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体物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具有自发极化现象的物质的分支学科。自发极化是铁电体区别于一般介质的关键特性,即在没有外电场作用的情况下,材料内部存在永久的电偶极矩。这一特性赋予了铁电材料一系列独特的物理效应和应用潜力。 在《铁电体物理学》这本书中,作者以自发极化为核心,系统性地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了铁电体的晶体结构、宏观理论以及微观理论。晶体结构方面,书中分析了构成铁电体的晶格排列和对称性,而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则从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电子层面出发,解释了自发极化的起源和行为。 自发极化与铁电体的尺寸和表面效应理论也密切相关,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尺寸效应指的是当铁电体的尺寸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材料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表面效应则关注表面层与材料内部在性质上的差异,这些都对铁电体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书中后五章主要讨论了极化状态在外场(如电场、压力等)作用下的变化,涵盖了铁电体的各种功能效应,包括电畴结构、极化反转、介电响应、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热电效应、光学效应(电光、非线性、光折变等)。这些效应描述了铁电材料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是铁电体在各种电子器件中应用的物理基础。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例两个方面。例如,在电畴结构和极化反转部分,介绍了铁电体内部电畴的形成和极化方向的调控方法;在介电响应部分,则讨论了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等参数如何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 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是铁电材料在传感器和致动器等机电转换装置中应用的基础;热电效应部分讲述了温差如何产生电势差,这在能量收集和制冷领域有潜在应用;光学效应部分则展示了铁电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贴近实际应用,作者还结合功能效应,介绍了一些典型铁电材料及其应用。这些内容不仅对于从事铁电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了教学材料。 《铁电体物理学》作为《凝聚态物理学丛书》的一部分,旨在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求,推动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科技人员在铁电体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本丛书不仅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学术著作,更是一套实践应用的参考资料,它将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对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型铁电材料的应用包括在非易失性存储器、声表面波滤波器、传感器和执行器中的应用。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对铁电体基本物理性质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材料设计的进步。随着铁电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具有高性能和新功能的铁电材料,进一步推动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 《铁电体物理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阐述铁电体物理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的专著,为相关科技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2025-09-15 10:49:40 19.54MB 凝聚态物理
1
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固体和液体的宏观性质,涉及电子、原子、分子在凝聚态下的行为。本套资料包含了从第一章到第十八章的完整课程内容,是学习和理解凝聚态物理的理想参考资料。下面将对每一章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凝聚态物理导论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包括固体的分类(晶体、非晶态、准晶等)以及基本特性,如结构、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同时,会引入一些基础概念,如晶格、能带理论和费米面等。 第二章:晶格动力学 本章深入探讨固体中的振动模式——声子,它是固体热传导和光学性质的关键。通过晶格振动的量子化,解释了德拜模型和布里渊区的概念,为理解固体的热容、声波传播和超导现象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电子在晶体中的行为 这里主要讲解能带理论,包括电子的周期性势场中的运动、电子的波函数和能带结构。能带理论是理解和预测半导体、绝缘体和金属特性的关键。 第四章:固体的电子结构 本章讨论了电子在固体中的能级分布,如满带、空带和禁带的概念,以及电子占据能级的统计规律。同时,会介绍电子亲和力、功函数和电荷迁移率等相关概念。 第五章至第十二章:磁学、电学与光学性质 这些章节详细分析了固体的磁性、电导率、介电常数和光学吸收等性质。涵盖了霍尔效应、超导电性、半导体物理、光电效应、光电导、光伏效应等重要现象,以及相关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第十三章:超导物理 超导现象是凝聚态物理的一大亮点。本章会讲解BCS理论,即超导现象的微观机制,以及临界温度、迈斯纳效应和约瑟夫森效应等超导的基本特征。 第十四章:纳米材料与量子效应 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尺度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这一章讨论了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以及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 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新型凝聚态系统 这部分内容可能涵盖了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电子学等前沿领域,揭示了新的物理现象和潜在应用。 通过这十八章的学习,读者将对凝聚态物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能够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工程问题中。这份资料详尽且系统,对于学生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6-23 15:58:02 31.01MB 课程资源 凝聚态物理
