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是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一种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中高级性能MCU。它常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由于其高性能、低功耗以及丰富的外设资源而备受青睐。本文将讨论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如何与红外遥控和红外接收模块相结合,实现遥控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STM32F103C8T6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这使得它能够轻松地连接到各种模块和传感器。红外遥控和红外接收模块是远程控制应用中常见的设备。红外遥控模块通常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而红外接收模块则用于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脉冲,以便微控制器可以处理。 在使用STM32F103C8T6进行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时,我们需要了解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红外通信使用的是红外线作为信号载体,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因此在短距离内能有效进行无线通信。红外遥控通常使用编码后的脉冲信号,比如NEC编码或RC5编码,这些编码格式规定了信号的高低电平持续时间以及特定的起始位和结束位,以确保信号的准确解码。 在STM32F103C8T6上实现红外遥控发送功能,首先需要使用定时器产生不同长度的脉冲来代表不同的信号状态。STM32的定时器有很高的精度和灵活性,可以通过软件配置产生所需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开发者通常会编写相应的代码,使定时器按照红外编码协议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进而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编码后的红外光信号。 对于红外接收模块,STM32F103C8T6同样需要配置相应的硬件模块,通常是配置通用输入/输出(GPIO)引脚。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后,会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给STM32F103C8T6的GPIO引脚。微控制器将通过外部中断或定时器捕获功能来测量电平信号的高低持续时间,并根据这些时间来解码接收到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软件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者需要编写程序来处理红外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对于编码过程,程序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按键或者控制需求生成正确的红外编码信号。对于解码过程,则需要能够从接收到的原始红外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切换LED状态、调节音量等。 此外,红外通信易受环境光线干扰,因此在设计中可能需要考虑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载波频率调制红外发射信号,以及在接收端使用带通滤波器来去除干扰信号。在软件上,还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和校验接收信号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 除了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系统的调试也是整个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发者需要利用调试工具,如ST-LINK调试器,来加载程序到STM32F103C8T6,并监视运行状态,确保红外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而言,利用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实现红外遥控和接收模块的结合应用,需要对红外通信原理有深刻理解,熟悉STM32F103C8T6的相关外设配置,以及具备编写稳定可靠代码的能力。这不仅涉及到硬件的正确连接,还涉及到复杂的软件逻辑设计和调试工作。通过这些步骤,最终可以开发出响应迅速、功能多样、用户友好的红外遥控系统。
2025-05-07 21:47:57 782KB STM32
1
IR204PT202C,红外接收管,受可见光影响小。
2024-03-02 22:32:44 321KB 红外接收管
1
红外接收二极管制作遥控检测电路 元件选择: T1~T3应采用9013型等硅NPN三极管,β≥100,BVceo≥25V。V1为红外光敏二极管,D、D2为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D;~D6为IN4001型等硅整流二极管,D,为1/2W、15V稳压二极管,如2CW20型等。LED可用普通红色发光二极管。 Rp可用WH7型微调电阻器,其余电阻均用RTX-1/8W型碳膜电阻器。C1、C2可采用CD11-25V型电解电容器,C3要用CBB-400V型聚苯电容器。K可用JRX-13F、CD12V小型电磁继电器,要求有两组转换接点。 发射器:LED1、LED2最好采用与V:相配套的红外发光二极管。R为RJ-1/2W金属膜电阻器。SB可用6X6小型轻触按键开关,也可用磷铜皮自制。; 3,安装与调试 自行设计印刷电路,选择合适元件安装在自己制作的印刷电路板上。 全部元器件安装好后,再进行调试。首先将微调电阻器RP的中心端旋到阻值中间位置,在插座X处先接一只40W白炽灯泡作为被控电器,将遥控发射器对准接收器VI,点按一下发射器的按键SB,看灯泡是否能被点亮;再长按一下发射器的按键SB
2023-12-15 14:36:19 137KB 红外接收 检测电路
1
基于STC89C52的单片机开发作品。包括材料清单,原理图,接线图,源码等全部资料。
2023-04-06 02:45:51 13.1MB STC51 红外接收 音频放大
1
基于51单片机学习型红外遥控器介绍: 本设计思想是不考虑红外编码方式,对多个红外遥控编码的脉冲宽度进行测量,电路采用51单片机AT89S52作为主控制芯片,外围接红外接收解调器和发射机二极管以及电阻、电容构成。电路设计简单,用洞洞板就可以完成设计。 功能描述: 当按下学习键P3.2时,处于学习状态时,此时红外接收电路就开始接收外来红外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找一个电视遥控器,电视遥控器的发射头对着模块的接收头,按下任一按键,模块开始接收遥控码并存储,当学习指示灯灭,发射指示灯亮起时,学习完毕; 附件内容包括: 整个电路设计原理图和PCB源文件,用AD软件打开; 该学习型红外遥控器源程序,有详细的中文注释; BOM表;
2022-07-19 22:15:14 593KB 遥控器 51单片机 diy制作 红外接收
1
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teus仿真和代码)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C语言实例Pro
2022-06-15 11:05:36 7KB 116-红外接收原理(51单片机
利用51单片机定时器和外部中断读取13位固定NEC红外编码,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1
用LCD1602实现温度显示,用红外遥控器实现预设温度,用DSB18B20实现温度的测量。 BELL接电热棒的控制继电器即可实现对水控温。
2022-05-24 20:32:35 55KB LCD1602 STC89C516 DS18B20 红外接收器
1
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单片机红外接收解码程序设计 (仿真文件+程序包)C51单片机 项目1
2022-05-24 14:06:37 39KB C51单片机项目1-单片机红外
红外接收二极管电路图一: 如图所示,图是红外线遥控接收装置实例。红外线传感器有多种,这里选用光电二极管TPS604。工作原理简介如下:光电二极管TPS604接收到被调制的红外线的微弱信号,先经场效应晶体管VT1的前级放大,再经晶体管VT2进行适当的放大,由UT2的集电极输出相应信号控制有关电路。VDZ稳压管为+5V、VT1为3DJ6VT2为C8550。 红外接收二极管电路图二: 红外接收二极管电路图三: 左边部分为发射头D1的电路·,右边的为接搜头D2的电路,图中的接收头要反过来接(图中接反了)。lm358的7脚接单片机。
2022-05-19 10:31:02 93KB 红外接收 二极管 电路图 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