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分析是网络工程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它要求对TCP/IP模型中不同层次的协议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文题为《网络协议分析考试题》的文档,精选了一系列考试题目,涵盖了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等重要知识点。 题目对TCP/IP模型中的网络层协议进行了考察,包括ICMP、RARP、IGMP和RIP等。其中,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用于管理多播组成员的一个协议,不属于网络层,而是传输层。而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将MAC地址映射到IP地址,也不属于网络层,而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链路建立过程中的可选步骤包括LCP协商、NCP协商、验证等,其中建立物理连接是必须的。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和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是两种常见的验证协议,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验证过程和信息传递方式,但它们都涉及验证双方的协商次数。 在IP地址与子网方面,问题涉及到了子网掩码的计算、广播地址的确定等。例如,192.168.187.99/22这个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2.0,因此与162.168.184.255同在一个子网内。而对于192.168.177.33/28这个地址,其广播地址是192.168.177.47,因为/28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的重要协议。在PPP链路中,NCP协商是可选的,因为它主要负责建立和配置网络层协议。 IP报文的首部信息包括固定部分长度、TTL最大值、协议号等,其中TTL指的是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生存时间。IP报文分片是IP层为了适应不同网络的MTU(最大传输单元)大小而进行的一种处理方式,它涉及到标志位DF和MF的设置,以及片偏移的使用。路由器在处理IP报文时,会先进行校验、检查TTL,然后查询路由表。 PING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f参数可以设置报文不能分片。tracert命令用于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它利用TTL的递减特性来追踪路径。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比如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其首部码元字段中的RST标志位用于异常终止连接。子网汇总是网络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聚合多个子网来减少路由表的大小和复杂度。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可以实现将私有网络地址翻译成公有网络地址,以缓解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NAT技术通常用于将多个内部主机映射到单个或少数几个公网IP地址上,从而实现访问外部网络的目的。 本文所包含的考试题目深入覆盖了网络协议、IP地址计算、子网划分、路由与交换原理、网络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是必须的,它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网络设计、故障排查以及性能优化。
2025-09-14 09:14:57 16KB
1
### Oracle协议分析 #### 概述 Oracle网络通信机制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协议栈设计,这一设计使得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不仅高效而且安全。本文将深入探讨Oracle网络协议的基础原理及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 Oracle网络架构 Oracle网络架构紧密地与OSI模型相对应,这使得Oracle能够在多种不同的传输协议上进行数据交换,例如TCP/IP。整个架构分为几个关键层级: 1. **应用层**: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如Oracle Call Interface (OCI) 和 Oracle Protocol Interface (OPI)。 2. **表现层**:Two-Task Common (TTC) 协议负责处理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数据和字符转换。 3. **会话层**:主要由NET8协议构成,包括Net基础、路由/命名/授权以及TNS协议。 4. **传输层**:透明网络底层协议 (TNS) 负责选择适当的协议适配器并封装数据。 #### TNS协议详解 TNS (Transparent Network Substrate) 是Oracle实现跨平台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选择和配置网络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TNS协议组成**:TNS协议由三部分组成——Net基础、Routing/Naming/Auth和TNS本身。 - **Net基础**:处理基本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 **Routing/Naming/Auth**:负责路由选择、名称解析和服务认证。 - **TNS**:作为中间层,选择合适的协议适配器,并封装数据以便传输。 - **Oracle JDBC客户端**:对于理解TNS协议来说,Oracle JDBC客户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源。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JDBC与Oracle数据库进行通信,同时了解到TNS协议的工作原理。 #### 传输流程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步骤: 1. **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客户端首先向服务器发送连接类型数据。 2. **服务器响应**: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可能会返回一个重定向类型的数据。 3. **客户端重连**:根据服务器的响应,客户端可能需要重新连接到指定的端口,并再次发送连接类型数据。 4. **服务器确认连接**:如果一切正常,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接受类型的数据,从而完成连接建立过程。 #### TNS数据格式 TNS数据包具有固定的格式,包括包头和数据部分: 1. **包头 (Header)**:包含了请求的具体类型,如连接、数据传输等。 2. **数据部分 (Data)**:包含了实际的数据内容。 ##### 包头格式 - **Length (ub2)**:表示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 **PacketChecksum (ub2)**:数据包的校验和,用于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 **Type (ub1)**:数据包的类型,如连接、接受等。 - **Flag (ub1)**:标识位,用于特殊的功能标记。 - **HeaderChecksum (ub2)**:包头的校验和。 ##### 数据包类型 - **1 (Connect)**:用于建立连接。 - **2 (Accept)**:表示接受连接。 - **3 (Acknowledge)**:确认消息。 - **4 (Refuse)**:拒绝连接。 - **5 (Redirect)**:重定向请求。 - **6 (Data)**:数据传输。 - **7 (Null)**:空包。 - **8 (Unknown)**:未知类型。 - **9 (Abort)**:终止连接。 - **10 (Unknown)**:未知类型。 - **11 (Resend)**:请求重发。 - **12 (Marker)**:标记包。 - **13 (Attention)**:提醒包。 - **14 (Control)**:控制包。 #### 抓包示例 使用Wireshark抓取Oracle通信数据包,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传输细节。 ##### 示例解读 以下是一个抓包实例的解读: - **0000:000c29cac5be**:目标MAC地址。 - **0000:005056c00008**:源MAC地址。 - **0010:45**:显示IP协议版本及包头长度。 - **0010:0115**:网络协议总长度。 - **0010:6d15**:鉴别码。 - **0010:4000**:偏移片段设置。 - **0010:80**:生存时间 (TTL)。 - **0010:06**:TCP协议标识。 - **0010:4c2a**:头部校验和。 - **0010:ac107401**:源IP地址。 - **0010-0020:ac107481**:目标IP地址。 - **0020-0030**:TCP协议段内容。 - **0030-0120**:TNS协议内容。 - **0030:00ed**:包长。 - **0030:0000**:包校验和。 - **0030:01**:包类型(为1)。 - **0030:00**:预留字节。 - **0030:0000**:头部校验和。 - **0030-0060**:connect包头。 - **0070-0120**:connect data。 #### SQL语句的数据包示例 - **SELECT (select*fromNEWTABLE where USERNAME='mibow')**:查询语句。 - **INSERT (insert into NEWTABLE(ID,USERNAME) values('9','nicemibow'))**:插入语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Oracle网络通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数据包类型及其内容,这对于深入理解Oracle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和优化网络性能至关重要。
2025-07-28 16:14:21 356KB oracle 抓包分析
1
Wireshark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封包分析软件,常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安全分析。在IT行业中,理解TCP(传输控制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是TCP连接建立与关闭的关键过程。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并结合Wireshark对数据包的解析来详细阐述。 我们来看TCP的三次握手。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三次握手确保了双方都能正确建立连接。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SYN(同步序列编号)**: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SYN标志的数据包给服务器,请求建立连接。数据包中包含一个随机的序列号A,表明客户端期望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序列号。 2. **SYN+ACK(同步+确认)**:服务器接收到SYN后,回应一个SYN+ACK包,也包含一个随机的序列号B,并且确认序列号为A+1,表示服务器已收到客户端的SYN并同意建立连接。 3. **ACK(确认)**:客户端接收到SYN+ACK后,再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序列号为B+1,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了服务器的SYN。至此,双方都确认了对方的序列号,连接建立完成。 在Wireshark中,通过打开`tcp_3handshake.pcapng`文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步骤对应的TCP段,每个段的详细信息如源/目标IP地址、端口号以及TCP头中的标志位等,帮助我们理解握手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讨论TCP的四次挥手,这是断开连接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FIN(结束)**:当一方完成数据传输后,会发送一个FIN包,请求关闭连接。发送方进入FIN_WAIT_1状态。 2. **ACK**:另一方接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序列号为收到的FIN的序列号+1。发送方进入CLOSE_WAIT状态。 3. **FIN**:完成数据传输后,接收FIN的一方也会发送一个FIN,请求关闭连接,然后进入LAST_ACK状态。 4. **ACK**:最初发送FIN的一方接收到FIN后,再次发送ACK,确认序列号为收到的FIN的序列号+1,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对方收到ACK后,连接正式关闭。 在`tcp_4teardown.pcapng`文件中,可以详细观察到这些挥手阶段的数据包,包括每个包的详细信息,如TCP序列号的变化,状态转换等。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后,网络管理员和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TCP连接问题。Wireshark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查看网络通信的底层细节,对于网络故障排除、性能优化和安全分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数据包,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利用Wireshark来定位和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IT技能。
