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实验八:运输层-协议分析 #### 实验背景及目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Wireshark这一强大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工具,深入解析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层的两大主流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通过对这两种协议的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理解其报文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 实验任务一:UDP协议报文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UD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配置好相应的捕获接口。 - 访问基于UDP的应用程序,如QQ登录、视频播放等,确保有UDP数据流产生。 2. **分析UD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32 - **接收主机IP地址**:224.277.140.211(注:此处IP地址格式不正确,可能为笔误,应为224.177.140.211) - **源端口**:7498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1D2A - **目的端口**:53977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D2D9 - **长度**:96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60 - **校验和**:0xff6e - **对应的16进制代码**:ff6e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UD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二:TCP协议报文段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报文段**: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选择一个基于TCP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 2. **分析TCP报文段头部信息**: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43796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555381884 - **确认序号**:1307910642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0, FIN=0 - **窗口大小**:501 3. **截图说明**:提供一张捕获到的TCP报文段的截图,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实验任务三:TCP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实验步骤与结果** 1. **捕获TCP三次握手**: - 启动Wireshark并开始捕获。 - 访问FTP服务器或进行其他TCP连接操作。 2. **第一次握手(SYN)**: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源端口号**:56324 - **目的端口号**:9182 - **序列号**:864047985 - **确认序号**:0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0,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64240 3. **第二次握手(SYN+ACK)**: - **发送主机IP地址**:192.168.105.125 - **接收主机IP地址**:192.168.169.2 - **源端口号**:9182 - **目的端口号**:56324 - **序列号**:(此处未给出) - **确认序号**:864047986(通常是第一次握手序列号加1) - **数据偏移**:10(即32位,表示头部长度为32字节) - **标志位**:URG=0, ACK=1, PSH=0, RST=0, SYN=1, FIN=0 - **窗口大小**:(此处未给出) 4. **截图说明**:提供两张截图,分别对应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的报文段,并标注上述关键字段的位置。 #### 结论与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UDP和TCP两种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报文结构,还掌握了如何使用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抓包和分析的能力。UDP是一种无连接的服务,其报文头部简单,主要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和校验和等信息;而TCP则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报文头部包含了更多的控制信息,如序列号、确认序号、标志位等,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此外,通过对TCP三次握手过程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TCP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及其如何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这些技能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04-25 15:10:47 1009KB 网络 计算机网络
1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主要涵盖了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部分,旨在深化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报告涉及到的实验主要包括实验二和实验四,这两个实验分别围绕着网络通信的基础概念和网络协议的应用展开。 一、实验二:网络通信基础 在实验二中,学生会接触到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如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每一层模型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数据的传输。例如,物理层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数据链路层处理帧的传输,网络层则处理IP寻址和路由选择。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如Wireshark)来捕获和分析网络流量,以更好地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二、实验四:网络协议应用 实验四重点在于网络协议的应用,特别是TCP/IP协议族中的关键协议。学生将学习TCP(传输控制协议)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选择。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则更注重速度和效率。此外,还会涉及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DNS(域名系统)在解析IP地址中的作用。通过模拟网络环境,学生将亲手设置和测试这些协议,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三、理论课与实践结合 理论课部分与实验紧密相连,学生需要掌握网络的理论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数据编码与传输、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为实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实验则让理论知识得以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内容。 总结来说,西南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体现,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网络专业人才。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网络通信的复杂性,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网络领域的深入研究或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4-13 23:43:36 25.48MB 网络 西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
