落、自动充电等多种功能。文中详细介绍了硬件驱动(如陀螺仪姿态传感器BMI160、电源管理BQ24733)和软件驱动(如IIC、PWM、SPI、多路ADC与DMA、编码器输入捕获、外部中断、通信协议、IAP升级、PID控制)。此外,还提供了清晰注释的固件及其升级版本,方便工程师理解和学习。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希望深入了解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具体应用;② 掌握扫地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驱动实现;③ 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解析,还包括了实际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有助于工程师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2025-08-02 16:58:08 298KB
1
台达三相PFC程序与艾默生充电桩15kw模块:原版软件源码、原理图BOM及PCB资料大全,台达三相PFC程序与艾默生充电桩15kw模块:原版软件源码、原理图BOM及PCB资料大全,台达三相PFC程序 +艾默生充电桩15kw模块 软件源码加原理图BOM 艾默生充电桩15kw模块原版软件源码含核心算法,PFC+DCDC双dsp数字控制,原理图,BOM和PCB(但为PDF版),所有资料完全配套 ,台达三相PFC程序; 艾默生充电桩15kw模块; 软件源码; 原理图BOM; 核心算法; PFC+DCDC双dsp数字控制; 资料配套,艾默生15kw充电桩模块:PFC程序与核心算法源码全解析
2025-07-30 21:10:15 3.41MB xhtml
1
云快充平台协议V1.5.pdf文件涵盖了充电桩与云快充服务平台之间的交互协议,由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该协议自V1.0版本于2018年2月27日创建初始版本以来,经过多次修改和迭代,最近一次更新为V1.5版本,由李杨敏于2020年10月15日完成。每次更新都包含了新的功能和优化,如增加刷卡失败原因提示、优化报文说明示例、更新交易记录帧、修改实时数据以及电表起止值字节长度等。协议的修改详细记录了每次的修改人和版本说明,确保了交互协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协议内容包括总则、通信协议结构、应用层报文帧格式、帧类型定义以及通信协议流程等部分。总则部分阐述了协议的概述、通信接口以及接入流程。通信协议结构部分可能描述了协议的总体框架和组成部分。应用层报文帧格式部分则详细定义了数据结构、数据格式以及相关名词解释。帧类型定义部分列出了一览表,而通信协议流程部分则说明了具体的交互步骤。 云快充平台协议的更新历史显示了对于协议的持续改进,以适应充电行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协议中的每个版本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了优化,例如在V1.3版本中费率的拆分,以及在V1.4版本中电量相关字段精度的提升,都在细节上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数据处理的精确性。V1.5版本则对交易记录帧和电表起止值字节长度进行了修改,这表明了协议对于保持充电行业标准的更新和适应性的重视。 这份协议对于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文档。它不仅规范了充电桩与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而且保证了通信的高效和安全。对于外部用户来说,协议的细节可能不易理解,但它背后的技术和服务质量保障对于充电桩使用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协议,可以确保用户在使用充电桩时,能够获得稳定、快速且可靠的充电服务。 根据文件内容,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点知识点: 1. 云快充平台协议版本从V1.0至V1.5不断更新,每一次更新都针对特定功能或细节进行优化和改进。 2. 协议涵盖了充电桩与服务平台的交互,并且详细定义了通信协议结构、应用层报文帧格式、帧类型定义以及通信协议流程。 3. 协议的每次修改都记录了修改日期、修改人和版本说明,确保了协议的追溯性和透明性。 4. 协议包括了对刷卡通电失败原因的提示、报文说明的优化、交易记录帧的更新、费率的拆分以及数据精度的提升等关键功能的改进。 5. 该协议对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充电桩与服务平台间数据交互的标准化和质量保障。
2025-07-24 07:32:00 2.18MB 充电桩协议
1
BOM建议直接使用原理图,BOM只供参考 支持QI协议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芯片 可编程的3.5-9V输出电压 5W BPP 无线功率接收 Rx 极简的电路设计解决方案:1 个线圈+1 片 NU1680 + 12 颗外围器件 无固件烧入,可节省研发和生产时间和资源 去除了同步整流桥上的自举电容,使成本更低 具备 I2C 功能,可通过它配置 FOD 等寄存器参数 小尺寸,16 脚 QFN 封装,3.0mm x 3.0mm,脚间距 0.5mm 原理图和BOM可点绑定资源下载,LC部分电容建议X7R。
2025-07-21 20:25:02 56KB 无线充电
1
无线充电技术LCC-S仿真模型研究:基于Simulink的20届智能车竞赛微缩电磁组项目,《LCC-S无线充电的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与开发》,无线充电LCC-S仿真,Simulink仿真模型 适用于第二十届智能车竞赛微缩电磁组无线充电,科研,项目等。 输入48V,输出1000W-10欧,负载为电阻,实际中更为法拉电容功率仍可获得近似效果 参数已设计好,效率78% 可修改参数 版本Matlab2023b ,无线充电; LCC-S仿真; Simulink仿真模型; 微缩电磁组无线充电; 科研项目; 参数设计; 效率78%; 版本Matlab2023b,无线充电LCC-S仿真模型:Simulink项目实践与参数调整
2025-07-17 21:50:33 2.19MB edge
1
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起的一项全国性赛事,旨在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智能车竞赛中的充电模块是决定车辆续航能力的关键部件,其技术报告主要描述了各参赛队伍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常熟理工学院的无线充电组在昆承湖二队的技术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无线充电设计,这包括了电力传输、接收与转换等关键环节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东南大学SEU三轮飞车队的报告中,对于无线充电技术在高速运动中的应用提供了独到见解,体现了他们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我国军事科技的重要基地,其无线充电技术报告反映出了尖端科技在民用领域如智能车竞赛中的应用,报告中所展示的技术方案和实验结果无疑对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华中科技大学的无线充电组在技术报告中可能着重讨论了充电效率与安全性的平衡问题,这对于竞赛中的实用性和竞技表现具有双重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的参赛队伍在无线充电组的技术报告中可能探讨了新型材料的应用,这或许能够提升无线充电系统的性能。大连理工大学在他们的技术报告中强调了无线充电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说明他们对无线充电模块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有深入研究。 广州软件学院作为参赛队伍之一,其报告可能会展示他们在无线充电技术与软件控制相结合上的创新,这对于智能车的性能优化有着直接的帮助。武汉大学的技术报告中可能会涉及智能车无线充电模块的优化策略,以及如何在保证充电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充电组技术报告中,或许会围绕通信与充电系统的协同工作展开讨论,这对于智能车系统的集成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南工绝影5队在无线充电组的技术报告中,可能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和在竞赛中的应用效果。 整体来看,这些技术报告不仅是参赛队伍智慧的结晶,也是无线充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记录。通过这些报告,可以发现当前无线充电技术在智能车竞赛中的应用趋势,如模块化设计、高效率转换、稳定性和安全性等,这些都是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这些报告对于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而言,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启发作用。