2025-06-11 08:34:39 776B Wireshark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中,对于数据的捕获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USB协议作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通信的重要桥梁,其数据的捕获和分析工作同样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进行USB协议分析,开源嗅探器(sniffer)软件应运而生,它能够实时捕获USB数据包并进行解析,帮助开发者、测试人员和安全研究人员深入理解USB通信过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开源sniffer软件通常会引入脚本语言支持,以增强其灵活性和扩展性。其中,Lua语言以其轻量级、高效的特性,成为编写此类脚本的热门选择。在原有的sniffer软件中增加了Lua文件解析功能,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编写Lua脚本来定义数据包的解析规则,从而更精确地对捕获到的USB数据包进行分析和处理。 整合了Lua解析功能后的usbpv软件,即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应用实例。通过这一软件,用户不仅能够捕获USB通信数据,还能借助Lua脚本对数据包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这使得usbpv软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包捕获工具,而是一个功能更为强大的USB协议分析平台。在分析过程中,用户可以自定义解析规则,实现对特定USB数据包的深入分析,这对于研究USB协议的具体实现、定位故障问题或进行安全分析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此外,引入Lua语言支持的usbpv软件,还能够通过脚本实现自动化测试,例如自动化检查USB设备的兼容性,或者自动化执行一些重复性的测试任务。这样的自动化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重复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得USB协议的分析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在标签方面,"USBPV"、"USBsniffer"、"USB协议分析"清楚地表明了该软件的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USBPV"很可能是软件的简称或项目名称,"USBsniffer"强调了软件作为嗅探器的定位,而"USB协议分析"则直接指出了软件的应用目的和功能。这些标签对于识别软件的特性和用途提供了直接的信息,有助于用户快速找到并了解所需工具。 增加了开源sniffer的lua文件解析功能后的usbpv软件,在USB协议分析领域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其不仅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灵活性和深度,还为自动化测试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是USB通信领域研究和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2025-04-30 10:24:54 8.74MB USB协议分析
1
### 计算机网络实验八:运输层-协议分析 #### 实验背景及目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Wireshark这一强大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工具,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层的两大主流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通过对这两种协议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理解其报文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 实验任务一:UDP协议报文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UD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配置好相应的捕获接口。 - 访问基于UDP的应用程序,如QQ登录、视频播放等,确保有UDP数据流产生。 2. **分析UD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32 - **接收主机IP地址**:224.277.140.211(注:此处IP地址格式不正确,可能为笔误,应为224.177.140.211) - **源端口**:7498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1D2A - **目的端口**:53977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D2D9 - **长度**:96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60 - **校验和**:0xff6e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ff6e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UD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二:TCP协议报文段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选择一个基于TCP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 2. **分析TC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43796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555381884 - **确认序号**:1307910642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0, FIN=0 - **窗口大小**:501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TC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三:TCP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三次握手**: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访问FTP服务器或进行其他TCP连接操作。 2. **第一次握手(SYN)**: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56324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864047985 - **确认序号**:0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0,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64240 3. **第二次握手(SYN+ACK)**: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源端口号**:9182 - **目的端口号**:56324 - **序列号**:(此处未给出) - **确认序号**:864047986(通常是第一次握手序列号加1)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此处未给出) 4. **截图说明**:提供两张截图,分别对应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的报文段,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UDP和TCP两种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报文结构,还掌握了如何使用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抓包和分析的能力。