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体振荡器电路+PCB布线设计指南 #### 一、石英晶振的特性及模型 石英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频率控制组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是在微控制器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石英晶体本质上是一种压电器件,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反之亦然。这种能量转换发生在特定的共振频率点上。为了更好地理解石英晶振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其等效为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 **石英晶体模型**: - **C0**:等效电路中与串联臂并接的电容(并电容),其值主要由晶振尺寸决定。 - **Lm**:动态等效电感,代表晶振机械振动的惯性。 - **Cm**:动态等效电容,代表晶振的弹性。 - **Rm**:动态等效电阻,代表电路内部的损耗。 晶振的阻抗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假设 Rm 可以忽略): \[ Z = jX \] 其中 X 是晶振的电抗,可以表示为: \[ X = \frac{1}{\omega C_m} - \omega L_m \] 这里 ω 表示角频率。 - **Fs**:串联谐振频率,当 \( X = 0 \) 时,有 \[ Fs = \frac{1}{2\pi\sqrt{L_mC_m}} \] - **Fa**:并联谐振频率,当 \( X \) 趋于无穷大时,有 \[ Fa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_m}} \] 在 Fs 和 Fa 之间(图2中的阴影部分),晶振工作在并联谐振状态,呈现出电感特性,导致大约 180° 的相位变化。这个区域内晶振的频率 \( FP \)(负载频率)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 FP = \frac{1}{2\pi\sqrt{\left(\frac{1}{\omega^2C_0} + \frac{1}{\omega^2C_m}\right)\left(L_m + \frac{1}{\omega^2C_L}\right)}} \] 通过调节外部负载电容 \( CL \),可以微调振荡器的频率。晶振制造商通常会在产品手册中指定外部负载电容 \( CL \) 的值,以便使晶振在指定频率下振荡。 **等效电路参数实例**:以一个晶振为例,其参数为 Rm = 8Ω,Lm = 14.7mH,Cm = 0.027pF,C0 = 5.57pF。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出 Fs = 7988768Hz,Fa = 8008102Hz。如果外部负载电容 CL = 10pF,则振荡频率为 FP = 7995695Hz。为了使其达到 8MHz 的标称振荡频率,CL 应该调整为 4.02pF。 #### 二、振荡器原理 振荡器是一种能够自行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路。在电子学中,振荡器被广泛用于生成稳定的时钟信号、射频信号等。对于微控制器来说,一个稳定且准确的时钟信号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振荡器的基本组成**: - **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 - **反馈网络**:提供正反馈使得信号循环。 -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振荡器工作条件**: 1. **巴克豪森准则**:振荡器必须满足巴克豪森准则,即环路增益必须等于 1(或 0dB),并且环路总相移必须为 360° 或 0°。 2. **足够的相位裕量**:为了保证振荡器的稳定性,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相位裕量。 3. **足够的幅度裕量**:振荡器还必须有足够的幅度裕量,以确保即使在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振荡。 #### 三、Pierce 振荡器 Pierce 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振荡器电路,特别适用于使用石英晶振作为频率控制元件的场合。它通过一个晶体与两个电容器(C1 和 C2)连接构成,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决定了振荡器的频率。Pierce 振荡器的优点在于其频率稳定性高、振荡频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Pierce 振荡器设计要点**: 1. **反馈电阻 RF**:反馈电阻用于设定振荡器的增益,确保振荡器能够启动并维持振荡。RF 的值通常较小,以保证足够的增益。 2. **负载电容 CL**:负载电容对振荡器的频率有直接影响。选择合适的 CL 值可以微调振荡频率,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振荡器的增益裕量**:增益裕量是指振荡器工作时的增益与其稳定振荡所需最小增益之间的差值。较高的增益裕量可以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4. **驱动级别 DL 外部电阻 RExt 计算**:驱动级别指的是振荡器向晶振提供的电流水平。过高的驱动可能会损害晶振,因此需要计算合适的 RExt 来限制驱动电流。 5. **启动时间**:启动时间是指振荡器从开启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6. **晶振的牵引度 Pullability**:晶振的牵引度是指晶振频率受外部电容变化的影响程度。低牵引度意味着晶振对外部扰动不敏感,更加稳定。 #### 四、挑选晶振及外部器件的简易指南 在选择晶振及外部器件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振荡频率、负载电容、温度稳定性等。 **晶振选择指南**: - **振荡频率**:确保晶振的标称频率与所需频率匹配。 - **负载电容**:选择与设计相匹配的负载电容值。 - **温度稳定性**: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具有合适温度稳定性的晶振。 - **封装类型**:根据 PCB 布局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 **外部器件选择指南**: - **电容器**:选择合适的电容值以实现精确的频率微调。 - **电阻器**:选择适当的电阻值以确保足够的反馈和增益。 #### 五、关于 PCB 的提示 PCB 设计对于振荡器的性能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 PCB 设计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 **PCB 设计要点**: 1. **布局**:合理布局晶振及其周边元件,尽量减小引线长度,避免形成寄生效应。 2. **接地**:确保良好的接地以减少噪声干扰。 3. **去耦电容**:在电源线上添加去耦电容,以减少电源噪声对振荡器的影响。 4. **隔离**:对于高频振荡器,应采取措施将振荡器与其它电路隔离,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 六、结论 通过对石英晶振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 Pierce 振荡器的设计要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稳定可靠的振荡器不仅需要精心选择晶振和外部器件,还需要进行细致的 PCB 设计。只有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振荡器电路。此外,本应用指南还提供了针对 STM32 微控制器的一些建议晶振型号,有助于工程师们快速上手设计。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在实际设计中取得成功。
2025-09-05 09:43:24 465KB 振荡器电路设计 ST微控制器
1
在电子工程领域,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线性稳压电源模块。它的作用是将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定值,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LDO线性稳压电源布局布线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LDO的设计需要考虑其性能参数,包括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输出电流、静态电流、压差电压和输出噪声等。这些参数决定了LDO的工作条件和应用范围。在布线设计前,必须仔细分析这些参数,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布线设计时要考虑到LDO的工作原理。LDO通过调整内部晶体管的导通状态,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因此,布局布线时需注意晶体管的热管理,避免因过热而影响LDO的性能和寿命。 接着,PCB布局布线的过程中,应确保输入和输出电容的摆放位置合理,以利于电源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输入输出端口应该远离噪声源,比如高速数字信号电路,以减少噪声对LDO输出的干扰。同时,对于LDO的反馈电阻网络的布局也要足够细致,因为这些元件的布局会影响LDO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另外,LDO的布局布线要尽量减少走线的长度,特别是输出线的长度,以减小电感效应,提升电源的稳定性。在PCB上走线时,应尽量使用宽而短的铜箔线路,以减小电阻损耗。同时,合理设计PCB的电源层和地层,有助于提升电源的整体性能。 LDO的设计要进行充分的仿真和测试。通过仿真可以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优化布线设计。而实际测试则能验证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在测试过程中,除了关注LDO的稳压性能外,还应关注其温度特性、负载响应和长期可靠性等。 总结而言,LDO线性稳压电源布局布线是一个需要细致规划和严格要求的过程。它涉及到电路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设计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电子电路知识,对LDO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在布局布线中做出合理的设计决策。通过专业的布局布线设计和严格的测试,可以确保LDO线性稳压电源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发挥出良好的性能。
2025-08-24 23:07:00 55KB
1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现代智能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职责。在公主坟项目售楼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中,系统不仅需要支持传统的语音通信,还须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图像、视频传输以及各种计算机网络协议等多重需求。这样的设计原则确保了布线系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来支持多种厂商的设备互联。 设计方案中提到了系统组成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和安装规范,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工作区子系统作为用户接入点,提供了信息插座,使得不同类型的设备能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连接。水平子系统将工作区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连接起来,通常采用双绞线或者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垂直干线子系统则是连接各个楼层管理间,实现楼层间的互连。管理子系统,又称配线间,是布线系统的中心,负责完成主干线路的连接和管理。设备间子系统则用于安置通信设备以及主配线架。 在材料选型上,需要考虑到数据传输速度、带宽需求和布线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缆、模块和接插件等。在实施过程中,工程设计要求必须精确无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预定的技术指标。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中还包含了检测与验收环节。通过对布线系统的测试,确保所有的连接线缆、接插件以及信息插座等都达到设计要求,并能正常工作。