1
木书基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铁磁学的物理 图象和基本知l}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出版.上册专门讨论物质磁性的起 源及其随温度的变化a中册介绍技术做化理论与磁路设计原理;下肠论述交 流磁化理论和滋共振理论.本书为上册,共分六章(即第一章至第六章),前 两章主要介绍进性的一般现象和理沦,后四章介绍自发磁化的t子理论.木 书末尾还附有参考文献。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铁磁学,课的教材,也可共从事磁性材料研究和 生产及其他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铁磁学中册》由钱昆明编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系统阐述了铁磁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上册主要探讨了物质磁性的起源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中册则着重介绍技术磁化理论和磁路设计原理,下册论述了交流磁化理论和磁共振理论。本书不仅是大专院校铁磁学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磁性材料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参考。 上册的内容涵盖了物质的抗磁性和顺磁性、自发磁化的唯象理论、交换作用理论、自旋波理论、金属电磁性的能带模型理论以及格林函数方法等。中册内容包括铁磁性的基本特点和现象、磁畴结构、磁性材料的磁化和反磁化过程、以及永磁体磁路的设计原理。下册则深入探讨了交流电磁场作用下的铁磁物质、复数磁导率及其相关物理量、磁谱曲线的一般形状与典型例子、磁损耗的计算公式、铁磁介电体的介电性质、磁化强度的运动方程、磁化强度的一致进动和铁磁共振、磁化强度的非一致进动、自旋波的线性和非线性激发、以及静磁模理论和反铁磁共振等。 知识点的丰富性是《铁磁学中册》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不仅深入解析了铁磁学领域的基础理论,还详细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在讨论铁磁性的基本特点和现象时,书中详细分析了铁磁体的磁畴结构,解释了磁畴是如何由微观的自发磁化所形成,并通过磁畴结构的变化来响应外部磁场的变化。 在磁性材料的磁化过程和反磁化过程的章节中,作者探讨了磁化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磁畴如何进行重新排列,从而实现材料的磁化和反磁化。这对于理解磁性材料的性能以及磁路设计原理至关重要。 永磁体磁路设计原理章节则介绍了永磁体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特性设计磁路。这一章节对于磁性材料的应用工程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 交流磁化理论和磁共振理论章节提供了深入理解交流场作用下铁磁物质行为的基础,这对于研究和开发新型电磁材料和器件有重要意义。铁磁介电体的介电性质章节则探讨了铁磁性与介电性的交叉领域,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铁磁学中册》中还涵盖了自旋波理论,这是铁磁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微观理论。自旋波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性材料中磁矩集体行为的微观机制,还对于研究低维磁性系统和磁性纳米结构等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全书最后还涉及到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是研究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尤其是电子和原子核的磁性排列的重要手段。在实际中,磁共振技术在医学成像、材料分析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而言之,《铁磁学中册》是一部结合理论与实践、内容全面、知识点丰富的专业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铁磁学的物理图像和基本理论,对于相关领域的学生和科研人员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25-04-16 20:51:36 4.26MB 凝聚态物理丛书
1
679页,扫描版本。凝聚态物理学丛书。以上。
2022-11-19 22:14:13 8.96MB 液晶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1
凝聚态物理学丛书---金属物理学第二卷---相变
1
凝聚态物理学讲义(南京大学)
2021-12-04 16:08:24 34.1MB 物理学 理论物理 量子力学
1
金属物理学的好书,由冯端和丘第荣两位先生主编
2021-08-24 17:56:18 9.46MB 金属物理学
1
这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凝聚态物理丛书之一的穆斯堡尔谱学,是学习凝聚态物理的优秀教材之一,特推荐,共享。
2021-08-12 21:41:49 11.35MB 穆斯堡尔谱学
1
本文利用二维电化学原位组装方法,构建基于铜镍氧化物半导体的纳微有序阵列材料,尝试将异质界面电导效应、气体表面吸附、可逆化学反应等物化过程的协同作用应用到气敏过程中,实现对纳微有序阵列材料H2S 气敏检测性能的研究。
1
凝聚态物理丛书,扫描版本,有些不清晰 目录:绪论,铁电体的晶体结构,铁电相变的宏观理论,铁电相变的微观理论,电畴结构和极化反转,介响应,压电和电致伸缩效应,热电效应,光学效应。
2020-01-03 11:42:47 10.45MB 钟维烈 铁电体 凝聚态物理 固体物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