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对NCA111三元锂离子电池21700和18650型号进行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老化模型及容量衰减模型的建立与仿真。首先介绍了NCA111作为高性能正极材料的特点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势。接着阐述了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具体构建方式,涵盖电池内部各组件的物理过程模拟。随后讨论了老化和容量衰减模型的作用机理,强调了充放电循环次数、温度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文中还提到已预设参数可供直接修改并运行,支持多倍率充放电仿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电池在各种工况下的表现。最后提供了丰富的建模资料,便于使用者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和技术。 适合人群: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专业人士、高校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NCA111三元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充放电速率)的表现;②探索电池老化机制及容量衰减规律,为改进电池设计提供数据支持;③借助多倍率充放电仿真验证设计方案合理性。 其他说明:附带详细的建模资料,方便用户快速上手操作,同时鼓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开展个性化研究。
2025-09-19 22:13:27 461KB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TruckSim8×8轮式装甲车辆仿真模型及其与MATLAB联合仿真的应用。该模型基于驾驶员预瞄的双移线工况,初始车速设为70kph,旨在验证装甲车辆的控制算法。模型包含TruckSim装甲车辆模型4A_WMV.cpar文件、8×8轮式装甲车辆的3D模型(.obj和.fbx格式),并提供软件安装包和详细操作教程。仿真工况的选择能够模拟复杂的驾驶环境,如转弯和变道,有助于观察和分析车辆在高速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适用人群:从事装甲车辆研究、教学、娱乐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验证装甲车辆的控制算法;② 教育领域中用于车辆动力学的教学和培训;③ 娱乐领域中用于开发坦克类游戏,提供真实的驾驶体验。 其他说明:文中还展示了简单的MATLAB代码片段,演示了如何初始化、启动和执行TruckSim仿真过程。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编写相应代码,进一步优化仿真效果。
2025-09-19 21:27:43 583KB MATLAB 3D模型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8×8轮式装甲车辆在TruckSim中的仿真模型构建与操作流程,涵盖模型文件解析、三维建模、轮胎参数设定、联合仿真接口配置以及预瞄算法优化等方面。文中强调了关键参数如轴距、轮胎属性、悬挂系统等的具体配置,并提供了MatLAB联合仿真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S-function回调函数的应用、预瞄参数调整、PID控制器及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使用。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初始化脚本运行、仿真步长设置、3D模型导入注意事项等。 适用人群:从事车辆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装甲车辆性能评估与控制算法验证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8×8轮式装甲车辆仿真技术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完成高质量的仿真项目,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实例和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和工具,同时附带的操作指南和避坑建议能够有效减少初学者的学习成本和技术障碍。
2025-09-19 21:27:03 584KB
1
TruckSim8×8轮式装甲车辆坦克仿真模型,包跑通含; 【项目介绍】 -TruckSim2019.0 -仿真工况选择基于驾驶员预瞄的双移线工况 -初始车速70kph -该模型可与MATLAB联合仿真,用于后续装甲车辆控制算法验证 【打包文件包括】 -TruckSim装甲车辆模型4A_WMV.cpar -8×8轮式装甲车辆3D模型(包括.obj和.fbx模型) -提供软件安装包 -提供一步步操作模型使用教程文档 本文详细介绍了TruckSim8×8轮式装甲车辆坦克仿真模型,该模型采用了TruckSim2019.0版本,设计了基于驾驶员预瞄的双移线工况作为仿真工况选择,并设定了初始车速为70kph。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可以与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这对于后续装甲车辆控制算法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仿真模型的打包文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TruckSim装甲车辆模型文件、3D模型文件(含有.obj和.fbx格式),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软件安装包,并且配备了详细的操作模型使用教程文档。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帮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和高效地理解和使用该仿真模型模型的3D设计部分包含了一系列的视觉资源,比如.obj和.fbx格式的模型文件,这些文件可以被广泛应用于3D可视化和动画制作中。轮式装甲车辆的3D模型不仅是技术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制作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打包文件还包括了详细的操作指南文档,这些文档对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用户同样适用。