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和测试指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此外,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还包含了服务内容,包括保修服务承诺、人员培训和售后服务与产品质保等。这些服务内容能够保证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复,降低运营风险,保障客户利益。 公主坟项目售楼中心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办公建筑对于智能化基础设施的高要求,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还需要全面的规划和周到的服务保障。通过上述系统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公主坟项目售楼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高效、稳定且易于管理。
2025-08-11 17:06:45 4.19MB
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现代建筑工程和信息科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的传输日益频繁,对布线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行政教学楼这一具体建筑,详细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理念、原则、子系统划分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文中提出了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干线、设备间和管理区五个部分的设计思想。这种划分有助于实现系统的模块化管理,使各个部分相对独立,便于维护和升级,同时也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整。 在设计部分,文章重点介绍了产品的选型原则,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综合布线系统的各类产品。通过深入研究,指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品技术参数、兼容性、扩展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文章还详细给出了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干线、设备间和管理区等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为实现结构化布线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本文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其内容对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行政教学楼的布线工程中,还能够为其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包括:行政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设计方案。
2025-08-11 17:06:25 4.01M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2025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电子类赛道的模拟赛试题,竞赛时长为3小时,使用嘉立创EDA软件进行。文档详细列出了比赛任务,包括管理文件、制作原理图库元件及PCB封装、抄画电路原理图和生成电路板四个部分。具体任务涉及新建和命名各类文件、创建元件库和PCB封装、绘制动态标题栏和特定电路模块原理图,以及依据严格的设计规范生成符合要求的四层PCB板,确保电路无开路和短路,满足线宽线距、过孔类型、差分线规则等要求,并最终输出光绘文件和装配图。 适合人群:全国大学生,尤其是具有电子CAD基础和对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感兴趣的在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参赛选手熟悉和掌握嘉立创EDA软件的操作;②提高学生在电路设计、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布线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③为参加正式比赛做好充分准备,提升竞赛成绩。 阅读建议:由于竞赛任务复杂且细致,建议参赛选手提前熟悉嘉立创EDA软件的各项功能,按照文档中的步骤逐一练习,确保理解每个操作的具体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以保证最终成果的质量。同时,建议在练习过程中多参考提供的素材库文件,确保元件调用准确无误。
2025-07-22 17:35:22 1.13MB
1
学生宿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学生宿舍内部互联网连接的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综合布线系统是顺应现代化办公和通信需求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标准材料,通过模块化组合方式,统一传输媒介将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综合,为现代建筑三大子系统(通信、监控、自动化)提供了物理介质。这样的设计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奠定了基础,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性能的优劣。 综合布线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等。水平子系统负责连接各个工作区与主干道,而工作区子系统则提供了信息点接口,用以连接个人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设备间则为布线系统提供了中间连接点,包括配线架、接线盒等。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详细包括工程概况、网络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标准、总体设计、子系统设计、产品选型和材料预算等。