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区补偿与谐波抑制:基于6次谐波抑制的PIR控制器离散仿真方法研究与实践,基于谐波补偿的死区抑制:高效离散仿真下的PI-R控制器协同设计,死区补偿方法-6次谐波抑制PIR控制器离散仿真 死区补偿常见方法中用梯形波补偿,矩形波补偿死区,需要判断电流向,还需要相对精确知道死区时间。 谐波补偿方法不需要处理上述的问题,简单有效。 包含: (1)1.5延时补偿 (2)带相位补偿的双线性离散化实现R控制 ,死区补偿方法;6次谐波抑制;PIR控制器;离散仿真;梯形波补偿;矩形波补偿;死区时间判断;电流换向;谐波补偿方法,死区补偿与谐波抑制:PIR控制器6次谐波离散仿真方法
2025-08-25 17:47:38 2.35MB rpc
1
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近年来,针对PMSM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如何降低其运行中的转矩脉动,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效率。转矩脉动是由于电机中的电磁力矩波动导致的,这种波动会在电机运行中产生噪音和振动,降低电机的运行平顺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策略,其中包括谐波注入技术和死区补偿技术。 谐波注入技术涉及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引入特定的谐波信号,特别是5次和7次谐波,这些谐波能够在电机电磁场中产生一定的补偿作用,从而有效抵消部分转矩脉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电机的运行特性,使得电机的输出更加平稳,转矩波动得到有效抑制。然而,谐波注入也需要精确的控制算法和信号处理技术,以确保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取得最佳效果。 死区补偿技术则是针对电机驱动电路中存在的死区时间问题而提出的。死区时间是指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切换时,由于器件动作延迟导致的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之间出现的偏差。这种偏差会造成电机相电流的扭曲,进而引起转矩脉动。通过适当的补偿措施,如调整PWM波形或者使用特定的控制策略,可以减少死区时间对电机性能的不良影响。 电压补偿也是提高PMSM性能的一种手段,它通过调整电机供电电压,以弥补由于电机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的电压偏差,从而实现电机运行中的电流和转矩的精确控制。电压补偿通常需要实时监测电机的电压和电流状态,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动态调整供电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的实施往往需要借助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模拟工具。例如,Simulink模型就可以用来模拟和验证这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建立PMSM的详细模型,并在Simulink环境下运行,可以对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机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调整。 此外,相关的技术和策略往往需要有图文并茂的说明文档来辅助理解。例如,PPT格式的说明文档可以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使得技术交流更为便捷高效。而技术文章则提供了深入分析和论述,对于深入理解相关技术原理和应用背景具有重要作用。 从提供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看出,有关PMSM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技术分析、优化探讨以及不同策略下的效能提升等多个方面。这些文档可能详细描述了PMSM的性能特点、控制方法、优化策略等,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这些文件,可以进一步了解PMSM的技术发展趋势,掌握电机控制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方法。 针对PMSM转矩脉动的研究和优化是电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实施谐波注入、死区补偿和电压补偿等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电机的运行品质和效率。这些技术的实施和优化,需要借助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模拟工具,以及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文档的支持。
2025-08-13 17:36:11 430KB
1
永磁同步电机死区补偿simulink仿真模型,文档及说明: 永磁同步电机死区补偿: https://blog.csdn.net/qq_28149763/article/details/137124552
2024-04-14 14:27:58 92KB 电机控制 simulink PMSM
1
基于FOC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使用SVPWM方法进行调制。针对死区效应,进行死区补偿
2023-03-17 19:03:30 40KB matlab 文档资料 开发语言
目前,小功率通用或专用变频器以及交流变频家电产品大多采用典型的交-直-交电压型逆变器(VSI)结构,逆变实现一般采用双极性pwm调制技术,即在同一逆变桥臂上、下2个开关管施加互补的触发信号。由于开关管自身的特性:开通和关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关断时间比开通时间要长。因此,若按照理想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就可能导致同一桥臂的2个开关管直通而损坏开关器件。为了防止这种直通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它们开通和关断之间插入一定延时的时间即死区。
2023-01-17 21:28:13 624KB PWM 死区补偿 电机控制
1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死区时间效应可能会导致电压损失,电流波形畸变和转矩脉动.为了改善电流波形,减少转矩脉动,详细分析了死区时间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并提出了SVPWM死区时间的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的180°导通模式为120°加180°轮流导通模式,由于交替使用两种导通方法,死区时间的影响可以减少到零.与传统的SVPWM技术相比,所设计方法实现简单,只需要修改部分软件程序,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2022-07-10 08:36:25 330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分析了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死区效应及其电路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于双层载波调制的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死区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不同的电流流通路径合理调整触发脉冲的死区时间,实现了电平转换不受死区时间的影响,即避免或者减小了死区效应。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的死区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降低了5次、7次谐波含量和总谐波畸变率,提高了电流有效值,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
2022-05-10 22:34:47 388KB 行业研究
1
由于功率元件的损耗以及死区时间会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同时在低频时会引起转矩纹波。开 关管在切换的时候具有延迟特性,并且这个延迟时间取决于自己的特性,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准确预知。 为了保证上下桥臂不会同时导通,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上设置死区时间
2021-12-11 14:33:52 2.21MB 电机控制
1
FOC控制下用传统电流极性判断制作的永磁同步电机有无死区补偿simulink对比仿真模型,对比明显,死区补偿效果好,包含matlab14b和18b版本。
2021-10-26 18:02:56 251KB 永磁同步电机死区补偿
分析死区对系统的影响,提出死区补偿的方法,合理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
2021-09-04 23:26:26 1.05MB 死区补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