2025-07-15 15:45:03 87.35MB 竞赛报告
1
2-6S锂电池充电(升降压一体式)电路分享
2025-07-07 17:03:21 1.8MB 锂电池充电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仓储物流环境中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的运作效果评估以及充电换电策略。文中首先介绍了机器人在仓储环境中的应用场景,强调了充电资源的稀缺性和对订单履约效率的影响。接着,作者通过构建闭合网络和半开放网络模型来模拟机器人的运行路径,并利用Python绘制了相应的示意图。为了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提出了从简单的固定阈值充电到基于线性回归的动态预测充电策略转变的方法,后者能够更好地分配充电任务并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此外,还讨论了不同网络形态下可能出现的死锁现象,并得出了最优的充电桩配置公式。 适合人群:从事仓储物流自动化研究的技术人员、机器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工业4.0相关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仓储物流中机器人调度机制的人群;旨在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充电瓶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数学建模方法,还有实用的编程实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实践。
2025-07-06 12:19:27 283KB
1
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基于充电换电策略的仓储物流中机器人运作效果评估及半开放网络与排队论的运用研究,"基于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的仓储物流评估:充电策略与半开放网络下的效率优化", 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 评估仓储物流中机器人运作效果,考虑充电和电策略 我复现了这篇lunwen 关键词: 排队论 闭合网络 半开放网络 仓储物流 机器人移动履行系统 ,关键词: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排队论;仓储物流;充电策略;换电策略;闭合网络;半开放网络。,《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评估与优化策略》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仓储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物流操作,为行业带来高效、准确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运作依赖于精确的算法和策略来管理机器人在仓库内的移动、定位、货物抓取和运输等任务。其中,充电换电策略是确保机器人在长时间运行中不会因电量耗尽而停止工作的重要管理策略,直接关系到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充电换电策略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机器人的工作周期、仓库空间布局、工作任务的紧急程度以及能耗等。合理的充电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器人的闲置时间,同时确保在高需求时段有足够的机器人完成任务。换电策略则更加关注于当电池电量不足时,能迅速更换电池以继续完成任务,保证物流的连续性和效率。 除了充电换电策略,半开放网络与排队论在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中的应用也是提高仓储物流效率的关键。半开放网络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系统可以接受外部任务输入,并且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完成这些任务。排队论是研究等待行列和资源分配的数学理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特定任务到达率和处理率下系统的行为和性能,指导我们在复杂仓储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资源规划和调度。 在评估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通常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运用排队论和网络理论来模拟和分析机器人的运作情况。通过这些模型,可以预测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和策略下的性能表现,从而找到最佳的机器人运作模式和充电换电方案。此外,通过评估,可以发现现有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不足,为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机器人移动履约系统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策略。充电换电策略、排队论和网络理论的应用对于优化系统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仓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2025-07-06 12:18:34 129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国家标准规定的非车载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通信流程和步骤。全文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握手阶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描述了特定的消息报文交换及其具体内容,确保两者之间能够正确无误地进行电力配送和管理,并提供了一系列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机制。 适用人群: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人员、研究学者以及从事充电桩或电动车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文件主要用于指导开发符合中国新标准规范的产品和服务,旨在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档详述了各个报文ID的意义及其携带的具体数据字段值。此外还提及了如果通信链路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来进行复位重启,保障整个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5-07-05 11:56:37 187KB CAN Bus通信 Battery Managemen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