用户通过阅读文档,可以一步步学习如何安装和操作仿真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和使用门槛,提升了模型的可访问性。 在文档方面,该仿真模型的打包文件中包含了多个文档,如技术分析文章、项目分析、模型使用教程以及项目介绍等。这些文档覆盖了从模型设计、功能介绍、操作步骤到技术细节等多方面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学习该仿真模型的平台。 TruckSim8×8轮式装甲车辆坦克仿真模型是一项技术集成度高、操作简便、功能全面的仿真工具。它不仅能够为装甲车辆控制算法的开发和测试提供一个有效的实验平台,同时也为装甲车辆设计、虚拟战场模拟等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该仿真模型,开发者和工程师能够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对装甲车辆的性能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优化过程。
2025-09-19 21:25:12 204KB kind
1
SWAT模型,全称为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是一种用于评估流域内土地使用、管理措施和气候条件对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影响的模型。SWAT模型通过模拟水循环过程,能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对水质和水量的影响,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循环的影响。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大流域和长期的水资源管理规划,是农业、环境科学以及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工具。 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是用于估算特定土地条件下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一个经验公式。USLE公式最早在1965年由Wischmeier和Smith提出,其基本形式为: A = R * K * LS * C * P 其中,A代表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流失量;R代表降雨侵蚀力因子;K代表土壤可蚀性因子;LS代表地形因子,即斜率长度因子;C代表植被覆盖因子;P代表侵蚀控制措施因子。 K值(土壤可蚀性因子)是USLE模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它反映了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K值的计算公式为: K = [(2.1 * M^1.14 *(12 - a)^0.91)/(100 * (b + c)^1.54)] 其中,M为土壤颗粒平均直径(mm),a为有机质含量(%),b和c为土壤结构相关参数。 SWAT模型和USLE结合使用时,K值可以作为SWAT模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来计算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土壤流失量。通过将K值以及其他USLE因子输入到SWAT模型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能够评估特定土地管理措施对减少土壤流失和改善流域水质的潜在效果。此外,SWAT模型还允许用户进行模拟分析,预测气候变化等未来情景下的流域响应,为制定科学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SWAT模型-USLE-K计算公式的应用广泛,涵盖了从农业流域管理到环境保护规划的多个方面。它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理解当前流域管理措施的效果,还能为未来的土地使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SWAT模型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展示上的能力得到增强,使模型的应用更加直观、高效。这种模型结合USLE-K计算公式的模式为精准农业和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工具。
2025-09-19 14:43:29 14KB SWAT模型
1
基于二维电介质介电击穿模型的Comsol相场模拟:电树枝生长与分布的精确预测,基于二维电介质介电击穿模型的Comsol相场模拟:电树枝生长与分布的精确预测,二维电介质介电击穿模型 comsol相场模拟电树枝 采用二维模型模拟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介电击穿电树枝分布,电场分布和电势分布,铁电介质电树枝生长,相场法comsol模拟,采用麦克斯韦方程和金兹堡朗道方程,可以定制不同的晶粒大小的泰森多边形,可以定制非均匀的泰森多边形晶粒,可以根据实际SEM图片定制特定的晶粒分布,模拟独特的介电击穿路 ,二维电介质模型; 介电击穿; 电场分布; 相场模拟; 泰森多边形晶粒; 非均匀晶粒分布; 麦克斯韦方程; 金兹堡朗道方程。,二维电介质介电击穿与电树枝生长的Comsol相场模拟
2025-09-19 12:25:18 1.69MB 柔性数组
1
基于Matlab的高速铁路三维车轨耦合振动程序:车辆-轨道结构空间耦合模型动力学求解与不平顺激励研究,基于Matlab的高速铁路三维车轨耦合振动程序:车辆-轨道结构空间耦合模型动力学求解与不平顺激励分析,高速铁路matlab车轨耦合 车辆-轨道结构耦合振动程序 三维车轨耦合程序 代码,车辆-轨道空间耦合模型动力学求解matlab,可加不平顺等激励 基于空间三维车辆下的车轨耦合,用matlab程序实现 ,关键词: 1. 高速铁路 2. 车轨耦合 3. 车辆-轨道结构耦合振动 4. MATLAB程序 5. 空间三维耦合模型 6. 动力学求解 7. 可加不平顺激励 以上关键词用分号分隔为:高速铁路;车轨耦合;车辆-轨道结构耦合振动;MATLAB程序;空间三维耦合模型;动力学求解;可加不平顺激励。,Matlab车辆轨道空间三维耦合振动程序
2025-09-19 11:09:20 1.05MB 柔性数组
