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兼容内核 毛德操 精华 漫谈兼容内核之一:ReactOS怎样实现系统调用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关于kernel-win32的对象管理漫谈兼容内核之三:Kernel-win32的文件操作漫谈兼容内核之四:Kernel-win32的进程管理漫谈兼容内核之五:Kernel-win32的系统调用机制漫谈兼容内核之六:二进制映像的类型识别漫谈兼容内核之七:Wine的二进制映像装入和启动漫谈兼容内核之八:ELF映像的装入(一) 漫谈兼容内核之九:ELF映像的装入(二) 漫谈兼容内核之十:Windows的进程创建和映像装入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一:Windows DLL的装入和连接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二:Windows的APC机制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三:关于“进程挂靠” 漫谈兼容内核之十四:Windows的跨进程操作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五:Windows线程的等待、唤醒机制漫谈兼容内核之十六:Windows的进程间通信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七:再谈Windows的进程创建漫谈兼容内核之十八:Windows的LPC机制漫谈兼容内核之十九:Windows线程间的强相互作用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Windows线程的系统空间堆栈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一:Windows进程的用户空间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二:Windows线程的调度和运行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三:关于TLS 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四:Windows的结构化异常处理(一) 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五:Windows的结构化异常处理(二) 漫谈兼容内核之二十六:Windows的结构化异常处理(三)
2025-09-11 22:06:01 4.51MB 漫谈兼容内核
1
人工智能是一门旨在研究和构建智能机器的科学领域,这些智能机器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知识表示、学习和自我修正等。人工智能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当时的科学家已开始设想有智能的机器。到了19世纪,随着“思维定律”的提出和“计算机器”的设计,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得以奠定。1943年,M-P模型的提出和感知机的诞生,以及神经网络的训练,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1956年的Dartmouth会议则是人工智能学科正式确立的标志,也是人工智能领域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学派:符号主义学派、联接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符号主义学派关注于知识和推理,以符号系统为基础,强调功能模拟;联接主义学派专注于神经网络和硬件模拟;而行为主义学派则强调通过感知和动作的模式来模拟智能行为。这三个学派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展。 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广泛,涵盖启发式搜索、推理方法、知识表示、人工智能语言、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领域。应用层面上,则涉及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检索、专家系统、机器定理证明、博弈、机器人学、自动化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感知系统、语音识别、图像和视频处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复杂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此外,计算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与推理、进化计算等,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 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展现了这一科学领域从最初的思想萌芽到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实际应用上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09-08 20:03:58 4.97MB
1
电信级以太网又称运营商级以太网最早由城域以太网论坛在2005年初提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当前城域网技术的热点讨论话题。按照MEF定义,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主要以网络能够支持的以太网业务类型和业务所能够达到的性能为衡量标准,并不专指某种网络技术,其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化的业务、可扩展性、可靠性、QoS、电信级网络管理。本文首先提出了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电信级以太网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几种典型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并分析了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2024-07-06 08:16:14 39KB 职场管理
1
架构就是解决人的问题
2023-10-03 13:40:03 1.47MB 架构漫谈
