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包括了所有出现于各种数字图像处理教材、论文的标准测试图片,共335张,classic,oldclassic,aerials,misc,sequences,textures,Kodak,special,additional,Public-Domain Test Images for Homeworks and Projects,Photos with lines & edges,Bright colours photos……
2025-04-29 16:18:48 196MB
1
**正文** IEEE 802标准集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定义了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的通信协议。这一系列标准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旨在规范数据传输、网络互联以及无线通信等方面的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IEEE 802标准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重要知识点。 1. **IEEE 802.1:网络管理** IEEE 802.1标准涵盖了网络互连和管理,包括桥接、虚拟局域网(VLAN)、QoS(服务质量)和端口安全性。它定义了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建立连接,并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安全。 2.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LLC层是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负责提供错误检测、流量控制和多协议支持。802.2标准定义了LLC层的通用服务访问点(SAP),使得不同网络协议如TCP/IP或IPX/SPX能在同一物理链路上共存。 3. **IEEE 802.3:以太网** 802.3是最广泛使用的局域网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它包括了不同速率的以太网,如10Mbps、100Mbps、1Gbps、10Gbps等,以及最新的100Gbps和400Gbps标准。此外,802.3af和802.3at定义了PoE(电力以太网)技术,允许通过以太网线供电。 4. **IEEE 802.4:令牌总线** 这一标准描述了令牌总线网络,其中令牌在网络中传递,只有持有令牌的设备才能发送数据。这种机制避免了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造成的冲突。 5. **IEEE 802.5:令牌环** 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网络,其中数据以令牌的形式在环形结构中传递。同样,只有获得令牌的设备才能传输数据。 6.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 802.11系列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规范,包括Wi-Fi技术。它包括多个版本,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Wi-Fi 6),分别提供了不同的带宽、传输距离和效率提升。 7. **IEEE 802.15:个人区域网(PAN)** 这个标准集主要关注短距离通信,包括蓝牙(802.15.1)和Zigbee(802.15.4)。它们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如无线耳机、键盘、鼠标等。 8. **IEEE 802.16:宽带无线接入(WiMAX)** 802.16标准定义了固定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提供城市范围内的高速数据传输,类似于无线DSL。 9. **IEEE 802.17:弹性分组环(RPR)** RPR是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环形网络架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10. **IEEE 802.1Q:VLAN标记** 802.1Q定义了VLAN标记协议,允许在单一物理链路上创建多个逻辑网络,提高网络管理和安全性。 11. **IEEE 802.3z/802.3ab:千兆以太网** 这两个标准共同定义了1000BASE-T的千兆以太网,允许通过双绞线实现千兆速率的传输。 12. **IEEE 802.3ae:万兆以太网** 802.3ae标准引入了10 Gigabit Ethernet,进一步提升了以太网的传输速度。 以上就是关于IEEE 802标准集的关键知识点,它们构成了现代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为各种局域网、城域网和无线网络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设计更高效、可靠的网络系统。
2025-04-28 22:23:55 29.06MB IEEE
1
### 国家标准软件开发规范——详细设计说明书规范解析 ####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详细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档,它旨在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清晰的设计指导,确保软件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规格进行开发。此文档的主要目的是详细说明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包括程序系统的结构、每个程序的设计细节等,为后续的编码、测试以及维护提供依据。 **1.2 背景** - **软件系统的名称**:明确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全称。 - **任务提出者**:通常是项目的发起方或者客户。 - **开发者**:负责软件系统开发的组织或团队。 - **用户**:最终使用软件系统的个人或组织。 - **运行单位**:部署并运行该软件系统的单位。 **1.3 定义** - **专业术语定义**:列出文档中出现的专业术语及其含义,以便读者理解。 - **缩写词原词组**:解释文档中使用的缩写词的完整表述。 **1.4 参考资料** - **计划任务书/合同**:项目的官方批准文件。 - **已发表文件**:项目相关的技术报告、需求文档等。 - **软件开发标准**:遵循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 二、程序系统的结构 程序系统的结构图通过图表形式呈现,它展示了软件系统内各程序(包括模块和子程序)之间的层级关系。这有助于开发人员理解整个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 #### 三、程序设计说明 每一段程序设计说明都需要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3.1 程序描述** - **目的与意义**: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个程序,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 **特点**:比如是否常驻内存、是否可以重入等。 **3.2 功能** - **输入-处理-输出图(IPO)**:直观展示程序如何接收输入、执行处理以及产生输出。 **3.3 性能** - **精度**:输出结果的准确度要求。 - **灵活性**:程序适应不同输入的能力。 - **时间特性**:响应时间、处理速度等指标。 **3.4 输入项** - **名称、标识**:输入项的基本信息。 - **类型和格式**:输入数据的具体形式。 - **有效范围**:允许的输入值范围。 - **输入方式**:手动输入、文件读取等。 - **来源**:输入数据的原始出处。 **3.5 输出项** - **名称、标识**:输出项的基本信息。 - **类型和格式**:输出数据的具体形式。 - **有效范围**:允许的输出值范围。 - **输出形式**:屏幕显示、打印输出等。 - **媒体**:显示屏幕、打印纸张等。 **3.6 算法** - **计算公式**:程序执行的核心算法表达式。 - **计算步骤**:实现算法的具体步骤说明。 **3.7 流程逻辑** - **流程图**:使用流程图表示程序的执行路径。 - **判定表**:在复杂的分支逻辑中,使用判定表来表示不同的选择路径。 **3.8 接口** - **上层模块**:本程序所属的上一级模块。 - **下层模块**:隶属于本程序的子程序。 - **参数赋值**:传递给下层模块的参数及其赋值规则。 - **调用方式**:调用下层模块的方式(直接调用、事件触发等)。 **3.9 存储分配** - **数据结构**:存储数据时所使用的数据结构。 - **内存布局**:数据在内存中的排列方式。 - **分配策略**:如何动态分配内存资源。 **3.10 注释设计** - **模块头部注释**:在程序顶部添加的注释。 - **分枝点注释**:关键分支处的注释。 - **变量注释**:对变量功能、范围等进行解释。 - **逻辑注释**:对复杂的逻辑处理进行解释。 **3.11 限制条件** - **硬件限制**:特定硬件配置下的运行要求。 - **软件环境**: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或其他软件依赖。 - **并发性**:多线程处理能力的限制。 **3.12 测试计划** - **单元测试**: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的独立测试。 - **集成测试**:测试模块间交互时的行为。 - **系统测试**:测试整个系统功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验收测试**:由最终用户参与的测试过程。 **3.13 尚未解决的问题** 列出在设计阶段遇到但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开发工作,需要特别关注。 #### 结论 详细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设计指导,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程序系统的结构、每个程序的设计细节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可以显著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2025-04-28 15:43:18 72KB 详细设计说明书规范.pdf
1
《IEC60044-1电流互感器IEC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电流互感器的设计、性能和测试方法。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其作用是将高压大电流转换为低压小电流,以便于测量和保护电路。IEC60044-1标准不仅涵盖了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还涉及了电子式和光学式电流互感器。 ### IEC60044-1标准概述 IEC60044-1标准的第一版于1996年发布,此后分别在2000年和2002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形成了当前的第1.2版。该标准全面规定了电流互感器的技术要求,包括设计、结构、性能、试验方法、标志和安装条件等方面。其目标是确保电流互感器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 标准内容详解 #### 设计与结构 IEC60044-1详细规定了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原则和结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材料选择、绝缘性能、机械强度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它强调了电流互感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能力,如温度变化、湿度、污染等级等。 #### 性能参数 标准中明确了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如精度等级、负载特性、频率响应、瞬态响应和热稳定性等。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电流互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 试验方法 IEC60044-1规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试验程序,用于验证电流互感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这包括基本误差试验、过载试验、短路试验、温升试验、冲击耐压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可以确保电流互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 标志与安装条件 标准还对电流互感器的标志和安装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正确的标志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电流互感器的类型、额定参数和技术特性。同时,合理的安装条件能够保证电流互感器长期稳定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故障。 ### 结论 IEC60044-1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电流互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了全球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无论是制造商还是用户,都应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循这一标准,以确保电流互感器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实际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EC60044-1标准也将持续更新,以适应新型电流互感器的发展趋势,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和变革。
2025-04-27 15:14:15 858KB
1
IEC 60751-2022: 工业铂电阻温度计和铂温度传感器
2025-04-25 15:26:48 4.33MB 最新标准
1