1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主要实验的知识点:基本网络命令、利用单双网卡实现多IP计算机组建实验性互联网、以及利用路由模拟器建立直连路由。 ### 实验一:基本网络命令 #### 实验目的 1. **了解网络命令的基本功能**:通过学习各种网络命令,如`ipconfig`、`ping`、`tracert`等,理解它们的基本作用。 2. **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熟练运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状态的查看。 3. **掌握使用网络命令观察网络状态的方法**:能够通过命令行工具对当前网络环境的状态进行诊断和监控。 #### 实验内容 1. **安装TCP/IP**:确保计算机上已安装TCP/IP协议栈。 2. **手动配置TCP/IP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3. **使用ipconfig命令**:测试TCP/IP是否安装成功,可以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 4. **使用ping命令**:验证网络连接是否正常,通过发送ICMP请求包来测试目标主机的可达性。 5. **学习其他网络命令**:`tracert`用于跟踪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netstat`用于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等;`arp`用于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缓存中的项目。 ### 实验二:利用单双网卡实现多IP计算机组建实验性互联网 #### 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理解数据包如何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到达目的地。 2. **学习单双网卡多IP地址的绑定方法**:了解如何在一个或多个网卡上配置多个IP地址。 3. **掌握路由配置的方法**:能够配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策略。 #### 实验内容 1. **构建三台虚拟机**:分别为主机A、主机B和服务器server。 2. **为服务器虚拟机设置双IP地址**:一个IP地址对应不同的子网。 3. **在另外两台计算机上配置TCP/IP协议**:分别为主机A和主机B配置相同的子网内的不同IP地址。 4. **进行测试配置**:使用`ping`命令验证路由配置的正确性。 ### 实验三:利用路由模拟器建立直连路由 #### 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华为路由模拟器**:掌握华为eNSP模拟器的基本操作。 2. **利用路由模拟器掌握路由配置的方法**:能够在模拟环境中配置路由。 #### 实验内容 1. **了解华为路由模拟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模拟器界面,了解如何添加设备、连接线路等。 2. **学习其各个命令的作用、使用方法**:如配置接口IP地址、启动路由协议等。 3. **利用其实现三层交换机及直联路由的配置**:配置交换机的不同VLAN,并设置直联路由。 4. **测试其正确性**: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同网络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以上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基本的网络命令和配置方法,还通过实践加深了对路由原理的理解。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4-02 22:23:10 801KB 网络 计算机网络
1
一.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TCP报文结构 2、领会TCP协议通信机制 3、通过跟踪TCP应用通信,能结合报文对整个通信过程进行分析。 二. 实验环境 1、头歌基于Linux的虚拟机桌面系统 2、网络报文分析工具wireshark 3、浏览器firefox • 源端口( 16 位):通信发送方使用的端口号 • 目标端口( 16 位):通信接收方使用的端口号 • 序列号( 32 位):用来确保数据可靠传输的唯一值 • 确认号( 32 位):接收方在响应时发送的数值 • 数据偏移( 4 位):标志数据包开始的位置,TCP 头部的长度 • SYN:(同步)发起连接的数据包:同步 SYN=1 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 ACK:(确认)确认收到的数据包:只有当 ACK=1 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当 ACK=0 时,确认号无效。 • RST:(重置)之前尝试的连接被关闭,(信号差,信号拥挤):当 RST=1 时,表明 TCP 连接中出现严重差错(如由于主机崩溃或其他原因),必须释放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运输连接。 • FIN:(结束)连接成功,传输完毕之后,连接正在断开: 计算机网络实验4主要聚焦于TCP和UDP协议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TCP报文的结构和通信机制。实验中,学生将利用头歌Linux虚拟机桌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工具Wireshark以及Firefox浏览器来追踪和分析TCP应用的通信过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报文头部包含多个关键字段,每个字段都有特定的作用: 1. **源端口和目标端口**:16位的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分别标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进程。 2. **序列号**:32位的序列号用于确保数据的有序传输,每个字节的数据都有唯一的序列号。 3. **确认号**:接收方在响应时会发送一个32位的确认号,表示已接收的数据序列号。 4. **数据偏移**:4位的数据偏移指示TCP头部的长度,帮助定位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 5. **标志字段**:包括SYN、ACK、RST、FIN等,用于控制TCP连接的状态和数据传输。 - SYN(同步):在建立连接时设置为1,表示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 - ACK(确认):确认收到的数据,只有当ACK=1时,确认号才有效。 - RST(重置):用于表示连接错误,如主机崩溃,需要释放连接并重新建立。 - FIN(结束):表示数据传输完成,请求断开连接。 此外,TCP头部还有其他字段,如PSH(推送)、URG(紧急)、窗口大小、校验和和紧急指针等,分别用于数据的快速交付、紧急数据处理、流量控制和数据完整性检查。 TCP连接的建立是通过著名的“三次握手”过程: 1. 客户端发送带有SYN标志的TCP报文,初始化序列号。 2. 服务器响应,同时设置SYN和ACK标志,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并分配自己的序列号。 3. 客户端再次回应,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至此连接建立。 而TCP连接的关闭是“四次挥手”: 1. 主动关闭方发送FIN,表示不再发送数据。 2. 被动关闭方确认收到FIN,继续发送未完成的数据。 3. 被动关闭方发送FIN,表示数据传输完毕。 4. 主动关闭方确认收到FIN,连接完全关闭。 这个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Wireshark抓取和分析TCP报文,能够直观地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提高对网络通信的理解。
2024-12-03 21:09:34 3.29MB 网络 网络 网络协议
1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计算机网络实验全部
2024-09-24 09:47:17 9.38MB 网络 网络
1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实验(含实验报告) HTTP 代理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HTTP 分组收发实验 HTTP 分组转发实验 可靠数据传输协议——GBN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利用 Wireshark 进行协议分析 简单网络组建与配置
2024-07-07 14:56:34 4.74MB 网络 网络工具 计算机网络
1
实验八 实验报告 实验任务1、分析运输层UDP协议报文段的头部信息 在Wireshark中捕获UDP报文段,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启动捕获后,访问某个基于UDP的应用程序,例如QQ登录、视频播放等。 实验任务2、分析运输层协议TCP报文段的头部信息 在Wireshark中捕获任一TCP报文段,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分析所选取的TCP报文段的头部协议信息,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实验任务3、捕获分析TCP的三次握手连接报文段 在Wireshark中启动捕获后,可访问FTP服务器,捕获到三次握手连接。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找出第一次握手(SYN)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实验任务4、捕获分析TCP的四次挥手撤销连接报文段 在Wireshark中启动捕获后,可退出访问FTP服务器,捕获到四次挥手撤销连接。回答问题,截图显示。 答:找出第一次挥手(FIN)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答:找出第二次挥手(ACK)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填写内容要与截图内容相同!) 答:找出第三次挥手(FIN,ACK)的报文段头部信息,填写相关内容。
2024-05-23 16:20:05 1.06MB 网络 网络 网络工具 计算机网络
1
在Cisco Packet Tracer平台上搭建了基于各种协议的通信网络。
2024-05-20 10:02:02 23.42MB 网络 网络 网络协议
1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计网实验,2020级的,应该几年都能用。
2024-05-11 16:02:02 1.1MB 参考资料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网络协议,网关,域名解析等等计算机网络基础配置方法。
2024-05-10 14:13:23 688KB 计算机网络
1