宿舍楼共六层,90个房间,每间宿舍配置至少一个信息插座和一个语音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设计的核心。它是一种模块化、灵活度高的信息传输通道,能够连接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也能将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其组成部件包括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缆等)、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等)。 设计原则与目标需要考虑综合布线的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设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包含设计原则和标准要求。系统结构设计则包括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的详细设计。材料清单、设计图和拓扑图则是设计成果的具体体现,分别描述了所需材料清单、综合布线系统的布局以及一楼二楼水平管线与信息点分布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够传输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还能传递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的趋势,将传统业务逐步移植到网络上来,使得现代的建筑物对于综合布线系统有着不可或缺的需求。 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升级,保证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通信技术和应用需求。
2025-07-03 22:13:28 68KB
1
电赛用ADS1256核心原理图及PCB图详解:优秀布局布线与电源滤波设计资源附参考程序,ADS1256原理图与PCB图详解:优质设计展现卓越性能,附参考程序资源与3D封装说明,ads1256原理图 pcb图 参考程序本资源主要核心是ads1256的原理图 pcb源文件(ad软件格式) 原理图上标注了详细介绍。 考虑周全的设计,充足的电源滤波电容等,优秀合理的pcb布局布线,pcb有丝印注明,同时采用了3d封装以方便配合结构设计。 电赛的时候用的,表现非常好 文件包含一个参考程序 ,核心关键词如下: ads1256原理图; pcb源文件(ad软件格式); 详细介绍; 电源滤波电容; 优秀合理的pcb布局布线; 丝印注明; 3d封装; 参考程序。,ADS1256原理图与PCB设计资源包:详尽布局布线,优秀电源滤波,3D封装配合结构设计
2025-06-10 21:51:14 824KB sass
1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楼综合布线专项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园湖校区新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网络基础设施,满足学院信息工程系的教学、研究及日常办公需求。 **第一章 序言** 在本章节中,首先介绍了用户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然后明确了工程的名称,即新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设计企业为项目提供专业支持,对企业的背景和能力进行了简要概述。 **第二章 定义和常见术语** 本章定义了一些关键的网络通信概念,如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数据在传输通道上每秒能传输的数量),带宽(系统能够处理的数据量的最大值),特征阻抗和阻抗匹配(确保信号在电缆中传输时无反射,保持信号质量),平衡电缆与非平衡电缆(平衡电缆用于抑制干扰,通常用于较长距离的传输,而非平衡电缆常用于短距离连接),以及分贝(dB,衡量信号功率或电压相对比的单位,用于表示信号损失)。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CPS)是一个标准化的电信基础设施,它整合了语音、数据、视频等各种通信服务,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校园网是CPS的一个应用实例,旨在覆盖整个校园范围,提供无缝的网络接入。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在设计部分,首先概述了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对新宿舍楼的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的分析。布线系统采用星状网络结构,每个节点通过主干线路与中心交换机相连,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目标是实现高带宽、低延迟、易于管理和扩展。设计遵循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如TIA/EIA 568等,并详细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具体设计,包括: - 工作区子系统:满足终端设备(如电脑、电话等)的连接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网络接口。 - 水平子系统:连接工作区到配线间的五类或六类双绞线,提供基础的数据传输路径。 - 管理子系统:集中管理点,包含配线架和跳线,方便线路的维护和调整。 - 垂直干线子系统:通过光缆或大对数电缆,实现楼层间的网络连通。 - 设备间子系统:集中部署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是网络的核心。 - 建筑群子系统:连接不同楼宇的通信需求,通常采用室外光缆。 **第五章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详细规划了工程的进度,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材料采购、施工队伍组织、质量控制等环节。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同时,施工图纸设计和进度管理确保工程的规范进行,以保证最终的布线系统符合设计标准和用户需求。 总结,该方案书全面地涵盖了从理论概念到实际施工的各个环节,旨在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宿舍楼打造一个先进、灵活且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布线系统。通过科学的布线设计和严谨的施工管理,不仅能满足当前的信息需求,也为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06-10 01:02:02 10.42MB