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应用篇》选取在实际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同时又在.NET 4.0中有重要创新的“进程通信”、“多线程与并行计算”、“代码协定”、“托管可扩展性框架”和“动态编程特性”等内容进行深入和系统的介绍,掌握这些技术有助于读者开发具有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软件系统。 阅读本书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实际开发经验,并且已经掌握了本书《基础篇》所介绍的相关技术,不适合于.NET技术的初学者。 作者简介 · · · · · · 金旭亮,走自学之路,沉浸于软件技术世界16年,无师自通,最初“涉猎甚广”,后专注于微软.NET平台。目前已当了8年的“教书先生”,致力于软件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和程序员提供软件技术学习指导,为企业提供.NET技术培训服务。现执教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高度关注中国计算机教育问题,在北京理工大学主讲软件开发系列课程,其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曾引发广泛的关注。 业界知名微软技术作家,微软技术社区精英,已出版之著作如下: 1 《网站建设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NET 2.0面向对象编程揭秘》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 《ASP.NET程序设计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目录 · · · · · · 前言 I 第4篇 进程、线程技术与并行计算 1 第15章 进程与进程间通信 3 15.1 操作系统的进程与线程管理 3 15.2 进程的启动与终止 17 15.3 进程通信 21 第16章 多线程开发技术基础 37 16.1 直观了解多线程编程 37 16.2 线程的创建、启动和停止 39 16.3 WINDOWS操作系统线程调度策略 47 16.4 向线程函数传送信息的方式 50 16.5 线程统一取消模型 54 第17章 线程同步与并发访问共享资源 63 17.1 死锁与数据存取错误 64 17.2 锁 67 17.3 等待句柄 75 17.4 倒计时计数器——COUNTDOWNEVENT 81 17.5 分阶段同步——BARRIER 83 17.6 线程池 85 17.7 线程局部存储区 89 17.8 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 94 17.9 线程同步方法小结 103 第18章 跨线程访问可视化控件 105 18.1 UI线程与可视化控件 106 18.2 跨线程访问可视化控件的基本方法 111 18.3 详解WPF线程模型 120 18.4 使用BACKGROUNDWORKER组件 132 18.5 线程上下文详解 139 18.6 WCF跨线程更新用户界面 145 18.7 SILVERLIGHT线程模型 148 第19章 并行计算技术基础 151 19.1 并行计算概述 152 19.2 .NET 4.0中的并行计算组件 161 19.3 任务并行库原理及应用 162 19.4 并行执行的LINQ查询 196 19.5 并行计算的应用实例分析 208 第4篇 构造拥抱变化的系统 213 第20章 反射 213 20.1 反射技术基础 213 20.2 数据类型的奥秘——TYPE类 219 20.3 动态对象创建与方法调用 224 20.4 基于反射开发支持插件的系统 230 第21章 基于ATTRIBUTE的开发与技术应用 239 21.1 ATTRIBUTE介绍 239 21.2 编写自己的ATTRIBUTE 240 21.3 使用.NET基类库预定义ATTRIBUTE 243 21.4 代码协定 246 21.5 单元测试 258 第22章 MANAGED EXTENSIBILITY FRAMEWORK技术及应用 271 22.1 与MEF的第一次握手 271 22.2 理解MEF的核心概念 273 22.3 基于部件构建MEF应用程序 278 22.4 使用部件的元数据 288 22.5 应用MEF实现WPF应用程序界面的动态组合 292 22.6 SILVERLIGHT 4中的MEF开发 294 22.7 应用MEF技术按需装配SILVERLIGHT 4应用程序 298 第23章 迈进动态编程的世界 307 23.1 随机应变的对象 307 23.2 奇特的DYNAMIC类型 311 22.3 DLR探秘 318 23.4 创建自己的动态类型 323 23.5 集成静态和动态编程语言 327 附录B 本书所介绍.NET4.0与C# 4.0新特性一览表 333 附录C 本书缩略语 334 索引 337
2023-02-08 20:18:39 33.1MB .NET
1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一~八 )目录 2001/11/21 CHENZHI/LEGENDSILICON 一、 1、PCB布线 2、PCB布局 3、高速PCB设计 二、 1、高密度(HD)电路设计 2、抗干扰技术 3、PCB的可靠性设计 4、电磁兼容性和PCB设计约束 三、 1、改进电路设计规程提高可测性 2、混合信号PCB的分区设计 3、蛇形走线的作用 4、确保信号完整性的电路板设计准则 四、 1、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设计 五、 1、DSP系统的降噪技术 2、POWERPCB在PCB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3、PCB互连设计过程中最大程度降低RF效应的基本方法 六、 1、混合信号电路板的设计准则 2、分区设计 3、RF产品设计过程中降低信号耦合的PCB布线技巧 七、 1、PCB的基本概念 2、避免混合讯号系统的设计陷阱 3、信号隔离技术 4、高速数字系统的串音控制 八、 1、掌握IC封装的特性以达到最佳EMI抑制性能 2、实现PCB高效自动布线的设计技巧和要点 3、布局布线技术的发展 注:以上内容均来自网上资料,不是很系统,但是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比较具体。 由于是文档格式,所以缺图和表格。另外,可能有小部分内容重复。
2023-01-06 14:31:57 1.12MB 高速PCB设计
1
漫谈Wine之一:Wine的系统结构 漫谈Wine之一:Wine的系统结构
2022-11-23 14:53:55 155KB 漫谈Wine之一:Wine的系统结构
1
漫谈激活广告中的空白空间
2022-11-02 18:03:22 779KB 漫谈激活广告中的空白空间
1
漫谈淘宝开店与自建网站的区别
2022-11-02 18:03:19 780KB 漫谈淘宝开店与自建网站的区别
1
Java安全漫谈-知识星球代码审计
2022-10-14 18:00:10 13.24MB jav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