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omsol进行Mie散射多极子分解仿真的方法和技术细节,涵盖单个散射体和超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多极子分解。文中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吸收截面、散射截面和消光截面,并提供了MATLAB和Python代码片段用于模型创建和后处理。特别强调了多极子分解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贡献变化以及在生物传感领域的潜在应用。此外,还讨论了FDTD方法在处理更大尺度结构时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光学仿真工程师、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从事纳米技术和光子学研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Comsol中Mie散射多极子分解的具体操作步骤;②理解多极子分解在不同结构和波长下的表现;③提高对复杂光学现象如Fano共振的理解;④为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括实用的操作技巧和常见错误提示,帮助读者避免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5-08-25 16:04:50 2.49MB
1
基于MIE散射的消光系数计算代码
2022-07-20 20:11:51 2KB 综合资源 光散射 米氏散射
1
完整计算米氏散射的参数以及散射角的变化,绘图给出结果
2022-07-05 17:08:41 2KB 米氏散射参数 米散射 matlab matlabMie
1
通过改变各参数进行米氏散射效果模拟,如,透射率、反射率等
这是一个用来仿真球形颗粒的米氏散射的matlab代码,适合学习散射理论学生,基于Mie散射理论的算法,借助Matlab软件的编程
2021-12-26 14:16:51 30KB matlab 米氏散射
1
米氏散射:消光系数与尺度参数的关系
2021-05-14 17:05:11 2KB matlab
1
米氏散射:消光系数+散射系数
2021-05-14 17:05:11 2KB matlab
1
利用米氏散射理论分析O2,N2,CO2,水滴和气溶胶等粒子的散射与偏振特性,通过随机传输理论仿真不同粒子影响下的偏振分布,并与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对粒子散射特性及其对空间偏振特性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计算了不同粒子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随尺寸和复折射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典型气态分子和非气态粒子偏振度及散射光强随散射角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检测结果与气态分子与非气态粒子影响下的模型之间的对比,得到空间中的偏振分布主要由气态分子决定,而地平附近中性点的出现与太阳高度角较低时刻偏振度的衰减与非气态粒子密切相关的结论。
2021-02-25 22:05:06 3.24MB 大气光学 偏振 米氏散射 非气态粒
1
金属球RCS计算 米氏散射 远场、近场 an bn cn dn 计算代码
2019-12-21 19:57:58 1.09MB 金属球RCS 米氏散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