《压缩空气管理规程标准管理程序》是一份详细指导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和优化压缩空气系统的文档,旨在确保压缩空气系统的高效、安全、经济运行。压缩空气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能源的一种形式,其合理使用和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能源效率。 文档可能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压缩空气系统概述**:介绍压缩空气的基本原理,包括压缩机的工作方式、空气的压缩过程以及压缩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2. **系统设计与配置**:讲解如何根据工厂需求来设计和配置压缩空气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压缩机类型(如活塞式、螺杆式或离心式)、储气罐的大小、管道布置及干燥、过滤设备等。 3. **运行管理**:提供关于压缩机的启动、运行、停机及维护的规范操作流程,强调定期检查、保养的重要性,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4. **能效评估与监控**:阐述如何通过监测压缩空气的消耗量、压力和质量,进行能效分析,以识别潜在的节能机会。可能包括使用仪表和数据记录器来持续监控系统性能。 5. **泄漏检测与修复**:压缩空气泄漏是导致能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文档会提供泄漏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和修复策略,以及如何建立泄漏管理计划。 6. **压力露点控制**:详细解释压力露点的概念,它是衡量压缩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关键指标。规定合适的露点标准,以防止水分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7. **标准与法规**:可能涉及国家或行业的压缩空气管理相关标准和法规,如ISO 8573-1(压缩空气的质量等级)等,指导企业合规运营。 8.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压缩空气系统故障或中断的应急预案,确保生产不受严重影响。 9. **培训与教育**:强调员工培训的重要性,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正确的操作和维护程序,提高整个团队的压缩空气管理意识。 10. **持续改进**:提倡实施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监控系统,以提升压缩空气系统的整体性能。 这份《压缩空气管理规程标准管理程序》文档对于从事制造业、化工、医药等依赖压缩空气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它不仅能帮助降低能源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实现可持续的生产运营。
2025-04-24 16:52:46 5KB
1
内容概要:本标准制定了GNSS辅助惯性系统的最小操作性能指标(MOPS),详述了卫星信号处理、时钟同步状态更新与校准参数的具体规定,并针对重力模型误差提供了模拟测试方法。 适合人群:航空航天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指导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确保飞行器导航定位满足安全性和精度要求。 其他说明:文件由特殊委员会SC-159起草并被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正式采纳生效,是政府制定法规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GNSS辅助惯性系统性能标准RTCA DO-384规范是一个由特殊委员会SC-159起草并得到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正式采纳的文档。该标准的全称为《Minimum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 (MOPS) for GNSS Aided Inertial Systems》,意即GNSS辅助惯性系统的最小操作性能标准。该文件为航空航天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性能指标和规范,旨在确保飞行器导航定位系统在安全性和精确度方面的性能。 GNSS辅助惯性系统是一种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相结合的导航技术。通过这种结合,系统能够利用卫星信号来校准和更新惯性导航系统的测量结果,从而在卫星信号不可用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导航精度。RTCA DO-384规范详细阐述了卫星信号处理、时钟同步状态更新与校准参数的具体规定,为系统设计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除此之外,RTCA DO-384规范还涉及了重力模型误差的模拟测试方法,这为系统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通过模拟测试方法,设计者可以对系统在各种模拟环境下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在真实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RTCA DO-384规范是由RTCA, Inc.发布的,该公司是一家非营利性的组织,旨在推进航空及航空电子系统的艺术与科学,以造福公众。RTCA通过开发基于共识的推荐方案,来应对当代航空问题,包括制定最低操作性能标准(MOPS)以支持航空的电子系统和设备。RTCA的活动不仅帮助政府和工业界在他们的共同目标和责任上达成一致,而且也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织提供技术材料,其推荐意见常被作为政府和私营部门决策的依据。 这份文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被采纳为正式标准,而且在于它为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具体而全面的指导。它确保了飞行器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满足最为严格的性能要求,从而保障飞行器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导航定位安全与精确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任何细微的导航误差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RTCA DO-384规范的制定,为确保飞行器导航系统达到既定的安全性和精度标准,提供了一套经过行业专家认可的技术标准。使用该标准进行设计和测试的导航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飞行任务,无论是商业航班、军事任务还是科学研究。 RTCA DO-384规范不仅为航空航天工业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性能标准,而且为确保飞行安全和提高导航精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所规定的指标和测试方法都是建立在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共识基础上的,对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5-04-23 18:36:16 8.05MB 惯性导航 MOPS