1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模型的研究与仿真。首先对DFIG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它作为一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优点。随后,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MATLAB 2016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DFIG的建模与仿真,包括创建基本模型、定义仿真参数、执行仿真并分析结果。文中还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用于指导读者完成DFIG的建模过程。最终,通过对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电压波形的观察与分析,深入了解DFIG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 适合人群:从事风电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风力发电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掌握DFIG建模与仿真技能的人群,旨在帮助他们理解DFIG的工作机制,评估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表现,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步骤和代码示例,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鼓励研究人员继续探索DFIG模型和控制策略的优化路径。
2025-09-19 10:20:04 3.55MB
1
CST与Matlab联合仿真技术:超透镜案例的建模、计算与电场观测代码详解视频教程,CST与Matlab协同仿真:超透镜模型下的联合建模、相位计算及电场观测图文教程,CST与Matlab联合仿真,CST仿真模型 联合建模代码,相位计算代码,电场导出画图代码,以超透镜为案例有讲解视频,视频讲解,代码,文档,透镜,有联合建模代码,相位计算代码。电场观测代码,CST; Matlab联合仿真; CST仿真模型; 联合建模代码; 相位计算代码; 电场导出画图代码; 透镜案例; 视频讲解; 代码与文档,CST与Matlab联合仿真透镜案例:CST模型与超透镜的电场、相位联合分析
2025-09-18 20:57:55 663KB
1
在现代电机控制系统中,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性能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为了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通常采用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MATLAB作为一款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其子产品Simulink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仿真环境,允许工程师构建复杂的动态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双闭环矢量控制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原理。 双闭环矢量控制包括两个主要的控制环:内环为电流环,外环为速度环。在电流环中,电机的定子电流需要被精确控制,以确保转矩的线性响应。而在速度环中,则主要控制电机的转速,确保其能够按照给定的参考值进行调节。这种控制策略能够使得电机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得到良好的保证。 在Simulink环境下,构建PMSM双闭环矢量控制模型首先需要利用MATLAB编写相应的算法。这些算法可能涉及电机的数学模型、坐标变换(如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PI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设计、以及电机的逆模型(即电流到电压的转换)等。在Simulink中,用户可以通过拖拽模块的方式,将这些算法模块化,并搭建起完整的控制模型模型中,电流环的PI控制器负责调整d轴和q轴的电流,以便实时跟踪给定的电流参考值。速度环的PI控制器则根据速度误差调节q轴电流的参考值,从而控制电机的输出转矩,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这种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关键在于,电流控制和速度控制的紧密配合,以及对电机模型参数的准确设定。 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考虑电机参数的精确测量和设定,如电枢电阻、电感以及永磁体的磁链等。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性能。此外,为了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还需要在模型中加入诸如负载扰动、电源波动等因素,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模型搭建完成后,通过运行仿真,可以观察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分析电机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过程中,可以调整PI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同时,可以利用Simulink内置的多种分析工具,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整个仿真模型的构建和优化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仿真测试和参数调整,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而言,一个准确的仿真模型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机的控制机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能够大幅度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双闭环矢量控制仿真模型的构建,是一个集电机学、控制理论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于一体的复杂过程。掌握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升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而且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09-18 20:51:12 50.25MB 永磁同步电机PMS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