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自学者而言,掌握其概论至关重要。02323《操作系统概论》这门课程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实现技术,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以提供高效、安全、用户友好的环境。 在考前辅导中,重点应该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功能**: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作业调度等。 2. **进程管理**:学习者需要了解进程的概念、状态转换、进程调度算法(如FCFS、SJF、优先级调度、多级反馈队列等)以及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 3. **内存管理**:这部分内容包括虚拟内存、内存分配策略(如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差适应等)、页面置换算法(如LRU、LFU、OPT等)以及段页式存储管理。 4. **文件管理**:学习者需要理解文件的组织结构、目录管理、文件的存取方法(如顺序存取、直接存取、索引存取等)以及文件的保护和备份策略。 5. **设备管理**:这部分主要包括I/O设备的工作原理、I/O控制方式(如程序控制、中断控制、DMA等)以及磁盘调度算法(如FCFS、SCAN、C-SCAN等)。 6. **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的区别**:作业调度是针对作业的长期调度,决定哪个作业进入主存;而进程调度则是对已经处于内存中的进程进行短期调度,决定哪个进程获得CPU执行。 7. **死锁**:理解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死锁预防、避免和检测的策略,以及如何处理死锁。 8. **安全性和权限**:操作系统如何通过访问控制、权限模型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在准备考试时,利用“高教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考前辅导电子书”这样的资源,可以在工作间隙有效复习,强化理解和记忆。注意文件名中有"杀毒软件误报问题!.txt",这意味着可能电子书中包含的某些内容被杀毒软件误判,使用前需确认文件的安全性,以防止潜在的病毒或恶意软件。 操作系统概论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并通过做练习题巩固,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5-10-09 09:03:18 3.83MB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使用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也经历了从简单的批处理系统到复杂的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的发展过程。 在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其目标和作用也随之变化。最开始,操作系统的目标主要是方便性和有效性,即为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和用户的使用方便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操作系统的目标扩展到可扩充性和开放性,即能够支持系统功能的扩展并且与其他系统有较好的互操作性。 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以及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操作系统作为接口,允许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方便、快捷、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作为管理者,操作系统负责对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以及文件数据和程序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操作系统通过抽象,将硬件的复杂操作细节隐藏,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接口,使得用户无需了解复杂的硬件实现细节。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个简单的批处理系统。到了60年代中期,开发出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不久,分时系统被提出,同时用于工业和武器控制的实时系统也相继问世。随着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操作系统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针对不同硬件平台的相应操作系统。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引论中,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它涉及到如何将操作系统分割为不同的模块以便于管理和维护。结构设计不仅考虑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此外,操作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配合,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操作系统的习题通常涉及对操作系统概念的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理的分析等。这些习题有助于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是指操作系统应该能够适应新的硬件技术,支持新硬件的加入,并且可以配合新软件的功能拓展。这要求操作系统的设计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则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如工业控制、武器控制和多媒体环境,需要操作系统能够满足实时响应的需求。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还大大提升了用户对计算机操作的便捷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也必将继续进化,以满足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需求。
2025-08-04 21:34:27 8.5MB
