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实验八:运输层-协议分析 #### 实验背景及目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Wireshark这一强大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工具,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层的两大主流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通过对这两种协议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理解其报文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 实验任务一:UDP协议报文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UD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配置好相应的捕获接口。 - 访问基于UDP的应用程序,如QQ登录、视频播放等,确保有UDP数据流产生。 2. **分析UD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32 - **接收主机IP地址**:224.277.140.211(注:此处IP地址格式不正确,可能为笔误,应为224.177.140.211) - **源端口**:7498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1D2A - **目的端口**:53977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D2D9 - **长度**:96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60 - **校验和**:0xff6e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ff6e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UD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二:TCP协议报文段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选择一个基于TCP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 2. **分析TC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43796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555381884 - **确认序号**:1307910642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0, FIN=0 - **窗口大小**:501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TC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三:TCP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三次握手**: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访问FTP服务器或进行其他TCP连接操作。 2. **第一次握手(SYN)**: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56324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864047985 - **确认序号**:0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0,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64240 3. **第二次握手(SYN+ACK)**: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源端口号**:9182 - **目的端口号**:56324 - **序列号**:(此处未给出) - **确认序号**:864047986(通常是第一次握手序列号加1)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此处未给出) 4. **截图说明**:提供两张截图,分别对应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的报文段,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UDP和TCP两种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报文结构,还掌握了如何使用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抓包和分析的能力。UDP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其报文头部简单,主要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等信息;而TCP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报文头部包含了更多的控制信息,如序列号、确认序号、标志位等,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此外,通过对TCP三次握手过程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TCP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及其如何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这些技能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04-25 15:10:47 1009KB 网络 计算机网络
1
【西南交通大学DSP原理与应用实验八:FFT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的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这是用于频域分析的重要工具,尤其在信号处理和通信领域广泛应用。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FFT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C语言中的编程实现,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采样速率、FFT点数与频谱分析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标**: 1. 掌握FFT算法的基本理论和C语言编程技巧。 2. 学习并理解采样速率、FFT点数如何影响频谱分析的精度和范围。 3. 了解如何在DSP环境下设计和编写FFT程序。 **实验原理**: 1. 本实验结合ADC(模拟到数字转换)实验,先将信号源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利用FFT进行频域分析。 2.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是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离散形式。DFT的计算量较大,N点DFT需要N^2次复数乘法。 3.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是DFT的一种高效算法,通过利用旋转因子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将N点DFT分解为较小点数的DFT,大幅减少计算量,使得复杂度降为O(N log N)。 4. 旋转因子W_n = e^(-j * 2π * n / N),其中j是虚数单位,N是FFT的点数,n是序列索引。 5. FFT算法主要包括时间抽取(DIT)和频率抽取(DIF)两种类型。时间抽取FFT将序列按奇偶分段,而频率抽取FFT则在频域进行分段。 **实验内容**: 1. 实验需要用到计算机和实验箱作为硬件平台,确保ADC能够正确采集信号。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源S1和S2的输出,确认为正弦波,并进行ADC通道的连接。 3. 实验代码中包含了FFT的实现,例如定义了存储实部、虚部的数组,以及计算旋转因子的函数`FFT_WNnk()`和执行FFT的函数`fft()`。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配置适当的采样速率和FFT点数,根据所给的参考例程,设置`Sample_Numb`为256,这表示将进行256点的FFT计算。通过ADC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ADC1[]`数组中,然后调用`fft()`函数进行FFT运算,得到的频谱信息可用来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践让学习者掌握FFT的核心概念和实现方法,为今后在交通物流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信号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理解理论知识,还能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乐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04-24 08:51:49 804KB 交通物流
1
51购商城主页,商品详细信息以及购物车和付款界面
2025-04-16 08:08:12 48.07MB vue.js 课程资源
1
实验八 实验报告 实验任务1、分析运输层UDP协议报文段的头部信息 在Wireshark中捕获UDP报文段,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启动捕获后,访问某个基于UDP的应用程序,例如QQ登录、视频播放等。 实验任务2、分析运输层协议TCP报文段的头部信息 在Wireshark中捕获任一TCP报文段,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分析所选取的TCP报文段的头部协议信息,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实验任务3、捕获分析TCP的三次握手连接报文段 在Wireshark中启动捕获后,可访问FTP服务器,捕获到三次握手连接。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找出第一次握手(SYN)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任务4、捕获分析TCP的四次挥手撤销连接报文段 在Wireshark中启动捕获后,可退出访问FTP服务器,捕获到四次挥手撤销连接。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找出第一次挥手(FIN)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答:找出第二次挥手(ACK)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填写内容要与截图内容相同!) 答:找出第三次挥手(FIN,ACK)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2024-05-23 16:20:05 1.06MB 网络 网络 网络工具 计算机网络
1
八数码问题网页可视化
2024-05-11 15:19:19 375KB 人工智能
1
实验八21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报告.pdf实验八21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报告.pdf实验八21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报告.pdf实验八21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报告.pdf实验八212《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实验报告.pdf
2023-01-04 14:21:48 376KB 设计实现
1
人工智能实验八数码问题和罗马尼亚问题(含代码和完整实验报告) 本实验课程是计算机、智能、物联网等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概念、技术、原理、应用等;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对智能程序、智能算法等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1.掌握人工智能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算法。 2.熟悉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方法; 3.熟悉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应用; 4.掌握问题表示、求解及编程实现。 掌握不同搜索策略的设计思想、步骤、性能。 1.在图1,3*3的方格棋盘上,摆放着1到8这八个数码,有1个方格是空。 图1 2.如图1所示,要求对空格执行空格左移、空格右移、空格上移和空格下移这四个操作使得棋盘从初始状态(图1左)到目标状态(图1右)。 可自行设计初始3.状态。目标状态为数字从小到大按顺时针排列。 4.分别用广度优先搜索策略、深度优先搜索策略和启发式搜索算法(A*算法)求解八数码问题;分析估价函数对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影响;探究各个搜索算法的特点。 自行设计一个新的启发式函数,并分析该函数的可采纳性和优势(与启发式函数定义为“Zerind到Bu
1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555时基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对此芯片的正确使用。 2. 学会分析和测试用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旋密特触发器等三种典型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 实验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2. 器件 NE555 双时基电路 2片 电阻、电容 若干 三、预习要求 1.了解555的工作原理; 2.并掌握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旋密特触发器等三种典型电路。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所用的时基电路芯片为NE555管脚功能如图8.1所示,内部结构简图如图8.2所示。各管脚的功能简述如下: TH-高电平触发端:当TH端电平大于2/3V ,输出端OUT呈低电平,DIS端导通。 低电平触发端:当端电平小于1/3V时,OUT端呈现高电平,DIS端关断。 复位端 OUT端输出低电平, DIS端导通。 VC-控制电压端:VC接不同的电压值可以改变TH,的触发电平值。
2022-12-18 19:04:18 795KB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改变时的动态特性。 2.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的物理过程以及当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比较甲类功率放大器与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功率、效率。
2022-12-14 20:26:02 454KB 电子科技大学 射频
1
2.当激励频率升高后,零点残余电压会怎样变化 3.磁棒中的磁通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线圈移到端部时,电感量会迅速减小 4.互感是如何定义的 2.在实验内容(拓展部
2022-11-18 21:09:36 65KB doc文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