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0.2 过载影响下的速度图 提示: dcStep 要求正弦波的相位极性在 MSCNT 范围 768~255 内为正,在 256~767 内为负。余弦极性必须从 0 到 511 为正,从 512 到 1023 为负。相移 1 将干扰 dcStep 操作。因此,建议使用默认波形。请参考第 18.2 章,了解默认表的初始化。 16.4 dcStep 模式下的堵转检测 尽管 dcStep 能够在过载时使电机减速,但它不能避免在每种运行情况下出现堵转。一旦电机被堵转, 或者它减速到低于电机相关的最小速度,在该速度下,电机的运行不再能够被安全地检测到,电机可能 会堵转和失步。为了安全地检测失步并避免重新启动电机,可以使能堵转停止(设置 sg_stop )。在这种情 况下,一旦电机停止运转,VACTUAL 就会被设置为零。除非读取 RAMP_STAT 状态标志。标志位 event_stop_sg 显示停止。在 dcStep 操作期间,stallguard2 负载值也可用,范围限于 0 到 255,在某些情 况下会读出较高到 511 的值。使能 stallGuard,还应设置 TCOOLTHRS,对应的速度略高于 VDCMIN 或低于 VMAX。 当飞轮负载较松的施加到电机轴时,这种模式下的堵转检测可能由于共振而错误地触发。
2025-10-25 20:07:13 2.81MB TMC5160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
1
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选址和定容优化的研究。首先,通过两步筛选法,即地理因素初筛和服务半径覆盖,确定充电站的候选站址。然后,构建了一个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以及网损费用,并引入了惩罚项确保需求全覆盖。接着,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高效求解,展示了关键代码片段及其功能解释。最后,通过MATLAB实现了整个流程并提供了可视化结果。 适合人群: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电力系统规划、优化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粒子群算法和MATLAB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问题的实际项目中,旨在降低建设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充电设施的有效分布。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在处理复杂约束条件下表现出色,可以作为相关领域的参考范例。
2025-10-23 14:57:04 346KB
1
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选址和定容优化的方法。具体来说,作者结合了交通网络流量和道路权重,构建了一个基于IEEE33节点系统的耦合模型,并通过MATLAB实现了这一优化过程。文中不仅提供了关键的适应度函数和粒子群迭代公式的代码片段,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参数调整、避免局部最优等问题。此外,作者指出高峰时段的交通热点并不一定是建设充电站的最佳位置,强调了耦合模型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电力系统规划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充电设施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其他说明:附带的小功能可以生成动态负荷曲线图,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不同的充电策略对电网的影响。整个模型运行时间约为15分钟,推荐将种群数量设定为30-50。
2025-10-23 14:56:42 393KB 粒子群算法 MATLAB 电力系统
1
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协同发电机、电动汽车与风力发电的调度计划研究,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中文文献可对照《考虑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研究了发电机、电动汽车、风力的协同优化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和配电系统层面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在输电网层,以减少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PM2.5 排放量、用户的总充电成本和弃风电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机组最优组合的上层优化调度模型;在配电网层,以降低网损为目标,考虑网络安全约束和电动汽车的空间迁移特性,建立了基于最优潮流的下层优化调度模型。 在基于标准 10 机输电网和 IEEE33 节点配电网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上,对所提的基于双层优化的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调度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程序包含注释 ,核心关键词: 大规模电动汽车; 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电网接入; 协同优化; 发电机组; 排放量; 充电成本; 弃风量; 输电网层优化调度模型; 配电网层优化调度模型; 网损; 空间迁移特性; 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大规模电动汽
2025-10-21 18:20:22 1.16MB edge
1
基于出行链的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考虑时空特性与多种场景的日负荷曲线预测,电动汽车预测一:基于出行链的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 1、基于四种出行链,模拟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居民区、工作区以及商业区日负荷曲线 2、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修改为出租车以及公交车 3、考虑电动汽车时间和空间特性 4、可以根据实际研究情况,修改参数,例如考虑温度和速度的每公里耗电量、考虑交通因素的实际出行时长等等 ,电动汽车负荷预测模型; 出行链模拟; 时间和空间特性; 耗电量参数; 交通因素。,基于多维度因素的电动汽车出行链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2025-10-20 15:18:53 304KB rpc
1