1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如何管理和协调硬件与软件资源,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是由张尧学教授编著的一本经典教材,深受广大计算机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喜爱。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以及实现技术。 该压缩包文件包含了学习操作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知识点、问答题总结以及模拟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原理非常有帮助。下面将详细讲解这些关键内容: 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软件,负责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内存管理、设备控制等。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包括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 2. **进程管理**:进程是程序的执行实例,包括程序代码、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进程状态包括新建、就绪、运行、等待和结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等。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涉及地址映射、内存分配与回收、内存保护等。页式存储管理和段式存储管理是两种常见的内存管理方式,而虚拟内存则使得程序可以超过物理内存大小。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组织和管理磁盘上数据的方法,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操作,以及目录结构的管理。常见文件系统有FAT、NTFS、EXT系列和日志文件系统。 5.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I/O操作,包括中断处理、缓冲区管理、设备驱动程序。直接内存访问(DMA)和中断技术使得设备能独立于CPU工作。 6. **处理器调度**:处理器调度算法决定了哪个进程获得CPU执行权,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轮转法等。抢占式调度允许高优先级的进程中断低优先级进程。 7. **死锁**:死锁是多个进程在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时形成的僵局。预防死锁、避免死锁和检测死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策略。 8. **安全与保护**:操作系统通过权限、访问控制列表(ACL)等手段确保资源的安全性。用户身份验证、权限验证和审计日志是实现系统安全的关键。 9.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共享资源并协同工作。它涉及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进程通信、负载均衡和容错机制。 10. **云计算与虚拟化**:虚拟化技术允许在一个物理硬件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实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云计算提供了按需使用的计算资源,如IaaS、PaaS和SaaS。 通过张尧学教授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及配套习题集,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提升对操作系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模拟题可以帮助检验学习效果,为考试或实际工作做好准备。不断实践和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成为一位优秀的系统工程师。
2025-06-28 23:59:35 161KB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操作系统
1
【实验报告概述】 本次实验主要关注的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基本操作,包括目录管理、路径理解、文件类型识别、文件属性查看、编辑器使用等。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其在终端中进行文件操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详解】 1. **目录结构创建**:学生需在自己的主目录下建立一个符合特定结构的目录树。这涉及到`mkdir`命令的使用,通过递归创建多个子目录。 2. **路径操作**: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通过`pwd`命令获取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cd`命令则用于切换目录。 3. **主目录、登录目录和工作目录**:了解主目录通常为`/home/用户名`,登录目录即首次登录时所在的目录,而工作目录则是当前所在的目录,可以通过`pwd`命令查看。 4. **文件类型和隐含文件**:文件类型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链接文件等,通过`ls -l`可以查看。隐含文件(隐藏文件)是首字符为`.`的文件,如`.profile`。 5. **文件属性**:文件的权限、所有者、组信息等可通过`ls -l`查看。 6. **编辑器使用**:实验中涉及了`vi`和`emacs`两个文本编辑器的使用,包括文件的创建、编辑、保存和退出操作。 7. **Linux内核映像文件**:找到内核映像文件,通常位于`/boot`目录下,名为`vmlinuz`或`vmlinuz-版本号`,通过`file`命令查看文件类型。 8. **查找文件**:利用`find`命令查找`.profile`和`.login`文件,并查看其内容。 9. **显示隐含文件**:使用`ls -a`命令列出主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隐含文件。 10. **编写和运行bash脚本**:使用`vi`创建一个包含特定命令的bash脚本,如`echo $SHELL`和`chsh -l`,然后运行此脚本来查看当前shell及可用的shell列表。 11. **emacs编辑器操作**:使用emacs编辑器创建新文件,并输入指定文本,`-nw`选项表示在终端中运行而非图形界面。 12. **创建lab1文件**:在lab目录下创建lab1文件,内容为实验问题的文本。使用`cat`或`more`等命令查看文件内容和类型。 【实验要求】 学生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详细记录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包括输入的命令和命令的输出结果,同时,对于涉及编辑器的部分,还需要展示编辑后的文件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Linux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也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记录实验过程的能力。 【总结】 本实验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Linux文件系统和命令行工具的使用,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处理文件和系统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025-06-17 12:40:32 685KB 文档资料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2025-05-15 16:56:12 23.17MB 操作系统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ppt课件.ppt
