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离散偶极子模型计算不同形状的粒子的消光特性,在windows下的预编译好的程序,新建一个文件夹,将三个exe可执行文件拷贝进去,再将参数文件ddascat.par拷贝进去,即可以运行,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其中的参数。
2021-11-29 18:54:54 753KB DDA模型 消光特性 散射吸收特性
1
通过高分辨率电子束光刻方法制备了不同形状的三层复合材料纳米颗粒,研究了这种纳米颗粒的形状变化对消光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入射波偏振方向平行于短轴时,随着长宽比的增大,共振峰位置发生“蓝移”;当光源偏振方向平行于长轴时,随着长宽比的增大,共振峰位置发生“红移”。还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以及表面等离波子的Lorentz模型对纳米颗粒的消光特性进行数值计算,所得的消光频谱曲线、共振峰位置变化趋势与实验基本一致。此外,还研究了主体材料层厚度对消光特性的影响,发现其厚度在20~90 nm变化时,共振峰发生3~115 nm的“蓝移”。
2021-02-25 20:04:49 2.59MB 表面光学 消光特性 复合材料 表面等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