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IEC61131-2-2017标准 IEC61131-2-2017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一项国际标准,旨在规范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要求和试验。该标准的发布是为了确保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基本要求:该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设备的设计、 manufacturing、 testing 和 installation 等方面。 2. 设备的试验要求:该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试验要求,包括设备的性能试验、环境试验和EMC试验等。 3. 设备的安全要求:该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安全要求,包括设备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和防火安全等方面。 4. 设备的环境要求:该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环境要求,包括设备的温湿度试验、振动试验和腐蚀试验等。 5. 设备的EMC要求:该部分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EMC要求,包括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和电磁干扰试验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IEC61131-2-2017标准对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要求和试验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IEC61131-2-2017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涉及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设计、manufacturing、testing 和 installation 等方面,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Meanwhile,IEC61131-2-2017标准也为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制造商、用户和维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此外,IEC61131-2-2017标准也为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提供了依据,确保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制造、使用和维护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IEC61131-2-2017标准对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设备的要求和试验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成本。
2025-04-22 14:37:19 5.21MB
1
### ISO/IEC 18000-2标准详解 #### 一、标准概述 **ISO/IEC 18000-2** 是一项国际标准,它定义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物品管理中的应用规范。该标准主要关注的是在低于135kHz的频率下进行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这项标准是ISO/IEC 18000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涵盖了RFID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应用协议等。 #### 二、标准背景与目的 ISO/IEC 18000-2标准的第一版发布于2004年9月15日。随着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零售、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标准化变得至关重要。此标准旨在为这些低频RFID系统提供统一的技术参数和通信规范,从而促进全球范围内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三、标准主要内容 ##### 1. 技术参数 ISO/IEC 18000-2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技术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 **工作频率范围**:标准规定的工作频率低于135kHz。 - **调制技术**:定义了用于传输信号的调制方法。 - **编码方案**:规定了数据如何被编码以通过无线接口传输。 - **读写器与标签间的通信协议**:定义了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交互规则。 ##### 2. 空中接口通信 该标准特别关注低于135kHz的频率范围内的空中接口通信,包括: - **通信模式**:描述了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方式。 - **数据传输速率**:规定了最大和最小的数据传输速率。 - **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提供了确保数据准确传输的方法。 ##### 3. 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ISO/IEC 18000-2还强调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重要性,确保不同制造商生产的RFID系统能够协同工作。这包括: - **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兼容性**:确保不同制造商的标签可以被任何符合标准的读写器读取。 - **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频率使用的限制和规定,标准力求在全球范围内适用。 #### 四、标准的应用领域 ISO/IEC 18000-2标准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 - **资产管理**:用于跟踪和管理资产的位置、状态等信息。 - **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 - **医疗保健**:例如病人标识、药品跟踪等。 - **零售业**:用于库存管理和商品防盗等场景。 #### 五、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ISO/IEC 18000-2标准是ISO/IEC 18000系列的一部分,该系列还包括其他部分,如ISO/IEC 18000-3、ISO/IEC 18000-6等,分别针对不同的频率范围和应用场景。这些标准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RFID系统标准化框架。 #### 六、结论 ISO/IEC 18000-2标准为低频RFID系统的开发和部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技术参数。通过对通信参数、数据编码方案等方面的规定,有效促进了RFID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增强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为全球范围内RFID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ISO/IEC 18000-2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2025-04-21 13:16:37 677KB 18000-2
1
### C++标准程序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 #### 一、概述 《C++标准程序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是一本对于C++程序员来说极具价值的书籍,该书由Nicolai M. Josuttis撰写,详细介绍了C++标准库的各个方面,不仅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高级开发者深入研究。此书因其全面性、深度以及对实践应用的高度关注而受到广泛好评,被认为是C++程序员进阶必读的经典之作。书中详细解析了C++标准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容器、算法、迭代器等,并提供了丰富的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 二、核心知识点详解 **1. C++标准库的历史与发展** - **背景介绍**:C++标准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C++语言设计阶段。随着C++语言的发展和完善,其标准库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充,旨在提供一套高效、可靠且易于使用的工具集合。 - **发展过程**:C++标准库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每个版本都增加了新的特性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例如,C++11引入了大量的新功能,如智能指针、多线程支持等,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2. 新的语言特性及其在标准库中的应用** - **语言特性**:C++11及之后的版本引入了许多重要的语言特性,如范围基础的for循环、lambda表达式等,这些特性在标准库中有广泛的应用。 - **应用场景**:通过使用这些新特性,开发者可以更简洁地编写代码,同时保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例如,使用范围基础的for循环遍历容器比传统的迭代方式更加直观。 **3. 复杂度分析与大O表示法** - **概念介绍**:复杂度分析是评估算法效率的关键方法之一。大O表示法是一种描述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标准方式。 - **应用实例**:书中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大O表示法来分析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提供了具体的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各种常见算法(如排序、搜索等)的性能特点。 **4. 命名空间std及其作用** - **命名空间概念**:命名空间是C++中用于组织和封装代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避免名称冲突问题。 - **std命名空间**:`std`命名空间包含了C++标准库中的所有组件,包括容器、算法等。了解`std`命名空间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对于熟练使用C++标准库至关重要。 **5. 标准头文件的使用** - **标准头文件简介**:C++标准库中的组件通常通过特定的头文件进行访问,这些头文件定义了相关的类和函数。 - **常见头文件**:书中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头文件,如``、``等,并详细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和用法。 **6. 错误处理与异常机制** - **错误处理机制**:在C++编程中,正确处理错误是非常重要的。书中详细介绍了C++标准库中提供的错误处理机制,包括异常抛出和捕获。 - **异常安全**: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在设计和编写代码时确保异常安全性的必要性,这对于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7. 分配器的作用与使用** - **分配器概念**:分配器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管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了解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内存使用和提高程序性能非常关键。 - **具体应用**:书中提供了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分配器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管理容器内部内存的具体指导。 **8. 实用工具与便利函数** - **对偶元素**:例如,书中提到了`pair`类型,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两个相关的值。 - **便利函数**:书中还介绍了`make_pair`等便利函数,这些函数简化了对`pair`类型的创建和使用。 #### 三、结语 本书不仅是C++程序员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也是深入理解C++标准库背后设计理念和技术细节的重要指南。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掌握C++标准库的基本使用方法,还能深入了解其实现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编程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希望成为C++高手的程序员来说,《C++标准程序库:自修教程与参考手册》无疑是必读之选。
2025-04-21 09:22:16 4.55MB ST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