2024-03-10 16:57:40 7.45MB
1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ppt课件.ppt
2024-03-10 16:53:39 2.4MB
1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题 目: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专 业: 软件工程 年 级: 2010级 小组成员: A B 指导教师: 时 间: 地 点: 2012年 5 月 摘要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英语:Producer-consumer problem),也称有限缓冲问题(英语:Bounded-buffer problem),是一个多线程同步问题的经典案例。该问题描述了两个共享固定大小缓冲区 的线程——即所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实际运行时会发生的问题。生产者的主要作 用是生成一定量的数据放到缓冲区中,然后重复此过程。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在缓冲区 消耗这些数据。该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保证生产者不会在缓冲区满时加入数据,消费者也 不会在缓冲区中空时消耗数据。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通过一个容器来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强耦合问题。生产者和消 费者彼此之间不直接通讯,而通过阻塞队列来进行通讯,所以生产者生产完数据之后不 用等待消费者处理,直接扔给阻塞队列,消费者不找生产者要数据,而是直接从阻塞队 列里取,阻塞队列就相当于一个缓冲区,平衡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 目录 1. 概述 4 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1 设计任务 4 2.2 设计要求 4 2.3 分工日程表 4 3. 算法及数据结构 4 3.1算法的总体思想 4 3.2 生产者模块 4 3.3 消费者模块 6 4. 程序设计与实现 7 4.1 程序流程图 7 4.2 程序代码 9 4.3 实验结果 14 5. 结论 16 6. 收获、体会和建议 16 6.1收获 16 7. 参考文献 17 1. 概述 本课题设计是完成了"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通过这次课程 设计,充分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熟练情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 及其实现方法,加深对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1 设计任务 通过研究Linux 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 说明:有界缓冲区内设有20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1- 20这20个整型数。 2.2 设计要求 (1)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实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 、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的标识符。 (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 (3)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代码。 提示:(1) 有界缓冲区可用数组实现。 2.3 分工日程表 " "周三下午 "周四上午 "周四下午 "周五上午 "周五下午 " "A "分析题目 "讨论,分工"编写代码 "测试系统 "编写文档 " "B "分析题目 "讨论,分工"编写代码 "添加备注 "完善系统 " 3. 算法及数据结构 3.1算法的总体思想 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的两个线程。 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消费者线程消费。 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中获得物品,然后释放缓冲区。 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 线程释放出一个空缓冲区。当消费者线程消费物品时,如果没有满的缓冲区,那么消费 者线程将被阻塞,直到新的物品被生产出来。 3.2 生产者模块 3.2.1 功能 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的两个线程。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 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消费者线程消费。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 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线程释放出一个空缓冲区。 3.2.2 数据结构 producer_semaphore//生产者的资源信号量(初始值为缓冲区的大小) Buffer[pn] //有界缓冲区 Pn ///缓冲区目标位置 MAX_BUFFER//缓冲区上限 buffer_mutex//互斥信号量 Wait()//等待操作,用于申请资源 Signal()//信号操作,用于释放资源 Sleep()//挂起 3.2.3 算法 "void *producer_thread(void *tid){ " "pthread_setcancelstate(PTHREAD_CANCEL_ENABLE,NULL); " "/* 设置状态,PTHREAD_CANCEL_ENABLE是正常处理cancel信号*/ " "while(1){ " "sem_wait(&producer_semaphore); /*等待,需要生存*/ " "srand((int)time(NULL)*(int)tid); " "sleep(rand()%2+1); /*一个或两个需要生产*/ " "while((produce_pointer+1)%20==consume_pointer); /*指
2023-12-20 15:11:59 205KB 文档资料
本文介绍了一项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即解析 ELF 文件。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可执行链接文件(ELF)的结构,了解 GeekOS 将 ELF 格式的可执行程序加载到内存,建立内核线程并运行的实现技术。实验要求修改 Project1 项目中的/GeekOS/elf c 文件,添加代码以分析 ELF 格式的可执行文件,获取可执行文件长度、代码段、数据段等信息,并打印输出。同时,需要填充 Exe_F。
2023-11-15 19:58:01 136KB 文档资料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子瀛 第三版.pdf 电子书下载。。。。。
2023-05-28 09:55:32 103KB 操作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