UDP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其报文头部简单,主要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等信息;而TCP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报文头部包含了更多的控制信息,如序列号、确认序号、标志位等,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此外,通过对TCP三次握手过程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TCP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及其如何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这些技能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04-25 15:10:47 1009KB 网络 计算机网络
1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TCP报文结构 2、领会TCP协议通信机制 3、通过跟踪TCP应用通信,能结合报文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分析。 二. 实验环境 1、头歌基于Linux的虚拟机桌面系统 2、网络报文分析工具wireshark 3、浏览器firefox • 源端口( 16 位):通信发送方使用的端口号 • 目标端口( 16 位):通信接收方使用的端口号 • 序列号( 32 位):用来确保数据可靠传输的唯一值 • 确认号( 32 位):接收方在响应时发送的数值 • 数据偏移( 4 位):标志数据包开始的位置,TCP 头部的长度 • SYN:(同步)发起连接的数据包:同步 SYN=1 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 ACK:(确认)确认收到的数据包:只有当 ACK=1 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 ACK=0 时,确认号无效。 • RST:(重置)之前尝试的连接被关闭,(信号差,信号拥挤):当 RST=1 时,表明 TCP 连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 • FIN:(结束)连接成功,传输完毕之后,连接正在断开: 计算机网络实验4主要聚焦于TCP和UDP协议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TCP报文的结构和通信机制。实验中,学生将利用头歌Linux虚拟机桌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工具Wireshark以及Firefox浏览器来追踪和分析TCP应用的通信过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报文头部包含多个关键字段,每个字段都有特定的作用: 1. **源端口和目标端口**:16位的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分别标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进程。 2. **序列号**:32位的序列号用于确保数据的有序传输,每个字节的数据都有唯一的序列号。 3. **确认号**:接收方在响应时会发送一个32位的确认号,表示已接收的数据序列号。 4. **数据偏移**:4位的数据偏移指示TCP头部的长度,帮助定位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 5. **标志字段**:包括SYN、ACK、RST、FIN等,用于控制TCP连接的状态和数据传输。 - SYN(同步):在建立连接时设置为1,表示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 - ACK(确认):确认收到的数据,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才有效。 - RST(重置):用于表示连接错误,如主机崩溃,需要释放连接并重新建立。 - FIN(结束):表示数据传输完成,请求断开连接。 此外,TCP头部还有其他字段,如PSH(推送)、URG(紧急)、窗口大小、校验和和紧急指针等,分别用于数据的快速交付、紧急数据处理、流量控制和数据完整性检查。 TCP连接的建立是通过著名的“三次握手”过程: 1. 客户端发送带有SYN标志的TCP报文,初始化序列号。 2. 服务器响应,同时设置SYN和ACK标志,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并分配自己的序列号。 3. 客户端再次回应,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至此连接建立。 而TCP连接的关闭是“四次挥手”: 1. 主动关闭方发送FIN,表示不再发送数据。 2. 被动关闭方确认收到FIN,继续发送未完成的数据。 3. 被动关闭方发送FIN,表示数据传输完毕。 4. 主动关闭方确认收到FIN,连接完全关闭。 这个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Wireshark抓取和分析TCP报文,能够直观地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提高对网络通信的理解。
2024-12-03 21:09:34 3.29MB 网络 网络 网络协议
1
摘 要 1.小组成员及分工 2.功能描述 2.1基于思科的校园网的搭建 2.1.1应用场景 2.1.2场景需求 2.1.3 需求分析 2.2网络协议分析 2.2.1设计内容 2.2.2设计目的 2.2.3设计要求 2.2.4核心技术详解 3.设计思路和步骤 3.1基于思科的校园网搭建 3.1.1拓扑图 3.1.2 服务器配置 3.1.3无线网络配置 3.1.4各部门路由器、交换机配置 3.2网络协议分析 3.2.1 TCP协议 3.2.2ICMP协议 3.2.3 ICMP协议 3.2.4 DNS协议 3.2.5 HTTP协议 3.2.6 IP协议 3.2.7 UDP协议 3.2.8 FTP协议 4.功能实现 4.1服务器配置 4.2各部门路由器、交换机配置 4.3校园网测试 5.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案 6. 心得体会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VLAN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网络[1]。VALN技术具有分隔端口、提升网络安全性、管理灵活等优点。校园网作为典型综合网络,可以在建设校园网过程中充分利用VLAN技
1
充电桩充电模块通讯协议解析, 基于国网三统一模块协议分析, 目前属于充电桩行业事实上的参考标准
2024-05-06 16:40:30 247KB
1
本资料属原创,从USB驱动CDC设备的原理,框架,具体协议,分析波形,以及实验的平台,实验条件等等做出详细的描述。将近1个月的梳理学习整理而出,对学习人员很有帮助。
2023-12-26 20:35:40 4.12MB USBHOST USB协议分析
1
《网络协议分析》-广工实训报告,具体下载方法见文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