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规划选址定容的Matlab程序代码实现:结合PSO与Voronoi图联合求解策略,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Matlab程序代码实现。 在一定区域内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规划选址定容的Matlab程序 使用PSO和Voronoi图联合求解。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Matlab程序代码实现;多目标规划;PSO;Voronoi图;联合求解。,Matlab程序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规划选址定容与PSO-Voronoi联合求解 在当代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能源危机的逐步凸显,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离不开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尤其是充电站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因此,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多目标规划选址定容问题,成为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规划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方法,并通过Matlab程序代码实现了这一策略。研究中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Voronoi图的联合求解策略,旨在实现充电站的最优布局。PSO算法是一种高效的群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鸟群的觅食行为,实现问题的快速求解。Voronoi图是一种几何结构,能够在给定的空间分割中,找到每个充电站服务区域的最佳划分,从而保证服务覆盖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研究中还考虑了多目标规划的需求,即在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的同时,还需考虑充电站建设的经济性、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将这些目标统一在优化模型中,从而实现对充电站选址和定容的综合优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研究者编写了一系列Matlab程序代码,这些代码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便于理解和应用。程序的编写基于Matlab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得模型的求解更加高效和准确。在代码的实现过程中,研究者详细阐述了每一部分的功能和实现逻辑,确保了整个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本研究还提供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指出,现有的充电站规划研究大多集中在单目标优化上,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本研究正是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多目标规划的解决方案,强调了在充电站选址和定容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研究通过引入PSO算法和Voronoi图的联合求解策略,结合Matlab程序代码实现,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多目标规划选址定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5-10-19 18:04:54 249KB istio
1
利用MATLAB粒子群算法求解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结合交通流量与道路权重,IEEE33节点系统模型下的规划方案优化实现,基于粒子群算法的Matlab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与定容规划方案,电动汽车充电站 选址定容matlab 工具:matlab 内容摘要:采用粒子群算法,结合交通网络流量和道路权重,求解IEEE33节点系统与道路耦合系统模型,得到最终充电站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和定容,程序运行可靠 ,选址定容; 粒子群算法; 交通网络流量; 道路权重; 充电站规划方案; IEEE33节点系统; 道路耦合模型; MATLAB程序。,Matlab在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的优化应用
2025-10-19 18:01:50 1017KB 柔性数组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分布式光伏进行选址定容优化的方法。首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和两步筛选法确定候选站点,即先排除地形复杂区域,再依据服务半径选择合适的地点。其次,建立了综合考虑建设成本、运行维护费、车主绕路损失及电网损耗加碳排放的成本模型,并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在某新区规划中,传统方法需要3小时的计算被压缩到18分钟,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优化算法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城市规划部门在制定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布局方案时参考,帮助决策者科学合理地选择充电站的位置和规模,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片段展示了具体的实现细节,但实际应用还需结合当地政策法规和其他非技术因素考量。
2025-10-19 17:57:01 241KB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采用MATLAB中的粒子群算法,结合交通网络流量和道路权重,求解IEEE33节点系统与道路耦合模型,从而得出可靠的充电站规划方案。首先介绍了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然后详细描述了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交通网络模型和道路耦合系统模型。接着阐述了MATLAB工具的应用过程,展示了如何使用粒子群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迭代和优化,得到了满足特定条件下的最优充电站规划方案,确保了程序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充电设施布局合理性,增强电网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方法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能够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为充电站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10-19 17:47:28 522KB
1
Q GDW 11709.3-2017 电动汽车充电计费控制单元第3部分
2025-10-13 11:41:24 1.2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