1
### 单周期MIPS硬布线CPU的设计与实现 #### 一、引言 MIPS(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作为一种经典的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以其指令长度固定、简单的寻址模式和使用寄存器作为主要的操作数来源等特点而闻名。单周期MIPS CPU意味着每个指令的执行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这种设计虽然简化了CPU的整体架构,但同时也牺牲了一部分性能。 硬布线控制器(Hardwired Controller)是CPU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负责解释指令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在单周期MIPS CPU中,硬布线控制器通常是一个固定的逻辑电路,根据指令的操作码(Opcode)和功能码(Function Code)来生成控制信号。 #### 二、设计步骤详解 **1. 了解MIPS指令集** - **指令格式**:MIPS指令长度固定为32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R型、I型和J型。 - R型指令:主要用于算术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等。这类指令通常包括操作码(Opcode)、功能码(Function Code)和三个寄存器号。 - I型指令:用于数据移动操作,如加载、存储等。这类指令包括操作码、基地址寄存器、目标寄存器和立即数。 - J型指令:用于跳转操作。这类指令包括操作码和26位的地址偏移量。 - **寻址模式**:MIPS支持多种寻址模式,包括寄存器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等。 **2. 设计数据通路** - **寄存器文件**:用于存储程序中的变量和中间计算结果。通常包含32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32位宽。 - **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逻辑运算等。 - **内存接口**:负责数据的加载和存储操作。 - **控制逻辑**:根据指令的不同,控制数据通路中各组件的工作方式。 **3. 设计硬布线控制器** - **控制信号生成**: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和功能码,通过组合逻辑电路(如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 **逻辑门的使用**:利用AND、OR、NOT等逻辑门来实现复杂的功能。 **4. 在Logisim中创建电路** - **组件创建**:使用Logisim提供的各种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元件来创建寄存器文件、ALU、内存接口等组件。 - **电路连接**:将各个组件按照设计图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通路。 - **控制器集成**:将硬布线控制器与数据通路相连,确保控制信号能够正确地影响数据通路的各个部分。 **5. 编写测试代码** - **MIPS指令测试**:编写包含各种MIPS指令的测试代码,如加载、存储、算术逻辑运算等。 - **循环测试**:设计循环结构的测试代码,以检验CPU处理循环的能力。 **6. 仿真和调试** - **仿真运行**:在Logisim环境中运行电路,并观察其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 **错误排查**: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逐个检查电路连接、逻辑门配置以及控制信号生成等环节,直至找到并解决问题。 **7. 优化和改进** - **功能扩展**:根据需求增加新的功能,如浮点运算、中断处理等。 - **性能提升**:通过改进电路设计、减少不必要的逻辑门等方式提高CPU的执行速度。 #### 三、注意事项 - **理解MIPS指令集**:深入理解MIPS指令集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对于设计有效的CPU至关重要。 - **仔细规划数据通路**:合理规划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数据流路径,确保能够满足MIPS指令集的要求。 - **正确实现硬布线控制器**:确保硬布线控制器能够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和功能码正确生成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数据通路的正常运作。 - **充分测试**: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测试,确保CPU能够正确执行所有的MIPS指令。 - **持续学习和改进**: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Logisim环境中设计和实现一个单周期MIPS硬布线CPU,这不仅能够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理解,还能够提高数字逻辑设计的实际技能。
2025-06-05 10:24:18 17KB
1
布线是PCB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PCB设计中工作量最大和最耗时间的部分,工程师在进行PCB布线工作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如倒角规则、3W规则等。   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针对这一规则,在地平面分割时,要考虑到地平面与重要信号走线的分布,防止由于地平面开槽等带来的问题;在双层板设计中,在为电源留下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应该将留下的部分用参考地填充,且增加一些必要的地过空孔,将双面地信号有效连接起来,对一些关键信号尽量采用地线隔离,对一些频率较高的设计,需特别考虑其地平面信号回路问题,建议采用多层板为宜
2025-06-01 14:19:24 149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